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英語教學論文|英語教學中美學培養(yǎng)初探
英語教學中美學培養(yǎng)初探
語言是學會的,而不是教會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什么東西最能吸引人的興趣呢?當然是事物的美。對于語言來說,則是指語言本身內(nèi)在的美。
美,英語單詞為“beautiful”,詞典中解釋為“美的、美麗的、美觀的、令人生美感的。”既可指a beautiful face(漂亮的面容)、a beautiful flower(美麗的花)、a beautiful voice(動聽的聲音),亦可指beautiful weather(怡人的天氣)等等。翻開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通用教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每一單元、每一篇課文都蘊藏著美。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雕塑家羅丹說過:“美到處都有,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英語的美是豐富多彩的、無窮無盡的,問題在于我們是否能夠發(fā)現(xiàn)美。作為一門外語,要想學好它,首先要培養(yǎng)起學生足夠的興趣。當然要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追求美,形成興趣的話,就必須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
這里筆者不想去一一析解職業(yè)高中《英語》課本第一、第二冊哪一篇文章是人物的美,哪一篇是自然的美,亦或是語言的美。只想就在從事英語教學活動中如何對職中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美學培養(yǎng)初步的探索。
我們知道職中學生大部分學習基礎都比較差,厭學情緒較嚴重,尤其是對于英語這門洋文的更是如此。所以要想提高職中學生英語水平,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讓他們發(fā)現(xiàn)英語這種人際關系交往中的工具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興趣成為學好英語最好的老師。在從事職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對于職校學生這一特殊的群體,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yǎng)他們的美學觀念,進行美的教育。
一、教學過程中審美情境(situation)的培養(yǎng)
情境教學是現(xiàn)代教育過程中常見的教學方法。它常常能給人創(chuàng)造一個身臨其境之感,便于學生運用多種感覺器官去欣賞美,接受美,從而形成對該事物強烈的興趣,最終掌握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十月份,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出教室去欣賞自然界的風光:明媚的陽光、藍色的天空、清澈的小河、彎彎的小路以及忙碌在田里的農(nóng)民,讓學生去閱讀職高教材第一冊P42頁Reading短文“The Climate in Beijing”。課文以“The best time to Beijing is spring and autumn”開頭,介紹了北京的春天和秋天:天氣的溫和,天空的晴朗。這樣,我們雖然沒有去過北京,但是我們可以在這樣一個情境下掌握一些新單詞“mild(溫和的)”、“clear(天氣晴朗的)”、“monsoon(季風)”等,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語句,如“Our country is very beautiful.”“We enjoy ourselves learning this lesson.”。當學生們能脫口講出一句英文句子時,他們會發(fā)現(xiàn)英語其實是很容易的。
同時,我們在分析自然界的美景之后,教師舌鋒一轉,告訴學生其實我們的祖先曾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有價值的美。此時,教者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將學生置身與歷史文化遺產(chǎn)這一特定的美景之中,通過幻燈介紹大雁塔、半坡遺址、秦始皇兵馬俑,在幻燈放映過程中,將這些單詞一一列出,激發(fā)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熱情,使學生陶醉在美的情境中,自由自在地學習英語。
二、教學中審美感受力(prehension)的培養(yǎng)
審美感覺作為審美活動的一種心理功能,指的是人們直接通過視覺和聽覺獲得美的事物的完整印象和總體感覺。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對所見所聞的觀察,傾聽和體驗,猶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們認為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教會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們有了這些能力之后,則要教會他們保持他心靈的贊美之情和善良之意。”
文學藝術作品的美可以通過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來感受。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它的美亦可以通過英語的文字、語調(diào)、語氣和特殊的句式進行感受。讓我們來聽一段對話:
(One morning a car came up the road . It was not a big car. It was a very small car , a “baby car” . A pretty German girl was at the steering wheel.)That is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girl and the garage man :
“The tank is empty . Fill it up, please, ”She said to the garage man.
The man looked at the baby car and smiled.
“With milk?” he asked,”We have no milk.”
“No,with petrol , of course,” the girl laughed.
“All right then, With petrol.” He filled the tank.
……
對話雖然簡單,但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活靈活現(xiàn)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輕快的語言,伴有升降調(diào)的疑問語氣、與”the garage man”的調(diào)侃。“a ‘baby car’”與“a pretty German girl”相得益彰。教者通過讓學生聽這段對話,讓學生感受到英語這種語言的美。然后教者可以讓學生模擬各種簡單的對話,使他們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輕松愉快地接受英語,學會使用英語這一語言。
三、教學中審美想象力(imagination)的培養(yǎng)
想象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是審美活動中的重要的心理功能,其中最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是聯(lián)想。德國著名的文藝理論家萊辛說:“凡是我們在藝術作平里發(fā)現(xiàn)為美的東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過眼睛去發(fā)現(xiàn)其為美的。”
語言本來是枯燥無味的,英語也不例外。要想讓學生感受到這種語言的美,除了要求教者盡量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受力之外,還要求教者在從事教學活動時注重對學生審美想象力的培養(yǎng)。從一棵樹聯(lián)想到一片森林(from a tree to woods),由一朵花想象到滿園春色(from a flower to a garden full of the beauty of spring)。例如,對于一座空蕩蕩的房子,如果教者能幫助學生裝上想象的翅膀“墻上配置一些插座(some wall sockets),房間里放置一些現(xiàn)代化的設備:冰箱(refrigeration)、洗滌機(dishwasher)、電子鐘(an electric clock)以及吸塵器(a vacuum cleaner)、電視機(a TV set)等等,如此一來,在我們想象的空間中,不知不覺中學生學完了課文《Electricity in the house》(職中《英語》第一冊P111頁)中的生詞,在此基礎上教者再幫助學生組織語言。這樣,有了美好事物的影子,再有聯(lián)想作為橋梁,我們自然而然地就能讓學生學會英語。
總之,有了美的感受,必然會產(chǎn)生對美的向往,形成興趣,最終學好英語。法國十九世紀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家都德在《最后一課》中描述了一個什么都不會的學生little Franz在上最后一堂法語課的情景和感受。當他聽說德國人不允許他們再講法語,這是最后一堂法語課的時候,他感到很震驚,懷著對法語(他的本族語)的眷戀,產(chǎn)生了濃濃的興趣,他居然學會了最后一堂法語課上所有的內(nèi)容:語法、單詞和各種句型。而且他覺得學習法語一點也不難,所以他對以前本該用得來學習的時間卻被浪費掉感到后悔。
由此可見,任何東西,一旦對它產(chǎn)生興趣,要想不學好它幾乎是不可能的,英語也是如此。讓我們多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美不勝收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
【英語教學論文|英語教學中美學培養(yǎng)初探】相關文章:
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初探08-15
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興趣培養(yǎng)08-01
小學英語教學初探08-17
小學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運用初探08-20
初探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自主教育08-17
初探英語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策略08-02
英語教學中的任務型語言教學初探08-17
英語教學中的任務型語言教學初探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