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現(xiàn)狀及思考論文

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現(xiàn)狀及思考論文

時間:2022-11-21 23:57:59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現(xiàn)狀及思考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現(xiàn)狀及思考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現(xiàn)狀及思考論文

  【內容提要】

  有關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的早期研究表明,遠程教育比面授教育更具成本效益。遠程教育的成本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入讀學生人數(shù);課程開發(fā)和傳遞的固定成本。然而,分析網(wǎng)上教育成本效益的實證研究可謂相當缺乏。本文首先介紹一些早期關于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的研究結果;進而描述最近的網(wǎng)上教育的成本效益研究;最后,文章探討了開放遠程教育的重要主題,并對未來研究的領域提出了建設性提議

  迄今為止,已經(jīng)有許多的研究探討了開放遠程教育在不同環(huán)境中運用技術傳遞時的成本效益,這些研究主要是關于開放遠程教育相對于傳統(tǒng)面授教育的經(jīng)濟與教育優(yōu)勢。另外,較近期的研究也分析了影響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的各種因素。但是,基于實證數(shù)據(jù)去探討網(wǎng)上教育這種新現(xiàn)象的研究仍然相當缺乏。本文首先回顧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的早期研究,然后分析網(wǎng)上教育成本效益的一些新近調查。另外,本文也討論了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的重要主題,并指出未來研究需要探討的一些領域。

  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的早期研究

  影響成本效益的主要因素

  卡珀與弗萊徹(Capper and Fletcher,1996)通過分析已有的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的研究,概括了影響成本效益的主要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所提供的課程數(shù)量、課程修訂的頻密程度、所使用的媒體類型、學生支持服務的種類和多寡,以及輟學率。瓊斯與西蒙森(Jones and Simonson,1990)的一項研究也支持卡珀與弗萊徹的研究結果。根據(jù)文獻研究,影響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的三大因素是:媒體的選擇、遠程教育課程的規(guī)模和種類以及學生的人數(shù)。雖然遠程教育并非必定是一種費用低的教學形式(Rumble,1982),但是,有一些研究指出,如果有足夠數(shù)量的學生修讀有關的遠程教育課程,龐大的資本投資從成本效益上說可能是合算的。

  總的來說,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的早期研究表明,由于課程開發(fā)成本是開放遠程教育的主要費用之一,所以為大量學生提供少量課程,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然而,這些研究并沒有根據(jù)不同的技術運用、學生支持服務的類型和數(shù)量及輟學率,來研究一門課程的理想學生人數(shù)。

  開放遠程教育的有效性

  如前所述,開放遠程教育系統(tǒng)之所以具成本效益,主要在于其規(guī)模經(jīng)濟效益。但是,在探討相關文獻中關于這一論點前,我們首先需要探討不同技術運用在開放遠程教育中的有效性。

  一些早期的研究(Chu and Schramm,1975,Clark,1985;Kulik etal.,1985;Clark,1994;Kozma,1994;Capper and Fletcher,1996;Carter,1996;Moore and Thompson,1997)比較了遠程教育和面授教育的有效性,以及不同技術在有效性上的差異,所得的結論如下:

  ● 在許多情況下,遠程教育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具有同等的有效性,在學習效果方面也沒有差異。

  ● 沒有一種技術在教學中具有特別的優(yōu)勢。

  瓊斯與西蒙森(Jones and Simonson,1990)指出,當以學習成就、師生態(tài)度和整體成本效益作為指標來測量有效性時,遠程教育似乎是最具有效性的。尼爾森與塔托(Nielsen and Tatto,1993)以學生的測驗成績?yōu)橹笜藖肀容^遠程教育模式和面授教育模式的教師培訓,證明了遠程教育的有效性。勒德洛(Ludlow,1994)分析了以衛(wèi)星傳遞的遠程教育,發(fā)現(xiàn)即使其成本比其他課堂教學的課程昂貴,但是互動式的衛(wèi)星培訓課程是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因是入讀學生人數(shù)較多、學生有較大機會修讀高質量的課程以及能獲得較好的資源和支持。然而,這些研究在方法論上存在著不足之處。

  霍爾(Hall,1997)比較了一家高新科技企業(yè)中以采用唯讀光碟來進行培訓和面授的培訓方式。在三年的先行性研究中,發(fā)現(xiàn)采用唯讀光碟的方式的成本比面授方式低47%,另外,唯讀光碟的優(yōu)質教學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和策略,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具有效性,培訓的時間也相應減少。

