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程與教學改革(續(xù))
第三節(jié) 教師角色與教學行為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第一,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 第二,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與開發(fā)者 4、從學校與社區(qū)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qū)型的開放的教師 二、教學行為的變化 1、對待師生關系: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 ----尊重學生:尊重智力發(fā)育遲緩的學生,尊重學業(yè)成績不良的學生,尊重被孤立和被拒絕的學生,尊重有過錯的學生,尊重有嚴重缺點或缺陷的學生,尊重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 ----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不體罰學生,不辱罵學生,不大聲訓斥學生,不冷落學生,不羞辱、嘲笑學生,不隨意當眾批評學生。 ----學會贊賞學生: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與進步,贊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xiàn)出來的哪怕是一點點的善意,贊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哪怕這種質疑是不正確的)和對自己的超越。 2、對待教學關系:新課程強調幫助和引導 ----教的職責在于幫助: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得什么,確立能夠達到的目標;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論進行評價,并促進評價的內在化;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和個性傾向。 ----教的本質在于引導: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fā);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包括價值和做人;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啟迪(當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告訴他前進的方向,而是汽笛他怎樣去辨明方向),也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不前時,教師不是拖著他走,而是喚起他內在的精神動力,激勵他不斷向上攀登)。 3、對待自我:新課程強調反思(未完待續(xù))
【新課程與教學改革續(xù)】相關文章:
走進新課程,挑戰(zhàn)新課程論文06-02
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12-13
課堂教學改革反思08-24
作文教學改革與方法08-24
課堂教學改革淺析08-23
教學改革經驗交流03-16
新課程培訓心得05-14
新課程教學反思04-18
創(chuàng)新課程心得11-25
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思考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