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朗讀訓練淺談
小學語文朗讀訓練淺談仝柳華
朗讀,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它是小學生完成閱讀教育任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就語文學習而言,朗讀是最重要的。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發(fā)展智力,獲得思想熏陶。朗讀有助于情感的傳遞。朱熹要求學生從小養(yǎng)成正確朗讀的習慣,還要求讀書必須逐字逐句透徹理解,進而深入體會,反復揣摩。在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也明確指出了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訓練,要充分發(fā)揮朗讀對小學生理解語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時,語文教學同其他學科教學相比,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朗讀訓練是一種既能促進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中心思想的理解,又能達到審美、傳情的目的。那么,該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幫助小學生提高朗讀水平呢?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總結,認為以下幾種方法是搞好小學生朗讀教學成績的得要砝碼。
一、朗讀與識字同行
閱讀教學就是需要多讀,而且要反復的讀,在一次次聲情并茂的朗讀中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而識字教學也能在多讀中得到解決,在朗讀中小學生也能感知字形字音字義,在朗讀中漸漸加深對字形字音字義的記憶,鞏固和理解字意。教師必須知道只有讓學生反復朗讀,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字相同,聲調不同的準確讀法,讓學生在朗讀訓練中不斷糾正和鞏固,在朗讀訓練中逐步形成發(fā)音標準化。字不離詞,只有理解了詞義,掌握了詞匯,才能識好字。因此,在讀文理解中,只要不打斷學生理解文情,盡量多的給學生創(chuàng)造讀詞的機會,也就給學生多創(chuàng)造了識字的機會。在小學階段要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識字的愿望,在初讀中初步感知生字的音形。然后在反復讀中,形成語感。在情境中感悟生字字音字形。再就是在多讀之后,加大學生識字的難度,把生字脫離具體語境,增強認識單字的能力。為了解決班額大,教師無法全面了解學生識字情況的難題,我讓同位合作互相當小老師檢查生字卡,一舉多得。最后,根據(jù)學生檢查情況,將有難度的生字重點指導記憶。扎扎實實的鞏固識字
二、在朗讀中了解文章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
朗讀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學習作者是如何遣詞造句的。這時的朗讀不僅要求正確、流利,還應傳達出每部分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崩首x是一種多感官參與的以聲釋義的活動,相對小學生而言,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的內(nèi)容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教二年級上冊《秋天的圖畫》一文中,其中有這樣一段話,“誰使秋天這樣美麗?看,藍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們排成了一個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說——勤勞的人們畫出秋天的圖畫。”這簡短的語言,通過讓學生反復朗讀,小學生就從抽象的文字化為準確、具體、生動、形象的感知,進而秋天的美景時而浮現(xiàn)在學生們的眼前。這樣不但教會學生朗讀這些句子,而且可以激發(fā)小學生邊讀邊想象“秋天的圖畫”的情境,具體形象地理解“秋天的圖畫”在課文中的含義。多數(shù)文章所描述的內(nèi)容對于低年級學生的理解思維來說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朗讀、泛讀、品讀等方式,讓“秋天的圖畫”生動形象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進而真正讓學生領悟到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小學生的特點是直觀和具體的理解事物,而不是從抽象的思維中透視到事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相對于小學語文的課文教學,許多文章只有讓小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才能領悟到文章的精髓。作為語文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邊朗讀邊思考,進而想象出課文所描述的意境,讓小學生如身臨其境,如見其人。例如,在指導學生朗讀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時,對第一自然段的朗讀,教師先用緩慢的語音作泛讀,然后引導學生用凝重、低沉的語調來朗讀,把當時我國失去圓明園后的悲痛和惋惜的心情讀出來。其中,“不可估量”一詞要突出重音,一字一頓,像“損失”這個詞兩個字之間的停頓稍長一些。隨著讀到圓明園美麗景觀這一段時,基調和語速產(chǎn)生了快感,用輕松和歡快的語調朗讀,讓學生邊朗讀邊想象圓明園的美麗。第五自然段敘述了外國侵略者貪婪和無比殘忍的強盜行徑,又指導小學生用低沉和悲憤的語調來讀,從而激發(fā)他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
三、在朗讀體驗文本時,重視詞語訓練,突破重難點
朗讀時,如果教師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驗人物的境遇,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細細品味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感情,那么就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使語言文字在頭腦中形成的圖像逐漸鮮明,隨著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學生就會入境入情,內(nèi)心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在教學中,我把詞語朗讀訓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讀好雙音節(jié)字。雙音節(jié)又分為雙聲,就是兩個音節(jié)的聲母相同,如崎嶇、澎湃、秋千……還有疊韻的,即兩個音節(jié)的韻母相同,如沙發(fā)、玫瑰、馬達……另外有雙聲和疊韻組合的,如蝴蝶、葡萄、玻璃等。這一部分的朗讀訓練可以讓學生對字音和字形有機地記憶。第二部分引導學生準確讀好輕聲。輕聲的特點是發(fā)音時用力特別小,音特別弱,如動詞中的“進來、下去”;名詞中的“的、地、得”等,都要求學生掌握朗讀的方法。第三部分是讓學生能正確讀準變調的詞和字。如“一”和“不”的字,在字去聲前念平陽,即一夜,不對;在詞語中念輕聲:如“去不去、想一想”;在非去聲中,“一天、一年”等。以上都是指導小學生朗讀訓練中值得注意的地方,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不易讀錯詞語。
小學語文內(nèi)容涉及面十分廣泛,又十分豐富、精彩且深厚,不少詞語學生難以理解;甚至有一些文章,讓學生能獨立思考并找出表達文中的中心思想的重點句都困難。如果沒有教師精心的指導和講解,不少學生是很難突破的。針對這一難點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對小學生既要優(yōu)化課堂朗讀訓練,又要讓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形成攻克難點的思維,并通過這一系列的朗讀訓練最終領悟中心思想、突破難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朗讀教學,因為課本中的文章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質兼美,在語言文字方面同樣有獨到之處。教師應指導學生著重朗讀理解教材內(nèi)容,并在朗讀過程中,不斷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從而增強小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進而更深刻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
【小學語文朗讀訓練淺談】相關文章:
淺談朗讀訓練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08-24
關于朗讀的語文教學論文 訓練朗讀增強語感05-01
淺談指導學生朗讀08-22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閱讀訓練08-23
語文課堂要加強對學生的朗讀訓練08-22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的學習08-24
淺談小學語文減負增效05-31
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指導08-23
淺談小學語文情感教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