  一般來說,研究表明,不論采用哪一種技術,開放遠程教育與面授教育的有效性是一樣的。但是,當把遠程教育和傳統(tǒng)教育的畢業(yè)率作一比較時,遠程教育的有效性就較低(Rumble,1997,165-166頁)。另外,遠程學習者和傳統(tǒng)學生的教育體驗也不太相同。至于有關課程的完成率/畢業(yè)率、學習的質量和學生的成就,我們就需要更多的實證數(shù)據(jù),才能夠評估開放遠程教育的有效性。

  開放遠程學習的成本效益

  穆爾與湯普森(Moore and Thompson,1997)概述了一些關于成本效益的研究,這些研究探討在不同環(huán)境下、采用不同類型技術作媒體的教學模式。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1982)和肖沃爾特(Showalter,1983)進行的研究是早期調查的兩項實例。克里斯長弗指出,在為偏遠地區(qū)美國空軍學生提供培訓時,高級電子教學系統(tǒng)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具成本效益。肖沃爾特報告稱,通過音頻會議系統(tǒng)向專業(yè)人士提供繼續(xù)教育,成本效益高達55%。其他研究(Schmidt,Sullivan and Hardy,1994)也指出,在美國幼兒班至十二年級中應用音頻會議,也相當具成本效益。

  另外一些研究(Showalter,1983;Hosley and Randolph,1993;Trevor-Deutsch and Baker,1997)比較了視頻會議的遠程教育以及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成本效益。這些研究強調,在工作場所進行培訓,可以減少交通費,從而節(jié)省很多開支,因此,通過視頻會議進行的開放遠程教育,可以享有規(guī)模經(jīng)濟的效益。

  卡珀與弗萊徹所分析的許多研究都支持遠程教育具備成本效益。斯里蘭卡的研究顯示,在師范學院或在職教師培訓課程,遠程教育遠比面授培訓課程具成本效益,前者是后者的4.5至6倍。遠程教育之所以具成本效益,主要原因是修讀遠程課程的教師仍然可以繼續(xù)全職授課,至于選擇其他教育模式的教師,則需要脫產(chǎn)培訓。這個研究顯示,遠程教育之所以具成本效益,最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課程參與者既能繼續(xù)全職工作,又可省下交通費。

  正如穆爾與湯普森(Moore and Thompson,1997)表明的,成本效益主要取決于成本與教育價值的關系,而非單單在于成本本身。再者,由于技

  術的變化迅速,與這些技術相關的成本也就有很大的變化,要預測某種技術的成本,是相當困難的。正如赫茲爾(Hezel,1992)提出要“比較教育成果和投入是否值得”,而不是遠程教育與傳統(tǒng)面授教育的相對成本。

  網(wǎng)上教育成本效益的新近研究

  許多教育工作者或決策者相信,網(wǎng)上教育的主要好處在于其成本可以被大量的學生來分攤,這樣教育機構就能擁有規(guī)模經(jīng)濟(Kearsley,2000;Inglis,1999;Whalen and Wright,1999)。這些研究假設入讀學生人數(shù)龐大,院校的收入便會增加,學生人均成本和運作費用也就得以降低。但是,分析網(wǎng)上教育成本效益的實證證據(jù)可謂非常缺乏。

  1999年,加拿大卓越中心網(wǎng)絡的電子學習發(fā)展計劃小組進行了六個案例研究,其中兩個可以在網(wǎng)上瀏覽。當中兩個案例(Bartolic-Zlomislic and Bates,1999;Bartolic-Zlomislic and Brett,1999)考察了:①資本費用和經(jīng)常性費用;②生產(chǎn)成本和傳遞成本;③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研究分析了每種技術的成本結構和測量了每個學習者的單位成本。他們的研究所評估的成本并不包括運作成本,因為這個數(shù)字并不存在。有關效益的數(shù)據(jù)包括:①學習成果效益;②教育價值效益;③社會效益或增值效益。所涵蓋的數(shù)據(jù)包括定量和定性的,以及學生、教職員和行政人員各個方面。

  巴爾托利奇-茲洛米斯利奇與布雷特(Bartolic-Zlomislic andBrett,1999)的案例研究分析多倫多大學安大略省教育研究所一門完全以因特網(wǎng)來傳遞的研究生課程。該課程以前是采用帕迪(Parti)的基于UNLX操作系統(tǒng)的郵件和會議軟件,現(xiàn)則改用基于因特網(wǎng)的萬維網(wǎng)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tǒng)軟件。這項研究的結果預測在五年時間內,這門網(wǎng)上課程可以賺取1962加拿大元的名義利潤,而要達到收支平衡,就必須至少招得19個學生。這項研究的總結是,在一個專門的市場中,以相對低的成本向學習者提供高成本效益的網(wǎng)上課程,是可能的。另外,該研究也指出,雖然軟件由帕迪轉為萬維網(wǎng)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tǒng),占網(wǎng)上課程最大部分成本是教師的指導時間和批改作業(yè)時間,這是因為課程的性質強調積極的網(wǎng)上討論。如果課程的建構主義環(huán)境能夠減少,這些成本將可以降低。教師和學生認為,除了課程的內容外,他們也學到一些另外的技能,如電腦技能和寫作技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一項案例研究(Bartolic-Zlomislic and Bates,1999)的結果也與此類似。

