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個教育函數式的解讀1
背景 衡中現象:一個教育的神話 自高考制度恢復以來,“應試教育”就緊緊地與學校(特別是普通高中)聯系在了一起,與“應試教育”這個詞幾乎同時誕生的一個“孿生姐妹”就是“升學率”。 不能否認,長期以來一些學校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采取了各種各樣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應試教育”方法,因此,也使這些學校的“升學率”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人們不得不承認,正因為“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的方法違背了教育規(guī)律,它不可能使大面積的學生大幅度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成績!皯嚱逃迸c“素質教育”一個本質的區(qū)別就是:一個是面向少數學生,為了應試;一個是面向全體學生,為了提高全民素質。換言之,如果一所學校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成績實現大面積豐收的話,這應該不是“應試教育”所能夠達到的境界和結果。 近3年來,該?既肭迦A大學的學生有20名,考入北京大學24名,成為了清華、北大在河北最大的生源基地之一。據跟蹤,這些學生進入大學后,后勁十足。 衡水市地處河北省南部,經濟比較落后,教育也比較落后。衡水中學其實“名不符實”,招生范圍只限衡水市的桃城區(qū),全區(qū)人口只有30萬多一點,是河北省的重點中學中招生人口范圍最小的學校之一,而河北省重點中學中招生人口范圍最大的學校達到了將近1000萬人。 招生人口范圍小,又沒有處在中心城市,這必然導致衡水中學的生源基礎并不好。一直以來,衡水中學招生錄取分數線在全省統(tǒng)一中考中是河北省重點中學中最低的學校之一。僅以2001年中招為例,2001年衡水中學招生841人,錄取分數是440分,440分以下的還有61人,這個生源情況在河北省重點中學幾乎是最低的,而這一年河北省錄取分數線最高的學校達到了510多分。 由于地理、經濟等原因,長期以來,衡水對優(yōu)秀人才并不具備“吸引力”,據記者對河北師大近年來各專業(yè)最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的去向調查,沒有一人落戶衡水中學。今年衡水中學不得不開出年薪3萬—6萬元的價格來吸引優(yōu)秀人才。衡水中學目前有教師223人,本科學歷的有186人,專科31人,中專6人。 以最低的入學錄取分數,最小的招生人口范圍和硬件并不硬的師資隊伍,經過了3年高中教育后,卻達到了最高的“升學率”,其高考600分以上的人數比其他市最好的學校高出近100名,重點大學上線率要多幾乎一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教育的奇跡,一個高考的神話!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衡中現象。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1999年后,高考命題的指導思想由原來的有利于指導中學教學,轉變?yōu)橛兄谥袑W實施素質教育,高考要向素質教育靠攏。我們還記得,1999年高考作文命題就出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題目:《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當時有許多評論說:“這是一個讓全國的語文教師跌破眼鏡的作文題”,換句話說:所有的為了“應試”而教育的語文教師,根本沒有在此類題目上做過“應試”的準備,而恰恰是這樣讓人不能做“應試”準備的題目才更能反映人的“素質”。專家們對這一年的高考命題的評價是:“不管文科還是理科都在從重視單純考察知識向重視考察知識應用(重視素質)轉變! 如果說1999年“高考”是向素質教育轉型的話,那么2000年、2001年恰是高考向素質教育的延伸。恰恰是在2000年衡水中學“升學率”一下子躍居河北省的第一,實現了歷史新高。 衡水中學的高考“升學率”的提高,與國家高考命題向素質教育“轉型”的步伐如此同步,這應該是一個“歷史的必然”。 其實,了解恢復高考以來河北高中教育歷史的人都知道,論搞“應試教育”的手段,衡水中學并不是一個傳統(tǒng)的強手、老手,并不“內行”。