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說課知識新編
一、“說課”形式起源、發(fā)展及概念的認識 “說課”是一種教研活動形式。11年前起源于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紅旗區(qū)的一項具有本土性的教學活動。它是做為教學與研究相衡接的一種手段、備課與上課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為教師反思教學和理論提升提供了一個簡便易行的研究平臺。為使“說課”活動在新的課程改革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2002年,國家教育科學計劃領導小組正式批準了《說課理論與實踐的分層研究》為教育部“十五”規(guī)劃課題,該課題于2002年10月在京開題。 具體地說,說課是一種較靈活、較高層次的教研活動形式。說之靈活,主要體現(xiàn)在這種活動的開展不受時間(教學進度)的限制、不受空間(課堂教學地點)的限制,可隨時隨地開展;說之層次高,主要體現(xiàn)在說課的過程并不是課堂教學的簡單重現(xiàn),它必須以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為依據(jù),以此指導整個說課過程,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是提高教師理論水平的有效途徑,因此,它頗受廣大教師、乃至各級教研員、教育行政領導的歡迎和青睞。 說課時,要求說課者針對某一特定的教學內(nèi)容,在備課后或上課后向同行、領導系統(tǒng)地闡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的設計等方面的見解,在理論與實踐相結上作一番探討,然后由聽者評議,雙方進行交流切磋。說課時,要求說課者在有限的時節(jié)間內(nèi)將一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及教學內(nèi)容用簡要的語言表達出來,呈現(xiàn)給聽眾。說課的時間一般安排為20分鐘,但也可根據(jù)活動的目的需要,適當延長或縮短“說課”的時間,這一彈性安排,在實踐中已得到多數(shù)教師和組織者的認可。但,評比性“說課”的時間要求相對比較嚴格,說課者一定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說完、說清規(guī)定的內(nèi)容。 二、說課的作用 說課的目的在于:對教師進行全面了解,并進行綜合評價;在于提高教研效果;在于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給合,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其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有利于提高教師素質(zhì) 說課時,教師不但要說清“教”什么,還要說明為什么這樣教,既新課程理念、標準有什么要求、有關的教育理論是怎樣闡述的等理論依據(jù)。為了說清這一類問題,說課前,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有關的理論和資料。這樣有利于促進教師自覺研究教育理論,研究課程標準教材或課程目標,使教師由經(jīng)驗型向理論型轉變,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越;達到由理性認識向創(chuàng)造性認識升華的境界,從而提高提高教師素質(zhì),最終實現(xiàn)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②.有利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與實踐的結合 備課、講課是運用理論進行實踐的過程,而說課側重于理論,運用教學理論分析、闡述備課、講課的目的要求和程序。要說好課,就必須以現(xiàn)代教育理論指導說課全過程。這就促進了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 2001年開始,全國已有38個實驗區(qū)使用“課程標準”教材,隨后,將逐漸在全國擴大使用范圍。實施“課程標準”這是我國教育教學工作的一次重大改革。要求教師在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教育評價等方面進行改革。為適應“課改”的要求,教師應必須學習大量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新課程“通識培訓”、學科培訓等各類與“課改”有關的培訓,都是理論性的學習。如何把“課改”新理念、新方式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這里邊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課程標準的實施,為“說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說課”為“課改”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臺。在課改中,各類教研活動會更加活躍,“說課”這種教研方式將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 ③.有利于營造教研氣氛 說課活動往往和評課活動結合在一起進行。通過說,發(fā)揮了說課教師的作用。通過評,又使教師集體的智慧得以充分發(fā)揮。說課者要努力尋求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指導,評課者也要努力尋求說課教師的特色與成功經(jīng)驗的理論依據(jù),說評雙方圍繞著共同的課題形成共識,達到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的效果,營造了較好的教研氛圍。 其次,說課是一位教師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通過說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進行評價。 三、說課的基本內(nèi)容 說課的內(nèi)容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既“四說”: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程序。(在“說課”實踐中,有人豐富了“四說”的內(nèi)容,增加了“自我評價”的內(nèi)容,把“自我評價”獨立為一塊進行介紹。我認為:在“四說”中,分別說“為什么這樣教”其實就是一種“自我評價”的過程。只不過是集中說與分散說的區(qū)分而已。) ①.說教材 教材是教學中師生雙方互動的基本依據(jù),但不是唯一的依據(jù),能否把握教材和處理教材、適當拓寬教材內(nèi)容,關系到教學的成敗。聽說教材,就可以聽出說課者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這一部分內(nèi)容主要闡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新舊知識的銜接點、生長點。);分析及處理意見或方法(對教材的刪、補、增);正確提出教學的重點、難點、關鍵的確定;闡明教學大綱、課程目標對這部分內(nèi)容有什么要求。尚未使用課程標準教材的教師,可以從教學目標、知識基礎目標、基本技能目標、思想品德目標方面闡明,并盡可能向課程標準的要求靠攏,達到老教材新理念的要求。已經(jīng)使用課程標準的教師,應根據(jù)教材靈活性、自主性的特點,說出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和處理意見,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科研的目的。