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正本清源夯實德育工作的根基
正本清源夯實德育工作的根基
朱宏林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國際分校)
學校的責任不單是“授業(yè)”,更在于“傳道”,也就是育人,要為社會培養(yǎng)出合格的公民。一個合格的公民缺什么都可以,唯獨不能“缺德”。德育作為五育之首,其地位毋庸置疑。尤其在當前道德普遍缺失的社會背景下,擔負著提高國民素質重任的德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提到德育工作,一般指向性都非常明確且單一,就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而有關這方面的工作原理及具體方法的探討研究也由來已久,可以說時下學校德育理論已相當成熟,體系也比較完備。然而豐滿的理想總會在骨感的現(xiàn)實面前敗下陣來。人們時?吹降氖,近乎完善的德育理論與近似殘酷的德育現(xiàn)狀對比鮮明,反差巨大,我們的德育,也因此飽受質疑,倍覺尷尬。前不久,在埃及神廟上想青史“留名”的李錦昊等殘酷的事實把我們的教育推到了風口浪尖。當我們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德育的“受眾”——學生身上時,當我們在為用什么方法開展德育工作而煞費苦心時,當我們面對著被污染的河水發(fā)呆發(fā)愁時,我們是不是該逆流而上,追本溯源,從源頭上去尋找原因及措施呢?如果把德育比作一條河,學生在鏈環(huán)上無疑處于下游,而處于上游的正是德育的“授眾”——開展德育工作的人。這一群體從學校角度來說就是教師,從家庭角度來說就是家長,從社會層面而言就是社會眾生。試想,如果河流的上游已被污染,還能指望下游清澈見底嗎?如果德育工作者自身就是“墨者”,還能指望他們培養(yǎng)出“清人”嗎?基于此,德育工作必須凈化源頭,德育工作的效果才能從根本上得到保障。
德育與其他四育相比,有其獨特之處,它有更為廣泛的實施主體和更加靈活自由的時間空間。社會大環(huán)境的潛移默化,家庭成員的熏陶漸染,教師的言傳身教,無時無刻不在全面而深刻地對學生產(chǎn)生著影響?梢哉f,德育是真正意義上可以實現(xiàn)“全員育人”的一種教育。正因為德育有如此廣泛的人員基礎,而這一龐大復雜的群體本身魚龍混雜又是不爭的客觀事實,所以當學生想從德育的河流中舀取一碗清水時,他所面對的往往是一條裹挾著泥沙和雜物的咆哮之川,這樣的水焉能不侵害他們的肌體。(www.gymyzhishaji.com)正人先正己,德育工作者必須以“立德”為先,做好“自凈”工作。
當孩子撿了錢要交給警察叔叔時,父母的一句“真是傻孩子”,德育之河的上游渾濁了。不管你是學校的老師,還是家中的父母,還是社會上的成人,你都要想想,你的言行,你的思想,你的價值觀,在給我們的孩子樹立一個怎樣的榜樣。簡單地說,教育的實質就是言傳身教,而接受教育就是模仿。我們是什么樣,我們的下一代就怎么樣。如果我們不希望他們胡亂地生長,不希望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民族在道德的缺失中逐漸淪喪,那我們就必須時刻警醒,不要讓自己無意或漫不經(jīng)心的一句話一個舉動,變成玷污道德河流的泥沙和雜質。獨處時須“慎獨”,群居時要發(fā)散正能量。當每一個德育從事者自身都成了一臺凈化器時,德育之河必將本正源清,滋潤萬物。
因此,德育絕不是學生的專利,不能只針對學生開展,它也是德育工作者永遠的必修課。加強德育工作者的品德教育,應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德育工作者的自覺行為。這對于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學校來說,意義尤為重大,也更具有現(xiàn)實緊迫性。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師隊伍的純潔性正面臨嚴峻考驗。提高教師素質,提升師德修養(yǎng),正本清源,夯實德育工作的根基,讓教師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道士”,是各級各類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師自身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也是德育工作的當務之急——因為,教師始終處在教育的上游。
【正本清源夯實德育工作的根基】相關文章:
自信——創(chuàng)造自己的根基08-16
工程根基管理標語04-14
齊抓共管 正本清源 讓學生健康成長08-12
論大學學術自由的制度根基08-09
中學德育要夯實做人的基礎08-17
從根基上防范會計造假08-07
教師仍需夯實基本功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