  英格利斯(Inglis,1999)試圖探討課程由印刷品為主轉變到以因特網(wǎng)為主的成本變化,并嘗試尋找一些理據(jù)支持這種轉變。英格利斯發(fā)現(xiàn),以四種收生水平(50/100/150/200個學生)來看,因特網(wǎng)的傳遞方式的生均成本,沒有印刷品傳遞方式那么符合成本效益,網(wǎng)上課程的傳送成本(例如,因特網(wǎng)服務公司的收費和個別化支持)占去整體成本的很大部分。英格利斯預測,把課程放上因特網(wǎng),其成本很有可能比他論文中的估計為高。這項研究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表明,在傳統(tǒng)印刷品為主的遠程教育中,大部分可能的規(guī)模經(jīng)濟效益都是在設計、開發(fā)和傳遞階段獲得的。

  除此以外,也有一些實證研究專門比較基于因特網(wǎng)的遠程教育課程和傳統(tǒng)面授課程的成本效益。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比較了傳統(tǒng)教室和遠程課程中一系列非同步教學網(wǎng)上技術的運作成本,這些技術包括電子郵件、因特網(wǎng)和網(wǎng)上教材。在不考慮規(guī)劃生產(chǎn)成本以及科技基建的投資的前提下,該研究發(fā)現(xiàn)遠程教育課程中的非同步教學是合乎成本效益的,教員花在遠程教育課程上的時間與傳統(tǒng)課程相等或較多,而運用時間的方法也有不同(Bakia,2000)。

  惠倫與賴特(Whalen and Wright,1999)的另一項研究指出,與課堂培訓相比,因特網(wǎng)培訓的固定成本較高,但是其課程傳遞的可變成本較低,因而可以相抵。一般來說,網(wǎng)上培訓比課堂教學更具成本效益,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課程傳遞所需時間大大減低;其次,因特網(wǎng)的培訓可以向大量的學生傳遞課程。非同步與同步的網(wǎng)上教學相比,前者較具成本效益,因為同步網(wǎng)上教學需要一個固定的教師去傳遞課程,因而在教師薪酬方面也要付出較大的成本。另外,網(wǎng)上教育平臺的成本會影響課程的平均成本,這是由于不同平臺的特許使用費和升級的成本會有所不同。另外,課程中多媒體元素的比重也會大大地影響到成本的水平。

  韓國國立放送大學一項有關網(wǎng)上課程的成本效益研究(Jung and Leem,2000)顯示,網(wǎng)上教學的開發(fā)成本和傳遞成本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1998年與1999年網(wǎng)上課程的平均成本分別是12,768和7,902美元)。與利用教育電視和教科書的遠程教育課程相比,網(wǎng)上課程的完成率較高(前者課程完成率是55.2%,后者課程完成率則是93.1%),因此每個完成課程者的生均成本也就較低。另外,兩類不同教學模式的學習者在學習成果和計算機運用能力方面也有顯著的差異。

  雖然以上所討論的研究可以讓我們對網(wǎng)上課程的成本效益有一些認識,但是我們仍需對網(wǎng)上教育課程的“主要成本因素有深入的了解”(Bakia,2000,52頁),并更加嚴格地探討不同學習環(huán)境下的成本效益數(shù)據(jù),這樣才能較有把握地對網(wǎng)上教育的成本效益作出結論。

  從以上提到的文獻研究來看,網(wǎng)上教學的規(guī)模、設計和制作質量、院校的教學論價值以及軟硬件成本的急劇轉變都會影響其成本效益。有些研究集中探討影響網(wǎng)上教育成本效益的具體因素,下面介紹這些研究的初步結果。