既然不是“應試教育”那一套,那么衡水中學的經驗應該是極具推廣價值的。如果能把這一經驗弄清楚,并加以推廣,對我們在普通高中開展素質教育,對我們的子孫后代,應該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事。 引子:一個關于教育的數學函數式 衡水中學對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了長期研究。研究發(fā)現:一個學生一門功課的學習成績好壞,與他是否喜歡教這門功課的教師相關。他們對學生進行了跟蹤,發(fā)現學生往往因為不喜歡某一老師而不喜歡他所教的課,許多學習上偏科的學生都能從此找到原因。 這是8年前發(fā)生在衡中的一個故事:一位學生因為不喜歡他的歷史老師而厭惡歷史課,結果其歷史成績很差,到后來該生在歷史測試時干脆交了白卷。 1995年以來,衡水中學每學期都要開展一次學生評教活動,由全體學生對全體教師的教學進行無記名問卷打分。打分結果,教師得分高低不單與教學能力和水平相關,還與教師的人格有關。雖然問卷只是要求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評判,但往往是大家公認的、教學水平最好的教師得不到最高分,而那些課教得也許相對差一點,但人格力量很強的教師得分最高。反映在教學效果上,一位教師的人格力量與他的教學成績正相關。這一切的一切,使衡水中學領導者慢慢地明白了一個道理:教師的師德狀況、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學能力固然很重要,人格修為同樣很重要。衡水中學校長李金池用了一個函數式來表達教師人格修為與教學能力、教育觀念以及二者與教師的“教育力”之間的關系: y=kx。 因變量y表示教師的教育力,系數k表示教師的人格修為,自變量x表示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育觀念等。 李金池認為,在這個函數式中,一般來說,教師的能力永遠處在一種正值的狀態(tài),之所以出現學生因為不喜歡老師而不聽他的課,造成這門課成績下降甚至交白卷的情況,就是因為此時k值已成為了一個零或者一個負數,造成他的教育力永遠是零或者是負數,其教學成績必然要下降。中國有句古話:“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 李金池認為:一所學校,一位校長,其首要的任務就是如何把y=kx這個函數式中的k調整為正數值,并且努力把這個值調整為正最大值。讓我們來看一看衡水中學是如何把k的值調整為正最大值的。 一個精神的特區(qū) 近年來,衡水中學連續(xù)搞了6次師德講座,聯系教育部頒發(fā)的師德8條進行了一個半月的師德大討論。從抓師德建設入手培養(yǎng)教師的人格修為,把教師人格修為培養(yǎng)的最終目標鎖定在師德建設上。 學校提出:全身心地為了學生是教師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教師要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 校長李金池說:“深圳是經濟特區(qū),香港、澳門是政治特區(qū),我們的校園應該是一個精神特區(qū)。特區(qū)之‘特’,不是特權,而是教師不同于其他職業(yè)者,他的思想言行不能有一點污漬,否則就會污染學生,影響教師的人格修為。如果教師很世俗,學生就反感,如果教師沒有高層次的精神境界,學生就不佩服,如果教師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是一個高尚的人,學生們就服你,聽你! 一、讓教師遠離庸俗 有一天,一位班主任老師被一位學生家長請到飯店吃了飯,家長還硬送給他一件小禮品,希望他能關照自己的孩子,此事被孩子知道了,他認為可以得到老師的關照,便產生了一些不良表現,此班主任一開始礙于情面輕描淡寫地批評了學生,但并不起作用,后來忍無可忍,嚴厲地批評該學生,學生竟在同學們中間說:“某老師真不夠意思,請他吃了飯,送了禮物,也不給面子!边@在全班引起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班主任工作陷入了被動。老師的教育力因此大打折扣,不但影響了一個學生,還對全班的教育產生了負面影響。 另一位老師也被家長請到飯店,酒桌上,家長對教師說:“我的孩子你就當是你的,打他、罵他你隨便,孩子就交給你了!贝思议L并沒有將請老師的事告訴學生。過后,老師真的按家長的意思去做了,把該生“當自己的孩子”去管教,對該生要求特別嚴。結果有一天,孩子突然提出不上學了,問他為什么,他說:“教師老是找我的毛病,批評我,就看我不順眼!