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反思實踐角度探究中學英語新教師成長途徑
從反思實踐角度探究中學英語新教師成長途徑——基于蘇中某省重點中學的個案分析南通?江蘇省栟茶高級中學 王春勁
【摘要】教師是外語教學中的關鍵因素,中學英語新教師在教師發(fā)展研究中具有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反思實踐視角取向,以蘇中某重點中學為研究場域,探究了一位新入職的中學英語新教師的成長途徑,主要包括參加新教師培訓,互相聽課,每周寫反思記錄等形式,并探討了各種方式對中學英語新教師的具體反思過程。本研究對豐富中學英語新教師成長途徑的認識和促進英語新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反思實踐;中學英語新教師;成長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章標識碼】C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12-0032-02
一、研究背景
教師是外語教學中的關鍵因素(William & Burden, 2002)!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也明確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要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提高教師地位待遇,健全教師管理制度(教育部:2010)。由此可見,理論研究領域和現(xiàn)實教育管理部門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都表示了濃重的關切。外語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對外語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新教師剛踏入工作崗位,對工作充滿了干勁和熱情,又面臨著教學和管理經(jīng)驗不足等困惑。關于新教師成長的論文研究很多,但是調查研究表明,對基于個案的中學英語新教師成長途徑研究甚少。鑒于此,本文從反思實踐視角,以蘇中某省重點中學為例,探討中學英語新教師成才途徑。
二、理論基礎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發(fā)展以及后現(xiàn)代主義等理論的興起,反思(reflection)一詞已成為國際教師教育領域的一種思潮。反思性教學和反思性教師教育已是國際教師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提到的反思實踐取向視角主要依賴于Dewey的反思理論和Schon的反思實踐理論。Dewey對反思的界定是:反思是思維的一種形式,有別于簡單的吸收反饋信息或零星的回顧,它是對問題所作的整體處理,是個體在頭腦中對問題進行反復、嚴肅、執(zhí)著的沉思。他認為個體在進行反思時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開放的頭腦,二是責任感,三是專心致志。在Dewey的反思哲學理論基礎上,Schon將之運用到教師成長中去。Schon認為,反思是指專業(yè)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建構或重新建構遇到的問題,并在問題情境下進一步探究問題,然后再找出解釋或解決問題的辦法(轉引自金敏、金怡,2010)。1983年,S chon指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從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中學習的過程,認為反思性教學超越了將教學改革簡單地貼上失敗或成功的標簽的做法。我國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痹釉唬骸拔崛杖∥嵘,為人謀而不忠乎?(英語教學論文 www.gymyzhishaji.com)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可見,教學反思對一個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同意反思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過程的巨大作用。教師通過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找出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通過與同事、學生的互動,促進反思的發(fā)生,進而不斷思考教學的困惑,促進教師專業(yè)知識和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這個過程就是我們所倡導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途徑的“反思實踐取向”。
三、研究方法
。ㄒ唬┭芯繂栴}。
本文采用定性的個案研究方法,通過多渠道收集數(shù)據(jù),全面,深入的研究一位中學英語新教師成長途徑的個案。研究問題如下:1.這位中學英語新教師感觸最深的成才途徑有哪些?2.這些成長途徑是如何促進他的反思的?
。ǘ┭芯繄鲇。
本研究選擇的場域是蘇中地區(qū)某省重點中學。該學校為江蘇省最好的幾所中學之一,教師水平和素質相對較高。近幾年該校提出建設“學術型中學”,非常重視新教師的成長。因此,這為本研究的順利完成提供了現(xiàn)實的便利。
。ㄈ┭芯繉ο。
研究對象的選擇遵從定性研究中的目的性抽樣原則(Patton,1990:169),選擇可以提供最大信息量的參與者。因此,本研究選取一名剛分配到某省重點中學的年輕教師W為研究對象,他是南京師范大學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已通過八級英語考試),具有扎實的英語專業(yè)知識和一般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知識。對英語教學充滿激情和希望,非常愿意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中學英語教師,但由于經(jīng)驗不足,擔心自己的教學。
。ㄋ模⿺(shù)據(jù)收集和分析。
定性個案研究主張多渠道的收集數(shù)據(jù)。本研究中收集的數(shù)據(jù)來源包括研究對象的個人日記,網(wǎng)上的反思日記,訪談記錄,課堂錄像等。在認真閱讀所有的數(shù)據(jù)之后,根據(jù)內容的分類,進行開放式編碼,得出范疇,進而形成研究結果。
四、中學英語新教師成長途徑
(一)參加新教師培訓。
在研究中,W老師感受很深的一點就是接受教育局培訓。教育局非常重視新教師的培訓工作。開學初就發(fā)布通知,新教師接受為期七個月的培訓,每個月一次,主要是為了讓新教師學習一些教育基礎理論和分析教學案例。主要內容包括:師德修養(yǎng)專題,教育法規(guī)專題,教學常規(guī)專題,新課程專題,教育教學研究專題,班主任工作等專題。在培訓中,該教師感受培訓最深的一次就是某著名專家的新課程專題。對新課程的合作互助研究進行了實例分析。該專家把培訓的教師分為5組,每組四人,給每組分發(fā)一些備課學科的教案,集中討論教案的優(yōu)點和缺點。W老師是第一小組的發(fā)言人,負責整理其他組員的建議,然后匯總發(fā)表看法。W老師非常喜歡這種形式,他說,“小組合作學習使的自己能夠參與到專家設置的培訓活動中,又能聽取其他組員的意見,博采眾長,為我所用。還能表達自己的看法,調動了自己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把這種小組合作的精神貫徹到以后的英語教學中去,符合新課程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理論聯(lián)系實際,獲益匪淺”(記錄訪談1)。
