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初中語文課本劇的編演
福建省惠安許厝中學 林匯波一、 語文教學的困惑及走出困惑的途徑
經常聽到一些語文教師感嘆:"課文已分析得很細了,學生還是聽不懂,不喜歡聽。"也經常聽到一些學生問:"老師,我們怎樣才能學好語文?"有一些學生語文考試成績優(yōu)異,可遇到使用語文知識技能的實際場合就束手無策。
語文教學中確實存在一些"少慢費差"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也是和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精神相悖的。教育的目標是要使受教育者通過學習,能適應個人發(fā)展的需要,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語文教學中怎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學習,健康發(fā)展并具有較強的讀、寫、聽、說能力?筆者認為,應強化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把語文知識與活生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把語文技能與具體生活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自會興趣盎然,在實踐中真正提高能力。編演課本劇是其中一種方式,筆者試談談語文教學中該活動方式的意義及要求。
二、 編演課本劇是激發(fā)興趣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
1、 形式新,學生學課文有興趣。
過去在教學某一課文時,教師照本宣科,全面繁復,點滴不漏,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現(xiàn)在讓學生把課文改編成劇本,并且要表演,形式一翻新,學生的興趣自然來了:選哪一篇?怎樣編?誰來演什么角色合適?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學生去思考,需要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后才能解決問題。要編演課本劇,戲劇的有關知識可是基礎中的基礎,過去學生對戲劇常識不愿學習,現(xiàn)在他們可就主動去學習了,并且把幾篇戲劇體裁的課文也認認真真的讀下來。有了戲劇的知識基礎,接下來就要回過頭進一步學習所要改編的課文。有了興趣,學生的學習就顯得主動、積極。
2、 內容新,學生學語基有興趣。
在編演過程中,對學生的語文知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有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把記敘性文章改編為戲劇,劇本里有簡單的舞臺說明,大部分是對話。對話語言要規(guī)范,就要求用詞要準確,句子要完整。表演時讀音要準確,對話要與人物性格相符合。這些要求的落實都需要學生有較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編演過程是學生主動學習語基的過程,也是得到訓練得到提高的過程。如編演《皇帝的新裝》,老大臣看新裝時的語言就很有個性化,詞句都很講究。若沒有認真分析反復推敲,是不能編演好的。
3、 表現(xiàn)新,學生對提高能力有興趣
改編課文成劇本,還要把很多敘述性語言轉化為對話,因為課本劇是通過對話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對話語言強調性格化,學生需要對人物性格進行把握并注意對話語言表達的技巧。表演中的動作也如此。如《孔乙己》中"孔乙己出場"一幕:孔乙己 來一碗灑,一碟茴香豆(排出九文大錢) 孔乙己擺著讀書人高人一等的架子,此時還能炫耀自己,動作夸張的語言、迂腐的性格一露無遺,學生在改編中可能會增加其它對話語言,使人物形象更鮮明。表演時,須把孔乙己的有意炫耀的聲調、動作表現(xiàn)細致生動。學生如能做到,也就說明學生既掌握了基礎知識,同時對人物的性格作了準確的把握。我們也可以肯定,學生已具備了把語文知識遷移至實際生活的能力,已具備了對生活的觀察分析能力。
4、 思維新,學生對創(chuàng)造性活動有興趣。
編演課本劇同時又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家。改編是一種創(chuàng)造,表演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學生在課文的閱讀理解中都有自己獨特的體會。改編后進入表演,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達到巔峰,圍繞劇情的推進和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動作、表情、對話都達到高度的個性化。匯演時,觀看的學生把臺上形象與自己創(chuàng)造的形象進行對照,把別人對形象塑造表現(xiàn)的技巧與自己的努力結果相對照,不斷調整充實,使形象更為豐富,臺上臺下,交流創(chuàng)新成果,共同提高語文素質水平。
三、 編演的步驟及要求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劇的編演,要按一定規(guī)范操作,同時又要靈活掌握,注意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編演程序為導、選、讀、編、評六步,每一步相應有具體要求。
導 學生對編演課本劇雖在興趣,但編演難度大,要求高,很多學生會產生畏難情緒。另外,對整個編演過程的難點應讓學生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克服畏難情緒的做法,可先引導學生回憶所看到的優(yōu)秀小品,如平時電視臺曾播過的小品,簡單分析其成功之處,以激起學生對編演戲劇的興趣,更好地進入編演活動。
選 選較生動的記敘性課文。選這一過程讓學生充分討論后決定選用,使學生充分參與,以調動其積極性。所選課文要求矛盾沖突激烈,情節(jié)性較強,人物性格鮮明。選用的課文篇幅如太長,也可選取其中一個段落層次,因為初中學生語文實踐水平較為有限,目標不能定得太高。
讀 要改編課文,就需要具備戲劇常識及對課文的深入理解,這時需引導學生讀。一是讀戲劇,明格式。初中語文課本的戲劇只有第五冊第七單元,及書后所附的一篇有關戲劇的文章,要求學生認真閱讀,使自己具備編演的知識基礎。其他年級側重于說(討論)戲劇、演戲劇。二是讀所要改編課文,要知背景、明主題、熟內容。人物性格的內涵與特定的歷史背景相聯(lián)系,是為表現(xiàn)作品的主題服務的,所以,對文中人物性格要清楚,更要清楚產生其性格的社會背景,清楚作者塑造此形象的用心。
編 在學生編寫課本劇時,存在著一個毛病,即照抄課本里的人物對話,抄完了,戲里的人物就無話可說了;舞臺說明也照抄課本里的敘述語句,冗長羅唆。應讓學生明確:1、改編時可適當增刪,無論是人物對話或是舞臺說明,都是為主題服務的。刪簡或增添,既要適合于劇情發(fā)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適合舞臺演出。2、對課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對話及有關動作要在劇本里體現(xiàn),注意突出其作用。
演 1、舞臺布置及道具應從簡,不能人為造成演出的難度。如《變色龍》里的小狗可用課椅代替,赫留金的被咬傷的手指頭可用紅紙?zhí)自谑种干霞纯伞?、人物對話的表演是重點,應掌握好語調、速度、節(jié)奏及停頓,最大程度地為突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服務。3、分小組表演,使人人參與,人人得到實踐的機會;要安排匯演或競賽,選表演較出色的學生在全班面前交流表演,注意全體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
評 1、評編演。在匯演后,組織學生討論,評論編演的水平及得失,重點是指出創(chuàng)新和成功之處,同時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2、評課文。編演后學生對原課文的理解已提高到另一層次,此時,可提出幾個高要求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實現(xiàn)語文素質水平的新的飛躍。
初中學生編演課本劇難度較大,筆者在教學中的實踐效果滿意度不高,欠缺之處必然極多。但作為一種實踐鍛煉方式,學生極感興趣,并且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也較顯著,故把自己對此活動的一些不成熟看法提出來與同道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