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改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并指出目前我國教育現(xiàn)狀中存在著學習方式單一的問題。學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大量科學研究表明:單純的行為參與方式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只有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為核心的學習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包括高層次思維在內的全面素質的提高。可見,改變學習方式根本在于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因此,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改善學習方式,讓每個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采用學生喜歡的多種學習方式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fā)參與學習過程
新的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強調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強調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把教材內容與具體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領悟數(shù)學、感受樂。如教學《認識人民幣》:新課開始前,用課件展示小朋友去超市買東西的情境,讓一年級的小朋友談談:平時你買過什么東西?買東西要用什么?要注意什么?讓小朋友談出自己購物的感受。在已有的購物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間相互交流并介紹自己拿出的是一些什么樣的錢幣,不知不覺認識1角,2角,5角,1元,2元……在練習中提出怎樣付1元錢買一把直尺?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有的說付1元硬幣或紙幣,有的說付2個5角,還有的說付10個1角,也有說付5個2角等等。學生對元和角之間的關系也就很清楚了。
“一切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來源于生活的現(xiàn)實!鄙钪刑幪幱袛(shù)學,處處有問題。而學生對這些身邊的物體比較熟悉,容易辨別,所以從生活入手,可以使學生很輕松的掌握所學的數(shù)學概念。如認識了“1千克”后,讓學生猜想1千克雞蛋大約有幾個?1個西瓜大約重多少?再動手稱一稱,證實誰的猜想更精確些?由于學生在對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比較中,對1千克的實際重量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又如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找朋友——長方形”活動中,學生發(fā)現(xiàn)黑板、門、桌面、數(shù)學書等都是長方形。這時他們體會到原來“長方形”這個朋友就藏在我們每個小朋友的身邊,只要平時能做有心人,注意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數(shù)學朋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既喚起了學生親近數(shù)學的熱情,又為學習活動增添了濃厚的興趣色彩,實現(xiàn)數(shù)學內容的生活化,生活過程的數(shù)學化。
二、開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做數(shù)學中親歷學習過程
實踐活動是圍繞要解決的問題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挑戰(zhàn)性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經歷思考與策略自主探索再創(chuàng)造的學習過程。數(shù)學學習應強調實踐性。數(shù)學的學習不能光靠背、記進行接受知識,而應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動手做數(shù)學。因為,通過探索與引導,能在自己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體驗、理解已獲得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增進運用數(shù)學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信心,使探索性得到開拓,創(chuàng)新性得到發(fā)展。如學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后,組織學生開展一次實踐活動:學生應用帶好的測量工具,自選物體測量長度;顒舆^程:首先組內交流介紹測量工具,過程和測量結果,然后組間交流與眾不同意見;最后全班交流,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整個實踐活動從選物體、選工具、選方法、選單位都讓學生自主充分選擇,人人參與,成了活動主人,既長了見識,豐富了對長度單位的理解,拓寬了使用領域,更重要的是在親身實踐過程中實現(xiàn)了自身價值,嘗到了學習的快樂。
三、倡導合作討論,引導學生在交往中親歷學習過程
合作與交往是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是人的素質發(fā)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每個學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學習歷程。即使是同一學習內容,同學之間所采用的學習方法,所經歷的學習過程也存在著差異。教學中如果善于適時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堂討論,交流學習方法,并營造合作需要的寬松民主氛圍,不僅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知識,情感交流,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充分、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找到自己位置,獲得自身價值的肯定,學會傾聽他人意見,評點他人觀點,接受他人意見;還可以使每個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延伸學習過程,促進學法在“求異”中再“求佳”。
1、利用探究問題進行合作學習。數(shù)學學習是一個活動探索發(fā)現(xiàn)的過程。開展合作學習不僅能幫助學生親身經歷、親自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而且能培養(yǎng)合作協(xié)調能力、合作互助精神。8的乘法口訣對學生來說是經過多次相同性質的學習,針對這一特點,試著采用生生合作學習的自由方式,把講授之權下放,鼓勵學生大膽自主探究。于是學生帶著責任、帶著興趣、帶著自信快樂地投入到了合作學習中。每個合作小組各顯神通,互相配合,說說、想想、算算、填填,8的乘法口訣很快就在學生手中誕生。這時有的小組還不罷休,集體研究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同的記憶規(guī)律,還有的要求老師發(fā)動挑戰(zhàn)性的競賽,自動選擇競賽組,比比誰記的方法多,誰記得口訣熟!學生是真正的學習英雄!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格局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即使是不尋常的“亂”也帶來了主體性的不尋常的發(fā)揮,他使學生盡情享受了隨之而來的快樂。更重要的是換來了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群體凝聚力的增強、學習自信心的激發(fā)。
2、利用開放題訓練進行合作學習。開放題除了具有形式、內容的開放外,還具有過程的開放、答題方法多樣化與結果的開放、答案的不唯一性與知識點的開放。用不同的知識解決開放題的訓練能夠為學生充分想象和創(chuàng)造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通過合作常常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發(fā)現(xiàn)不同結果,正是這種差異的客觀存在,為學生之間的交流搭建了表演的舞臺,為學生之間的交流奠定了基礎,學生在相互合作中相互促進、相互啟發(fā)。如:先補條件再解答練習就是屬于這類練習,可以根據不同的變化情況,確定不同的解答方法,得到不同結果:“一個籃球18元錢,----------------。一共需要多少錢?”有的同學根據足球個數(shù)的不同填出了許多不同條件,用乘法計算,甚至于填的個數(shù)擴展到10、100等,超出了乘法口訣計算范圍,拓展了對乘法算理的理解;有的同學從球的不同種類角度想到了一個足球、一個排球的價錢等,用加法計算……學生們討論熱烈,方法眾多,幾乎每個學生都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學生在民主平等的合作氛圍中學會了交流、學會了接受、學會了創(chuàng)造!
3、利用意見沖突進行合作學習。認知沖突是學習動機的源泉。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有時侯會出現(xiàn)一定的意見分歧,此時的合作,會形成濃厚的研究氛圍。學生自覺的針對問題要害進行質疑,反駁不同的意見,在思維不斷碰撞過程中實現(xiàn)解題策略的統(tǒng)一。例如選問題解題“3輛卡車運18根電線桿。(1)用幾輛車?(2)平均每輛運幾根?”哪一個問題才是合適的?有的選(1)、有的選(2),意見明顯不同,究竟選哪一個爭論不休。這時,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把問題留給學生自己解決,各小組便頓時沸騰起來,人人激動的要搶先發(fā)表意見,闡明觀點:題目條件已經知道用3輛卡車,就不用求用幾輛車了;18根是3輛卡車運的,正好求平均每輛運幾根……最終自然的從正反兩個方面用理說服,辯明了道理,統(tǒng)一了意見。
總之,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自覺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改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相關文章:
淺談小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08-13
倡自主學習 引過程輝煌08-17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探索08-17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探究08-17
教學微格研究自主學習——學生參與的入門08-17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運用和指導08-02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觀滄!08-16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探索與實踐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