苯處、家長的一片良苦用心,反使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不但沒有對孩子成長起到好作用,反而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李金池說:“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重點中學的教師,如果稍微一放松,剛入學怕孩子受歧視得不到照顧的要請,請過的希望孩子得到更好照顧的還要請,就是天天吃請都有機會。但是,教師當對某一個孩子給予特殊關照時,你將如何面對其他孩子?作為一個教師,你吃了家長的請,受了家長的禮,你如何面對你的學生?” 學校做出規(guī)定:嚴禁教師吃請受禮。李金池說:“有些在社會看來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拿到學校來就不合適,這也是學校這個精神特區(qū)的特殊之處,教師要遠離庸俗! 學校還制定了教師對學生的5個“一視同仁”:學生長得好看難看一視同仁;男生女生一視同仁;家庭出身優(yōu)劣一視同仁;學習成績好壞一視同仁;有禮的和無禮的(是否沖撞過教師)一視同仁。 二、讓教師遠離銅臭 1998年暑假,衡水中學一位很有經驗的某科教師,在社會上散發(fā)了一則廣告:招收課外補習班。招收的學生有校外的,也有本校的,有的甚至就是該教師直接教的學生。辦班使該教師“一天的收入比一個月的工資都多”。對此,來自校內外方方面面的反饋引起了校長李金池的注意。 李金池立即召開了校黨委會議,經研究并報上級批準,對該教師做出了“限期調離”的處理決定。對于這個決定,許多人不理解,包括那位老師。下面是這位老師與李金池的對話: 教師:“現在是什么年代了,老師就不是人?就不該利用自己的長處掙點錢?” 李金池:“學校是一個精神特區(qū),教師是這個特區(qū)的特殊的人,這個特區(qū)的特殊的人的特殊之處,就是要不為金錢所動,遠離銅臭。”師:“一沒偷,二沒搶,我犯了哪一條法?” 李:“教好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必須把全部精力、全部心思放在培養(yǎng)學生上。從表面上看,利用假期和休息時間搞搞家教、辦個輔導班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大家要明白,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在于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當你在學生心里是一個地道的商人時,你已經沒有什么高大形象可言了,你還怎么站在講臺上?再說上過輔導班的學生,因為提前學習了知識,不好好聽課,甚至會用挑剔的眼光挑科任教師的毛病。還有,如果教師都千方百計地想干家教、辦輔導班,學校還能辦下去嗎?再換一個角度,你辦班掙了外塊,別人工作認真,一心撲在事業(yè)上,就是受了損失,對別人不公平。這樣,教師隊伍就會出現人人搞家教,組組(各教研組)搞創(chuàng)收的局面,就會出現‘全體一致向錢看’的風氣,影響教師隊伍的穩(wěn)定,影響衡中教師乃至衡中的形象。從純教學的角度看,你在短期內只注重精彩知識點的講授,沒有系統(tǒng)性,使學生佩服你;氐綄W校后,科任教師講課因為是通盤考慮,注重整體性,可能單位時間里出彩的地方不如輔導班多,可學生卻認識不到飯要一口口吃,知識要一點點積累,不能一步登天,還老以為輔導班好,科任老師不行,不愿聽,使科任老師沒辦法工作,影響學校的整體教學。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辦班如果敷衍了事,使學生沒學會什么,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書,那么你就成了專門騙學生錢的騙子,學生更認為你銅臭滿身,沒有當教師的資格。因此,辦輔導班,搞家教,有損教師形象,影響學生進步,影響學校工作,衡中是育人的精神特區(qū),堅決不允許有這種事情發(fā)生! 辦輔導班的教師被調走了,其他教師的情緒也穩(wěn)定了,教師們把業(yè)余時間放在繼續(xù)學習、提高素質上。在學校召開的通報這件事的全體教師會上,李金池深情地對大家說:“雖然目前學校還比較窮,但如果誰家因為經濟困難,日子過不下去了,請對學校說! 在衡水中學,教師們的工資并不高,平均每人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另外有400元的獎金,班主任每人每月有200元的班主任費。