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
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
山東青島徐家小學 李志鵑
新課程改革,遵循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強調(diào)多識字,少寫字,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教學中,為使學生達到一定的識字數(shù)量并鞏固所識漢字,我努力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辦字報,讀字報,進行字報展評。學生識字興趣高昂,效果良好。具體做法如下:
一、看報—剪字—貼字報
語文教學目標中,要求學生會寫的字,學生掌握的很好。但只認不寫的字,學生往往如“過眼云煙”,印象不深。有些字甚至重復出現(xiàn)多次,學生還是記不住,要想解決這一困惑,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于是,我便嘗試著讓學生辦字報。要求學生從爸爸媽媽讀過的報紙中,將自己學過的字剪下來,或從用過包裝盒上,剪下認識的字,或從廣告牌上,商店名中記下自己認識的字貼在備用紙上,一份份簡單的,稚嫩的字貼報便誕生了。課堂上,抽出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讀一讀自己的字極。讀者,興致勃勃;聽者,羨慕三分。讀完后,將字報張貼在“成果欄”中,其他學生也可看“報”識字。這樣一來,不僅養(yǎng)成了學生識字貼報的好習慣,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讀書讀報的習慣。學生的識字量增加了,鞏固率提高了。
二、組詞、連句子
剛開始幾份字報,字體、字號各不相同,字與字之間也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完全是字與字的累加。后來,我對辦報提高了要求:“如果能將剪下來的字組成詞語粘貼,那就更好了。有能力的同學,還可以試著組成簡短的句子。”小學生的心,是把燃燒著的火。每個同學都不甘落后,都想成為老師和同學心目中“有能力”的同學。于是,學生將“大”與“小”貼在了一起,將“雨”與“中”、“明”與“月”、“文”與“學”……貼在了一起。學生組成的詞語太豐富了。課堂上交流時,小學生毫不吝嗇地鼓起掌來,真正地達到了合作交流,成果共享的目的。更可喜的是“我是小學生”“老師辛苦了”、“媽媽我愛你”等簡短的句子,出現(xiàn)在學生的字貼報上。凡是小學生感興趣的詞語或句子。小學生總是想方設法去找字剪貼組合。字貼報的效果遠遠超越了預料中的設想,成為學生表達自己真實感受的一方陣地。
三、歸類貼字
為了滲透邏輯歸類思想,我布置了階段性作業(yè),將認識的字與事物聯(lián)系起來記憶。如:按水果類、蔬菜類、交通工具、動物類、用具類等分類貼字,這需要學生長期堅持、將所學的字詞,歸類各界積累,加以整理。這樣一來,學生的課余時間,自主性很強。有些學生家長也積極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來,幫助孩子剪剪貼貼,并不時地給予褒獎。
創(chuàng)辦字報,緩解了學生識字難的問題,同時培養(yǎng)了孩子動手動腦,自主學習的習慣,達到了合作交流,成果共享的目的。面對一份份五彩紛呈、透視著稚嫩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字貼報,我更加堅定了從興趣入手,以興趣促學習的識字方法。
【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相關文章:
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08-17
學生語文興趣培養(yǎng)四法08-17
怎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08-17
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08-13
淺談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yǎng)08-17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