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文教學應該“平民化”
作文教學應該“平民化”作者/王 云
作文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無論從應試角度還是從個人素質培養(yǎng)角度來看都是如此。但是,大家對作文的重視似乎并不等同于對“作文教學”的重視。雖然大小報刊上作文指導類文章數(shù)不勝數(shù),但在學校教學的實際操作中,不少老師公認的一點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文水平的高低基本來自于天賦,寫作是多半不可教的,甚至有的老師連作文課都是懶得上的。班里有“才子”、“才女”的,老師也不會認為自己是“創(chuàng)造者”,最多只是“發(fā)現(xiàn)者”、“賞識者”。學生在作文競賽中獲獎,雖有老師獲得指導獎,但也往往只是“榮譽稱號”而已。
面對如此現(xiàn)實,是不是作文教學就不必進行了呢?當然不是,我們需要認清一個問題:作文教學,是“精英化”教學,還是“平民化”教學。如果是前者,也許我們的作文教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努力研究如何指導作文底子好的學生去廣泛閱讀,怎樣給他們調配“營養(yǎng)餐”,然后是定量作文、定期交流。如果是后者,我們關注的是廣大作文底子不實、閱讀量很少、對寫作有厭惡感和恐懼感的學生。很顯然,不管是從應考的角度,還是從個人素質培養(yǎng)的長遠發(fā)展的角度,我們都要選擇后者,盡管五花八門的作文創(chuàng)新教法,實現(xiàn)的都是前者。
那么,作文教學的“平民化”如何實現(xiàn)呢?
一、保持一定的作文量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即可做到熟能生巧。沒有一定分量的作文訓練,必然會缺乏手感,所以應保持兩星期一篇大作,一周一篇小作(可以周記的形式布置,或命題或自由寫作,字數(shù)不超800字)。并且,在收作文時要特別關注那些平時不愿寫作的學生,不能讓他們游離于作文訓練之外,應該讓他們在多寫中去除對寫作的厭惡感、恐懼感。
二、多種作文形式結合
所謂的作文形式包括自由選題作文、命題作文、話題作文、命題給材料作文等等。
分析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命題走向,命題給材料作文逐漸成為主要形式,而且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于是高中作文教學也不可避免地主要側重于命題給材料作文的訓練,這肯定會帶來“寫作審美疲勞”。 (范文網(wǎng) www.gymyzhishaji.com) 因此在作文訓練的安排上,要采用多種形式交叉進行的方式,比如前次寫的是話題作文或者自由作文,這一次就安排寫命題作文。在命題給材料作文的選擇上,電要注重切合學生實際。在初級階段盡量不選對大半學生來說是含蓄朦朧的材料,比如一些現(xiàn)代派詩歌;也不能夠選高深莫測的哲理類語錄;更不能夠選空泛無邊的材料,比如“人文素養(yǎng)”類的作文題。所選的材料要讓學生一看就明白,一看多少能有幾句話可以說。命題作文則要努力貼近學生生活,既非迎合,比如寫以“我最崇拜的一個人”為題的作文,又非拔高,比如寫“我的祖國”之類的大題材。所選擇的題日既要切合實際,又要讓學生有發(fā)自內心的生命體驗,從而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出來。
三、加強基礎寫作指導
教師應追求能讓那些寫作能力處于中下等的學生擁有一篇完整成形的文章,即我們要做的工作其實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我們必須考慮到有不少學生是連寫封普通的信也是病句、錯別字滿天飛的。因此,教學過程中,應該強調“三字”原則,即:字跡干凈,字形正確,字數(shù)寫足。在這個原則之后,才是句、段的問題。要做實“基礎寫作指導”,作文前的要求僅僅是一半,而且分量很輕,重心落在作文后的批改上。從指導的“三字”原則就可以想見批改的難度,所以我們可以采用分組改,一個班一般分為三四個大組,一次作文就主要完成對一個組的作文批改,三四篇一輪;而對一組的作文的批改則要求詳細,有實在的點評。批改后,一定要在全班做情況反饋,反饋時讀一讀好的文章,但不是某位學生的“獨角戲”,而是許多學生的“美句集體舞”。只要發(fā)現(xiàn)一個好的詞語、一段傳神的描寫,一句頗有生活哲理的話,都可以介紹給全班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四、大量閱讀是必須的
大量的豐富的閱讀是提高寫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徑。遺憾的是,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是最缺乏的。我們不能奢求學生為了作文去讀多少名著,但要努力讓他們去細讀身邊觸手可及的閱讀材料。其實語文課本中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我們仔細品味,而讀本中更是收納了中外名家的經(jīng)典作品,值得我們好好地閱讀,仔細地品味。因此,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滲透,帶著學生去“讀”。
五、鼓勵學生的真情表達
讓所有的學生在寫作時都有話可說,最好的方式就是讓每個學生都想表達自己的本真,教師要鼓勵學生的這種表達欲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作文教學的“平民化”。但對于這個“真”,不同于一般意義的真實。我們要破除學生簡單的真實觀。一般學生認為所謂“真實”就是寫出內心想法,以為寫出高三的苦、生活的枯燥就是真實。這當然不是不可以寫,但這必定是淺層次的“真實”,它沒有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自我責任感”。真實是分表象的和本質的,表象上的真實,只表達出了“感受”中的真實,并沒有經(jīng)過思想的磨礪;而本質上的真實則是經(jīng)過思想的磨礪,能夠體現(xiàn)一個人的強大的精神世界的。
我們在寫作時,必須強化“本質的真實”,比如在展現(xiàn)高中的苦、生活的枯燥時挖掘出學習、生活的意義。不過我們在設題時,也不能過于強調作文的說教意味,因為這會導致大量出現(xiàn)虛情假意的作文。宣揚社會道德感、責任感并非不重要,但它的重要不應體現(xiàn)在考場作文這樣的非常時段,而應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而不是空喊口號,所以還是要在“自我責任感、使命感”此類角度找題,讓學生努力去發(fā)掘自身存在于社會的意義,對自己對他人的意義等等,這樣才會符合生活真實。另外,我們還要破除暴露陰暗等于真實、歌頌光明等于虛假這樣的潛意識。不少學生錯誤地認為一味地揭露社會的黑暗面就是真實。如果不能夠對揭露的黑暗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有著個性化的解讀,只是謾罵指責,那么和潑婦罵街有什么不同呢?這也是作文教學時教師應引起注意的。
總之,關注大多數(shù)寫作能力一般的中學生,是“平民化”作文教學最重要的出發(fā)點,也是我們教師平時最容易忽略的。當我們在作文公開課上聽著“寫作高手”的高談闊論時,讀到一篇篇成熟而優(yōu)美的學生范文時,應該想到的是那些占多數(shù)的普通學生的沉默,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學會如何從容地吐露出自己的心聲。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第一中學(225700)
【作文教學應該“平民化”】相關文章:
作文教學觀念應該更新08-17
識字教學應該充滿情趣08-17
[作文教學論文]作文教學觀念應該更新08-17
應該的作文04-23
應該的作文06-08
——《應該聽誰的》教學點評08-15
淺談記實作文教學中應該關注的問題08-05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反思08-22
教學改革到底應該如何改?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