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chuàng)設“公信”的思想品德課堂
創(chuàng)設“公信”的思想品德課堂作者/許開紅
《南方周末》刊登了一個初中生的來信:每當上‘思想品德’課,我們班級會有一半同學昏昏欲睡,另一半則做其他作業(yè)。這并非同學們不熱愛學習,只因為思想品德課多是說教,與實際脫軌……我實在不明白這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品德有什么用處,相反,學生完全不信教科書,根本不在乎什么愛護集體、熱愛祖國,考完就忘。我在想,這樣的教科書與教育方式,很可能扭曲了一代人的語言方式和思考方式。大家明白了原來可以考試一套,生活一套;上課時一套,行動時另一套。這是讓學生“高尚”呢,還是教他們“虛偽”呢?這一現(xiàn)象背后隱藏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思想品德課堂因缺乏應有的“公信”,使學生充滿了懷疑、厭倦和埋怨……他們變得懶散、沮喪、沉默,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這樣的教育與其說是對學生的教育,還不如說是對學生思維與精神的摧殘。
筆者以為,作為課程改革的專業(yè)引領者,我們應從公信的高度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審視那些“偽教育”現(xiàn)象,努力加以改進和完善,努力創(chuàng)設“公信”的思想品德課堂,使課堂彰顯“公益、公有、公正”的特性,成為學生成長成人成才的搖籃。
一、公信的課堂是“公益”的課堂
政治教材的名稱是什么?是“思想品德”,這說明政治學科最主要的功能是思想!读x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本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旨在促進初中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與發(fā)展,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可見,思想品德不是技術性的,也不是純知識性的學科,而是一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判斷,關注學生成長,體現(xiàn)人文關懷的學科。反思當前思想品德課堂,其最大的問題就是將本應充滿人文關懷的教育降為純粹的概念、原理和各種應付考試的解題方法和技巧,而忽視了思想品德課教學最重要的使命——對人的關照。我們的課堂太沉溺于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知識會改變命運”,強調(diào)“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處處顯示著知識能讓你擁有權力,擁有金錢,而忽略了知識對個體心靈世界的涵養(yǎng)。如果我們辛辛苦苦兢兢業(yè)業(yè)所進行著的教育,最終培養(yǎng)出沒有幸福感沒有使命感的心靈空虛靈魂虛無的而僅僅擁有“知識”的人,那將來的社會又將成為怎樣的社會?因此,思想品德課堂應轉變教學思維,回歸其本義和初衷,旗幟鮮明地追求其“育人”的價值,讓每一位學生做課堂的終身受益者。
例如,在“人生難免有挫折”一課的學習中,為了讓學生面對挫折能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培養(yǎng)堅強意志。筆者講述了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普通而又動人的故事——《一只手撐起一片天》:1997年,一場車禍無情地碾斷了謝芳麗的雙腿和左臂,使她成為一級傷殘,面對突如其來的橫禍和殘酷的現(xiàn)實,謝芳麗沒有退縮,從1997年到2001年,她靠著驚人的意志力讓自己從床上站立起來,開始了自己輪椅上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2001年,謝芳麗在姐姐的幫助下經(jīng)營起了一家文印店,她經(jīng)營的辦公用品店在縣政府采購中連續(xù)五年中標,成為小有名氣的企業(yè)。2002年,謝芳麗被評為“東?h自強自立模范”,她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引起了中央電視臺的關注,并受邀參加了《講述》欄目。2005年她被評為“江蘇省自強自立模范”。2007年,謝芳麗利用東海豐富的水晶資源,注冊了“芳麗水晶淘寶店”,開始了又一次創(chuàng)業(yè)生涯。