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一、運用“交流—互動”教學模式,進行英語課堂教學?
“交流—互動”教學的基本模式結構為:教師啟動—學生自學—小組討論—組際交流—練習評定。
?
1.教師啟動——“交流—互動”的前提
?
在“交流—互動”的教學中,學生的動是以教師的啟動為基礎的。教師在講授新……
2.學生自學——“交流—互動”的基礎
?
在新授課伊始,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心理、生理上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生容易達到的“階梯式”的教學目標,然后向學生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明確自學的方法和要求后 ,由學生個人自學,讓其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探尋知識,為小組討論做好準備。例如,SEFC 1A Lesson 50 Abraham Lincoln一課的學習目標和自學要求:
?
1)Learn useful expressions: no more than, in all, in one's spare time, break aw
ay from, break out, set up, of one's own, join up, consider …as…
?
2)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3)Be able to recite the text.?
4)Be able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Abraham Lincoln, using the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
3.小組討論——“交流—互動”的主體
?
在學生自學、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開始小組討論。小組一般由4人(優(yōu)等生1人,中等生2人,差生1人)程度各異的學生組成,每隔一段時間,小組要重新組成,永遠保持“同 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學習程度。在課堂上,小組匯報自學情況,一般控制在15分鐘左右。 各小組的成員用英語匯報自己的預習情況,主要回答本課的學習目標和自學目標,組內(nèi)成員 采用輪流提問題的形式;小組長把各組員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總結起來讓大家一起思考、討論;最后各小組長把組內(nèi)不能解決的問題歸納起來,以便在組際交流時能解決這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通過巡視和參與,筆者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自學能較好地理解故事內(nèi)容,基本上能正確回答問題,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回答不夠完整,這時,教師不能講解、包辦過多,要相信學生,讓他們自己設問、答疑。當學生有困難時,教師不要輕易地給他(她)“標準答案”,而是設法引導,讓他(她)自己做出正確或接近正確的答案。 通過學生自學,在此基礎上進行討論,組內(nèi)同學相互學習,團結協(xié)助,共同達到學習的目標 。
?
4.組際交流——“交流—互動”的關鍵
?
在小組討論后,進行組際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學一起交流,教師先讓討論得比較成熟的小組代表發(fā)言,匯報該組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組作出補充、質疑和評價,再由各 組提出本組的疑難問題,組際之間進行討論、解答。經(jīng)過一陣激烈的討論后,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調(diào)控,讓學生的討論始終圍繞課文中心和話題,突出關鍵問題;最后,教師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師生共同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歸納,形成一致意見。這樣,不僅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上大膽地、盡情地交換各自的看法,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分析、判斷、推理等多種思維 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們的語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學習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發(fā)揮;更重要是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膽怯等不良心理品質。如在本課的學習中有的組提出:Why did the American people love Abraham Lincoln so much?通過引導、解答,并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獲得并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
5.練習評定——“交流—互動”的檢測
?
在組際交流后,教師按一定的評價標準對各個學生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價 。 而課內(nèi)練習是學生鞏固知識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檢測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師及時運用預先 設計好的練習題,從知識的不同層次、不同側面讓學生練習測試。在學生自練的基礎上,讓其互評、互議、互批、互改,對其中出現(xiàn)的代表性問題,教師也不急于講解,而是采取全班講座的形式,通過學生互評、師生互評等手段來解決!敖涣鳌印苯虒W采用當堂檢測 教學效果的方法,反饋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如,在本課的練習中, 我用課文的一句話:She did all she could to help him.讓學生進行句型轉換練習。他們積極思維,大膽思考,很快能把這句轉換成如下幾個句子:
?
1)She did her best to help him.
?2)She tried her best to help him.
?3)She did what she could to help him.
?4)She did everything(that)she could to help him.
5)She tried everything(that)she could to help him.
?6)She thought of all kinds of ways to help him.
?
二、“交流—互動”教學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
?
1.著眼于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
“交流—互動”教學立足于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突出學生自學、小組討論、組際交流的教學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探尋知識,在程序式的學習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 英語新教材,從數(shù)量和內(nèi)容等方面加強和豐富了各種類型的訓練。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注意知識的遷移,提高解題能力。在學會使用某個知識點后,可以練習一些演變題。通過演變這些練習題,可以對所學的知識及時遷移,使認識的范圍更廣,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深,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復習定語從句時,可以將一組易混定語從句作整理進行比較,讓學生選擇填空:
?
1)Is this room you once lived in?
?2)Is this the room you once lived?
?3)Is this the room in you once lived?
?4)Is this the only room you once lived in?
?5)Is it the room you once lived in?
?A.which B.where C.the one D.that
?答案分別是:1) B, 2) B, 3) A, 4) D, 5) D。
?
2.突出以自學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質
?
“交流—互動”教學是以學生個人自學為基礎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首先根據(jù)學習目標和要求閱讀教材,然后去思考問題,探求知識,如在進行“SEFC 1A Lesson 50 Abrah am Lincoln”學習時,學生要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閱讀課文,先用較快速度瀏覽課文,了 解此節(jié)課的結構及段落,明確重、難點;然后仔細閱讀,準確完整地理解內(nèi)容;最后重點閱 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歸納整理,形成知識體系。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并形成 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質,讓學生學會學習。
?
3.強調(diào)團結互助,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品質
?
由于“交流—互動”教學強調(diào)了小組討論和組際交流,評價學生行為時,不只是依據(jù)個體的進步程度,而是注重一個小組的整體進步,每個小組獲得的成功都依賴于小組中各位同學的共同努力,使教學活動成為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之間的多邊多向的信息傳 遞活動,突出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學生個人目標與群體目標之間相互聯(lián)系,由此在學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愛、互尊的良好人際氛圍,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xié)助的精神,發(fā)展了學生積極向上、民主科學的良好心理品質。
【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相關文章:
對“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思考08-17
互動交流 充分想象08-15
新課改背景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探索08-18
互動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08-23
物理“微課”教學的實踐探索08-20
探索多趣、互動、開闊的藝術課08-17
師生共建交流互動平臺08-16
語言互動:師生課堂交流的窗口08-15
淺談美術學案教學的實踐和探索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