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幾項舉
怎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這門課對學生的牽引力?幾年的高中教學生涯,我嘗試了以下作法:一:以“成功教學”觀點來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進入高中的學生,經歷過中考的一次洗禮,對高中學習充滿著自信和希望。讀書心態(tài)不一,有躊躇滿志的,有漫不經心的,有不知所以的,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沒有很快適應高中學習生活,繁重的功課(尤勝于初中),大大提高了的難度、廣度、深度,五花八門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幾次考試的不理想,頓令有的人一下子悲觀起來.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慢慢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很有可能陷入惡性循環(huán)的環(huán)節(jié).認為自己不是考大學的料,和一些優(yōu)秀的同學沒法比,而事實上兩者并無差異,即使所謂的差異也只是過去的歲月中這些學生自控能力低,惰性十足,懶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針對同學的這種狀況,我再三的擺事實,講理由,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這些毛病是可以克服的,即使優(yōu)秀的學生,也有或多或少的毛病,只要克服缺點,消除不良因素,輔之于努力學習,成績總會提高的.適時不妨舉幾個成功的例子,在不斷鼓勵和引導下,學生逐漸消除了自悲心理,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煥發(fā)了斗志,最終實現(xiàn)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可喜轉變.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培育學生的成就感,要做到低起點,高要求,從簡單處入手,從細微處入手,平時提問問題,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漸進,分層要求,把握好難度.梯度,要敢于讓學生取得好成績,使之能產生一種成功的感覺,一有進步就要不失時機地加以表揚,鼓勵他們,消除他們對數學的恐懼感,培養(yǎng)信心。這就是平時我一直應用的“3S”教學法(即SIMPLE、SCUESS、SPEED)。另外,對考試,作業(yè)中的失誤,不能責怪,諷刺,而要耐心地幫他們分析錯誤的原因,找到知識上的缺陷,然后用類似問題對他們重新測試,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這樣做,不僅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使雙方的距離拉近了,思想上不斷得到溝通,從而有利于教學,提高數學在學生心目中的親和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大面積提高數學成績.
二. 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授課藝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學生的心理活動處于主動.活躍的狀態(tài),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才會更有效地掌握知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索知識的奧秘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之一.正因為如此,教師必須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上要開動腦筋,不能拘泥于自己固有的教學風格,被老思路,老方法給束縛,從而陷入僵化的教學模式中。要知道教無定法,然不可無法.一成不變的風格,盡管能使學生少一種適應的過程,卻也使學生少了一份新鮮感,長久,會使課少幾分吸引力。高明的老師會根據需要,在不同的時候,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同時不斷探索研究,為學生度身量體,設計新的教學方法.我們這樣的學生,決定了我們必須有自己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思維的不足,課堂上我更多采用的是問題教學法、啟發(fā)分析式教學、講練結合法,并依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經過多年的教學摸索和研究,我總結出自己的教學指導方針:低起點,高要求,面向全體,突出個體.奠定了“充分暴露學生和教師的思維軌跡,通過雙邊關系,讓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的教學思路,成型了“3S”教學法.在我的不知不覺的教學示范下,靈活的教法對學生的思維方法和學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重在引導,妙在開竅,教之以法,施之以練,學生逐漸領悟到學習數學的要領和表達知識技巧.我所教的幾屆畢業(yè)班,會考和高考多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都拿到了會考合格證書和高考優(yōu)良證書,并且自己的執(zhí)教能力也得到了學生的肯定和好評。有的畢業(yè)生寫信說到:聽您的課,才會覺的一個好的老師是怎么樣的,才感覺到學數學的樂趣。
