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體育應以終身體育思想作為主導思想
大學體育應以終身體育思想作為主導思想作者/ 曹曉峰
摘 要:近幾年來,個人乃至國家對于體育運動的需求越來越多,體育運動更是成為現代社會發(fā)展的必要。為了有效地促進我國高校在體育改革上取得卓越的成果,學校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終身體育的主導思想,保證體育運動的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體育運動;改革;終身體育
健康長壽一直是人們不斷的追求,特別在工作壓力加大和生活節(jié)奏加快的今天,健康管理更是備受人們的重視。人們?yōu)榱思訌妼ι眢w健康的管理,對于各種方法都躍躍欲試,其中,體育運動被公認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對于大學生而言,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思想,將有利于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鍛煉習慣,并始終如一地堅持下去,從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抵抗力終將有所提高。
就目前的體育改革情況來看,大學體育教學效果始終不夠理想,那么將終身體育思想作為大學體育的主導思想也就顯得愈加重要。
一、終身體育思想的提出
1.終身教育
所謂終身教育,概指人們在其一生中所受到的所有不同的培養(yǎng)。終身教育在時間、空間和內容是均有其不同的特點。從時間上來說,終身教育在人的一生中都體現在空間上,終身教育擴展到社會的各個角落。而關于終身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從對知識、理想和人格的辯證統(tǒng)一出發(fā),涉及智力、政治、審美、身體等眾多方面,有著多種教育形式且要求它們之間緊密相連和協(xié)調發(fā)展。除此之外,終身教育提倡對每個人的個性和獨立性均給予一定的尊重,而且人要能夠自強自立并不斷地發(fā)展自己。
2.終身體育
終身教育涵蓋了多種多樣的教育內容,雖然終身體育只是其中的一種,但是不管在以前還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終身體育始終占有一定的地位。終身體育思想,是指一個人從自身出發(fā),接受體育指導、教育并且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且在其一生中始終如一地堅持著,從而終身受益。此外,全民性、科學性、終身性和民主性是終身體育的四大重要特征,對于進行終身體育的人而言,他們的體育鍛煉將會持續(xù)一生,不僅僅局限于學校,家庭體育和社會體育也應當融入終身體育中去,實現這三者的結合。
二、大學體育和終身體育之間的關系
1.終身體育在時間、空間以及內容上涉及極為廣泛,而大學體育只是終身體育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且主要集中在終身體育中間階段,具有承前啟后這樣一個重要作用
在大學體育這個時期,學生所接受到的體育教育和之前存在有明顯的差異,它更加正規(guī)和全面,而且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和密集性。由此看來,學生的體育意識、技能和習慣在這個時段得到了有效的培養(yǎng),這對于學生畢業(yè)后的生活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
2.事實上,大、中、小學的體育教學之間存有必然的聯系,在進行終身體育時應當將這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關于小學體育,其主要是以培育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為教育目標,而中學體育在此基礎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能力,大學體育則是以發(fā)展體能和發(fā)展學生個性為主,同時加強對于其體育意識和獨立健身能力的培養(yǎng)。
3.大學體育教育關系到終身體育的實施
大學體育教育主要采用選修的形式,然后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和特點,在運動領域和項目上進行適當的擴大,最終讓學生找到自己感興趣且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這為學生以后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培養(yǎng)自我評價能力和終身體育意識、提高自我健身技能以及具備終身體育本領打下了基礎。
4.終身體育最終就是使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融為一體
大學教育明顯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學體育可以和終身體育混為一談,它始終要和家庭體育和社會體育
等協(xié)調配合好。
三、如何將終身體育作為指導思想
1.科學建立評價體系
大學體育主要是針對學生以增加身體素質、提高體育技能、培養(yǎng)道德意識為目標進行的,它要求學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和發(fā)展。對于一名體育教師而言,必須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仔細的觀察和了解,然后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并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將過程與終結評價、教師與學生自我評價緊密結合起來,對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學習態(tài)度和表現進行考核。如此一個評價體系的建立,在促進學生特長發(fā)揮的同時,還減輕了學生的壓力與負擔,使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產生信心和希望,是真正以人為本思想的體現。
2.調動學生對于大學體育的積極性
在大學體育的全部體育活動中,學生發(fā)揮著一定的主體作用,因此對于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絕不可以忽視。當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意識越來越強烈時,那么他們對于自我發(fā)展和實現自身價值的參與表現的自覺性就愈強。如果學生能夠自覺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時,學生自身的能動力量便可充分得以發(fā)揮,而且學生也會不斷地對自我的知識結構、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方式進行調整和改造。眾所周知,大學體育教學離不開課堂教學,所以我們必須著眼于對教學課堂質量的提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當對教材、教師、課的類型和密度進行科學的選擇和設計。相信在教學效果提高的同時,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的時間分配也更合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更加突出。
3.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
由于大學生之前生活和受教育環(huán)境的不同,他們在運動技能、身體素質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水平均不相同,如果仍然一味地對全體學生采取一樣的教學策略是不可行的。教師必須采取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的教學模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取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使整體學生的體育技能都有所增加,教學效果也更加理想。教師千萬不要忽視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個性特點,必要的時候可采取區(qū)別指導的方法,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體育項目,增強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的樂趣所在,從而以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投入對所學項目的基本規(guī)則和動作要領的掌握學習中去。此外,還可以通過組建體育活動俱樂部的形式,帶動所有學生集體朝著著終身體育的方向努力。
參考文獻:
鄧鳳英。大學體育的改革措施淺析[J]。教育界,2012(15)。
。ㄗ髡邌挝 河南省南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 體育教學部)
【大學體育應以終身體育思想作為主導思想】相關文章:
從《愛彌兒》看盧梭的體育思想04-13
學校體育工作的發(fā)展要有思想 有定位 有行為05-11
對《大學》教育思想的解讀08-23
在現代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初探08-18
淺談高校體育特長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08-25
大學思想品德自我評價10-15
大學生入黨思想總結08-25
思想的作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