201 1年,謝芳麗又投資百萬元打造了屬于自己的水晶實體店——芳麗水晶貿(mào)易有限公司。堅強謝芳麗,如同那塊飽經(jīng)錘煉的水晶,堅實、純凈,折射出絢麗多彩的人生。謝芳麗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只要不放棄,即使是殘缺的生命也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同學們屏息靜氣的聽后自發(fā)地報以熱烈的掌聲,他們都被謝芳麗的精神鼓舞著、感動著。(政治教學論文 www.gymyzhishaji.com)大家都說,他們?yōu)槠綍r在生活遇到一點小挫折而怨天尤人感到羞愧,為盡管擁有健康的身體卻沒有認真學習而感到慚愧,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一定努力學習、愛護環(huán)境、珍愛生命、幫助關心自己身邊每個人,爭取一個對社會有用之才。
“當最令自己感動的東西開始碰撞自己的心靈的時候,是教育的最好時機。”讓學生打開情感的閘門,吐露真正的心聲,這也正是我們所期望的品德教育。因此,教師要選取真實、真誠的素材,讓學生能夠真感受、真思悟、真的有話可說。這樣,學生才能獲得學習的收益權,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終生受益者,才能對我們的思想品德課產(chǎn)生由衷的信賴感。
二、公信的課堂是“公有”的課堂
很多學生覺得上品德課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之所以辛苦,不是因為體力的消耗,而是精神的折磨。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言堂”,剝奪了學生的話語權,使學生封閉在自己的狹小空間里。在課堂上,學生要么不說話,要么說著違心的話,而把真正想說的話悶在心里。思想品德課堂,應該是開放、民主、生態(tài)的課堂,教師應該相信學生,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交流,給學生一片開放、民主的空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展現(xiàn)自我、質(zhì)疑發(fā)問的機會,營造一個各種思想異彩紛呈、各種觀點紛至沓來、各種聲音百家爭鳴、各種色彩爭奇斗艷的“學習場”。
某位教師在分析“堅定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這一知識時,教師精心營造了辯論情境,播放視頻《全面梳理中菲黃巖島對峙事件》,由此引出兩種不同聲音:有人認為不用軍事手段,黃巖島回不來;也有人認為不動武才是我國最明智的選擇。一時間全班開了鍋,一番唇槍舌劍開始了。
反方:菲律賓的行為已經(jīng)嚴重損害了我國的國家利益,更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尊嚴。一個人如果喪失了尊嚴,他就會被世人看不起;一個國家如果喪失了尊嚴,就會被其他國家鄙視,就會在世界上抬不起頭來。就目前來說,我們已經(jīng)有理由打菲律賓了,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與尊嚴,除了打之外,別無他法。
正方:中菲并非宿敵,南海問題也由來已久,為什么會在今天爆發(fā)?原因就在于菲律賓背后的美國。美國一直在找機會均遏制中國的崛起,如果使用武力則會給真正的對手以介入的機會。另外菲律賓是東盟成員國,東盟在對外戰(zhàn)略上實行集體防御,F(xiàn)在與中國存在領土糾紛的不僅僅是菲律賓一家,其他國家都在看著中國會怎么處理。從情緒上講,我們有能力去打,但是如果我們使用武力,可能就不僅僅是菲律賓這一仗,后面還有好幾場等著呢。
反方:對方同學一直在糾結于打了菲律賓之后,美國會怎么樣的問題。而實際上,美菲之間雖然是有軍事同盟條約,也就是說一旦有哪些國家對菲律賓領土進行一種軍事打擊的話,美國人會幫助的。但是黃巖島現(xiàn)在沒有升格為菲律賓的領土,如果我們現(xiàn)在解決的話,美國是不會介入的,一旦拖得久了,別人就認為是他的領土了。
正方:不戰(zhàn)爭不代表我們軟弱,并不代表我們沒有做好戰(zhàn)爭的準備。5月7日,外交部副部長傅瑩就當前黃巖島事件向菲方提出嚴正交涉。她強調(diào),中方已做好了應對菲方擴大事態(tài)的各種準備,顯然包括軍事手段在內(nèi),最后通牒的意味已相當明顯。5月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發(fā)表了題為《面對菲律賓,我們有足夠手段》的署名文章,義正詞嚴,措詞強硬,“忍無可忍就無須再忍”的字眼赫然在目。我們并沒有示弱,并沒有忍辱負重。但是戰(zhàn)爭,只是在一切和平解決手段都不奏效的情況下才需要采取的手段。