三 把握學生心態(tài),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激發(fā)興趣是內化過程中的催化劑.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把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教條性、經典性的內容給學生以出乎意料的新穎感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我認為教學過程不僅要在流暢幽默的教學語言、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工整清潔的板書、合理恰當的教學順序的安排等各個方面上下功夫,更需要創(chuàng)設誘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情境,通過問題解決來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功能,優(yōu)化教育功能。G.波利亞指出:“中學數學教學首要任務就是解決問題的訓練,掌握數學就意味著善于解題”這就需要教師時刻注意創(chuàng)設“憤悱”情境,引發(fā)學生思維,教學不是單純的傳授現(xiàn)成的知識,也不應滿足于簡單地解決一些問題,而應給學生提出具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課題,促使他們不能單靠已有知識和習慣就可解決,而要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當學生躍躍欲試,處于憤悱境地時,教師才去啟發(fā)、點撥、誘導。反映在課上,教師要多有意識地設置疑問情境,引導學生不斷探索,不斷產生思維熱點,不斷使你的課產生高潮。設疑時要在“巧”字上設疑,設疑貴在巧,時機要巧、地點要巧、方法要巧。比如最近教授排列組合時,就利用了貼近生活的例子,上新課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吳江的電話好碼是“3”打頭的七位號碼,理論上裝機容量可以達到多少門?最近中國電訊將對手機130號碼進行升位,從10位升到11位,這樣容量可以擴大多少倍?另外中國足球甲A聯(lián)賽實行的是主客場制,14支隊伍一個賽季總共有多少場比賽?去年的法蘭西世界杯賽制小組賽是單循環(huán)賽,16強后是淘汰賽制,這樣一共有多少場比賽?這些問題一提出,馬上引起了同學的興趣,大家的思維立刻給調動起來了。在“關鍵”處設疑,設在難點和重點上,比如研究立幾的三棱錐(即四面體)頂點的射影與底面三角形“五心(即重心、內心、外心、垂心、旁心)”的關系時,利用不斷變換命題的已知條件,產生一個個既類似又有區(qū)別的問題:①當三棱錐是正三棱錐時;②當三條側棱的長度均相等時;③當側棱與底面所成角都相等時④當各個側面與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相等且頂點射影在底面三角形內時⑤當頂點與底面三邊距離相等時⑥當三條側棱兩兩垂直時⑦當三條側棱分別與所對側面互相垂直時⑧當各個側面在底面上的射影面積相等時⑨當各個側面與底面所成的角相等且頂點在底面三角形外時。頂點的射影就是三角形的什么心?這樣一組問題提出來,宛如一浪高過一浪的潮水撲向學生,做思維的弄潮兒,還是隨波逐流,毫無作為。學生的斗志給挑動起來了,課堂變成了思維的戰(zhàn)場,學生在挑戰(zhàn)中找到樂趣,在積極思維中培養(yǎng)了思維的堅韌性。在“無疑”處生疑.在學生容易忽視而又與“關鍵”處相關的平淡處巧設疑難,使學生從未知無疑轉化為漸感有疑,從而引起思考。比如講到雙曲線定義時,平面上到兩個定點的距離差的絕對值是常數(小于兩定點的距離)的點的軌跡是雙曲線,針對這定義,如果定義中少了條件“絕對值”或者常數大于或等于兩定點的距離,那么軌跡又變成怎樣?進一步又可提出問題:這些軌跡的復數形式又如何?一系列的問題不僅加深了同學對定義的深刻了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深刻性。所以一個高明的老師既是一個出色的演員,又該是一個出色的導演。
四.合理選用教學工具,注意通過教學媒體的變化來調控學生的情感
教師在教學手段的應用上應考慮到能直接給學生不同的感官刺激,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不僅要經常使用一些直觀教具,包栝圖表、實物、標本,更要使用一些現(xiàn)代化手段,諸如幻燈、投影儀、錄像機、多媒體等。通過教學媒體的使用,可以在視覺和聽覺上給學生最大的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比如在講橢圓之前,讓學生觀察一下汽車油罐車的橫截面的輪廓,然后用細繩和釘子制作教具展示橢圓的畫法,由學生給出橢圓的定義,推導橢圓標準方程。有時宥于條件限制,必須要多動腦筋,廣開思路,尋找新的教學手段。特別是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另外,教師可通過介紹數學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中,尤其是在工農業(yè)生產、軍事生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來引導誘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通過生動的語言,精辟的分析,嚴密的推理,有機的聯(lián)系來挖掘和揭示數學的“陽剛”之美,讓學生從行之有效的數學方法和靈活巧妙的解題技巧中感受和發(fā)現(xiàn)數學美,體驗數學美,領略數學的無窮魅力,并通過自己的解題來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數學美,產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從枯燥無味中解放出來,進入其樂無窮的境地,以保持學習興趣的持久性。我常套用毛澤東的一句話教育學生“與天作斗,其樂無窮;與地作斗,其樂無窮;與‘題’作斗,其樂無窮”?偠灾,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在我們這種學校顯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