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職學校特殊家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析
中職學校特殊家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析沈 潔
。ㄉ轿魇√写壬坡殬I(yè)技術學校)
摘 要:中職學校中的很多學生都來自于單親、貧困、留守等特殊家庭,由于家庭性質(zhì)的特殊,這些學生的心理問題尤為突出,如何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關鍵詞:中職學校;特殊家庭;心理健康
一、中職學校的特殊家庭
中職學校的特殊家庭是指單親家庭、貧困家庭、留守家庭等。而中職學校中的許多學生均來自于這些特殊家庭。由于家庭的特殊性,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特點
中職學校的學生年齡一般在15至18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發(fā)育期初期,是身心發(fā)展最旺盛、最迅速的時期,也是各年齡階段的最佳發(fā)展時期,可以稱之為人生的黃金時期。
1.智能方面
中職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迅速,推理能力達到成熟水平,但辨證推理能力尚未完全成熟。他們往往由于經(jīng)驗的不足,喜歡與人辯論,對許多事情做出不成熟的判斷。
2.自我意識方面
中職生的自我意識較之前有了多方面的提高,自我評價從具體評價過渡到抽象評價,更多地尋求個性特征,但自控能力尚且不足。他們心理上渴望擺脫父母的束縛,但經(jīng)濟上的無法獨立造成其矛盾性,逆反心理尤為常見。
3.情緒方面
中職生經(jīng)常處于一種無名的煩惱中,情緒比較激動,不能理智地控制。各種不適應所造成的內(nèi)在緊張,引發(fā)出各種行為,如,沉默、冷淡、暴躁、哭泣、沮喪甚至是破壞等。而他們的行為大多都伴有情緒色彩,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贊許和表揚,一方面希望受到他人的關注,一方面又害怕受到關注而躲避。甚至是裝作無所謂,不屑一顧,借此來掩飾自己害怕所期望的關注不能實現(xiàn)。
三、中職學校特殊家庭學生的心理問題
中職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加速期,家庭對其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尤其是對他們心理發(fā)展的影響更為深遠。特殊家庭的中職生的心理表現(xiàn)出以下的問題:
1.單親家庭的中職生的主要心理問題
單親家庭是指因離異、喪偶、分居或構(gòu)成家庭結(jié)構(gòu)主體的成員不全的家庭。這些家庭由于構(gòu)成上的特殊性,一些父親或是母親由于在精力和財力上的壓力,無暇顧及子女的教育問題,缺乏與子女間的情感溝通,疏于對子女的管教,使子女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而產(chǎn)生焦慮和抑郁,形成封閉的人格,與人交往時容易產(chǎn)生焦慮和敵對情緒,致使人際關系緊張;還有些單親家庭的父母由于特殊原因,覺得愧對子女,因此一味地過分滿足和遷就子女,過分溺愛子女,致使其缺乏自控能力、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容易沖動、容易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成為問題學生;還有些單親家庭的父母對子女缺乏有效管教,動輒嚴厲呵責甚至是打罵子女,長期如此,使子女容易出現(xiàn)人際關系的緊張,缺乏自信心,缺乏安全感。
2.貧困家庭的中職生的主要心理問題
由于家庭經(jīng)濟的貧困,一些學生會出現(xiàn)自卑、敏感、虛榮、妒忌等心理。自卑心理是大多數(shù)貧困家庭的學生最為常見的心理問題,一些學生表現(xiàn)出強烈的自尊心,內(nèi)心自卑與自尊的矛盾,外在情緒會表現(xiàn)出抑郁消沉,缺乏自信心。在人際交往中,過分在意他人對自己的外貌、衣著、舉止的評價,有時會把別人的關心和幫助當成是對自己的嘲弄、憐憫,表現(xiàn)出過度敏感。強烈的自尊與自卑交織,一些學生便產(chǎn)生虛榮心理,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害怕暴露自己的家庭狀況,在生活上過分包裝自己,過度消費,但內(nèi)心又深感不安,但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又難以自拔。甚至有些學生體驗到現(xiàn)實的不公平,對經(jīng)濟條件優(yōu)越的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嫉妒心理,采取貶低甚至損害他人的手段來取得心理平衡。
3.留守家庭的中職生的主要心理問題
。1)由于從小就被父母留在家里獨自生活,或是和老人一同生活,留守家庭的學生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們極力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因此有時會產(chǎn)生強烈的焦慮、不安,甚至是恐懼和憤怒。因此,他們對他人的嘲笑以及老師的忽視都十分敏感。獨自生活的經(jīng)歷使他們做事情都以自我為中心,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不會與他人相處,造成人際交往的問題。(2)學習焦慮是學生最常見的一種焦慮,而留守家庭的學生由于長期得不到家長的有效疏導,這種焦慮的比例更高。過分的學習焦慮不僅會影響到學習成績,還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很多留守家庭的學生對自己要求甚高,凡事都過分追求完美,他們中的一部分學生會因為沒有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注和贊許而產(chǎn)生厭學;另一部分學生會因考試成績或其他事情沒有達到預期理想,而產(chǎn)生過分的自責和壓力,使其更加達不到預期理想,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甚至是產(chǎn)生身體不適癥狀。(4)許多留守家庭的中職生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沒有時間照顧子女,對子女產(chǎn)生補償心態(tài),過度滿足子女的要求,一定程度上縱容子女的行為,造成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不堅定,遇到挫折就退縮。(5)中職生都處于青春期初期,生理的發(fā)展使其對異性產(chǎn)生好奇與好感,渴望"戀愛".尤其是留守家庭的學生中的這種現(xiàn)象更為突出,究其原因,多為成長中缺失父母的關愛所造成的。(6)留守家庭的子女由于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與同齡的學生相比,內(nèi)心更加孤獨和寂寞,加上課余時間無人管教,手中的零用錢充裕,他們中的很多人就在網(wǎng)絡中尋求安慰,借此發(fā)泄,"網(wǎng)戀""網(wǎng)絡成癮"等現(xiàn)象層出不窮,對他們的身心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中職學校中的特殊家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小覷,如何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教育工作者必須尋求恰當?shù)臅r機,采取可行的途徑,對學生,特別是特殊家庭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學校的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彭志斌。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M].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
[2]曹建芝,邱燕,范梁偉,石婧。單親家庭中職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01)。
[3]馬崇山,雷鵬。中職學校留守學生和單親家庭學生在校狀況的調(diào)查與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1(09)。
[4]王慶建。家庭因素對中職生心理影響的案例分析及應對策略[J].職業(yè),2009(30)。
[5]秦世虎,崔繼萍。中職學校貧困生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文教資料,2007(13)。
[6]鄧斌菊。中職生心理特點及教育策略[J].中外健康文摘,2012(16)。
【中職學校特殊家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析】相關文章:
中職英語情境教學探析08-18
稅收優(yōu)惠問題理論探析08-07
稅收優(yōu)惠問題理論探析08-07
城市舊村改造問題探析08-05
淺談司法實踐中職務侵占罪疑難問題探析08-18
淺談司法實踐中職務侵占罪疑難問題探析08-18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建議08-24
測土配方施肥問題探析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