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不同的學生 學習不同的數(shù)學
關鍵詞:差異 關注 平等 指導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蘊藏著極大的學習潛能,也存在著巨大的個體差異,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即使在小學一年級的數(shù)學課堂里,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差異也是很明顯的:一部分學生爭先恐后地應答,表現(xiàn)得很出眾,很活躍;但更多的學生或缺乏勇氣,或不善言辭,或沒有機會,而淪為聽眾或觀眾。有時候,我們經(jīng)?梢砸姷侥切┰谝恍┙處熆磥硎菬o可救藥的、因而教師干脆對他們放棄不管的學生,他們也想學習,但因為跟不上,因此顯得一臉無奈和冷漠。同時,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因為有的學生性格內(nèi)向、膽怯,不善于在上課時與人交流,不敢舉手發(fā)言,這些學生最需要的也許不是知識,而是一次戰(zhàn)勝膽怯、超越自己的機會。面對這些學生,我們做老師的都會覺得心情很沉重,因為對于他們的困境,我們無能為力,愛莫能助。教育是成全每一個完整的人生的,可他們卻只能在課堂上虛度時光,浪費生命。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學生中弱勢群體的學習狀態(tài)。
因為學生間存在著差異,因此,學生對課堂教學的需要與期待也不會一樣,甚至很不相同,面對這些差異,任何整齊劃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敗的。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尊重差異,正確對待差異,把差異當作一種資源來開發(fā)。教師要全面觀察分析每個學生,關注個體差異,保護和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善于發(fā)現(xiàn)和平共處開發(fā)學生潛在素質和閃光點,決不能用一種標準衡量所有學生,應允許學生和發(fā)展程度和素質結構上存在差別,因勢利導,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發(fā)揮自己特長,張揚自己個性的學習環(huán)境。
如何讓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shù)學。我認為,首先,我們要為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平等的參與學習的機會。我們之所以認為“先學后教”、“先做后說”很重要,是因為這些教學策略的實施,更可能為所有學生提供平等和有效的學習機會。其次,要創(chuàng)造人人都有自尊、都有安全感的課堂教學氛圍,重要的是教師必須學會寬容和善待“差生”。為師者要懂得,就在這些“差生”中,很難保證不會產(chǎn)生出未來的牛頓、愛因斯坦、普希金、華羅庚、錢鐘書……在有安全感的課堂里,所有的學生才能敞開心扉,發(fā)揮潛能,顯露個性和才華,因為保護一顆健康、好學、進取的心比什么都重要,我們只有讓學生感到認為數(shù)學學習是快樂的,這樣學生才會學有所得。
在平時教學實踐中過程,我們要加強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與學習方式、策略、水平的個性化的考查與評價;對知識、技能、能力的考試,可以設目標水平不同的幾種試卷,供學生自主選擇,變考試為學生自我挑戰(zhàn)、主動進取的機會。
蘇霍姆林斯基通過對數(shù)學課堂的大量觀察、分析,得出有如下五種不同的學生。第一種是無需任何幫助就能很容易地解答任何應用題,教師剛剛讀完條件就舉手要求回答。對于這些學生,我們教師要挑選一些“超綱”的習題,給這些學生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輕松的、要求緊張地動腦的工作;有時候,需要給這些學生布置這樣的習題,使其不能獨立地解答出來,但是教師給予的幫助是以稍加指點和提示為限。第二種能很好地完成作業(yè),他們是靠付出勞動和用功學習而取勝的學生。第三種能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完成中等難度的習題,但是對復雜的習題有時解不出來。第四種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他們在一節(jié)課上所能完成的作業(yè),要比第二種、第三種學生所做的少一半到三分之二,但是教師無論如何不要催促他們。第五種學生沒有能力完成中等難度的習題。教師要為他們專門另選一些題目,始終只能指望他們在一節(jié)課上有所進步,哪怕一點點進步也好。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如果教師善于把學生引進一種力所能及的、向他們預示著并且使他們得到成功的腦力勞動中去,就連那些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也能多么勤奮地、專心致志地學習啊!這些學生在緊張的勞動中顯示他們那積極活動的精神,他們變得跟以前完全兩樣了,因為他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業(yè)上!狈彩墙o人以成功的樂趣的腦力勞動,總會收到發(fā)展學生能力的結果的。因此,我們教師應該讓每一個學生都在盡量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目的,讓不同的學生才能真正學到不同的數(shù)學。
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正在認真實踐“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思想,把算法最優(yōu)化與思維的個性化結合起來。但是,對不同的學生所需不同的學習時間,還很缺乏個別對待的共識和態(tài)度。有時,教師預設的教案仍像幽靈一樣操縱著教學同步劃一的進程,尤其是一些觀摩課,更容易異化為教案劇的表演;在平時課堂練習的時候,很少見到教師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習題,更多的是教師對每一道習題進行一般化的評點、反饋,又把學生獨立練習的時間搞得支離破碎,最缺少的則是教師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個別指導。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有四種角色,即追趕者、跟隨者、奔跑者和飛翔者。在上學年期初,我對所教的一個六年級的班級的五十多名學生,讓學生自己給自己定位,開始全班都是追趕者或跟隨者,到小學畢業(yè)會考時,就誕生20位奔跑者和飛翔者了,有一名學生,在數(shù)學畢業(yè)會考時考了滿分,成為全鎮(zhèn)二個數(shù)學滿分中的一個。由此可見,在民主、開放的教育環(huán)境中,學生所煥發(fā)的潛能和展現(xiàn)的差異,令人吃驚。無論潛能還是差異,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它們都是亟待開發(fā)利用的教育資源。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請飛翔者或奔跑者擔任小組的領頭雁與援助者,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歸屬感,不再無助;小組學習既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時空,又加強了教學的個別化;因小組的精誠合作,課堂才不會再有被冷落或遺忘的角落!霸谶@種情況下,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關心與相互信任相結合。學生就不會把教師單純地看成嚴厲的監(jiān)督者,也不會把評分當成一種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對老師說:某某地方我沒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會做。他的良心是純潔的,他不可能去抄襲別人的作業(yè)或者考試時搞夾帶。他想樹立起自己的尊嚴!(蘇霍姆林斯基語)
我們只有待到不同的學生真正能夠學習不同的數(shù)學的時候,也許才能說:數(shù)學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屬于學生。到那時候,也許不會再有令人揪心的學業(yè)失敗現(xiàn)象,把教師弄得心情焦躁、精疲力竭,這時候的教師才能感到更多的成就感,更深切地體驗到自己在跟學生一起進步,一起發(fā)展。
江蘇省江陰市青陽鎮(zhèn)旌陽小學:蔣儀
【讓不同的學生 學習不同的數(shù)學】相關文章:
角度不同,感受不同08-13
不同的學生作文04-07
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主動學習08-08
角度不同風景不同小學生作文(精選3篇)08-19
中班《找不同》數(shù)學教案03-23
與眾不同的數(shù)學課作文08-15
不同的我08-31
比較..的不同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