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英語課堂中傾聽能力培養(yǎng)
讓學生擁有一雙“金耳朵”——小學英語課堂中傾聽能力培養(yǎng)
常州市平岡小學張麗麗
我們五(2)班學生的特點是好動,好表現(xiàn)自己,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性去聽別人說,甚至認為別人說的都不對,只有自己說的才是對的。課上,他們踴躍發(fā)言,氣氛很活躍,一個孩子的發(fā)言甚至還沒有結束,其他的孩子很焦急的樣子說“老師,我”,他們只顧表達自己,而沒有人傾聽別人的發(fā)言;不在乎別人說什么怎么說,只關注自己有沒有機會發(fā)言。我想大家都知道在英語課堂上總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避免不了的,那就是學生之間對話的表演,我們發(fā)現(xiàn)在學生表演對話的時候,課堂往往呈現(xiàn)出比較混亂的場面,表演的同學站起來很認真地把自己所合作的對話呈現(xiàn)出來,但是周圍的同學有很大一部分卻沒有在認真地傾聽,有的還在與同桌討論自己的對話,有的自己在看書,有的可能已經胸有成竹地坐在位置上什么也不想等待下一個表演,似乎對話是表演給老師一個人看的,一幅事不關己的樣子,而且在前面同學對話中出現(xiàn)的錯誤,老師當場指出后,后面的同學在對話時由于沒有認真傾聽仍會出現(xiàn)相同的錯誤表達,這樣就往往導致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很累,需要一遍一遍地反復指出學生相同的錯誤,影響了整個課堂的效率。還有的學生,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心早已不在課堂上了。每當此時,我們就會感到孩子學會傾聽是多么的重要。作為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為孩子的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專注而耐心地傾聽別人的講話,把別人的話聽清楚、聽明白,并能夠把握重點,進行簡要轉述,這不但是能力,也是培養(yǎng)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所必備的習慣,也讓我們的孩子將來變得越來越有愛心和教養(yǎng)。為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傾聽。
我們想要讓我們的課堂不僅要有活躍、熱烈的討論,更有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靜靜的傾聽和思考的氛圍。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能夠基本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聽”的技能有所提高。伴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我們的學生能夠在傾聽中學會尊重別人,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培養(yǎng)學生對別人的愛心和責任心。
(一)、明確傾聽的重要性
目的是要使學生認定自己必須學會傾聽,只有傾聽,才能更快地進步。傾聽時必須全神貫注,相信自己至少能從別人的發(fā)言中獲得一點收獲。
良好的傾聽習慣是發(fā)展孩子傾聽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條件。傾聽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教師應重視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善于適時引導,長抓不懈,孩子們的傾聽意識一定會慢慢增強,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同學發(fā)言的良好習慣,良好的傾聽習慣也會內化成孩子們的素養(yǎng)。
(二)、提出課堂上傾聽的具體要求
1、傾聽中做到四“心”。四“心” 就是指用心、細心、耐心、虛心。對于學生在傾聽過程中,需要他們努力去做到。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也不盲從,做到有選擇地接受;細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fā)言都要認真聽,聽完整;耐心,當同學的發(fā)言有異議時,一定要等他把話說完了再指出不足;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
2、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要求學生聽同學回答問題時,不一定要贊同,但起碼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學為什么有這樣的想法。不隨便對別人的發(fā)言給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觀點或理解,也要以“我認為……”,“我想補充……”等方式參與交流。
3、邊聽邊思考。如:猜想發(fā)言的同學會說什么;對同學的觀點進行歸納;想想看他說的有沒有道理。
4、注意傾聽的姿勢。手勢或身體動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學生是否在傾聽。課堂上我對學生聽的姿勢給予認真指導。如:聽同學發(fā)言時,要求學生眼睛看著書上或老師出示的教具,不看發(fā)言同學的臉,做到神情專一。如果同學的回答與自己的思考相一至,則以微笑、微微點頭表示認可或贊同。學生們漸漸養(yǎng)成了這樣的習慣,老師可通過一目了然的觀察,了解學生聽課的質量,即時得到反饋信息,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利處多多。
5、對英語課培養(yǎng)學生傾聽和發(fā)言習慣的十點要求
(1).認真聽示范發(fā)音,聽清后再模仿。不要一聽教師示范發(fā)音,就急于開口模仿,輕聲跟講,結果導致自身發(fā)音欠準,而且還影響了他人聽音。
(2).要訓練學生靜心聽,可采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范發(fā)音打手勢“一、二、三”時學生全部靜下來,邊聽教師發(fā)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這樣,發(fā)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
(3).聽錄音跟說跟讀,要注意語音、語調、句重音、停頓等。
(4).避免枯燥操練,開“定向長火車”,多用“有意點叫”“個別提問”,對活動與集體操練頻繁交替使用。
(5).提請學生說話時不要低著頭,或眼望天花板,或視窗外,要面對聽者,舉止要自然,不拘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說的習慣。
(6).在教學內容上設置“牽制性”提問?烧垖W生指出發(fā)言者哪兒講錯了,該如何糾正等等。以此引導學生用心聽他人說英語。
(7).學生在講英語時,教師不去打斷,允許學生暫時存在某些語言錯誤,待講完后,教師再指出并糾正。
(8).引導學生注意講話音量適度。要求學生大聲講英語,隨著年級的升高,要求學生根據(jù)不同場合,調整自己的音量大小,聲音高低,對于活動、小組操練宜輕聲些,班上發(fā)言得響亮些,讓全班同學都能聽到。
(9).多留給學生一點思考時間,要求先想后說,想好再說。
(10).激勵學生多開口說英語。對做得好的學生給予“小紅花”、“小紅星”獎勵等等。
【小學英語課堂中傾聽能力培養(yǎng)】相關文章:
淺談生物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08-23
淺談少先隊教育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08-24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10-26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