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天時、地利、人和”在班級拔河比賽中的巧妙運用
論“天時、地利、人和”在班級拔河比賽中的巧妙運用作者/盧振凱
摘 要:提到拔河比賽,相信大家想到的第一個詞會是“天時、地利、人和”巧妙的結合,是的,在眾多班級拔河比賽實踐中,勝率較大的隊伍,都或多或少地合理運用了“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在此,結合班級拔河比賽的全過程進行簡單敘述。
關鍵詞:后仰式拔河;聲勢;齊心協(xié)力
一、天時,熟識
1.繩子位置人員的配備
在拔河比賽中,一支隊伍擁有繩頭、繩中、繩尾。在這里我們打個比方,高考作文寫作時按照“龍頭、豬肚、虎尾”就可取得作文高分,同樣我們在拔河比賽中也要有這樣的分配。繩頭即“龍頭”,用眼睛去觀察對方隊伍,所以,繩頭隊員要靈活于變化和調(diào)整;繩中即“豬肚”,運用較強壯隊員擔當,在比賽中能起到協(xié)調(diào)發(fā)力的作用;繩尾即“虎尾”,是比賽的核心部分,一般用強壯且高大的學生擔當,穩(wěn)定隊伍隊形,使隊形保持一條直線。
2.對后仰式拔河比賽的選擇
尋找到一個適應隊伍比賽的方式,采用后仰式姿勢,利用下肢的力量和身體的瞬間加速產(chǎn)生超重力,有目的地去運用拔河技術。準備時,站位身體正向前,雙腳成馬步姿勢,腳全掌著地,雙手同時集中在繩子一點握緊,手臂伸直,此時身體不可后仰,每個人要緊緊跟在前面同學的身后,隊伍不可分散。
二、地利,造勢
預備口令下達時,學生重心下降成小馬步姿勢,做好準備比賽姿勢。哨響時,反應快速,所有隊員身體同時后仰,雙腳緊緊抓地,雙手緊握繩子,利用瞬間后仰產(chǎn)生的超重力,打亂對方的陣形。此過程中腳不可抬起,要利用腳與地面的摩擦力進入防守狀態(tài),開始前為試探階段,力量的強弱決定是否快速反擊。聲勢越大,給對方造成壓力越大,起到打擊對方氣勢的目的。
當對方占優(yōu)勢時,隊伍應該及時降低重心,保證身體后仰,用體重和雙腳的摩擦力消耗對方的力氣,繩中隊員保持隊形口令下達,尋找機會反擊,制造優(yōu)勢條件。
三、人和,齊心
1.合理的繩位安排
體現(xiàn)虎頭靈活性,著重策略多變;豬肚控制指揮性,著重是觀察對方力量強弱;虎尾穩(wěn)重保持性,著重保持隊伍的整體。比賽哨響時,所有學生一起用力,腳抓地,手抓緊,同時后仰,保證所有學生是作用在一條直線用力,繩尾的最后一名學生,應把繩頭從一個腋窩下經(jīng)過背再從另外一個腋窩下伸出,用手控制在身前,防止繩頭落地,向后移動時腳踩到繩跌倒。
2.溝通、協(xié)調(diào)用力
在比賽中,隊伍前后之間的同學,如果發(fā)現(xiàn)前一名同學手臂壓繩,要及時提醒,中間指揮員“口令”要一致,在比賽中要達到,同時后仰,同時用力,同時慢慢移動。
以上是我班在多次拔河比賽獲勝中反思、總結的觀點,在拔河比賽中,大家可能認為力量大、勁往一處使就能贏得比賽,這是片面的想法,拔河比賽中,要合理地利用“熟識、造勢、齊心”環(huán)節(jié),把班級最大的潛力激發(fā)出來,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巧妙地結合起來,才是取勝的關鍵。
。ㄗ髡邌挝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授田英才學園)
【論“天時、地利、人和”在班級拔河比賽中的巧妙運用】相關文章:
論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的管理08-24
論《論語》中的君子08-23
"等效"在物理中的巧妙應用08-25
跳繩的意義及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08-23
情感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08-20
音樂在體育課堂中的運用08-19
幽默在語文教學中運用08-20
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06-20
微課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