課程標準教材的實施,為“說教材”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亮點。 ②.說教法 教師上課要講究教法,說課時也要說教法。實施素質(zhì)教育過程中,廣大教師以及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充分認識到“教師主導”作用的重要性,因此,在這里應賦“教”于新的含義——“導”,變說“怎樣教”為說“怎樣導”。實施課程標準后,要求教師轉換角色,基于這一轉變,說課者在說教法時,就必須說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組織教學、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參與學生的學習。說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說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在最大程度上體現(xiàn)課改精神——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啟發(fā)者。 ③說學法 如何教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由其是教學生終生學習的方法,是當前教改的熱點問題。上課要重視學法指導,說課時就要說學法指導的方法和步驟。說學法時要說清下面幾個問題: 指導學生掌握哪些方法?培養(yǎng)哪些能力?學習方法有:識字方法、認識理解段的方法、閱讀的方法、審題的方法、檢驗的方法、知識遷移的方法、搜集信息和運用處理信息的方法等;學習能力有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判斷能力、思維能力、處理信息能力、自學能力等。 ④說程序 說程序須說清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及其理論依據(jù),體現(xiàn)各自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說程序時可以按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程序的順序說,也可以在說程序的過程中融入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主要根據(jù)自己的習慣和教材的特點進行處理安排,說課的程序并沒有固定的模式。 說程序中,還包含以下內(nèi)容: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關鍵,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這部分內(nèi)容有些教師安排在說教法中進行,效果也不錯。)其次,采用什么教學法手段、媒體的使用,如何小結,板書的設計、作業(yè)設計及其意圖也需要作簡要說明。 四、說課與“備課”、“上課”的關系 在“說課”中,一定要清楚“說課”與“備課”“上課”的關系,因為說課與備課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備課是說課的基礎,說課必須依賴備課,如果事先不備好課,說課就無從說起,因此,要說好課,就必須備好課。 從備課到說課,是由靜態(tài)到動態(tài)的飛躍。備課主要體現(xiàn)在書面材料。而說課是動態(tài)過程,它通過語言展現(xiàn)教學過程、教學內(nèi)容,用直觀的方式展示教學方法和和教學設計,比看教案好。這也是“說課”這一形式受到廣大教師青睞的原因。由于“說課”是用語言展現(xiàn)整個教學過程,所以在說課的過程中,適當運用語言技巧,能有效地提高說課的效果。 說課與上課都有屬動態(tài)過程,但兩者之間也有區(qū)別: 一是面對的對象有所不同,“說課”面對的是同行、評委、領導;上課面對的是學生。因此,說話的口氣有所不同。二是側重點有所不同,上課側重于引導學生學習,開展活動,既解決教(導)什么的問題。而“說課”側重于理論依據(jù),既解決為什么這教(導)的問題。 五、說課的類型 說課可以說未上過的課,這類課主要從教學設想入手,側重于說設想、分析學情。也可以說已上過的課,這類課主要側重于反思,總結得與失、成功與失敗的經(jīng)驗或教訓。 說課有兩種組織形式:一是說——上——評;二是上——說——評。一般情況下,應該是說課與上課緊密結合比較好。但,有時從教研課題、教研目的出發(fā),也可單獨進行。如說課比好、研究性專題說課等。 從說的形式講,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①訓練性說課 初學者都要經(jīng)歷這一過程。 ②研究性說課 有明確的研究課題,但沒有說課者與聽課者的區(qū)別,可以是討論式、答辯式,也可以是對話式。這是教研活動常用的形式。 ③示范性說課 經(jīng)教研組集體研究后,選一代表向更多的聽眾說課;說課技巧掌握比較好的教師,為帶動教師所作的說課演示,可示為示范性說課,這種說課具有啟發(fā)輔導作用。 ④評比性說課 參加說課的教師從事先確定好的課題中抽簽,確定自己說課的課題,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鉆研教材,寫出說課提綱,然后登臺說課,評委要對說課作出評判。 ⑤匯報性說課 教師通過說課,向教學管理人員、領導匯報自己的教學(教科研)工作,讓教學管理人員從中了解教師掌握業(yè)務水平情況。 六、說課應注意的問題 要說好課,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突出“說”字 說課不等于備課,不能照教案讀;說課不等于講課,不能視聽課對象為學生去說;說課不等于背課,不能按教案只字不漏地背;說課不等于讀課,不能拿事先寫好的說課稿去讀。說課時,要抓住一節(jié)課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去說,說思路、說方法、說過程、說內(nèi)容、說學生,緊緊圍繞一個“說”字,突出說課特點,完成說課進程。 2.把握“說”的方法 說課的方法很多,應該因人制宜,因教材施說:可以說物、說理、說實驗、說演變、說本質(zhì)、說事實、說規(guī)律、正面說、反面說,但一定要沿著教學法思路這一主線說,以防跑野馬。 3.語氣得體、內(nèi)容不失真 聽說課的對象是同行、是評委、是領導、都是成人,說的語氣、稱呼要得體。雖然聽課者是成年人,但他們會竭力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聽說課,去審視說課者的一字一句、一舉一動,包括組織過程、參與過程、教法的采用。因此說課時要真實體現(xiàn)教學設計的理性思路、教學的過程、方法的選擇,又要注意說課時的語氣、稱呼、表情要得體。 4.說出特點、說出風格 說課的重點應放在實施教學過程、完成教學任務、反饋信息、提高教學效率上。說課要重理性,講課注重感性和實踐,因此,用極有限的時間完成說課內(nèi)容不容易,必須做到詳略得當、簡繁適宜、準確把握說度。說得太詳太繁,時間不允許,也沒必要;說得過略過簡,說不出基本內(nèi)容,聽眾無法接受。 那么,如何把握說度呢?最主要的一點是因地制宜,靈活選取擇說法,把課說活,說出該課的特色,把課說得有條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說得生動有趣;其次是發(fā)揮個人的特長,說出個人的風格,這就把握了說課的度。 七、說課的板書設計(略)
【說課知識新編】相關文章:
說課教學反思08-25
說課改作文05-05
說課PPT模板07-21
說課培訓心得12-06
說課與教學反思01-28
說課教學反思01-06
聽美術說課有感08-24
小學音樂說課教案11-02
教師怎樣說課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