  影響網(wǎng)上教育成本效益的因素

  巴基亞(Bakia,2000)分析了以前一些有關網(wǎng)上教育的研究,這些研究探討的是高等教育在應用信息通訊技術時的成本效益,他的總結是“在發(fā)展中國家推行網(wǎng)上教育,最明顯障礙是因特網(wǎng)連結成本過高以及技術基本設施不足。即使因特網(wǎng)服務可以十分容易得到和收費合理,但是由于某些因素,在發(fā)展中國家的教育中應用信息通訊技術,其成本相對較高,至少在短期內如此”(Bakia,2000,52頁)。以往的研究除了指出與技術基本設備的相關成本外,還提及影響網(wǎng)上教育的成本和/或有效性等其他因素,包括:

  ● 修讀某個課程的學生人數(shù)(Capper and Fletcher,1996)。

  ● 所提供的課程數(shù)量(Capper and Fletcher,1996)。

  ● 網(wǎng)上課程多媒體組成部分的數(shù)量(Whalen and Wright,1999)。

  ● 由指導教師所帶領的互動(Whalen and Wright,1999;Inglis,

  1999)。

  ● 網(wǎng)上教育平臺的種類(Whalen and Wright,1999;Inglis,1999;Bartolic-Zlomislic and Bates,1999;Bartolic-Zlomislic and Brett,1999)。

  ● 同步與非同步網(wǎng)上互動的比重(Whalen and Wright,1999)。

  ● 學生完成課程的比率(Jung and Leem,2000)。

  另外,這些案例研究也提出了一些節(jié)省成本的策略。網(wǎng)上教育系統(tǒng)通常要求有一個包含大量網(wǎng)上課程和教材的資料庫,因為建立這樣的資料庫成本很高,大部分網(wǎng)上院校在建立的過程中都遇到許多的財政困難。為了降低網(wǎng)上教育的運作成本,許多院校采取的策略之一是把教育功能“分開”,例如網(wǎng)上課程發(fā)展、課程傳遞、教師指導、評估、一般行政事務以及學習者支持服務(Farrell,1999),現(xiàn)在這些不同的功能越來越多地由不同的專門院校負責。

  如前所述,探討網(wǎng)上教育成本效益的研究相對缺乏,另外,這些成本效益的研究在方法學上仍有不足之處,所以其研究結果只可作參考,而非定論。要對網(wǎng)上教育成本效益得出一些較確切的結論,我們需要更多關于成本和學習改進的有效和可信的實證數(shù)據(jù)。

  相關的課題和未來方向

  由于信息和通訊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可以預見,網(wǎng)上技術將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不同層次的教育機構和教學形式的變化。所以,教育工作者和決策者必須了解影響成本效益的各種因素,這樣我們才能探索一些合適的策略,改善開放遠程教育尤其是網(wǎng)上教育的整體成本效益。

  以上分析了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的已有研究,進而我們可以考慮未來研究領域的一些主題。

  教材的共享與重復使用

  要利用網(wǎng)上技術在開放遠程教育中獲得成本效益,方法之一是教材的共享與重復使用。與模擬系統(tǒng)不同,數(shù)字化的數(shù)據(jù)庫可以與計算機網(wǎng)絡聯(lián)系在一起,在全球的層面上進行共享,由使用者作出修訂,然后轉化為有意義的知識。

  舉例來說,韓國的網(wǎng)絡教師培訓中心與其他師范學院合作,建立了一個網(wǎng)上教師培訓課程資料庫。各個培訓中心可以通過不同途徑使用、修訂和推行資料庫中的網(wǎng)上培訓課程,由于這種共享的優(yōu)勢,培訓中心得以降低其課程開發(fā)的成本(Jung,2000)。

  另一個例子是墨西哥的蒙特雷科技與高等教育學院。這是一個包括27個校區(qū)的大學系統(tǒng),入讀學生有78,000人,全都來自墨西哥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這所院校所采用的是萬國商業(yè)機器的全球校園系統(tǒng),這個綜合系統(tǒng)提供因特網(wǎng)服務、網(wǎng)上課程的設計工具以及其他的數(shù)據(jù)庫。位于墨西哥的這所學院利用了系統(tǒng)以外的其他資源,為整個南半球的學生提供了超過2,500類遠程課程(World Bank,1998)。

  由于因特網(wǎng)和局域網(wǎng)的廣泛使用,不同校區(qū)得以聯(lián)系在一起,再加上使用了蓮花學習空間(Louts Learning Space)這個分布式學習系統(tǒng),教師可以分享彼此開發(fā)的教育資源。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協(xié)作的方式進行交流,并且直接向老師請教和使用圖書館資源;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在需要時修訂相關的課程。這樣院?梢圆挥门d建新的校園設施,但又能夠開更多的班、提供更多的課程。通過教育資源的共享,院校避免了資本投資的支出,從而在短期內節(jié)省相當數(shù)目的費用。

