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號可以這樣教
分號可以這樣教口胡琍玲
【案例】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灰椋鳥》課后練習安排了一道題,要求讀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分號的用法:“先回來的鳥在林內不停地嗚叫,好像互相傾訴著一天的見聞和收獲,又像在呼喚未歸的同伴和兒女;后到的鳥與林中的鳥互相應和,邊飛邊鳴,很快找到自己棲息的處所,與熟悉的伙伴會合!苯虒W中我是這樣處理的:
師:(出示句子)你喜歡這個句子嗎?為什么?
生:我喜歡,因為這句話寫出了鳥兒的活潑可愛、林子里的熱鬧壯觀。
生:我也喜歡,因為這里還把鳥兒當作人來寫,說它們在傾訴、在呼喚、在應和,這是一群通人性的鳥。
生:我來補充,正因為作者喜歡這些鳥,所以通過聯(lián)想,賦予了它們人的感情,把這些鳥寫得活靈活現(xiàn),讓我們讀了仿佛身臨其境。
師:說得真好,我們來讀讀這句話。(生讀)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句話中間用了分號,為什么不用句號?
生:這句話前面寫先回來的鳥,再寫后回來的鳥,所以中間用分號。
生:這里寫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分別寫了兩類鳥,所以用分號,不用句號。
師:是的,這里有兩個分句,都是寫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場面。(課件演示:兩個分句分兩行排列,字體顏色變紅)再讀讀,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這兩個分句前面都是寫什么樣的鳥,后面都是寫這些鳥的活動。
生:它們的形式和內容相似,都是寫歸林后鳥的活動,是并列的句子,所以中間用分號。
師:是的,分號用在并列的分句之間,看來大家已經(jīng)弄懂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了,F(xiàn)在,誰來試著用下面的句式說一說。
。ㄕn件出示:
下課了,男同學 ____,____;女同學____,____。
炎熱的夏天,____,____;寒冷的冬天,____,____。
漫步河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下課了,男同學們忙不迭地跑到走廊里,玩起了“斗公雞”“蝸牛爬”的游戲;女同學三個一群,五個一伙,正在教室里小聲談笑。
生:炎熱的夏天,我一回家,媽媽就給我做冰鎮(zhèn)綠豆湯解暑;寒冷的冬天,我一放學,媽媽給我端來熱氣騰騰的餃子。媽媽對我的關心真是無微不至。
生:漫步河岸,柳絮在空中飛舞,它們是春的精靈,那么輕盈曼妙,把世界裝點得寧靜祥和;小溪在陽光下閃爍,像明亮的寶石,像閃爍的星星,散出七彩的光,令人賞心悅目。
【點評】
《語文課程標準》關于第三學段“學段目標與內容”要求:“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鄙鲜銎瑪嘟虒W經(jīng)歷了認識分號的“三部曲”:一是品味句子打基礎,二是抓住異同談作用,三是順勢遷移巧練習。
教師先引導學生品味句子,體會句子內容和修辭手法,之后再巧妙點撥:“這句話中間用了分號,為什么不用句號?”將學生的目光聚焦到分句的用法上。學生通過思考、交流,對分號的用法有了初步了解,教師抓住這“憤悱”之際,利用課件展示,讓學生更清晰地感知分句在形式、內容上的并列特點,加深領會分號與句號的用法區(qū)別。最后的練說環(huán)節(jié),則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言語表達實踐機會,促進學生遷移運用。
這樣教學,遠比直接告訴學生分號的用法更形象,更扎實,也更有效。 (江蘇省張家港市萬紅小學)
【分號可以這樣教】相關文章:
含有分號的句子08-23
幸福,可以這樣簡單作文08-24
日式教養(yǎng)孩子的價值——讀《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08-23
《我這樣教數(shù)學》讀后感04-08
“為誰教”PK“怎么教”08-20
誰可以這樣愛我讀后感08-23
讀余映潮《這樣教語文》有感08-23
《我這樣教數(shù)學》讀后感3篇02-16
《我這樣教數(shù)學》讀后感(3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