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詩意盎然話地理
詩意盎然話地理作者/倪建芬
摘 要:我國是詩的國度,古代詩歌包羅萬象。在詩歌中和地理知識緊密相關的內容俯拾皆是,地理教學中借助詩歌可豐富和深化教學內容。
關鍵詞:詩意;地理;地形;河流;位置
一、同氣候有關的
1.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贝颂帯按猴L”指夏季風。我國把受夏季風影響的地區(qū)稱為季風區(qū),把夏季風影響不到的地區(qū)稱為非季風區(qū)。其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這條線以東以南為季風區(qū),以西以北為非季風區(qū)。玉門關位于這條分界線以西,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風的滋潤了。
2.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寫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边@里就包含了地理中海拔高度對氣候的影響。由于受地勢高的影響,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就下降0.6度。山上氣溫低,各種物候現(xiàn)象就來得晚,于是山下桃花已謝、山上桃花才開就不足為奇了!耙簧接兴募,十里不同天”也說明了橫斷山區(qū)氣候隨高度變化的垂直地帶性差異。
3.“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眲t反映出夜間到白天天氣的變化:一覺醒來風停雨住,一派春光明媚。
4.“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笔抢ッ魉募救绱旱膶懻铡
5.王昌齡的《出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敝校幧绞俏覈撅L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也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在陰山西北植被以草地為主,適宜發(fā)展畜牧業(yè),生活著被稱為“胡”的少數民族。陰山東南部即漢族的主要聚居區(qū),以種植業(yè)為主,也是古代所稱的“中原”!安唤毯R度陰山”即遏止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
6.“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保ㄌ拼瘏⒃姡┌汛蟾瓯跒╋w沙走石的場面描繪得形象生動。
7.“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保ㄋ乌w師秀《約客》)形象地表現(xiàn)了我國南方(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梅雨季節(jié)的特點。梅雨屬于鋒面降水的性質。一方面暖濕空氣已經相當活躍,另一方面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還有一定的力量,這樣,冷、暖空氣就在這個地區(qū)相持不下,形成一條穩(wěn)定的降雨帶。于是,從6月上旬到7月中旬,便形成雨期較長、雨量比較集中的梅雨季節(jié)。
8.“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笔菍ξ鞅眱汝懙臏貛Т箨懶詺夂虻恼鎸崒懻,說明其晝夜溫差大,也非常有利于瓜果中糖粉的積累。
二、同地形地勢有關的
1.“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東部臨海,大多數外流河的流向是自西向東。
2.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廬山,在江西省北部,原來和鄱陽湖是連成一體的,因發(fā)生斷層,成為斷塊上升山,鄱陽湖卻是斷塊下陷地區(qū)。因此廬山猶如平地拔起,格外險峻。
3.李白的《蜀道難》中“……為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
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guī)p,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可以想見以“天府之國”著稱的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山峻嶺環(huán)繞,不難理解貫穿陜西和四川的寶成鐵路和貫通四川到西藏的川藏公路修建工程之艱巨。
三、同河流有關的
1.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闭f明三峽流速水急。江水浩浩蕩蕩,一瀉千里,至三峽則兩岸高峰夾峙,水流洶涌湍急。所以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他的《水經注》里寫道:“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爆F(xiàn)在著名的葛洲壩三峽水利工程就建在這里,充分利用豐富的水能資源。
2.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宋·李之儀《卜算子》
江頭指上游,江尾指下游。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詩人借共飲長江水來慰藉相思之情。
3.李白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边@里的“天上”指青藏高原上的黃河發(fā)源地——巴顏喀拉山。
四、同位置有關的
1.毛澤東的詩《送瘟神》中寫道:“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钡厍虻某嗟乐荛L四萬多公里,在赤道附近的人即使坐著不動,他在太空中移動的路程也達八萬多里。
2.北朝民歌《敕勒歌》中唱道:“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民歌概括了茫茫蒙古草原的美麗景象。這里位于半干旱、干旱地區(qū),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地面植被大多為草原和耐旱植物,適宜放牧馬、牛、羊和駱駝。
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泵鑼懙氖撬拇ㄅ璧。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笔敲枋鎏┥。
五、其他
1.“海潮隨月大,江水應春生!卑涯戏胶3奔昂恿鳚q落規(guī)律生動簡要地刻畫出來。
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狈从沉松鷳B(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
我國古詩詞中不僅蘊含著豐富的地理信息,充滿著對地理的認識和體驗,而且膾炙人口、生動形象、感情充沛,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在課堂上巧妙加以引用,能夠增加地理課的人文色彩,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使學生想學、愛學地理這門課程。
。ㄗ髡邌挝 河北省承德縣第一中學)
【詩意盎然話地理】相關文章:
詩意盎然作文10-27
盎然春意作文08-20
春意盎然作文03-18
春意盎然作文09-02
春意盎然作文[熱]10-30
春意盎然作文15篇02-23
興趣盎然 叩響英語之門05-01
春意盎然初一作文09-08
春意盎然作文11篇09-02
春意盎然作文(15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