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把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關鍵點
如何把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關鍵點,要做到以下幾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把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關鍵點,歡迎閱讀下面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
把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關鍵點 篇1
通過對余文森先生的《有效教學十講》的研究和學習,本人感受頗深。個人對有效教學的理解是:學生以愉悅歡快的心情,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大的進步和發(fā)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不是取決于教師或者學生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而是指學生有沒學到一些知識,掌握一些有用的技能。所以,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是檢驗是否有效教學的唯一途徑。教學過程的主戰(zhàn)場就是45分鐘課堂教學活動,如何在這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心情愉快地、有效率地掌握知識和技能是新課標下課堂教學的發(fā)展方向。鑒于此,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
一、有效的課前準備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活動是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部分,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連續(xù)性,這就要求我們事先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所以,積極認真地備課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1、備計劃
教師接受新班級或者新內容時,應該認真鉆研教材,制訂出長期的教學計劃,并且按計劃要求實施教學活動。例如,在第十一章簡單機械的教學過程中,要制訂出每一節(jié)內容的教學要求、教學方法,并且安排合理課時。同時本章學生活動較多,我們必須制訂好教師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的計劃,并及時通知實驗室做好器材的準備,同時及早制訂本章節(jié)考查計劃。我相信制訂長期和短期的教學計劃是有效教學成功的前提。
2、備教材
認真鉆研教材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新課標提出的基本要求。了解教材各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
。2)認真學習教材。熟悉和掌握教材各章節(jié)之間的聯系,確定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并采取合理的、有效的學習方法突破重點和難點。教師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同時,要積極參考各種教輔資料,做到高屋建瓴,全面地駕馭教材要求。能夠讀懂、讀透教材,并且能將教師思想、情感和教材融為一體。
3、備學生
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對于學生的了解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要了解本班學生的總體情況。制訂合理的班級學習制度,養(yǎng)成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和風氣。
。2)在了解全班學生的基礎上,弄清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征,了解他們學習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幫助他們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針對班級整體和個別學生的了解,制訂合理的教學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進行分層、分類的有效教學。
二、組織歡快、有趣、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有效教學的重中之重
有效的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老師教、學生學”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新課標要求我們探究式教學就是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讓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探究過程中掌握探究方法,體驗探究成功帶來的快感。一般情況下,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豐富學生活動,打造活力課堂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之源。新課標下,有效的物理課堂就是設置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多彩的物理課堂。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這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在《二力平衡》的教學中,以師生比賽的方式將一根長長的木棒豎立在手指上,看誰堅持的時間長,來引入新課,一下子就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為什么老師總是贏得比賽呢?學生迫切想了解比賽的真相,同時也為學生學習二力平衡的知識提供了源源的動力。在學習過程中,再設置諸如走平衡木、放直尺等有趣的學生活動。既可以將學到的二力平衡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再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試問,學生有如此高昂的學習興趣,有如此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怎么可能還會上課分神開小差,怎么可能學不好這些知識呢?
2、討論合作,打造融洽課堂
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探究過程中積極地討論合作,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做到小組成員共同進步。這樣既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深化學生的認識,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分工合作精神。初中物理分組實驗中,有很多實驗方法比較復雜,器材更是多種多樣,探究過程凌亂而漫長。如,探究物質的吸熱本領。試驗中,既要有人攪拌加熱物質,又要有人觀察溫度計的讀數,還要有人計時,甚至要同時進行兩組實驗。這不是我們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的實驗,這就要求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探討交流,在融洽和諧的氣氛中完成探究活動。
3、全面了解學生,打造層次課堂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具體做法如下:
。1)明確不同層次學生要求。既不可只為滿足后進生,而讓優(yōu)秀生“吃不飽”,又不能只為滿足優(yōu)秀生,而讓后進生“不消化”!俺圆伙枴焙汀安幌钡默F象都是讓學生產生厭學的源頭之一。
。2)因材施教,分層輔導,共同進步。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有時間讓大家一起思考時,可走到學困生當中去,進行直接的面對面的輔導。
。3)采取形式多樣考查評價。我想做到以上幾點,并且持之以恒,將會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
三、課后有效練習和測試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延續(xù)
課后練習是課堂有效教學的延續(xù),學生在課上掌握的知識不加以練習經過一段時間將會遺忘。所以,練習是學生學習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和技巧、發(fā)展智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同時,適當的課后檢測也是有必要的,既可以讓教師掌握這一階段的教學情況,又可以讓學生自查,找出學習中的薄弱點,并加以解決。
