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指導學生朗讀,培養(yǎng)讀書習慣
指導學生朗讀,培養(yǎng)讀書習慣 ── 指導中年級學生閱讀的點滴體會 讀書是學生學習語言、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學會讀書,喜愛讀書,養(yǎng)成良好的 讀書習慣。張?zhí)锶粝壬f:“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 還是讀。讀懂的過程,就是閱讀能力形成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 語言積累的過程。”三年級是小學階段識字到讀寫的過渡,從這時起, 首先就應注重指導學生讀書,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習慣。 一、在備課時強調(diào)備讀 強調(diào)教師的備讀,這里有兩層意思:一是要在鉆研教材的同時,反 復訓練,自己首先讀熟、讀通、讀好課文,進而掌握本文朗讀和默讀的 基本要求以及具體的技能指標。如語氣、語調(diào)、情感、停頓、重音、輕 聲和有效速度的掌握。二是結(jié)合教材的學生實際,確定讀的訓練重點和 指導讀的方法步驟,力求做到心中有數(shù),把讀的訓練落到實處,避免教 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在授課時傳授基本的讀書方法 中年級尤其是三年級學生,在剛接觸到閱讀教學時,還不太習慣。 教師要從讀書的姿勢到讀書的要求逐步指導,養(yǎng)成一手拿書一手拿筆、 邊讀邊想的習慣。教師先帶學生練習一段時間,然后放手讓學生在預習 時練習,課堂上教師進一步指導培養(yǎng),課外多一些獨立練習。在預習時, 教給學生讀書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如“一讀文章寫什么,二讀畫出生字 詞,三想四查通詞意,不懂之處加標記。”這是初步要求。課堂上教師 要求學生帶問題讀書,邊讀邊思,達到讀有所思,思有所得。 三、精心設(shè)計讀的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指導學生讀書,形式應靈活多樣,做到因材施教,恰到好處。為了 讓學生獲得整體印象,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熏淘和美的享受,或者為了 指導朗讀,教師可以對整篇課文或重點段落進行欣賞性范讀或指導性范 讀。當教材中出現(xiàn)了長句、結(jié)構(gòu)復雜或?qū)W生難懂的片斷,教師采取領(lǐng)讀 的辦法,引導學生讀通、讀順,并指和訓練導學生要把視線放寬一點, 一次多看幾個字,避免讀破詞、讀破句,為理解帶來困難。為了讓學生 從不同聲調(diào)、音色上感知課文,也為了便于大面積檢查、了解和訓練, 對于篇幅較長、自然段較多的課文可由幾個人或全組全班學生接續(xù)讀。 為了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線索或序目理清文章脈絡、捕捉關(guān)鍵詞句, 可出示相關(guān)提示問題,引導學生細心默讀,在讀中思考勾畫。為了誘發(fā) 想象,體會意境,發(fā)展形象思維,對于畫面集中、含義深遠、語句優(yōu)美、 描寫生動的地方或古詩詞,教師指導學生小聲自由讀或閉目聽教師吟誦。 為了提高興趣,體會人物思想感情,對故事情節(jié)強或?qū)υ捿^多的課文, 可進行分角色表情朗讀。為了強化記憶,活躍氣氛,對于詩歌、警句或 精彩的“點睛”之筆也可以齊讀。為了較好地進行朗讀訓練,做到“先 扶后放”,“有扶有放”,剛開始可采用師生相互伴讀,有一定基礎(chǔ)后, 為了提高朗讀效果,采用分人或分組輪讀比賽。因材施教,精心設(shè)計讀 的形式,在于學生讀熟、讀通、讀好課文,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 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四、給學生充裕的讀書時間 方法的掌握和習慣的形成,要有時間的保證。教師在每節(jié)課要給學 生一定的讀書時間,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云讀和思,進行圈畫勾點, 理解體會。利用早讀等時間,加強訓練。課后可適當布置一些閱讀訓練 篇目,不定期舉行一些朗誦比賽或講故事比賽,多鼓勵學生去認真讀書, 讓每個學生都有認真讀書的時間和興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就會養(yǎng)成 良好的讀書習慣,并終生受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