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教學高潮論
課堂教學高潮論
(李富林)
一、課堂教學高潮的研究背景
課堂教學是一個有序的師生互動過程,是一個完整的邏輯事件。它有起始階段、展開階段和結束階段,猶如一個故事一部戲劇的序幕、發(fā)展、高潮與結局。沒有高潮的故事和戲劇是平淡的,沒有高潮的課堂也是平淡的。但是平淡的故事和戲劇不過耽誤了讀者與觀眾的時間,而平淡的課堂卻不只耽誤了學生的時間,而且還會敗壞學生的胃口,泯滅學生的興趣。
1998年,我組織了全校性的關于課堂教學高潮的大討論。經(jīng)過交流,大家對于課堂教學高潮取得了一些共識。2002年,我在新華書店發(fā)現(xiàn)了劉顯國先生主編的《掀起課堂教學小高潮藝術》一書(以下簡稱《藝術》),該書在對課堂教學高潮作了些理論上的闡述以后,主要是講如何掀起課堂教學小高潮的。這對我有不小的寬慰與啟示:課堂教學高潮的問題不是我的偶發(fā)奇想,對它的研究理應是課堂教學研究中諸多課題的一個。
二、課堂教學高潮的定義
什么是課堂教學高潮?《藝術》一書這樣解釋說:“掀起課堂教學小高潮的藝術,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遵循教學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采取某種措施,把課堂教學的某一個階段推向高度發(fā)展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活動。”這段文字是從“藝術”角度來闡述的,不是對課堂教學高潮的直接定義。
我們認為:課堂教學高潮是課堂教學中產(chǎn)生最佳教學效果的課堂教學狀態(tài)。
這個定義可做如下解釋:
第一,課堂教學高潮是一種課堂教學狀態(tài)。教學狀態(tài)指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互動格調(diào)的表現(xiàn)形式。這種表現(xiàn)形式大致可分為3種:低調(diào)的、一般的和高調(diào)的。低調(diào)形式的一般表現(xiàn)是:師生均無真正進入教學狀態(tài),講者無心,聽者也無意。一般形式的表現(xiàn)是:教師有一定的教學積極性,學生也有一定的學習欲望,但由于互動不得法,或啟而不發(fā),或問而不答,或?qū)W而不深,或做而不細等,一節(jié)課下來,雖然不是毫無收獲,但總體上看是平平淡淡,沒有生氣。高調(diào)形式的一般表現(xiàn)是:師生情緒飽滿,興味濃厚;教師指導有方,學生學習充分,活動高效。
第二,可以看出,高調(diào)的互動形式,是以學生充分學習和高效活動為標志的。所謂充分學習和高效活動,就是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充足的學習時間、有效的學習方法和飽滿的學習狀態(tài),一句話,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最好的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最好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方法得到了最好的指導,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達到了最佳的境界。這一高調(diào)的表現(xiàn)形式不但區(qū)分了低調(diào)的和一般的形式,而且也區(qū)分了華而不實的課堂教學泡沫。
三、課堂教學高潮形成的因素
1、教師的因素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力量,在課堂教學高潮形成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5個方面:一是教師的精神面貌,二是教師的基本素質(zhì),三是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四是教師的教學技能,五是教師的態(tài)度情感。
教師精神抖擻,滿面春風,會給整個課堂帶來生機和活力。如果精神萎靡,表情冷漠平淡,語言少氣無力,這種萎靡的氣息就會擴散到全班,使大家都情緒低落起來。
教師基本素質(zhì)中最重要的是教學觀念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觀念落后,抱著滿堂灌和一言堂的陳舊觀念不放,必然導致學生主體的失落,學生不可能充分學習;語言表達缺乏抑揚頓挫必然喪失吸引力和感染力,不但影響教學信息的有效傳輸,而且還會消減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