  建立伙伴關系

  通過建立伙伴關系,提供網(wǎng)上教育的院校可以與其他合作伙伴分擔費用,從而減輕有關的負擔。另外,遠程及開放院校可以與合適的企業(yè)建立伙伴關系,這樣投資風險就可以相對地降低。院校之間進行協(xié)作,既可實現(xiàn)技術和人才的交流,也能夠共同使用教材,各方因而都會從中得益。個別院?梢蚤_發(fā)自己有優(yōu)勢的網(wǎng)上課程,并與其伙伴交換其他院校具優(yōu)勢的學科。除此以外,也可以與國外的院校和企業(yè)建立伙伴關系。

  探討影響有效性的因素

  網(wǎng)上教育的成本效益的提高可以通過以下兩個途徑達到:降低成本或提高網(wǎng)上教育的有效性。最近的大部分研究似乎都只是試圖找出修讀網(wǎng)上課程學生的學習過程、滿足感和成就的因素,而不是把網(wǎng)上課程和傳統(tǒng)課程的成本效益作一比較。

  網(wǎng)上學習的成功取決于三大因素:教學設計、社會因素和學生的個人因素(Jung and Rha,2000)。

  以下的教學設計因素影響著網(wǎng)上互動和學習者的滿足感(Vrasidasand McIsaac,1999;McLoughlin,1999):靈活的課程結構;快速和頻繁的反饋;包含圖像的版面設計以及多元化的內容知識。這樣網(wǎng)上教育的有效性就得以提高。舉例來說,麥克洛克林(McLoughlin,1999)嘗試提出一種方法,為澳大利亞土著學生設計適合其文化的網(wǎng)上環(huán)境,共說明文化的主題和決定可以怎樣整合到網(wǎng)上課程的教學設計。他發(fā)現(xiàn)以下的設計策略能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和提高他們的滿足感:提供多元化的內容知識;采用參與性的課程結構以及建立動態(tài)的網(wǎng)上學習社區(qū)。

  社會因素也會影響到網(wǎng)上學習的有效性。安德森與哈里斯(Andersonand Harris,1997)識別了一些因素,這些因素會影響到因特網(wǎng)教學工具的運用和其可感受到的好處。當中最具影響力的因素是學習者的人際互動和社群整合。麥克唐納與克布森(McDonald and Gibson,1998)的另一項研究也支持這個研究結果。另外,古納瓦德納與齊托(Gunawardenaand Zittle,1997)的研究也顯示在包含電子會議媒體的課程中,學習者在社群層面的參與占其滿足感的六成。他們建議,為了提高網(wǎng)上教育的有效性,教學策略的設計必須考慮到社群層面的參與和計算機學習環(huán)境的整合。

  學生的個人因素在網(wǎng)上學習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學生自身已具備的有關信息科技和科目的知識也會影響到網(wǎng)上課程的學習(Limbach,Weges and Valcke,1997;Wishart and Blease,1999;Hilland Hannafin,1997)。林巴赫、韋格斯與瓦爾克(Limbach,Weges andValcke,1997)指出,在設計遠程學習環(huán)境時,最好加以考慮與學生有關的各個變項,這樣學生就可以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和傳遞方式,遠程教育的有效性因而能夠提高。

  縮小數(shù)字鴻溝

  與日俱增的科技為遠程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網(wǎng)上課程為由于費用、時間或地理限制而未能接受教育的人士提供了學習良機,特別是在職的成人。另外,以前未有提供

  開放遠程教育的普通院校,現(xiàn)時都應用了各種的網(wǎng)上技術,提高其課程的靈活性和開放性。雖然大部分人都同意高新科技確實提高了教育和培訓的靈活性和開放性,但是許多學習者仍未有機會使用必要的技術。有人擔心,數(shù)字的鴻溝(即“能夠使用科技的人”和“未能夠使用科技的人”之間的差距)已經(jīng)越來越大,而這種情況將會繼續(xù)下去。所以,網(wǎng)上教育成本效益的研究必須探討消除或減小數(shù)字鴻溝的問題。

  消除方法學上的限制

  一般來說,相關的文獻顯示:“與面授教育相比,遠程教育可能較具成本效益,其成本主要視乎學生入讀人數(shù),以及課程開發(fā)與傳遞的固定成本”(Cukier,1997,138頁)。然而,新近的一些研究嘗試評估網(wǎng)上教育的成本效益,但“課程開發(fā)成本和學生負擔的成本”往往都未包括在內;另外,“這些研究運用的方法論都不同,所以在進行比較時非常困難”(Bakia,2000)。由于網(wǎng)上教育成本效益的研究相當有限,在方法學上也有不少限制,所以這些只可看成是初步研究,而非無可置疑的定論(Jung and Rha,2000)。

  未來的研究課題

  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必須繼續(xù)探討一些更好的方法,提高開放遠程教育的質量和成本效益。在這個方面,未來的研究應該強調以下的一些主題:

  ● 網(wǎng)上課程形式的標準化能否在不影響教育質量和/或不會減少網(wǎng)上互動的前提下減少成本?