總而言之,素質教育已經提倡許多年了。我們必須從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中解放出來。打造生動活潑的物理課堂,讓教師愉快地教,讓學生愉快地學,向45分鐘的課堂要效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有效課堂教學。
把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關鍵點 篇2
近段時間觀摩了許多幼兒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效果各不一樣,有的教師組織的活動非常精彩,很有教育育義,使幼兒得到了發(fā)展;有的教師組織的活動卻不盡如人意,看后不知所云,不能使孩子得到發(fā)展。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轉變觀念,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要做到有效教學。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學?有效教學就是在正確的教育教學思想的指導下,通過教師的有效行為,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幼兒有效地發(fā)展。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一定是一個有課程意識的教師,也一定會關注教學的有效性,通過有效教學來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有效教學,來促進幼兒可持續(xù)的、全面和諧的、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如何把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選擇內容要有教育價值,促進幼兒發(fā)展
在正確把握整體教育目標的基礎上,需要我們選擇適合幼兒的、具有教育意義和價值的教學內容。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價值分析,思考其蘊涵有哪些教學的價值。在充分把握教學內容的價值后再分析和思考:哪些價值是可以在本次活動中挖掘利用的,哪些是可以在游戲和日;顒又袧B透的,以此確定活動的教學側重點。
目前許多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活動內容太簡單,沒有難度,對幼兒缺乏挑戰(zhàn)。2、活動看似很熱鬧幼兒積極參與,對幼兒卻沒有發(fā)展價值。教師要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根據“最近發(fā)展區(qū)”原則,選擇適合幼兒的教學內容,使幼兒跳一跳能夠夠得著,使幼兒有所發(fā)展。
二、目標設置要有效,具體可操作
教學活動的目標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是教師根據教學活動的目的和任務,在充分了解幼兒身心發(fā)展狀況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為某個具體的教學活動做設定的擬達成的結果,或擬引起的幼兒行為變化。所以說,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也是歸宿,有助于教師把握幼兒發(fā)展和教學活動的方向,明確幼兒經驗的提升點,還可以幫助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幼兒,了解目標對幼兒的適宜度。因此,目標的制定必須是合理的,如果目標本身不合理,與兒童的發(fā)展是沖突的,那么這個活動再“精彩”也仍然不合理。在聽課中,我發(fā)現有些教師的在設置目標時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目標的設置不符合幼兒的發(fā)展需要,有的簡單,幼兒沒有興趣,或者太難,幼兒達不到,感覺吃力。二是目標的設置主體不統(tǒng)一。我們現在提倡以幼兒為主體,目標的表述要以幼兒的口吻表述。三是活動目標過于籠統(tǒng)和寬泛,目標要具體、明確、有較強的針對性,易評估。四是活動目標的表述不完整,或者以過程代替目標,無結果、無目的、無意義。教師在目標表述時要寫清活動實施的方式和方法,并分析和指明這種方式方法背后的目的和最后的達成結果是什么,解釋這一環(huán)節(jié)背后的價值定位。因此,在設置目標時要做到:
1、目標必須適合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切忌定位過高或過低。
2、目標必須具體、明確,可操作、可評價,切忌太空太大。
3、目標要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目標表述要完整。
4、要有整合的思想,關注教育的多重價值,包括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能力等。
三、課前準備要充分,深刻挖掘教材內容
1、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賦予教育活動豐富的內涵。教師平時要博覽群書,并做好大量的備課工作。確定好教學內容后,教師還要通過查找相關資料,豐富自己的知識經驗,使教學活動更加豐滿。
2、教師要有解析教材的能力,能夠深刻挖掘教材內容,挖掘教材蘊含的教育價值,對幼兒進行情感態(tài)度、知識技能的教育。例如,我園教師潘娟霞的一節(jié)小班閱讀活動《打蒼蠅》,潘老師用充滿激情的趣味性的語言,結合幼兒以往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通過觀察人物的表情和動作,揣摩圖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和語言,很好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對“打蒼蠅”這一活動充滿了興趣,在笑聲中讓幼兒懂得了蒼蠅是害蟲,并知道如何用合適的方法打蒼蠅。
四、環(huán)節(jié)安排要有效,重難點突出
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設計的,切忌走形式。要簡明扼要,詳略得當,突出重難點。例如,有的教師在活動導入時,為了增加趣味性,調動幼兒的興趣,饒了一大圈才回到正題,其實用一兩句簡潔的話語就可以直接導入活動。也有的教師為了達到動靜交替的效果,提高活動的氣氛,讓幼兒在操作后,跳一些、唱一些與教學活動無關聯的歌曲舞蹈,反而打亂了活動的整體性,不能讓幼兒完整的體味活動的意義。還有些教師在活動的結尾環(huán)節(jié),往往喜歡向幼兒拋出一個“誘餌”——等會兒老師帶你們干什么等,其實活動結束后并沒有或不可能兌現。老師的初衷或許是想讓幼兒仍然保持興趣使活動持續(xù)延伸,實際上,這樣的結束毫無意義,還可能會令孩子產生老師失望的印象。成功的教學結束語,不僅可以系統(tǒng)概括本活動的教學內容,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寬、延伸教學的內容,激發(fā)幼兒旺盛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方法要有效性,激發(fā)幼兒興趣
選擇有效的方法手段,這是有效教學的關鍵。一是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很多,如情景創(chuàng)設、游戲表演、討論交流、觀察、操作、示范講解等,要選擇最容易達成目標的、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的方法。二是合理運用教具、材料。要能幫助幼兒主動高效地學習,不能對幼兒的學習產生干擾;操作起來方便。是選擇課件,還是圖片、實物都要依據活動的需要,合適的就是最好的。三是教具、材料何時呈現、如何呈現、幼兒座位安排等等,都是活動前老師要考慮的細節(jié)問題。不能一味追求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新穎化而忽視了教學價值,教學方法要為教學服務,用最合適的方法達到教育幼兒的目的。
總之,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不斷反思,總結經驗教訓,具備深厚的教學功底,形成良好的隨機應變能力及課堂調控能力,靈活調控教學活動,靈活應對教學活動中的突發(fā)事件,隨即生成新的教學活動,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我們要不斷學習轉變教育觀念,不斷總結反思,善于從教學活動的實際出發(fā),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使師生在有效的教學活動中得到發(fā)展,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把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關鍵點】相關文章:
把握面試關鍵點08-17
把握面試“關鍵點”才是上策08-15
如何準確把握課堂練筆的關鍵點08-16
面試-策略篇:把握面試“關鍵點”才是上策08-17
應屆畢業(yè)生寫簡歷的幾個關鍵點08-15
略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需要把握的幾個“度”08-15
怎樣把握文中的關鍵語句02-27
DSP編程的幾個關鍵問題02-20
績效管理的關鍵點08-13
把握有效課堂的關鍵要素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