- 相關推薦
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
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
王石磊 陳 楠
(江蘇省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
摘 要:當今時代,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數(shù)據(jù)的傳遞和交換越來越頻繁,人類迎來了大數(shù)據(jù)時代。在大數(shù)據(jù)的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也深受影響。借助于現(xiàn)代技術,不僅教學手段得到了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也得以改進,教學內容也大為豐富。因此,新時代的高中歷史教師,一定要掌握相應的技術,以便為歷史教學服務。
關鍵詞:大數(shù)據(jù);高中歷史;興趣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教育領域。這種技術的極大進步,不僅直接改變了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而且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大致如下:
一、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中,黑板、粉筆是最主要的教學工具,教師的口頭講解是最主要的教學方式,這種黑板、粉筆加老師的教學手段較為原始單一。整個教學活動,往往是教師居于絕對主動地位,而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地位。教學手段的單一加之教學內容的枯燥無味,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盡管許多老師都在努力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但由于技術條件的限制,效果并不盡如人意。自從信息技術普及之后,教學手段得到了極大改善,學生的興趣問題也有了很大改觀。
就以《孔子與老子》這一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孔子、老子的圖片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在孔子、老子生活的時期,世界各國還誕生了哪些思想家,有的學生說:亞里士多德;有的學生說:柏拉圖;有的學生說:釋迦牟尼。通過這樣簡單的介紹,讓學生對這個時代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在制作多媒體的時候,教師要將孔子的思想與老子的思想進行對比,這樣做既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孔子與老子思想的不同之處,又方便了學生的記憶?梢姡诟咧袣v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將枯燥無味的歷史知識變得有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歷史課的學習效率。
二、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進
在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教師對教學方法的改進。由于多媒體可以展示大量的信息,基本上取代了教師的板書,也在相當程度上取代了教師的講授,從而使教師節(jié)省下大量的時間。這樣,教師就有機會從一個單純的講授者轉變?yōu)橐粋學習的指導者,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來進行師生互動,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由此,便可以實現(xiàn)師生地位的轉變,讓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導,學生就成為課堂的主體。
同時,借助于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使用更多新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比如,以《新航路的開辟》這一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地圖動態(tài)演示法、表格歸納法使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過程形成較為清晰的認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通過利用多媒體,可以將理論知識更為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讓學生獲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在這種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下,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思想開始涌現(xiàn)出來,如,合作學習法、探索式學習法等。這些教學方法的涌現(xiàn),都在相當程度上得益于大數(shù)據(jù)。
三、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
為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綜合素養(yǎng),歷史教學內容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教科書,而是要以教科書內容為基礎,適當引進一些教科書之外的內容。但是,由于技術條件的限制,此前對于教材的拓展和補充并不多,F(xiàn)在,隨著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到來,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查找提煉相關的教學內容,將這些新的教學內容引入到教學課件中,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
以《大一統(tǒng)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這一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長城、秦始皇陵兵馬俑、阿房宮等圖片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然后引入本節(jié)的新課。教師也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加入同時期世界其他國家的相關圖文介紹,在講解完教科書的內容之后,可以引導學生看一看在這一時期世界其他各國的發(fā)展形勢。如此,既可以讓學生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又能對相關歷史時期的世界大勢有一個宏觀把握。
目前,信息技術發(fā)展速度驚人,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不僅要掌握豐富的歷史專業(yè)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只有熟練地掌握了相應的信息技術,才能有效地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全面改進教學方法,真正拓展學生的視野,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艾音紅。高中新課程教學中歷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A]。第五屆中國教育技術裝備論壇獲獎論文集:中[C],2014.
。2]王毓高,石莉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J]。改革與開放,2012(02)。
。3]張荷。運用“友善用腦”理念,創(chuàng)設高中歷史課堂的導入設計[A]。2013·學術前沿論叢——中國夢:教育變革與人的素質提升:下[C],2013.
【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相關文章:
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08-19
新課標背景下的語文教學反思08-14
談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朗讀教學08-17
新課程背景下的美術教學探索08-17
語文教學在新課標背景下的新思路08-15
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目標08-13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08-19
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08-19
新課改背景下的地理課堂教學論文08-15
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初探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