  ● 網(wǎng)上資源的共享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善虛擬教育的成本效益?不同的網(wǎng)上課程設計策略可以怎樣影響成本效益?

  ● 要在維持高互動水平的情況下改善成本效益,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哪幾種?

  ● 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怎樣才能達到規(guī)模經(jīng)濟?

  ● 要達到最高水平的成本效益,開放遠程或網(wǎng)上課程的更新或修訂需要相隔多久進行?

  評論

  成本效益研究是開放遠程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它不僅是評價教育成效的指標之一,而且有助于我們考慮如何在保證教育質量的前提下,減少成本,提高效益。然而,在我國開放遠程教育領域中這類研究甚少,我們希望本文的發(fā)表,能促進我國的遠程教育工作者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鄭仁星博士詳盡地介紹和分析了國際上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的研究現(xiàn)狀,研究結果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影響成本效益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課程的數(shù)量、課程修訂的經(jīng)常性、媒體類型、學生學習支持服務的類型和多少以及輟學率等。遠程課程的開發(fā)是遠程教育的主要開支之一,學生的數(shù)量越多,才越符合成本效益,即規(guī)模經(jīng)濟效益。第二,開放遠程教育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遠程教育和面授教育具有同等的有效性。無論采用哪種技術,都不會影響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沒有一種技術在遠程教育中擁有絕對的優(yōu)勢。但遠程教育必須有良好的教學設計和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即高質量的課程和良好的資源與支持。第三,開放遠程教育的成本效益。精心規(guī)劃的開放遠程教育比較面授教育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這在崗位培訓和網(wǎng)上教學環(huán)境中尤其得到證明。這是因為在遠程教育的環(huán)境中,我們不需要全職的上課教師,學生不需要脫產(chǎn)學習,甚至可以節(jié)省學生到學習場所的交通費用。第四,網(wǎng)上教學成本效益。在這方面我們應該考慮的因素更多,包括學生人數(shù)、課程數(shù)量、多媒體運用、教師指導的互動、教育平臺、同步和非同步網(wǎng)上互動、學生完成課程的比率等。第五,關于網(wǎng)上教學成本效益需要進一步的嚴格的實證研究。

  鄭博士的論文對探討我國開放遠程教育的成本效益很具啟發(fā)意義。開放遠程教育比傳統(tǒng)的面授教育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這在亞洲地區(qū)的情況也得以證明,例如,在英迪拉·甘地國立開放大學,遠程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成本大約是傳統(tǒng)大學的35%,如三年制本科課程的單位成本是6,000印度盧布,而傳統(tǒng)大學需16,428印度盧布。在香港公開大學,每位畢業(yè)生的培養(yǎng)成本僅占普通高校的1/4。為什么遠程教育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呢:首先,由于印刷教材和多媒體教材可大量復制,遠程學生比面授學生的人數(shù)要多得多,從而可以降低生均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繼而,遠程教育不需要龐大的全職教師隊伍,而主要依靠從傳統(tǒng)大學和各行業(yè)精英中聘請的兼職導修教師,這樣既有精簡之利,又博各家之長。最后,遠程院校不需要維持廣袤遼闊的校園。必須指出,在探討開放遠程教育的成本效益中,我們必須考慮教育的有效性問題,即教育的成效問題,這是因為學生的學習成功直接影響著遠程教育的成本效益。遠程學習的成功取決于三方面的因素:教材(如適合自主學習的遠程教材的設計和開發(fā))、社會因素(如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等)、個人因素(如自律學習、學習動機等)。遠程教材的開發(fā)是許多開放大學最大的投資,而在社會和個人因素方面,遠程教育需要一定的開支,提供良好的學生支持服務,從而提高遠程學習的成功率。學生學習的成功率越高,生均成本就越低,成本效益就越好,教育成效也是評價一所院校的重要指標之一。最后,要強調的是,要提高開放遠程教育的成本效益,高質量的教材和資源的共享尤為重要,資源共享也是遠程教育比較其它教育形式的主要優(yōu)勢之一。另外,良好的教育的合作和聯(lián)合也有助于大大降低成本。從這種意義上來講,開放遠程教育應該是建立在最大限度發(fā)揮各院校的優(yōu)勢的基礎上,教育機構之間進行合作和聯(lián)合的一種教育事業(yè)。

  (張偉遠)

  【校 對 者】張偉遠

  【參考文獻】

  [1] Anderson,S.E.& Harris.J.B.(1997).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mount of use and benefits obtained by users of a statewide Educational Telecomputing Network.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45(1),19-50.

