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寓“學習遷移”于教學之中
江泳 浙江金華市城鄉(xiāng)建設學校 322100)
“學習遷移”是學習心理學的一個專用名詞,它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先前的學習影響后繼 的學習,叫做順向遷移;后繼的學習對先前的學習發(fā)生影響,叫做逆向遷移。學習遷移的性質又有正負之分, 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積極的促進作用稱為正遷移;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消極、干擾或抑制作用稱為負 遷移。把所學的知識推廣到其它類似的情境中去叫做水平遷移。
本文就以中專物理教材“電場”一章的教學為例,談談如何應用“學習遷移”引導和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 系統(tǒng)化、整體化。
1 利用“順向遷移”引導學生把每一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點”形成某一單元的“知識鏈”
“電場”一章可用兩條知識鏈來研究。第一條知識鏈是從電荷受到電場力出發(fā),研究電場的性質,這里的 知識點有“電場力”、“電場強度”、“電場線”;第二條知識鏈是從電荷在電場中具有電勢能出發(fā),引進了 “電勢”、“等勢面”等概念。在分別對學生進行這兩條知識鏈的各個知識點的教學時,教師應不失時機地指 出每條知識鏈中各知識點之間的共同要素,以幫助學生進行順向遷移,因為學習心理學告訴我們“新、舊知識 間相同要素越多,遷移的分量就越大”。以第一條知識鏈的教學為例。在這里,“電場強度”的教學是關鍵, 學好這個概念對“電勢”的教學也可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定義式E=F/q中, 教師必須特別強調:電場 強度反映了電場中力的性質,所以它與一切外界因素(檢驗電荷q的大小、正負、 存在與否以及檢驗電荷受到 電場力的大小和方向)無關,電場強度是由電場本身的性質決定,所以可以用來描述電場。教師可以與重力場 或ρ=m/v,R=U/I等比較, 找出它們之間相同的要素,以便學生進行順向遷移。
對“電場線”教師必須特別指出電場線與電場強度的關系:電場強度和電場線都是用來描述電場的,但是 引進電場線的目的是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電場。電場線的疏密程度反映電場強度的弱強;電場線上每一點的切 線方向就是該點電場強度的方向。找出這些共同要素可以幫助學生完成“電場強度”到“電場線”的順向遷移 。
2 應用“水平遷移”引導學生找出“知識鏈”間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并進一步形成“知識網(wǎng)”
我們把每一節(jié)的物理內(nèi)容看成一個“點”,通過上面這樣的教學,學生就可以把每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聯(lián)系成 一條“鏈”(稱為“知識鏈”)。如本章中從電場力→電場強度→電場線是一條知識鏈;從電勢能→電勢→等 勢面是另一條知識鏈。在物理學習中,如果教師不但能引導學生找出每一條知識鏈中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以進 行順向遷移,而且又能引導學生找出知識鏈之間各對應物理量的關系以進行水平遷移,那么學生就能從某一單 元的“知識鏈”編織成為整章內(nèi)容的“知識網(wǎng)”,形成一個全方位交叉的知識網(wǎng)絡。
如在電場一章中,從電荷在電場中受到電場力出發(fā),引出了“電場強度”、“電場線”等概念,形成一條 知識鏈;從電荷在電場中具有電勢能出發(fā)引出了“電勢”、“等勢面”的物理概念,形成另一條知識鏈。這兩 條知識鏈雖然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但卻存在著許多類同性。如電場力與電勢能、電場強度與電勢、電場線與等勢 面,它們就是一對對相對應的物理概念,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找出這些類似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以使 學生進行水平遷移。以電場強度與電勢這對類似的物理概念為例,教師必須講清楚:電場強度和電勢都是為了 描述電場而引進的物理量,所以它們都由電場本身決定,與一切外界因素無關。相對應的公式E=F/q,U=E[, P]/q適用于任何情況;而E=kQ/r[2]、U=kQ/r 只對真空中的點電荷適用。電場強度是矢量,電勢是標量。在 勻強電場中U[,AB]=Ed。對其它兩對類似的物理概念即電場力和電勢能,電場線與等勢面也進行比較,學生就 容易發(fā)現(xiàn),在第一條知識鏈中的各物理量,電場力、電場強度是矢量,教師可提醒學生在使用這條知識鏈中的 公式時,如F=kQq/r[2],E=F/q,各量的正負號是否代入都無關緊要; 在第二條知識鏈中電勢能、電勢是標 量,在用公式E[,p]=kQq/r,U=E[p]/q時各量的正、負號就一定要代入。通過這樣的教學, 不但可以使學生 順利地進行水平遷移,而且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以防止“負遷移”。
3“學習遷移”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使知識系統(tǒng)化
隨著教學的進展,學生所學知識的增加,教師適時地幫助學生學會總結,把平時學習的比較零亂的知識按 其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建立一個完整的物理模型,那么就能靈活地運用物理知識。俗話說:會讀書的人可以把書越讀越 薄。之所以這樣,是因他善于總結,以使頭腦里形成知識結構的清晰圖象,到需要時就能按照總結的綱要去思 考。
總結的方法很多,諸如結構法、列表法、歸納法等,按照本章知識結構采用結構法總結較合理,后面的圖 表是其知識結構的網(wǎng)絡圖。
任何學習都不是孤立的,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習遷移是普遍存在的,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同時利用各種遷移 ,應為實現(xiàn)正遷移而教,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掌握各部分知識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使重點突出,關系清楚,使 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增強學習能力,人變得更加聰明。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受 益終身。*
【寓“學習遷移”于教學之中】相關文章:
寓德育于實習教學之中08-17
寓合作學習于班級管理之中08-17
寓情理于形象描述之中08-16
寓科學態(tài)度教育于科學教學之中08-18
如何寓德育于英語教育教學之中08-21
寓識字于編說故事之中08-17
寓情境于思想政治教學之中08-17
寓思維訓練于讀、寫、聽、說訓練之中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