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進“課堂文化”的春天
走進“課堂文化”的春天
——由田保華局長論課堂文化說開去
周五下午,我冒雪參加了鄭州市教育局《2010年德育工作暨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情況檢查培訓會》
在會上,田保華副局長對檢查注意事項提出了要求,還就如何有效實施新課程等與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相關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具體的論述與探討。不僅論述了課堂文化問題和校園文化氛圍建設問題,還論述了關于課程建設、師德建設、學校特色建設等的具體內涵。田局強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要同時獲得向上的情感和心靈感悟,這就是成功的課堂。我們的學生是來學習的,不是來聽天書的,不是來看表演的,不是來看電影的。師德水平、課堂藝術、人格魅力,都能集中體現(xiàn)在課堂上,這就是課堂文化。
有幸再次聽到田保華副局長對“課堂文化”的深入剖析,無疑是新課程改革中一個全新的話題。但不知有多少教師在認真關注過學生的內心體驗,在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反思我們的課堂,我們的學生都喜歡嗎?都學習的快樂嗎?所有教師都清楚,幫助學困生進步比培養(yǎng)優(yōu)生拔尖更難。減負喊了多少年了?中小學生的負擔真正減下來了嗎?
陳剛教授說:“應試教育是把我們的學生捆在了‘題!膽(zhàn)車上。要知道,每一片綠葉都有發(fā)亮的可能,只要給它一片沃土,它就會透綠……
課堂文化是師生心靈的感應,是師生心靈的相通,是師生心靈的對話,更是生命對生命的關照。
課堂文化,應讓學生心靈的世界走向開放;課堂文化,應讓孩子的心靈世界拒絕蒼白。教育承載著無數(shù)家庭的夢想和期盼。因此,課堂文化不僅是師生的現(xiàn)實生活,更應該是師生未來的理想生活,課堂文化是連接師生現(xiàn)實生活與理想生活的橋梁。
新課程改革,迎來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春天。但新課程改革必須動真格的,來實在的。正確理解“教育質量”的含義,不能把“教育質量”等同于“考試成績”。更不要用“素質教育也不是不要教學質量”來掩飾應試教育,這樣的掩飾犯了低級的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
課堂文化應注重學生的個性體驗,讓學生在欣賞樹葉時,感受整棵大樹的濃蔭;課堂文化應上升為藝術化的教育,面向全體學生,讓“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亮起來!
【走進“課堂文化”的春天】相關文章:
走進春天02-28
走進春天作文09-04
走進春天作文08-24
走進婺劇文化作文05-21
走進春天優(yōu)秀作文06-11
走進春天美術教案01-10
走進春天小學作文05-11
走進春天300字08-24
走進美麗的春天作文08-24
走進和諧的春天作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