  [2] Bakia,M.(2000).Costs of ICT use in higher education:what little we know.TechKnowLogia,January/February,49-52.Available at http://www.techknowlogia.org/

  [3]

  Bartolic-Zlomislic,S., & Brett,C.(1999).Assess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elelearning:a case study from 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Available at http://research.cstudies.ubc.ca/

  [4] Bartolic-Zlomislic,S.,& Bates,A.W.(1999).Assess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elelearning:a case stud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Available at http://research.cstudies.ubc.ca/

  [5] Biner,P.M.,Bink,M.L.,Huffman,M.L.,& Dean,R.S.(1995).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iating and predicting the achievement of televised-course students and traditional-course students.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9(2),46-60.

  [6] Bullen,M.(1998).Particip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 online university distance education.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3(2),1-32.

  [7] Capper,J.,& Fletcher,D.(1996).Effectiveness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print-based correspondence study.A paper prepared for the Institute for Defense Analyses.Alexandria,VA.

  [8] Carter,V.(1996).Do media influence learning?:Revisiting the debate in the context of distance education.Open Learning,February,31-40.

  [9] Christopher,G.R.(1982).The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The Air Force reaches out through media:an update.In L.Parker & C.Olgren(Eds.),Teleconferenicng and Electonic Comminications.(pp.343-344).Madison,WI:University of Wisconsin-Extension.

  [10] Chu,G.& Schramm,W.(1975).Learning from television.What the research say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109 985.

  [11] Cla

  rk,R.(1983).Reconsidering research on learning from media.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3,445-459.

  [12] Clark,R.(1985).Confounding in education computing research.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1(2),445-460.

  [13] Clark,R.(1994).Media will never influence learning.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42(2),21-29.

  [14] Cukier,J.(1997).Cost-benefit analysis of telelearning:developing a methodology framework.Distance Education,18(1),137-152.

  [15] Daugherty,M.,& Funke,B.(1998).University faculty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web-based instruction.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3(1),21-39.

  [16] Farrell,G.M.(1999).Introduction.In G.M.Farrell (Ed.),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education:a global perspective.London:The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17] Gunawardena,C.N.,& Zittle,F.J.(1997).Social presence as a predictior of satisfaction within a computer-mediated conferencing environment.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1(3),8-26.

  [18] Hall,B.(1997).Web-based training:a cookbook.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19] Hezel,R.T.(1992).Cost effectiveness for interactive distance education and telecommunicated training.In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Annual Conference on Dist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pp.75-78).Madison,WI: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20] Hill,J.R.,& Hannafin,M.(1997).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from the World Wide Web.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45(4),37-64.

  [21] Hiltz,S.R.(1994).The virtual classroom:learning without limits via computer networks.Norwood,NJ:A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2] Hosley,D.L.,& Randolph,S.L.(1993).Distance &n

  bsp;learning as a training and education tool.Kennedy Space Center,FL:Lockheed Space Operations Co.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35 936.

  [23] Inglis,A.(1999).Is online delivery less costly than print and is it meaningful to ask?Distance Education,20(2),220-239.

  [24] Jonassen,D.,Prevish,T.,Christy,D.,& Stavrulaki,E.(1999).Learning to solve problems on the Web:aggregate planning in a business management course. Distance Education,20(1),49-63.

  [25] Jones,J.I.& Simonson,M.(1990).Distance education:a cost analysis.A paper for the Iowa Public Television.Available at http://www.iptv.org/FINELINK/resources/full_text/13-full 1-5.htm.

  [26] Jung,I.S.(2000).Koreas experiments in virtual education.Technical Notes,5(2).Washington,D.C.:World Bank.

  [27] Jung,I.S.,& Leem,J.H.(1999).Design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web-based training courses in a Korean corporate contex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1(1),107-121.

  [28] Jung,I.S.,& Leem,J.H.(2000).Comparing cost-effectiveness of web-based instruction and televised distance education.A paper prepared for the Institute of Distance Education of the Korea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Seoul,Korea.

  [29] Jung,I.S.,& Rha,I.(2000).Effectiveness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online education:a reveiew of literature.Educational Technology.

  [30] Kearsley.G.,(2000).Online education: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cyberspace.Belmont,CA:Wadsworth.

