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淺談中職生有效英語學習策略的形成
淺談中職生有效英語學習策略的形成浙江省海寧市高級技工學校 周有為
【摘 要】二十一世紀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再是在校期間的一種階段性任務(wù),而是一種持續(xù)終身的活動。這就是說,判斷一個學生是否合格,不僅要看他是否掌握了學校所學的知識,而且要看他是否學會了學習,即他是否有著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學習策略。本文對中職生有效英語學習策略的形成做了初步探討。
【關(guān)鍵詞】中職英語 學習策略 預習 自學 終身學習
從當前中等職業(yè)中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絕大部分學生都是一板一眼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在學習過程中體現(xiàn)不出主觀能動性,在英語學習上存在許多誤區(qū)。中等職業(yè)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要求“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作為教師必須在教學中不單純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給予學生的學法指導,促使他們形成或發(fā)展學習策略。再者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通過聽、說、讀、寫等言語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一定量的詞匯、句型和語法知識,掌握聽說讀寫的言語技能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記憶、思維等智力,使學生了解跨國文化及培養(yǎng)自身能力和自我監(jiān)控能力。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或?qū)W生)為了有效地獲取、貯存、提高和使用信息所采用的一整套系統(tǒng)的行為、步驟、計劃和日;顒拥姆椒ǎ磳W習者學習和調(diào)節(jié)學習所采取的各種措施。同樣地,英語學習策略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英語和使用英語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其目的就在于能夠促進學生自身掌握語言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包括交際,社交等各種因素。
因而,從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長遠打算,發(fā)展學生的學習策略尤其緊迫,尤其重要。要學好外語,不僅要肯學,還要善學。能力的形成、發(fā)展依賴于知識的掌握,同時也依賴于方法的掌握。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不盡!币虼耍⒄Z教師要把對學生學習方法策略的指導與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在英語教學的全過程。
如何指導學生發(fā)展英語學習策略呢?筆者在英語教學工作中,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指導的。
一、引導學生走出五大誤區(qū):
為什么有些學生看似學得非常努力,但英語成績總是提不高呢?究其原因,在于英語學習上存在誤區(qū),學習方法運用不當,還存有不良的學習習慣與思想。
1.預習誤區(qū)。絕大部分學生在預習時都是給生詞注上中文意思,只注重字面上的翻譯,而不去分析篇章的結(jié)構(gòu)、句子組塊結(jié)構(gòu)。所以,預習過后,提不出問題,頂多知道了幾個生詞的意思。正確的預習策略應該是找出課文中的難點、重點,能夠提出自己的疑問及看法。如預習Vegetarian時有這樣一句話:A vegetarian is someone who does not eat meat.應該對“who does not eat meat”是定語從句,修飾“someone”做出解釋由此,在聽課時讓學生有重點可尋。
2.聽課誤區(qū)。重視語言知識的講解,忽視理解篇章的過程,這過程包括老師有關(guān)理解課文的問題,課堂上的小組討論及pair work,一般課堂上,學生最放松的時候是老師對課文的分析理解的講述之時;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就是老師講語言點知識點時。當然,也反映出一些老師的陳舊觀念,理解時輕描淡寫,一帶而過;知識點講述時濃妝淡抹,大肆講解。因而,首先教師應走出講課誤區(qū),其次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走出聽課誤區(qū),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小組討論。
3.記筆記誤區(qū)。聽課誤區(qū)而引發(fā)出記筆記誤區(qū)。只記詞組、句型及中文意思,不記例句,不記段落大意(main idea),不記文章結(jié)構(gòu)分析。如:It is +adj/n+to do這個句型,學生會記下來這個句型結(jié)構(gòu),但往往不記例句。等過一段時間復習再看筆記時,還是不知道如何運用這一句型。
4.練習誤區(qū)。大部分學生喜練單項選擇題,像其他題型相對練得極少,尤其是聽力、閱讀理解、完型填空、短文改錯、作文。口頭作業(yè)的忽視,書面作業(yè)的重視,造成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而不練閱讀理解,完型填空,致使學生的理解能力欠缺。然而,職高英語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教師非常有必要指導學生課外多練習這類題型,再加以精要的講解和傳授一些解題技巧方法。
