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與時政新聞整合的認識
我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與時政新聞整合的認識烏魯木齊市第十中學 黃 慧
2001年4月,教育部頒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指南》,強調(diào)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當前“素質教育”和“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已成為共識,高中新課程已全面實施,這要求我們必須認真貫徹新課程理念,努力構建新的教學觀和學習觀。
綜觀所有學科,思想政治課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際能力方面更具有突出的責任和功能,而理論聯(lián)系實際更是貫穿思想政治課的核心。其中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包括“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與哲學”,在這四塊內(nèi)容中既要提高學生認知能力的水平,同時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但由于歷史及現(xiàn)實客觀條件的制約,高中思想政治課更局限于教師課堂上滿堂灌,學生課堂上被動地接受,使得思想政治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特點無法凸顯出來,進而影響了教育效果,也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與此同時,高中學生經(jīng)過近十年學科知識的積累,他們已不滿足于課堂上被動地聽,更側重于知識的運用,另一方面,隨著信息傳播技術手段水平的提高,人們獲得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在這種情況下,時政治新聞與政治課整合就具有實現(xiàn)的可能。在這幾年的教學中,圍繞時政新聞與政治課的整合,我嘗過以下幾種方法:
1.課前演講、追蹤報道法
就是讓學生提前搜集準備時事新聞,課前幾分鐘進行演講。學生可以準備他們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時事新聞進行簡單的播報和精短的點評。特別是對一些重大時事新聞,可以進行追蹤報到。這種方法易于操作,而且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和熱情,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主動性。政治課是時代性極強的學科,讓學生將豐富多彩的時政新聞與政治課有機結合,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學生的知識,而且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熱情,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2.課件、手抄報展示法
就是讓學生就某個時政熱點搜集大量材料,用課件進行展示,或讓學生把某一階段的重點新聞用手抄報的形式進行展示。
這種方法使學生關注時政新聞的熱情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時政新聞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學生制作了“兩會”專題的課件,“南方旱情”的課件,“上海世博”專題的課件,“低碳經(jīng)濟”的課件。其中馬冬艷制作的“低碳經(jīng)濟”課件,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示了什么是低碳經(jīng)濟,為什么要提倡低碳經(jīng)濟,以及如何實現(xiàn)低碳經(jīng)濟,最后以形象的視頻資料——“當全球變暖”和環(huán)保公益片為結束,告訴我們要保護環(huán)境和愛護我們的地球。
3.新課引用法
就是教師在講授新課時采用熱點新聞導入,或在講解知識點時把時政新聞變?yōu)橐环N情境,并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感悟知識。
這種方法創(chuàng)設了具有時效性的教學情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和熱情,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主動性。例如,學生上高三政治常識課常常覺得枯燥無味。學生對政治不感興趣嗎?顯然不是,你看他們談起時事政治來個個眉飛色舞,神采奕奕。問題是課本內(nèi)容高度概括,理論性強,學生覺得枯燥。針對這種情況,適當采用一些時政新聞,給學生提供一些生動的感性材料,再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結論。這種授課方法堅持了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方法,符合認識規(guī)律,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如在講述“國家利益決定國家關系”時,適逢朝鮮衛(wèi)星發(fā)射事件,對于這一事件學生普遍事情興趣并很關注,于是在教學中我就展示了朝鮮衛(wèi)星發(fā)射的過程,同時附上朝鮮的地圖,結合這一地圖和相關時政新聞,提出幾個問題:針對朝鮮的衛(wèi)星發(fā)射,世界各國的態(tài)度分別是什么?如美國,中國,日本,韓國,法國,英國,俄羅斯等。由此可見,國際關系由哪個因素決定?學生在關注這些問題時,對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課堂氣氛活躍,而且,提高了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鍛煉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再如在分析《人生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一課中,我曾以2009年感動中國人物的相關材料為主線,完成了整堂課的教學。使學生領悟和認識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正確途徑,形成勞動和奉獻的意識,具有自覺創(chuàng)造和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能力。教育學生要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努力增強個人綜合素質。同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于社會奠基。
4.專題講座法
主要是老師針對某一時政熱點搜集典型新聞事件作為新聞背景,進而用經(jīng)濟、政治、文化、哲學等相關知識去分析、點評,并設計試題,對學生進行專題專項訓練。如針對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做過這個專題講座,在這個講座中,首先分析了《決定》產(chǎn)生的背景,過程,內(nèi)容及相關事件,讓學生明白《決定》的來龍去脈,在此基礎上,把《決定》的相關內(nèi)容與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學內(nèi)容進行鏈接。這種方法相對來說難度較大,對老師的專業(yè)知識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很大的考驗,但這種方法對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綜合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幫助也非常關鍵。
通過這幾種方法的實踐,我認為可以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時政新聞,拓寬了學生的學習領域,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真正置于學生主體的地位。也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知識傳授的學習方式,指導和幫助了學生學會主動探究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方式。同時也促使了教師更新教育觀念,形成學生主體,教師引導的教學方式,并在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老師積極主動地吸納了新的知識,更新了自身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水平。
【我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與時政新聞整合的認識】相關文章:
我的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教學觀08-24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論文08-2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反思08-25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反思12-28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計劃04-25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反思02-04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計劃12-18
新課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論文08-24
如何打造有效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