  [31] Khan,B.(Ed.).(1997).Web-based instruction.Englewood Cliffs,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32] Khan,B.H.(1997).Web-based instruction:what is &nb

  sp;it and why is it?In B.H.Khan(Ed.),Web-based instruction.(pp.5-18).Englewood Cliffs,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33] Kozma,R.(1994).Will media influence learning?:Reframing the debate.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42(2),7-19.

  [34] Kulik,J.Kulik,C.L.,& BangertDrowns,R.(1985).The importance of outcome studies:A reply to Clark.Educational Computing Systems,1,381-386.

  [35] Laffey,J.,Tupper,T.,Musser,D.,& Wedman,J.(1998).A computer-me-diated support system for project-based learning.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46(1),73-86.

  [36] Limbach,R.,Weger,H.G.,& Valcke,M.M.A.(1997).Adapting the delivery of learning materials to student preferences:two studies with a course model based on cases.Distance Education,18 (1),24-43.

  [37] Ludlow,B.L.(1994).A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and distance education models.In rural partnerships:working together.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Service No.ED 369 599.

  [38] McDonald,J.,& Gibson,C.C.(1998).Interpersonal dynamics and group development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2 (1),7-25.

  [39] McLoughlin,C.(1999).Culturally responsive technology use:developing an on-line community of learner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30(3),231-244.

  [40] Moore,M.G., & Thompson,M.M.(1997).The effects of distance learning:revised edition.ACSDE Research Monograph,15.Penn State University.

  [41] Naidu,S.(1997).Collaborative reflective practice:an instructional design architecture for the Internet.Distance Education,18(2),257-283.

  [42] Neilsen,H.D.& Tatto,M.T.(1993).Teacher upgrading

  in Sri Lanka and Indonesia.In H.Perraton (Ed.),Distance teaching for teacher training.London:Routledge.

  [43] Oblinger,D.G.(1999).Strong links:multiversity.IBM Magazine Winter.

  [44] Relan,A.,& Gillani,B.B.(1997).Web-based instruction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In B.H.Khan (Ed.),Web-based instruction.(pp.41-46).Englewood Cliffs,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45] Rumble,G.(1982).The cost analysis of learnin at a distance:Benezulelas Universidad Ncional Abierta.Distance Education,3(1),116-140.

  [46] Rumble,G.(1997).The costs and economics of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London:Kogan Page.

  [47] Rumble,G.(2002).Analyzing cost/benefits for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s.TechKnowLogia,April-June,60-64.Available at http://www.techknowlogia.org

  [48] Salmon,G.(1999).Computer mediated conferencing in large scale management education.Open Learning,14(2),34-43.

  [49] Schmidt,K.J.,Sullivan,M.J.,& Hardy,D.W.(1994).Teaching migrant students algebra by audioconference.The American Joural of Distance Education,8(3),51-63.

  [50] Shneiderman,B.,Borkowski,E.Y.,Alavi,M.,& Norman,K.(1998).Emergent patterns of teaching/learning in electronic classrooms.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46(4),23-42.

  [51] Showalter,R.G.(1983).Speaker telephone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school personnel serving handicapped children:final project report 1981-82.Indianapolis:Indiana State Departm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Indianapolis Division of Special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231 150.

  [52] Trevor-Deutsch,L., & Baker,W.(1997).Cost/benefit review of the interactive learning connec

  tion.University Space Network Pilot.Ottawa,Canada:Strathmere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td.

  [53] Vrasidas,C.,& Mclassc,M.S.(1999).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action in an online course.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3(3),22-36.

  [54] Whalen,T.,& Wright,D.(1999).Methodology for cost -benefit analysis of Web-based telelearning:case study of the Bell Online Institute.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3(1),23-44.

  [55] Wishart,J.,& Blease,D.(1999).Theories underlying perceived chang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fter installing a computer network in a secondary school.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30(1),25-42.

  [56] World Bank(1998,April).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Education and techology at the crossroads.A discussion paper.Washington,D.C.:World Bank.

【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現(xiàn)狀及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現(xiàn)狀及思考08-09

企業(yè)公共關系銷售的思考研究論文08-18

社會綜合治稅存在的現(xiàn)狀及思考08-15

社會綜合治稅存在的現(xiàn)狀及思考08-16

我國物流研究的現(xiàn)狀及展望08-06

論物流成本研究08-05

我國券商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問題研究08-05

對當前翻譯研究的思考08-08

旅游區(qū)運用公共關系提高經(jīng)濟效益研究論文08-18

在公司“成本效益年”活動大會上的報告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