在整個收入結構中,400元的獎金不算多,但它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400元雖然叫“獎金”,但學校卻把它的作用定位在“關心教師的生活,保證教師一定的生活水平”,而不是“獎勵優(yōu)秀,激勵工作”。從這樣一個定位出發(fā),學校制定了獎金發(fā)放的指導思想:不與具體工作情況掛鉤。具體做法是:將獎金分為兩部分,20%按工資水平發(fā)放,80%按課時多少發(fā)放。按這樣一個方法發(fā)放的實際結果是,絕大部分教師的獎金數大體相同,上下差距僅在幾十元。班主任費也是這樣,每個年級每月評比排隊,排在前三位的班,班主任每月得到220元班主任費,后三名得180元。 獎金的作用為什么不定位在“獎優(yōu)”上?衡水中學認為,目前,教師可分為三種類型,即雇傭型、職業(yè)型、事業(yè)型。在教師的收入能保證其基本的生活水平的情況下,雇傭型的教師是為了錢而工作,職業(yè)型教師是為了擁有這份不錯的職業(yè)而工作,事業(yè)型教師是為了成就一番事業(yè)而工作。衡水中學發(fā)放獎金對全校教師的一個基本定位是,大部分屬于職業(yè)型,一部分屬于事業(yè)型,學校應該鼓勵大部分的教師由職業(yè)型向事業(yè)型轉化。如果把每一個教師的工作都與獎金掛起鉤來,形成了工作是為了掙錢,為獎金斤斤計較,其作用就使教師向雇傭型轉化,短期內可能對工作有促進,時間長了,工作不努力的教師會因為“自己沒有努力工作也沒有拿那一份獎金”而心安理得,努力工作的教師則產生“自己努力工作就是為了多拿幾個獎金”的顧慮,對工作會產生負面影響。讓教師遠離“銅臭”也是衡水中學這一“精神特區(qū)”的獨特之處。 三、讓教師遠離低級趣味 曾經,學校發(fā)現學生吸煙,決定杜絕此事。學校通過班會、團組織活動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禁煙教育,同時,制定了嚴厲的處罰規(guī)定,但一段時間過去之后,仍能在學生的宿舍、廁所等地方發(fā)現煙頭。一次,一位教師在廁所發(fā)現一名學生在偷偷吸煙,便把他帶到辦公室,學生低著頭但毫不含糊地說:“老師,錯誤的事情是不是任何人都不能做?”“那當然!薄翱蔀槭裁茨敲炊嗬蠋煻荚谖鼰?” 以上這段對話被校長李金池搬上了全體教師大會,并專門進行了討論,他說:“我們的教師每天都重復著一個我們一再強調不允許學生犯的錯誤,而我們自己卻渾然不覺! 于是,學校制定了一個《關于建立無煙學校的規(guī)定》的文件,老師吸煙應該受到與學生吸煙同樣的處罰,甚至更嚴厲,學校把這個專門針對教師的規(guī)定向全體學生公布并請他們監(jiān)督。此舉一出,長期屢禁不止的學生吸煙問題一下子被杜絕了。 學校還做出了許多成文的或沒有成文的規(guī)定,如不準打麻將,教師不準衣冠不整,不提倡相互間吃喝宴請,反對拉幫結派等。 李金池說:“雖然教師吸煙、打麻將這樣的事可能不足以像教師撈錢、吃請那樣使k變?yōu)樨摂,但絕對會影響使k值達到最大! 四、讓教師心中永遠有追求 在一次青年教師會上,李金池為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一個人在鄉(xiāng)間小路上遇上一個人推著一輛手推車,車上裝滿石頭,他問推車人:“朋友,你在做什么?”那人面無表情地答道:“推石頭!彼^續(xù)趕路,又碰上另一個人推著一車石頭,他又問:“朋友,你在做什么?”那人帶著一臉無奈,回答:“掙錢,每推一車石頭掙十塊錢。”他繼續(xù)往前走,碰上第三個人也推著一車石塊,他又問道:“朋友,你在做什么?”那人帶著滿臉希望和自豪,回答:“我正在為自己造一座大廈!崩罱鸪卣f:“三個推石頭的人,有三種不同層次的追求,三種不同的內驅力,三種不同的精神面貌,必然產生三種不同的結果。人的潛力是無限的,而潛力的源泉永遠在于人的精神世界! 在衡水中學,人際之間的關系很簡潔,很透明。領導班子面向全體教師承諾:教師不用分心去考慮與同事之間的關系如何,不用去考慮與領導的關系如何,不用考慮自己的獎金、工資、職稱、榮譽、房子……,所有這些,都由領導為教師做,要想讓同事瞧得起,讓領導高看一眼,那很簡單,即“把工作干得更好、最好!” 青年教師走進衡水中學,第一步目標就是要拿到“教師合格證”,成為一名正式的“衡中教師”。學校制定了青年教師“過關制”,青年教師參加工作的四年內過“五關”,即思想品德關、教學技能關、教材教法關、教育管理關、教育科研關。為此,學校專門制定了每一關的過關標準,每年都組織一次過關考核,五關全部通過之后,才是“合格教師”,才能“持證上崗”,成為一名正式的“衡中教師”。 為了幫助青年教師過“五關”,學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校級領導人人都必須開“講座”,請本校的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做專題報告。