教師專業(yè)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他的教學膽識、教學高度和教學深度。水平高的人,善于統(tǒng)攬全局,居高臨下,大開大合,敢取敢舍,旁征博引,重點突出,點撥有方,挖掘有度;水平低的人,照本宣科,就事論事,面面俱到,甚至避重就輕。
教師的教學技能表現(xiàn)在多個方面,包括獨立備課能力、教學設計能力、課堂組織能力等。缺乏獨立備課能力,往往對教材一知半解,難點解不了,疑點辨不明,效率提不高;具有獨立備課能力的人,善于研究教材、分析教材和開發(fā)教材,善于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區(qū)別疑點,善于鋪設臺階、降低坡度、減少難度,幫助學生實現(xiàn)思路的順利接軌。教學設計能力是教師教學技能的核心。面對已經(jīng)確定了的教學目標,缺乏教學設計意識和能力的人,不知道如何引入、如何分解、如何指導、如何啟發(fā)、如何點撥,一句話,不懂得教學方法的選擇,不懂得教學藝術的創(chuàng)造;教學設計能力強的人,面對已經(jīng)確定了的教學目標,切入巧妙,挖掘到位,指導有方,啟發(fā)有效,點撥得體,一句話,表現(xiàn)出很高的藝術性和創(chuàng)造力。組織能力不足或缺失的人,根本在于課堂組織意識淡薄或缺失,不知道進行組織教學和課堂管理,對學生的非學習行為和異樣表情視而不見,眼睜睜地看著學生主體地位的失落而不知救助。組織能力強的人,懂得課堂組織和管理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所以他時刻關注著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指令有力,組織周密,管理到位,善于激勵學生、誘導學生和調(diào)動學生。在他的課堂上,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積極投入的,都是有效學習的。
教學態(tài)度和熱情直接訴諸學生的學習情緒,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動力的有效外因。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交流不是純粹的知識傳輸,相反,知識的傳輸是以感情的交流為前提的。沒有感情,知識的傳輸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如果一個教師在精神面貌、基本素質(zhì)、專業(yè)水平、教學技能、態(tài)度情感等方面都屬于較低層次,那么他的課堂就必然是一種病態(tài)課堂:表情呆滯,精神萎靡;照本宣科,面面涉及;語言遲鈍,聲音低迷;缺乏激情,少氣無力;無輕無重,無高無低;無快無慢,無揚無抑;學生不聽,毫不在意。這樣的老師,很難打造出課堂教學的高潮來。
2、學生的因素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能否形成課堂教學高潮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是否充分有效,而學生的學習是否充分有效又與他們的心理因素有直接的關系。教師主導是外因,學生主體是內(nèi)因。外因要想通過內(nèi)因起作用,就必須徹底了解學情。在智力因素方面,主要是學生的基礎知識是否牢固。如果知識不牢固,理解不到位,識記不準確,運用不熟練,那么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就會舉步維艱,很難形成高潮。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是學生的興趣和意志。學生沒有興趣或興趣不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遇難而退,都很難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很難充分和高效學習。
3、教學內(nèi)容的因素
學科不同,知識形態(tài)不同,課堂教學高潮的表現(xiàn)形式也不同。語文課堂上,可以形成讀寫活動的高潮;數(shù)理化課堂上,可以形成原理和試題研究的高潮等。課堂教學高潮與學科內(nèi)容有關,與具體教學內(nèi)容也有直接的關系。我們所需要的是在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點等的教學上形成高潮,如果在非重點的次要知識或者學生一看就懂的淺層知識的教學上形成高潮,就會成為課堂泡沫,應該堅決摒棄。教學內(nèi)容過難,學生望而生畏,不易形成高潮;教學內(nèi)容過易,學生沒有趣味,不會形成高潮;教學容量過大,學生疲于奔命,不可能形成高潮;教學內(nèi)容過少,缺少背景知識,形不成高潮。
4、師生關系的因素
