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古詩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微探
小學古詩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微探作者/韓洮寧
摘 要:一首首古詩,進入學生視線的是古板文字的排列,沒有任何影視動態(tài)形象。然而教師要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情趣,使學生從中體會到學習古詩的樂趣。
關鍵詞:古詩;想象;創(chuàng)新
古詩的特點是語言凝練,內(nèi)涵豐富,意味深長。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講,古詩難學,對于教師來講,古詩難教,在古詩課上,沒有可視的繪畫、沒有可賞的舞蹈。然而我們要盡自己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愛學、會學,從中體會到學習古詩的樂趣。
一、古詩的特點及意義
古詩具有簡潔、抒情、篇幅短小的特點。古詩常把意境美及精湛的藝術手筆融為一體,做到“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理”,它不僅閃耀著美的光彩,還給人深刻的啟迪,讓學生在思想情感上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許多教師在古詩教學中仍應用思想觀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的傳統(tǒng)理念模式。具體表現(xiàn)在:
1.覺悟不高,觀念落后
在傳統(tǒng)古詩教學中,教師是主體,教師主宰著課堂,學生個性得不到發(fā)展,主體地位嚴重被忽略,更談不上個性的張揚。
2.目標單一,方法陳舊
在傳統(tǒng)古詩的教學中,教師把教學目標永遠只停留在誦讀與了解古詩大意的層面上,忽視了古詩豐富的內(nèi)涵及意蘊,這種教學方法與目標要求相差甚遠,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及想象力的發(fā)展。長期以來,學生對學習古詩文也逐漸失去了興趣。
因此,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和實際,提高思想覺悟、更新理念,利用各種有利資源,精心組織學生大膽地對古詩教學進行突破性的創(chuàng)新。
三、述景畫意,體驗創(chuàng)新
1.畫演古詩,交流創(chuàng)意
畫畫是多數(shù)學生最樂于接受的學習方式,在枯燥的古詩學習中注入繪畫的元素,不僅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詩意,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想象能力。
這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在古詩《宿新市徐公店》課堂上的精彩教學片段:
師:請你們讀讀詩,想想如果用作畫的方式概括詩意,你要畫什么?生:畫籬笆。師:籬笆畫得密還是松一點?要說出理由。
生:要畫得松一點。因為詩中說“籬落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生:還要畫小路。師:為什么?是怎樣的小路?
生:要畫一條狹長的小路,因為是“一徑深”。
學生躍躍欲試。有的說,樹上畫些小葉,樹下畫一些落花。(范文網(wǎng) www.gymyzhishaji.com)因為是“枝頭落花未成蔭”。討論到畫面上要不要畫蝴蝶時,學生爭論得更有趣了。有的說:“要畫蝴蝶,不畫怎么體現(xiàn)“兒童急走追黃蝶”呢?有的說:“不畫蝴蝶,詩上已經(jīng)說了“飛入菜花無處尋”。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濃濃的詩情畫意把課堂襯托得古韻十足,學生的想象得以展翅飛翔,學習興趣盡情釋放,繪畫給予課堂的魅力正是教師求之不得的方法之一。
在古詩教學中,隨著教學內(nèi)容的完成,學生的興趣及新奇感逐漸減弱,注意力分散,教師應在此時設立一個興奮點,抓住學生的表現(xiàn)欲,再次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在表演中把教學再次推向高潮。
此時,學生個個都處于躍躍欲試、呼之欲出的狀態(tài)之中,課堂氣氛調(diào)動起來了,學生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詩意。
2.思維想象,體驗創(chuàng)新
學習古詩為了更好得運用古詩,“拋磚引玉”的方式不僅能使學生識記詩句,還能兼顧理解和欣賞,激發(fā)了學生學古詩、運用古詩的興趣。如,一道古文閱讀題讓我絞盡腦汁,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時,爸爸走了過來,助我一臂之力,經(jīng)他一點撥,我豁然開朗,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培養(yǎng)、發(fā)展、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是課堂學習的重中之重。如,教學《登鸛雀樓》時,可以這樣問:“如果詩人‘更上一層樓’會看到些什么呢?”在教學《游園不值》時,可以這樣問:“從出墻的一枝紅杏,你們可以想到園內(nèi)會是一番怎樣的美景?”在教學《江雪》時,可以這樣問:“為什么漁翁在這么冷的天氣還要在江邊垂釣呢?”
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多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把主動性歸還給學生,讓他們共同研究、探討,在學中感悟、玩中領悟,既高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合作創(chuàng)新能力。
3.故事作文,再現(xiàn)意境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敘事詩都是詩人通過對某一事件的詳細描述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詩中所述事件情節(jié)完整,或直敘、或插敘、或倒敘,每一首詩如訴說一個故事,富有極強的意境感染力。
故事作文法讓學生將寥寥數(shù)字的古詩文擴展為白話式的記敘文,這樣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更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詩的意境,從中獲得啟發(fā),深刻地體會思想感情。
古詩的價值不僅在于給人以藝術的熏陶,還能陶冶人的性情。因此,如何讓學生輕松而愉快地學習古詩,提高學習古詩的能力,從而讓學生終身受益,是教師必須努力和研究的方向。“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會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jié)、不斷學習、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中川小學)
【小學古詩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微探】相關文章:
小學古詩教學方法08-22
新課改視閾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淺探08-20
政務微博的文體特征及寫作探略08-21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08-20
農(nóng)村中小學生體育業(yè)余訓練工作微探08-20
淺談農(nóng)村小學美術教學方法08-20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方法08-18
探夢之旅08-20
探“青”作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