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做數學筆記
要不要做數學筆記
學習數學是否要做筆記
一年的高三學習結束了,雖然不是很完美,但終于畫上了一個句號;仡欉^去的一年,感慨多多,遺憾也很多。但給我感覺最深的是筆記問題,學生的學習筆記,教師的教學筆記。經常聽學生說:"為社么我平常聽課也懂,做題也不少,效率也不低,就是一到考試就不會?我什么都忘記了現在怎么復習呀?越復習到后面,我越亂,是怎么回事呀,有解決的辦法嗎?等等,好多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之一就是筆記沒做好。本文就對這個問題做一些探討。
一、為什么要做數學筆記?
(一)、從感知規(guī)律來說,做筆記可以加強記憶。課堂上學到東西很容易忘掉,因為課堂的記憶只是短暫的,記得快忘的也快,如果筆記上不留些痕跡,哪里去找記憶的空缺。所以我覺得應該把記筆記看成是學習成績提高的重要途徑。雖然有些同學沒怎么記筆記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筆記在平日積累、期末復習中起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這一點不可否認。至于記筆記影響聽課,那就要看你隨機應變、靈活取舍的能力了。
(二)、做筆記可以促使聽課更加專心。
對學習困難的學生來來說,一定要記筆記。除了極個別的學生,許多學生都有上課時聽得很懂,似乎理解了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但下課后不會做題,也不知老師上課時對這些內容是怎么講的、思維方法和解題步驟是什么。這些學生一定要做筆記,而且教師要親自查,實踐說明對學生學數學有益,有些學生,資質屬于郭靖那一類,那么他就必須記筆記,反復鉆研,雖然不能自創(chuàng),但至少可以精通老師所教,如果老師教的得法,那么這種學生也可以成材,甚至是大材,至少應付高考得個中等成績不成問題。對于自制力不是很強的同學來說,做筆記可以促使上課不睡覺,F在學生聽課容易走神,如果讓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就不太容易走神了。有效地記筆記不僅可以積攢學習資料,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集中精力聽課,預防開小差。
(三)筆記在學生構建知識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筆記是學生認知地圖。思維必須擁有一認知地圖以此去引導他的思維,將新知識與舊知識相聯(lián)系,以系統(tǒng)的方式將它們組織起來,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并以此為出發(fā)點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養(yǎng)成良好的記筆記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構建知識地圖技能的重要實踐活動。筆記是構建知識的索引系統(tǒng)。構建知識體系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是對所學知識抽取出一個骨架性的知識結構,以此作為學習或復習的導向系統(tǒng)。構建知識體系另一個層面的操作方法,是列出某一方面內容的主要概念、規(guī)律、實驗、人物或年代等重要知識線索,將內容變?yōu)檫@種概要性的知識點,會使有關知識、規(guī)律的掌握變得更為容易。它可以作為一個檢索系統(tǒng)起作用,幫助學生組織一門課程中的浩如煙海內容,使其變得更容易記憶。而且,每門課程的各部分知識都具有內在的相互聯(lián)系,結構化的索引系統(tǒng)可以幫助人們很容易從一種知識找到與其相關的知識。所以說,記筆記的過程,就是這種抽取、構建知識體系的實際操作過程的反映。記筆記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如何選擇、重組、提取知識結構的技能訓練過程。筆記是學生學習體驗的基礎?梢哉f,體驗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只有在充分體驗后,才能加深對知識概念、規(guī)律理解掌握,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強化情感體驗。學生在記筆記的過程,也是學生參與知識發(fā)生、發(fā)展和應用的過程,在參與中把握住知識的要點、能力的生長點和思維發(fā)展點。便于學生明確哪些知識自己明確和系統(tǒng)化了的,哪些知識不盡明白、也沒系統(tǒng)化的,再現知識形成過程和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培養(yǎng)學生學會提出問題的能力。筆記能促進學生學會學習。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通過自己的方式把它們轉變成新的知識。筆記便于學生體驗如何選擇正確學習方法獲得成功,學會對自己的學習方法、策略、過程進行評價及監(jiān)控,以優(yōu)化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策略。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課堂教學不可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學習效率最大化,而記筆記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以筆記為基礎,做到課內外相結合,教與學兩方面相結合,把課上不懂的弄懂,把不清楚的、不系統(tǒng)的弄清楚和系統(tǒng)化。從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動機,構建自主學習機制、情境,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二、怎么樣做數學筆記?
既然學習數學做好課堂筆記至關重要,那么如何做數學筆記呢?
(一)、記提綱
老師講課大多有提綱,并且講課時老師會將備課提綱書寫在黑板上,這些提綱反映了授課內容的重點、難點,并且有條理性,因而比較重要,故應記在筆記本上。
(二)、記問題
將課堂上未聽懂的問題及時記下來,便于課后請教同學或老師,把問題弄懂弄通。
(三)、記疑點
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有疑問應及時記下,這類疑點,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錯誤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師講課疏忽造成的,記下來后,便于課后與老師商榷。
(四)、記方法
勤記老師講的解題技巧、思路及方法,這對于啟迪思維,開闊視野,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并對提高解題水平大有益處。
(五)、記總結
注意記住老師的課后總結,這對于濃縮一堂課的內容,找出重點及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尋找存在問題、找到規(guī)律,融會貫通課堂內容都很有作用。
如何訓練學生的記筆記能力。筆記分為聽課筆記,讀書筆記,兩者的有機結合,可以在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基礎上,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然而學生的記筆記的習慣和方法,必須經過良好的訓練,才能充分發(fā)揮筆記的作用。英國的哈里麥克多斯認為,通過課本進行學習時,在具備下列兩個條件時,閱讀時做綱要性的筆記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必須先把課文通讀一遍,以求得一個總的印象。學生必須用自己的話來做筆記。根據這兩個條件,我認為培養(yǎng)學生做筆記的能力,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第一、訓練學生詳述事物的意思,使之清楚明晰,并能做出自己的判斷的闡釋能力。
第二、訓練學生說出事物間是如何相關聯(lián)的,對一事物的要點或本質做一個簡要的說明,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彼此相同或互相影響的敘述能力。
第三、訓練學生要養(yǎng)成在學習過程中大致記下在學習時你所產生的問題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四、應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特點和知識能力程度,記下課堂教學的要點和重點,課堂教學中使自己弄懂的實例和事實及實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學習困難的學生可記詳細一點,尤其要重視記下分析解決問題的典型思路和方法技巧等,讓筆記成為自己的探索新知識的激發(fā)點。
總之,數學筆記該記,但是并不是把老師講的全部記下來,要有篩選的記,把一些自己認為重點的,比較難的或者一時間想不通的記下來,以后有空再翻出來看看,加深印象。當然要取得好的成績,光是記還不夠的,記住,記完,要看啊,還要勤奮才行。換個角度追問這個問題:你是怎樣用你的筆記的?如果基本不看筆記,我建議你不用記筆記了!如果經?垂P記,在你看筆記時的不滿意之處就是你需要改變的筆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