師生關系和諧與否也是課堂教學高潮能否預期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老師冷漠學生,學生討厭老師,則會導致說而不聽,導而不動;如果老師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對學生一片愛心,學生也會將尊重還給老師,對老師抱以至信。老師獨斷專行,學生逆反教誨;老師作風民主,學生思維活躍。老師信任學生,學生敢于探索;老師不信任學生,學生疏于思考。愛其生者尊其師,尊其師者信其道,信其道者和其心,和其心者諧其行。
四、課堂教學高潮的基本類型
課堂教學高潮形成的因素雖然很多,但不同的高潮課堂卻有著相同的特點:感情投入,氣氛濃厚,學習充分,活動高效,師生都能感受到教學高潮美的激動和愉悅;而無高潮課堂也都有著相似的特點:感情投入少,課堂氣氛死,學習不充分,活動效率低,教師尷尬,學生難受,師生均無滿足感。
根據(jù)呈現(xiàn)的方式,課堂教學高潮可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1、波浪式
即課堂教學高潮像波浪一樣有間隔的不斷出現(xiàn),具有一張一馳的特征。例如,某節(jié)課上根據(jù)對教學目標的分解需要安排幾個大的教學步驟,每個大的步驟中又有小的步驟。這樣,每一個大的步驟中都應有一個高潮狀態(tài)。因為,它們都有相對的核心知識或重點、難點等,對于它們的教學,非高潮狀態(tài)不足以攻克。但是,就某一個大的教學階段而言,它的高潮狀態(tài)應在哪一個教學步驟出現(xiàn),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
2、螺旋式
即課堂教學狀態(tài)不斷調(diào)整、提升,在最后達到最佳狀態(tài),具有層層鋪墊的特征。例如,某節(jié)課上要教學一個復雜的知識點,這個知識點有一系列前提知識——一系列的因果關系、條件關系、背景關系等。這樣每前進一步,都會有一個新的突破;每一個新的突破,都會出現(xiàn)一個小的高潮;整個課堂在不斷推進中最后達到高潮的頂峰。這就像登泰山時翻越十八盤,又如登廬山時“躍上蔥籠四百旋”。知識的最大難點在最后展示,課堂高潮的最佳狀態(tài)也在最后出現(xiàn)。
3、突發(fā)式
突發(fā)式的課堂教學高潮不像波浪式和螺旋式那樣是有規(guī)律地出現(xiàn)的,它是在教學過程中突然出現(xiàn)的教學活動的亮點。其特點是:時間短暫,形式多變。它可以是老師的一句激勵性話語、一個特殊手勢等產(chǎn)生的效應,也可以是一些學生的特殊表現(xiàn)、特殊認識等產(chǎn)生的效應。突發(fā)式課堂教學高潮的作用不可低估,它是大的課堂教學高潮的有效補充和調(diào)節(jié)。有時侯,老師一句閃光的語言就足以喚醒學生沉睡的思想,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
五、如何形成課堂教學高潮
第一,要充分認識課堂教學高潮的意義,堅定地樹立高潮意識,努力做到堂堂有高潮,節(jié)節(jié)有絕招。拒絕無高潮課。
第二,要加大感情投入,以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和嚴謹?shù)氖聵I(yè)眼光對待每一節(jié)課,做到精神抖擻進教室,意氣風發(fā)上講臺。拒絕催眠情緒。
第三,要合理確定教學目標,在全面駕馭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緊緊圍繞重點、難點等打造教學高潮。拒絕課堂泡沫。
第四,要依據(jù)學情準確把握知識難度,設計教學容量,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拒絕學習失敗。
第五,要加強語言修養(yǎng),培育語言情感,提高語言藝術,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拒絕平淡無味。
第六,要適時激勵和發(fā)動學生,使其積極主動、滿懷信心地對待每一節(jié)課。拒絕主體失落。
第七,要增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智慧駕馭課堂,靈活選擇教法,確保學生充分和高效學習。拒絕低效和無效。
【課堂教學高潮論】相關文章:
簡析于永正掀起課堂教學高潮的藝術08-17
“高潮”中的遺憾08-16
課堂教學中的“疑—問—議—論”08-07
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論08-17
論高效物理課堂教學的助教手段08-24
捕捉語文教學高潮的體會08-13
論英語課堂教學技術的研究與開發(fā)08-17
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氣氛營造08-02
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性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