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突出學科特點,增強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
突出學科特點,增強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學 鄭雪榆
物理是一門研究事物原理,揭示事物運動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科,它以實驗為基礎,通過觀察許多來自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物理現(xiàn)象,借用實驗手段驗證、依靠數(shù)學方法推理和運用科學手段歸納,總結(jié)出具有共性的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并反過來為人類的生產(chǎn)活動提供理論指導。
由此可見,物理是一門跟生活聯(lián)系最為緊密的學科,這點在初中物理的教學內(nèi)容中體現(xiàn)尤其明顯,大部分是日常生活的感受和體會,引導他們把來自生活的感性認識升華到對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的理性認識,同時激發(fā)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使學生感到物理就是“身邊的科學”,不但有趣而且有用,而不是照本宣科式的枯燥無味的空洞說教,以此增強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也是物理教學有別于其他學科教學的地方,因此,怎樣圍繞物理這一學科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課堂效果,不失為一條值得探索研究的途徑。本文結(jié)合自己初中物理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教學體會,旨在拋磚引玉,共同提高。
一、借助生活經(jīng)驗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初中物理的教學內(nèi)容,許多是日常生活和勞動建設中常見的知識。學生在十多年的生活中,耳聞目睹和親身經(jīng)歷了很多光、熱、力、電等物理現(xiàn)象,積累了不少體會和經(jīng)驗?梢哉f,生活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老師”,但是,如何把學生在各自生活中積淀而成的膚淺、片面、感性的認識升華到深刻的、系統(tǒng)、理性的領(lǐng)悟上來,必須靠老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分析引導來完成。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探究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創(chuàng)設一些奇特、新穎、有趣的實驗引入教學,會使教學更容易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物理實驗的事實表明只有當學生被教師設計的實驗情境所感染,或者思維進入預定情境之中時,實驗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實驗和情景式教育能順應學生“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的心理,刺激學生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產(chǎn)生的新信息要遵循學生已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引發(fā)學生的注意,喚起學生的思考。
三、利用互動性強、仿真度高的課件,模擬完成一些不易實際操作或儀器短缺而無法操作的實驗
比如“浮力”教學,來自生活中的經(jīng)驗誤區(qū)往往成為學生思維的障礙,學生常誤認為浮力跟物體的質(zhì)量、體積、密度有關(guān),跟物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跟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空實心以及物體形狀有關(guān)等等。為了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首先通過多媒體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問題:為什么有時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萬噸巨輪,而有時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鐵片?一艘船從海里駛向河里,浮力怎么變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演示實驗時用彈簧秤分別掛起同體積的鐵塊和鋁塊浸入水中,大家觀察彈簧秤示數(shù),并提問:這說明了什么?要想說明物體的體積跟浮力無關(guān)應該設計什么實驗?要想說明上述提出的其他觀點又應該設計哪些實驗?正是這樣一層一層的循序漸進,學生在實驗的問題設計中得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在實驗的設計中提高了探究能力,從而使物理的實驗教學得到了升華。
在日常的演示實驗教學中,總有些實驗不易在教室中直接演示操作,有些實驗即使可以演示操作,但可見度比較低,學生不易觀察,更有一些演示實驗,根本就沒有儀器和物品進行實驗演示。這時,我們不妨通過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下載一些演示實驗的多媒體課件,然后通過自己的修改、加工、組合和完善,制成內(nèi)容充實、形式直觀、互動性和趣味性強的演示實驗課件,由老師或?qū)W生通過運行課件來觀察實驗現(xiàn)象和操作規(guī)范,同樣也可以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
四、加強邊學邊實驗教學
所謂邊學邊實驗,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一邊學習一邊進行實驗的教學組織形式。即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動眼、動腦、動手、動口(以下簡稱“四動”)去獲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用實驗方法探索物理知識的能力。
讓學生通過“四動”進行學習,使各種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長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促使大腦對各感官傳輸?shù)男畔⑦M行綜合分析,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思維密度。
邊學邊實驗的教學組織形式,改變了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抄,老師做、學生看那種因?qū)W生處于消極地位而使課堂氣氛沉悶的情況。由于學生自己閱讀材料,自己做實驗,還可以討論講述,因此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就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邊學邊實驗的教學組織形式,充分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原則,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互動。學生可以自定學習步調(diào),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閱讀教材,實驗現(xiàn)象觀察不清楚時,也可以反復做幾次,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還可以問老師。同樣,由于可以自定學習步調(diào),優(yōu)秀生的思維可以得到充分展開,自己可以學得深一點,多一點?梢,邊學邊實驗不僅使全體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獲得知識,又提高能力,而且解決了課堂教學全學生步調(diào)一致,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
邊學邊實驗能夠起到將演示實驗與學生分組實驗綜合起來的作用,在演示實驗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學生分組實驗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較好手段。但是,在實驗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課堂中的演示實驗是教師為學生提供感性認識材料的過程,它無法代替學生自己的活動,而學生的分組實驗,由于初中學生實驗能力差,學生對實驗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師則往往忙于協(xié)助學生排除故障,師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tài),以致往往無法達到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采用邊學邊實驗的教學形式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邊看、邊學、邊實驗、邊思考、邊討論,能較快地掌握物理知識。邊學邊實驗課一般安排在教室里進行。每個桌上都有一套儀器,每位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所以學生的邊學邊實驗,既能使學生對實驗獲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學到物理知識,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邊學邊實驗起到了演示實驗與學生分組實驗的綜合作用。
總之,多種教學形式交替實施,或某堂課側(cè)重于某種教學形式,另一堂課側(cè)重于另一種形式,也可以一堂課綜合以上三種形式,可以極大的調(diào)動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提高物理的課堂教學效果。
【突出學科特點,增強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相關(guān)文章:
增強初中物理教學效果例談08-24
學會使用排比論據(jù)增強論證效果08-23
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提問藝術(shù)08-24
“新意”加深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08-24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通用9篇)08-28
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法的運用08-22
物理課堂教學反思08-25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04-10
物理學科組物理教學計劃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