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語文教師口頭評價中存在的不足及對策初探
小學語文教師口頭評價中存在的不足及對策初探江蘇省張家港市白鹿小學 施春花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語文是母語課程,小學語文課堂讓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同時也受到情感陶冶、道德教育,小學語文教師豐富而有藝術(shù)的口頭評價能使學生受益匪淺,既能獲得知識的拓展、文化的熏陶,還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反之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僅不能提高,甚至會產(chǎn)生一些極端影響。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口頭評價仍存在諸多問題,如:評價的空泛性、評價的“唯一”性、評價的急切性。
這些現(xiàn)象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普遍存在,對學生產(chǎn)生誤導,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爭對這些問題許多教師或其他研究者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口頭評價談一些適合性的做法。
一、評價帶有啟迪性
肯尼基·胡德說: “教學的藝術(shù)全在于如何恰當?shù)靥岢鰡栴}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比绻f,好的提問活動可以架構(gòu)一堂語文課的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深入鉆研,點燃其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將教學活動推向高潮,那么,教師推波助瀾的引導點撥必然在其中起著中流砥柱般的作用。有人說答案就像隱藏在曲折迂回的暗巷中的一件寶物,那么老師的點撥引導就是每個錯綜復雜的交叉路口的標識,就是探尋過程中一直引領(lǐng)在前方的火把。所以課堂提問中,教師必須審時度勢,多方引導,在學生躍躍欲試或憤悱之時,助其一臂之力。
如蘇帶頭人黃紅梅上《推敲》一文,讓學生理解“吟哦”這一詞時,她是這樣教的。
師:賈島是怎樣推敲的?
生:吟哦。
師:賈島在吟哦什么呢?
生: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師:知道了吟哦的內(nèi)容,我們也來學著賈島的樣子來吟哦。
師:是吟哦遍嗎?(生:在半路上一直吟哦到長安城)
師:賈島里李家越來越遠,但心確一直留在了那個月夜,吟哦一路,斟酌一路。
師:吟哦還有什么特點嗎?(生:有動作,文中句子一邊……一邊……)。
師:身體隨著心在動,身心投入,如癡如醉。賈島為什么要一直這樣吟哦呢?(生:高上更好)
師:賈島在去長安城的路上,人來人往賈島看見沒。(生:沒有)。
師:那個詞告訴你的?(生:不知不覺)
師:長安可是唐朝的國都,賈島有沒有看到——不知不覺。
師:通過這個關(guān)鍵詞感受到賈島是個精益求精的人。(www.gymyzhishaji.com)我們無法做到賈島那吟哦的樣子,但可以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賈島那一絲不茍的樣子。
這樣,既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的內(nèi)容,又肯定了學生的思維成果,提高了學生能動學習的積極性。
雖然新課程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意味著教師責任的減輕和教師作用的降低,反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教師設計的課堂提問應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為學生探索和交流創(chuàng)造條件。其二,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復雜的過程。面對紛至沓來的生成信息,教師應進行篩選點化,披沙見金,及時引導,有效評價。
二、評價可以多樣化
口頭評價不是局限于“好”與“壞”上,還應指出“繁”與“簡”“難”與“易”,是否有創(chuàng)新的精神等。對所有學生用“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會這樣想”的探究理解式評價;回答者可以用“很精彩,太棒了”“你的看法很有見地”等肯定激勵式的評價;對其他學生可以用“對剛才同學的回答你有什么看法”“你們還有補充意見嗎?”之類的引領(lǐng)互動式評價,這些多樣的評價帶來多樣的效果:追問式的評價,可引導學生向較高的思維層次遞進,使學生能更深刻地對文本進行揣摩分析,由此將課堂教學引向深處;在學生回答精彩處的積極評價,會成為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索的動力;賦予學生求異的權(quán)利,激活學生主體意識,讓學生參與評價、討論,開放思路,在課堂上形成一種互評互析的互動氣氛,使學生認知、體驗變得更加敏感、豐富。
三、評價帶有激勵性
課堂上的評價目的在于激勵學生的學習,使學生的學習過程逐步成為一種自覺而又有效、主動而又持久的學習行為方式,從而發(fā)展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但激勵不等于獎勵,一味地物質(zhì)獎勵并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語文興趣,從長遠看不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教師的口頭評價,應尊重學生的自我理解、自我感悟,對學生的認識,正確的要充分肯定,有個人獨特認識的要大加鼓勵,錯誤的也不要直接否定,要在肯定學生已經(jīng)積極思考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再想一想,或聽一聽別人的意見。另一方面,應激發(fā)學生參與評價的興趣,這是促進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要對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積極地評價,對于參與評價的同學也要積極的鼓勵。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耐心地等待、熱情地鼓勵,并不失時機地運用“掌聲鼓勵一下”,把自己的評價傳給學生,讓學生也參與評價中去。諸如課堂上學生對問題做出不同層次的回答后,教師給予賞識性的評價:“說得真好,太好了,了不起!”“你真有膽量,不簡單!”“真是巧思妙想!”“你接受能力真強!”“我非常欣賞你的想法。≌f說你是怎么想的,好嗎?”“你真棒!你能有這么大的進步老師感到非常高興!”“你試一試,相信你一定會成功!”這種激勵性的評價是教師滿懷期待的傳遞,是揚起學生自信風帆的春風。教師包含厚愛和期望的評價,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進取心和自信心,并由此激發(fā)出強大的內(nèi)驅(qū)力,讓學生經(jīng)過“表揚——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成功”這一過程,并在這樣的過程中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huán),不斷萌發(fā)上進的心理,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越來越有信心。
在評價中要注重發(fā)現(xiàn)學生的“好”的方面,要注意多給學生些鼓勵,多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和進步。在考慮評價的激勵作用時,也應注意“激勵”要有度,評價要有助于學生認識到語文有趣、有用的一面。教師只有用真誠的語言去評價學生,學生才能感到教師是他們成長的伙伴,真正走進了他們的心靈。這種評價要求教師付出情感,形成一種直達心靈的溝通,一種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
【小學語文教師口頭評價中存在的不足及對策初探】相關(guān)文章:
淺談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04-14
淺談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采取對策08-28
分析職業(yè)中專數(shù)學教學中的不足與應對策略08-24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25
當前高校二級學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