……
在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的基礎上,教師做了一個總結:動用武力解決黃巖島問題,真情可嘉,理性不足。我們的愛國熱情是值得肯定的,但表達愛國情感可以有多種方式,我們有責任選擇一種最有利于民族利益的方式。那么對于中學生來說,目前可以把愛國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如聽好每一節(jié)課,做好每一份試卷,撿起身邊的廢紙,這些都是愛國的表現(xiàn)。其實,理性愛國就體現(xiàn)在我們?nèi)粘I畹狞c點滴滴中。
沒有爭辯的課堂是乏味的,沒有糾錯的課堂是無力的。而話語的聲音,恰恰表現(xiàn)的是思想的力量。這場精彩的辯論,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興趣,而且使學生的參與變得真情投入。他們的思維、人格和價值觀也在爭論中得以充分體現(xiàn)。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獨特的生命個體,每一節(jié)課都是這些獨特生命成長的搖籃。因此,我們在每一節(jié)課上都要最大限度地讓每個學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辨別,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讓課堂真正成為全體學生的“學堂”。
三、公信的課堂是“公正”的課堂
作為社會文化、價值觀念和倫理道德的傳播者,教師極易被學生視作學習的楷模。教師的使命不僅是傳授知識技能,更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公正地對待學生,學生就容易對他人產(chǎn)生信任,對自己產(chǎn)生信心,對生活產(chǎn)生信念。冷漠、偏頗、帶有歧視性的教育,則會磨損學生奮力競爭的勇氣和信心。
在《優(yōu)秀教師的必修課:大愛厚生》中讀到這樣一個故事:河南安陽人民大道小學劉可欽老師是全國“十佳教師”。當年,她班上有一個男生上課時舉手十分積極,但回答卻總是出錯。劉老師經(jīng)過談心了解到,原來這個男生愛面子,課上如果不舉手會遭到同學恥笑,而舉手就說明自己是好學生。于是,劉可欽就和這個學生約定:“以后我上課提問,你會回答的就舉右手,不會回答時就舉左手。老師看見你舉右手就喊你,舉左手就不請你起來,好嗎?”可見,孩子比成人更敏感自尊心更強。而作為教師,我們必須用心地觀察和關注每一個孩子,找到適合不同孩子的教育方法,讓孩子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和愛。但是,持續(xù)觀察思想品德課堂,有的教師往往把學生的發(fā)言變成了優(yōu)秀生的專利,而后進生則成為班級中的“陪襯品”。有的教師在采用分組討論教學時,在學生還未進入討論狀態(tài)就宣布討論結束,結果又成了小組代表的“表演秀”。對于學生部分回答的問題,有的教師對優(yōu)秀生更具有耐心,往往給予補充或者提示,而對后進生則缺乏耐心,行為冷漠,甚至“橫眉冷對”。這些行為使后進生感受不到來自老師的溫暖和愛護,容易焦躁、緊張、麻木,同時也失去對人對事的感恩之心和對生活的熱情。
“公正”的課堂是善待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的課堂,是給學生心靈自由的課堂。應該說,離開對學生的人格尊重和潛能的信任,離開教學過程中的生命與生命的對話、精神與精神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呼應,任何課堂都不是“有公信度的課堂”。
。ㄗ髡叩刂罚航K省東?h教育局教研室)
【創(chuàng)設“公信”的思想品德課堂】相關文章:
創(chuàng)設思想品德教學情境08-17
創(chuàng)設美的課堂 激發(fā)審美情趣08-17
創(chuàng)設情境,讓課堂閃爍創(chuàng)造的火花08-17
創(chuàng)設美的課堂 激發(fā)審美情趣08-17
創(chuàng)設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08-17
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激活語文課堂08-15
優(yōu)化作文課堂,創(chuàng)設導入藝術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