5.復習誤區(qū)。大多數(shù)學生復習是只是背背單詞與詞組,課文根本不看,那是由于他們沒有意識到英語中的詞與詞組都講究搭配,只要在篇章行文中,以句子的形式才能更好地方便記憶。教師可以緊扣課本,以課本為基礎(chǔ),指導學生共同把復習工作做好。
二、指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學習
在教學中,教師應從應用上去教,幫助學生提煉知識,形成規(guī)律,教會他們充分展開自己的聯(lián)想,使知識系統(tǒng)化,應用時能觸類旁通。多多采用歸納對比法,使知識成網(wǎng)絡(luò)化、系統(tǒng)化,便于記憶及掌握。教師可指導學生采用以下方法學習英語:
1.歸納詞或詞組的多種詞義。大部分動詞的詞義多,而學生學習該詞時僅了解課文中該詞的詞義,對該詞的其他詞義則是一無所知,但在考試是可能會考到該詞的另外詞義及其引申詞義,所以,學生們往往會覺得無所適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借助同步練習中列舉該詞的其它詞義例句,逐漸養(yǎng)成通過運用該詞來掌握該詞的多種詞義。如:stand ① v,站立 ②v,忍受,承受。學生往往了解第一個意思,而第二個意思卻不知。再如:I live in Room205,there is only a small sitting room, will you make some room for me?三個room的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
2.歸納詞或詞組的用法。像中文一樣,英語也有一些常用句型或結(jié)構(gòu)。特定的句型或結(jié)構(gòu)常常有一系列使用該句型或結(jié)構(gòu)的詞。例如:英語中動詞后跟不帶“to”的不定式結(jié)構(gòu)的詞有使役動詞和感觀動詞。如:make,let,have,hear,see,watch,observe,listen to,feel等,這些動詞的用法零星地出現(xiàn)在書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總結(jié)及歸納。
3.歸納具有相同特點的單詞。英語中,有些詞的用法是相同的。例如:學生在學習interesting和interested這兩個詞的用法時容易弄清楚,然而遇到puzzling與puzzled則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借助于對interesting及interested的理解來講述puzzling 與puzzled的用法,同時歸納下列表示感情的具有相同的用法的這類詞。如:exciting/excite,satisfying/satisfied,surprising/surprised,disappointing/disappointed,moving/moved,pleasing/pleased等。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可以舉一反三,輕而易舉地掌握這類詞的對比用法。
4.歸納同一范疇的詞匯。在英語學習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歸納同一范疇的詞匯,達到擴充詞匯的目的。例如,通過by bus,可以幫助學生列出表示交通方式的詞匯:by bus / car / land / road / bike / plane / air / ship / sea等。
除此,還可以歸納前綴、后綴、時態(tài)、句型,使整個知識系統(tǒng)化,形成知識結(jié)構(gòu)體系。
三、督促學生利用學習資源
首要的學習資源當然是課本,促使學生養(yǎng)成熟讀課文,認真鉆研教材的習慣,使其對課本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更為扎實。其次,選擇合適的英漢詞典,最好選擇英漢雙解詞典作為良師益友,學生遇到詞匯方面的疑問,自己能夠查詞典解決,結(jié)合上下文正確查找到該詞的詞義。中等職業(yè)中學《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到資源策略,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圖書館,計算機網(wǎng)絡(luò),廣播和電視等資源獲得更廣泛的英語信息,擴展所學知識”。另一方面,學生有疑問應該多問老師,但也不能忽視同伴(partner)的作用。在課堂上,有許多練習如讀對話,編造對話,問題討論都需要以pair work的形式來展開。當然,教師應使布置的作業(yè)多樣化,多元化,促進學生通過以上各種渠道來完成。總之,督促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使學語言真正落實到運用語言上來。
四、促使學生形成英語交際策略
教師應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營造一個說英語的輕松、平和的環(huán)境,消除學生不敢開口說的畏懼心理,鼓勵學生敢于用英語說,與人交流,來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想法,引導學生觸景生情,由感而發(fā),在用英語交流中學習英語,鞏固記憶,做到學以致用。如學完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第一冊第五單元Vegetarian這課后,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其中三人充當journalists去采訪這位名人(由另一名學生充當)。通過interview,既回顧了一遍課文內(nèi)容,又使這些內(nèi)容全部得到活學活用。
確實,我們“教的最優(yōu)化最終落實到學的最優(yōu)化”,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把英語學習策略與學習方法作為教學內(nèi)容來傳授,不僅使學生“學會”一門語言,更重要更長遠地是學會“會學”一門語言,成為適應這個信息多變迅速發(fā)展的時代的新型人才。這也是我們英語教育一直努力所要達到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