開展各種形式的青年教師業(yè)務技能比賽,把青年教師送出去學習,學校先后出資20余萬元,選送110名教師參加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選送3名教師參加了脫產教育碩士研究生學習。學校多次組織青年教師到全國各地名校參觀學習。建立“師徒制”,每一名青年教師都要自己找?guī)煾,骨干教師也要自己找徒弟,學校專門制定了《導師工作目標》,明確導師職責,規(guī)定師徒活動內容,并專為骨干教師設立了“人梯獎”,專門制定了師徒活動考核制度。這樣經過數年努力,教師才完成了“成功大廈”基礎建設。 成為合格教師之后,教師又有5個等級的榮譽稱號,分別是“希望之星”、“教學骨干教師”、“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優(yōu)秀學科帶頭人”、“功勛教師”,學校以此引導教師不斷攀登新的高峰。通過這樣的措施,引導教師由“合格的教師”向優(yōu)秀的教師轉變,由“職業(yè)型”的教師向“事業(yè)型”教師轉變,由“教書匠”向“教育家”轉變。正是在這一系列轉變中,一大批教師脫穎而出,同時也使衡水中學從一個一般高中成為重點高中,最終成為河北省一流的、在全國產生了一定影響的普通高中。 從衡中一名教師的成長歷程,可以看出有遠大的目標追求對他們的激勵作用。 郗會鎖,1998年7月大學畢業(yè)后,即擔任了高一年級的班主任,1999年3月,他所帶的班級即被評為“紅旗團支部”,1999年7月,被評為“模范班主任”,這一年,他即被破格評為“希望
[1] [2] 下一頁
之星”。2000年,被評為骨干教師,2001年在國家級和省級刊物上發(fā)表數篇論文,其中《無為治班》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2001年8月,他被任命為高三年級部主任,成為最年輕的學校中層干部。2001年高考中,他所帶的班62人中,61人成績達到本科錄取線,42人考上全國重點大學,這一年他被評為“功勛教師”。如今的郗會所正致力于教育規(guī)律、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深入研究,努力向專家型教師轉變。 在教師群體中,大部分人也許沒有郗會鎖進步快,但他們每一個人都在各方面進行著不懈地追求:從一般教師,到名師,到教育家。 早在1999年,學校即提出了“育名師”工程,學校為教師購買了大量的圖書,配備了計算機并進行了嚴格的培訓,努力為教師成為“名師”創(chuàng)造條件。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必須寫一篇高質量的論文”,教師們形成了每遇到一個問題,每講授一節(jié)新課,都作為一個課題,研究新方法,尋找新途徑。 去年,高二年級的一位班主任來找校長李金池,提及班上一位學生最近經常遲到,早退,學習成績每況愈下,平時也不與別人來往,性格越來越孤僻,還有早戀苗頭。班主任曾采取許多方法教育就是不見成效,這次周日回家后,已經三天了,還沒有到校,因此來請校長“采取果斷措施”,“別因一個學生攪壞了一鍋粥”。班主任的意思明明白白地藏在話中,寫在臉上。但校長似乎并沒有讀懂這層意思,他饒有興致地說:“這可是個典型的案例,里面肯定有很深的原因,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教育課題,這樣吧,這就作為學校交給你的一個科研課題!毙iL的一番話轉變了老師的情緒和對學生的看法,經過兩人研究,課題的名稱定為“關于學生不良行為的特征、原因及教育對策的研究”,等這個學生畢業(yè)時,課題結題! 自此之后,這位教師針對該同學的問題展開了研究。如今,一年多過去了,這位教師已積累了12萬字的研究筆記,那個差點被“采取措施”的學生也于今年被評為了“三好學生”。 不斷地分析原因的原因,推測結果的結果,讓教師永遠有追求、永遠帶著研究和思考的目光觀察學校的一切現象——這是衡水中學對全體教師提出的要求。 明日本報第四版將刊登《一個教育函數式的解讀——河北省衡水中學探秘之二》,敬請讀者關注。 《中國教育報》2002年9月21日第3版
上一頁 [1] [2]
【一個教育函數式的解讀1】相關文章:
一個教育函數式的解讀208-17
一個教育函數式的解讀308-17
一個教育函數式的解讀408-17
高一數學教案《1函數概念》08-22
函數解析式的求法數學教案06-06
解讀“教育即生活”08-17
對《大學》教育思想的解讀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