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讓課堂討論題“有味”
如何讓課堂討論題“有味”周祥奉
在新課程教改背景下,探索高效高中政治課堂的實施模式與途徑,成為諸多學校與教師的共識。課堂教學方式日益多樣化,其中課堂討論成為教師們普遍采用的課堂教學方式。課堂討論能展現教師的教學智慧,同時,還能提升教學感悟、提高教學技能。課堂討論應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實現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方式。課堂討論題的設置如何,直接關系到課堂討論的實效、高效,從而達成生態(tài)課堂、生成課堂、生命課堂。
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在教師設置的討論題中存在面面俱到,且質量低、實際意義不大的情況,注定此類的課堂是低效、無味的課堂。如:
某老師執(zhí)教第十一課第二框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投影了八個討論題:
1.什么是世界貿易組織?
2.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有哪些?
3.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4.我國為什么要加人世界貿易組織?
5.我國為什么要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6.我國應如何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7.什么是“引進來”?為什么要“引進來”?怎樣“引進來”?
8.什么是“走出去”?為什么要“走出去”?怎樣“走出去”
表面上看,這幾個問題涵蓋了本框題所有知識,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了,本框題的主要教學任務就達成了。但從“討論題”角度分析,存在明顯的遺憾。
一是存在無實質討論意義的問題。討論的問題,應對學生的思維、認知、情感、行為中的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有所觸動。從思維上看,應能在學生頭腦中起波瀾,驅動學生的內在思維機制;從認知上看,讓學生在已有的認知經驗基礎上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從情感上,學生有一種內心的體驗、感情的共鳴甚至是升華!笆澜缳Q易組織的含義、作用、基本原則”這些基礎知識沒有必要討論,在課本中一目了然!笆裁词恰M來”’、“什么是‘走出去”’應屬常識,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認知水平。
二是存在從理論到理論的問題?菰,則乏味。中學思想政治課,要克服理論與實際相脫離的“兩張皮”現象,更不能是從理論到理論的說教模式。“我國為什么要加人世界貿易組織”、“我國為什么要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我國應如何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三個問題看起來有討論的意義,但對中學生來說還是理論問題,不會有過多思想、知識的共鳴。這就要求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問題能深入淺出,教師可以通過提供熱點背景材料、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來吸引學生參與討論,避免單調、枯燥,又能促進知識的生成。2011年12月11日是我國人世十周年紀念日,圍繞十周年的紀念活動和討論議題非常豐富。如用“我國人世十年:十變、十案、十問”熱點材料代替課本中的“我國為什么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治課的生命力就展現在師生面前。這也展示了教師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三是存在脫離學生實際的問題!皬纳钭呦蛑R,從知識走向社會”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只有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舉例,才能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知識的真實性!叭绾翁岣唛_放型經濟水平”、“怎樣‘引進來”’、“怎樣‘走出去”’等問題,其實這些問題離學生都有一定的距離。并且,這些問題設計可以說已延續(xù)了十多年,沒有時代氣息和生命力。如:“走出去”問題,可通過近年我國企業(yè)“走出去”遇到的一些實際困難與挑戰(zhàn)的具體材料,讓學生從中發(fā)現問題并萌生解決問題之思路。正所謂: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基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愿望,我們所有的計劃,所有的探索和理論統(tǒng)統(tǒng)都會落空!睂W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維往往是由問題引發(fā)的。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課堂問題去引導學生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精心設計問題。為此,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議題應面向全體學生,課堂不是少數優(yōu)生表演的舞臺。普通高中教育,應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所以,問題的設計不能只是為優(yōu)生量身定置。如在講“儲蓄存款與商業(yè)銀行”時,有教師設置一個討論題“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意義”,在其所教的幾個班中,只有一個學生知道“存款準備金”這個概念,因為他母親在銀行工作。這種問題的設置是無效的。
二是議題要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要注重對問題的生成性。問題淺而無味,問題巧才有趣,問題要有梯度。如對“市場配置資源”中的“市場經濟的含義與優(yōu)點”設計中,有這樣兩種設計方法。設計一:什么是市場經濟?實行市場經濟有哪些優(yōu)點?設計二: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為什么實行市場經濟能夠促使企業(yè)增強活力、提高素質?設計一與設計二提出的問題,認知目標一樣,但實際效果大不相同。設計一不需要思考,更不需要討論。
三是要在恰當的時機出現恰當的問題。討論題要注意選擇恰當的時機:新舊知識銜接處、重點難點疑惑處、課堂生成恰到處。如:講解完“如何實現收入分配公平”,與“如何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結合,這里有新舊知識的銜接;講“影響價格因素”時,講完“供求影響價格”,設置一則材料,大意是“寶馬車降價,可能降價只有一輛自行車的價格嗎?”從而引出價格由價值決定。這個問題是重難點的交匯處,這個設計又體現了生成性、生活性、趣味性等為一體。
四是要結合生活實際,彰顯時代特點。思想政治課教學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而不是關起門來坐而論道。如在講“國債信用度高、風險小”,能否說無風險?結合歐洲部分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分析,“風險小”不等于無風險。在講“國家為什么發(fā)行國債”時,請同學討論:為什么國務院批準地方債券發(fā)行試點選在廣東省、深圳市、上海市、浙江省?這個問題,貼近生活、貼近時代,又鍛煉了學生的靈活運用知識能力。一是這些地方的經濟實力在全國居前列,地方財政實力強,可對應知識“國債信用度高、風險小”;二是這些地方政府為什么要發(fā)行債券?可對應知識“國債的用途”。
總之,通過精心設計討論題,讓討論題“有味”。既達成了課本內容和教學大綱要求,又促進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學生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別樣的課堂:有意義,學生課前與課后發(fā)生了明顯的積極變化;有效率,整個課堂充實,師生都有事干;有生成,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tài)的生成,師生真實的、情感的、智慧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動的過程,氣氛相當活躍;常態(tài)性,平平常常、實實在在,幾乎沒有什么做作。
(作者單位:廣東省順德第一中學)
【如何讓課堂討論題“有味”】相關文章: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08-05
如何打造有效課堂08-05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08-19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08-23
課堂上如何“拿住”學生08-23
如何構建有效課堂08-18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論文05-31
如何組織課堂教學07-26
“有滋有味”作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