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最近,我閱讀了《竇桂梅與主題教學》一書,書中竇桂梅老師提出的主題教學,讓我頗受啟發(fā)。我從竇桂梅老師的主題教學理念出發(fā),聯(lián)系自身的閱讀教學實踐,初步探索了一種主題式閱讀操作框架和教學策略。
何謂主題式閱讀教學?不妨先給它下一個定義:主題式閱讀就是圍繞一個主題,充分重視個體生活經驗,通過與具有共同主題的多個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過程的生成理解中,實現文本主題意義建構的一種開放性的閱讀實踐。這里的主題,可以是思想主題,也可以是知識主題或文化主題。它主張在實際閱讀實踐中,將內容零散、形式單一但卻有著共同主題的閱讀文本重新作一番精心地統(tǒng)整。這樣的閱讀理念和閱讀策略,使閱讀教學的功能增強,容量變大。它不僅是組合文本的一種方式,更是實施閱讀教學、改革閱讀教學的一把鑰匙。
一、主題式閱讀教學的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設開放而有活力語文課程”!笆箤W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 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語文課程提出的總目標。
關于“語文素養(yǎng)”,課程標準中是這樣表述的: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
2、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語文的源泉。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就要關注學生的和諧發(fā)展,引領他們盡量多的接觸語文材料,多角度、多層面、全方位積累文化知識,獲得情感體驗、生活經驗等,范文先生網豐富人生的涵養(yǎng),為學生終身的發(fā)展奠基。
3、《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學習方式的轉變。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從整體著眼,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來整體解讀課文,感悟課文,并從中獲得語言和精神的整體提高,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4、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因此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解內容的層面上,而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5、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選擇性,教師則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實踐中,堅持以“讀”為主線,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二、主題式閱讀教學基本的操作框架
1、確立主題,精選文本
確立主題的根據有很多:如以學生的生活為依托,發(fā)現問題,確定閱讀主題;再如以課本為依托,確立閱讀主題。主題確立后,我們要圍繞主題大量檢索與之相關的范文佳作,作為主題式閱讀的輔助讀物,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盡量多地、集中地接觸大量的語文材料。圍繞一個主題進行閱讀實踐,一個主題多個文本,閱讀內容密度高,閱讀內容容量大,閱讀綜合性強,學生所學是多方面的、立體的,既有信息資源的獲得,又有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還有價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語文素養(yǎng)的逐步形成和發(fā)展。同時,形式多樣、難易適中、富有趣味的閱讀材料,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自覺地對文本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研讀、體味和欣賞,得到知識的滋養(yǎng)、藝術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讓學生在閱讀的天地里自由馳騁。
2、自主閱讀,積累表達
對于輔助閱讀材料,我們要引導學生自主遷移并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和策略,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感悟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fwsir.com這一過程中,學生自主研讀文本,掃除閱讀障礙,尋求閱讀幫助,批點閱讀感受,書寫閱讀感言,這樣一來,學生讀思結合、讀寫結合,可以得到較系統(tǒng)的語言積累,豐富情感體驗,從而達到自主內化的目的,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3、觀照自我,滋養(yǎng)性靈
小學階段是個體開始體認人的社會意義和價值過程的重要階段。我們必須通過閱讀來建構學生基本的價值體系。
在大文化大教育的背景下,我們必須把主題式閱讀的觸角延伸到學生生活的范疇,開闊學生的視野,從而使閱讀過程滲透人文的精神,飽含情感的體驗,讓學生在感悟文本的同時,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進而讓一個個閱讀主題成為學生精神成長的養(yǎng)料,使母語文化滲透到學生的人格中去。
竇桂梅老師曾說:“不是在教學中造就學生的思想,而是學生個人的思想從課堂學習中汲取營養(yǎng)而成長,由種子到大樹,到開出花結出屬于自己的果實!睂Υ,我的看法是:主題式閱讀是學生的靈魂吸取自身成長需要的營養(yǎng)的過程。在主題式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每個學生在獲得基本認同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個性及經歷產生不同的感受,走上正確便捷的知識積累和精神成長的跑道,并最終建立起屬于自己的豐滿而充滿活力的生命世界。
4、互動交流、品味提升
自讀后的互動交流給學生提供了切實可操作的多元對話過程。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且愉悅的互動交流空間,教師不必作刻意的設計和閱讀的推敲,只是與學生聊聊都后感受,如:你覺得這篇文章里哪里最有趣?你覺得這篇文章中哪個地方最讓你感動?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個人物?你認為故事的結局應該怎樣?通過以上這些開放式的問題引導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開心地暢談自己的體會,真誠地交流彼此的看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首先必須暢開內心世界,真誠地傾聽和接納學生,才可能在相互接受與傾吐的過程中與學生實現精神的相遇,實現心靈的溝通。這種互動交流是學生在自由且充分地與文本對話后展開的,所以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往往能碰撞出思維和情感的火花,往往能再次提升學生閱讀品味的層次。實踐證明:這種充滿生命力的互動交流讓學生真情驛動,讓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神思飛揚,這樣的互動交流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明顯地提高了學生們的閱讀綜合能力。
【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相關文章:
讀悟式”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08-17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化研究08-05
高段數學中開展“主題式(研究性)復習”的實踐與研究08-08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論文08-15
“研究式作文實踐活動”指導...08-16
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研究08-17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路向研究07-20
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踐研究07-24
語文 -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嘗試研究性學習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