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文教學論文]作文創(chuàng)新四法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作文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因此,作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那么,怎樣才能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呢?這里簡介四種方法。
一、“契機”創(chuàng)新。一個人物,一句話,一點回憶,一個場景等,都可以觸動同學們的思緒,成為作文的“契機”。有了這個契機,頭腦中雜亂無章的生活積累突然會變得有序,一個原本平凡的事件突然會閃耀著光彩,幾個本來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會產(chǎn)生特殊的聯(lián)系。寫父親的文章可謂多矣,朱自清卻寫出了與眾不同的《背影》,這就是因為父親的一封信成了他寫作的契機。中學生作文也是如此。曾獲得“世界郵政日”征文一等獎的遼寧省學生曾暉在總結經(jīng)驗時寫道:“苦思冥想幾天,也沒想出一個思路,收到朋友來信,我腦子里便來了靈感!薄罢覝势鯔C就把握住了綱領,我寫得很輕松,很瀟灑,可以說是一氣呵成!蔽覈敶骷液未罅卦蛄艘粋比方:“好像有一堆柴在那里冒煙,就是燒不起來!彼晕覀兘處熞朴凇皳芘、引導,為學生作文提供契機。
二、“逆轉”創(chuàng)新。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徑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鋪直敘,要在自然中求變化,流暢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勝,扣人心弦。例如楊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歡”蜜蜂起筆,接著是吃蜂蜜而“動情”,聽蜜蜂事跡而“心顫”,最后愿“自己也變成一只蜜蜂”,欲揚先抑,波瀾起伏。魯迅是逆轉達手法的高手,《藥》中老栓為兒子治病而買人血饅頭,結果小栓在一片“好藥”的議論之后死去;《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來在人力車夫的實際行動教育下,終于進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覺得有些迂的車夫成了“我”須仰視才且“時時記起”的人物。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巧設文章“轉折點”。
三、“求異”創(chuàng)新!皺M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要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來,擯棄陳規(guī),發(fā)前人所未發(fā),立意求異。文學史上有許多求異創(chuàng)新的成功范例。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就是“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寫成的名篇。一樣的詠梅,兩者迥然不同。陸游筆下的梅花,處境偏僻,心情寂寞,飽受風吹雨打,極度消極孤苦,然而互相爭權奪利,勾心斗角,目空一切,孤芳自賞;而毛澤東筆下的梅花,不怕狂風暴雨飛雪,敢于傲雪開放,并且昂然向上,向百花報春,充滿了樂觀主義精神。曾有一年高考作文題就是“近墨者黑”與“近墨者未必黑”,前者為“常規(guī)”,后者就是“求異”。平時可以從一些成語或俗語入手進行訓練。如“班門弄斧”與“弄斧到班門”(前者諷刺在行家面前賣弄,后者提倡能手競爭),“毛遂自薦”與“自遂自退”(前者指自告奮勇,自我推薦,后者提倡能上能下,反對終身制);再如“物極必反”與“物極未必反”,“欲速則不達”與“不速則不達”,“大器晚成”與“大器未必晚成”,“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與“各人自掃門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等。因此,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辯證求異正反說理的能力。
四、“巧合”創(chuàng)新。人們在閱讀時常常有這樣一種體驗,當讀到那種出乎意料的情節(jié)時,往往會激動地贊嘆:真是“無巧不成書”。這里的“巧”主要指碰巧、湊巧、巧遇、巧合。精巧的構思,巧合的情節(jié),確實能使作品錦上添花、出奇出新。正如南京師大文學院院長何永康教授在作高考作文考前指導時說的:情節(jié)要巧妙得讓人驚嘆“虧你想得到”。古代許多作品中就有令人難忘的巧合情節(jié)。如《紅樓夢》中,當賈寶玉與薛寶釵結婚之日,正是林黛玉離開人間之時。魯迅更是善于借助于巧合讓偶然性的事件表現(xiàn)出必然性的規(guī)律。祥林嫂兩次死夫之后做工都在魯四老爺家,當魯四老爺陳列福禮恭請福神的時候,祥林嫂卻懷著疑惑和極度的痛苦死在雪地里;夏四奶奶和華大媽在墳場相遇。這些都是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驚人巧合。孫犁的《荷花淀》中,女人們去找丈夫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卻在敵人追來時在荷花淀里“得來全不費工夫”,還引來敵人送給游擊隊消滅個徹底,你說巧不巧!曹禺的《雷雨》中,夫妻、父子、父女、母親、兄弟、兄妹的奇遇與巧合,更是令人拍案叫絕。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認識并合理地創(chuàng)設“巧合”。
總之,作文要創(chuàng)新,切忌機械模仿,重復過去,重復別人,必須大膽想象,出奇制勝。以上四法,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