不難發(fā)現(xiàn),參加新教師培訓對這位教師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使得這位教師鞏固了專業(yè)思想,初步掌握了所教學科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方法,初步掌握了教育教學常規(guī),了解了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對提高教學技能,盡快適應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促進作用。
。ǘ┗ハ嗦犝n。
W老師感受很深的另外一件事就是互相聽課。現(xiàn)在很多中學都有聽課的習慣。該校開展了青藍工程,進行師徒結對。學校規(guī)定新教師每堂課都要聽師傅的課,先聽課后上課,師傅也要至少每周一次聽徒弟的課,指出徒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學校為W老師配備了一位有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老教師,對該新教師的成長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在訪談中說到,“剛開始拿到牛津中學英語教材的時候,感覺內容很豐富,知識量大,不知道從何處講起,對于怎樣講課也感到非常困惑。多虧了我的師傅,讓我懂得了怎樣處理教材和怎樣上課!逼浯危@種師徒之間的教學觀摩也會促進新教師不斷反思教學思路,促進教學意識和教學水平的提升。W教師說:“每周師傅都會聽我的課,并且對我的課進行點評,不足的地方及時給我指出來,并且提出建設性的建議。有一次師傅聽課發(fā)現(xiàn)我有幾個單詞的發(fā)音發(fā)的不是很到位,就及時給我指出來,這樣我就得到了提高!睂W校還規(guī)定了同事之間互相聽課。該校舉行了幾次高效課堂英語教學活動,Z教師都積極去聽課。在接受采訪時,W教師說:“聽同事的課讓我學到了同事很多好的教學設計。知道怎樣更好的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尤其在去年期末復習階段,聽了同事的公開課,我懂得了如何高效地開展期末復習! W教師也上了一堂公開課,同事進行了旁聽,給予了點評,使該教師獲益頗豐。
這種互相聽課的做法對這位中學英語新教師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學觀摩可以不斷啟示新教師如何組織課堂,如何與學生交流以及講授授課內容,教師可以基于此不斷思考自己的教學實際,不斷發(fā)現(xiàn)一系列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這是新教師在教學水平上得以迅速成長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每周寫反思記錄。
在研究中,W教師感受最深的就是每周寫反思記錄。這個是學校領導給W教師布置的一個任務。但是W教師并沒有把它看成一個任務。他說:“這個寫教學反思的方式很好,可以讓我總結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反思自己的得失,讓我真正懂得了‘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道理”(訪談記錄2)。對于反思的內容,W教師也有自己的想法:“我的反思一般會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與教學相關的內容,舉個例子啊。比如,如何進行板書設計,如何進行課堂提問,如何備課,如何進行問題生成,如何布置作業(yè)等等;第二部分是教師成長。我也會寫一些成長中遇到的困惑,比如焦慮,怎樣更好的管理學生等等!弊约合矚g每周寫,每周上交。這樣可以督查自己堅持寫。每次寫完,W教師先把自己的初稿交給自己的師傅,讓其提出修改意見,然后再修改,交給備課組長,備課組長修該完后,再交給學校領導(個人日記1)。
很明顯,教學反思對W教師的成長有著顯著的影響。他充分利用這一機會,不斷的反思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的成長和發(fā)展。而且由于反思內容要交給領導看,提高了該反思寫作的認真和重視程度。但是上交給領導也存在著一些弊端。比如上交不一定能反映教師最真實的想法。由于客觀情況的變化,某些反思的內容也要進行變化。
五、結論
中學英語新教師成長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本文基于反思實踐視角取向,探究了一位中學英語新教師的成長途徑,主要包括參加新教師培訓,互相聽課,每周寫反思記錄等形式,并探討了各種方式對中學新英語教師的具體反思過程。本文的局限性在于只是選取了蘇中一所省重點中學進行研究,缺乏對其他類型學校外語新教師成長的研究。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研究涉及不同層次學校的中學英語新教師的成長途徑。
【參考文獻】
1、Williams, M. & Burden, J.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Patton, M. Q.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M]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90
3、洪明,教師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4、金敏、金怡,運用反思札記培養(yǎng)反思性英語教師的實踐和探索[J]中小學外語教學 2010 (5)
5、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 2010
6、劉學惠,外語教師教育研究綜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5 (3)
7、文秋芳、俞洪亮、周維杰,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中文版)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4
8、葉瀾,教師角色和教師發(fā)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1
9、周曉霞,反思性教學國外文獻綜述[J]考試周刊 2008 (46)
【從反思實踐角度探究中學英語新教師成長途徑】相關文章:
中職語文教學實踐的探究與反思08-18
探究初中語文閱讀方法的傳授途徑08-22
構建小學語文快樂游戲課堂的途徑探究08-26
加強農(nóng)業(yè)資源環(huán)境保護的探究途徑08-19
動手操作 探究實踐08-17
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實踐途徑探索08-18
角度量教學反思03-25
《角度量》教學反思03-25
觀察與探究教學反思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