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化教育與校本培訓
鐘海平 江西省分宜中學[內容摘要]人類已經步入了信息時代,信息化社會不僅對傳統(tǒng)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本身也正對教育的改革產生深遠的影響。誰掌握了21世紀的教育,誰就掌握了21世紀的經濟;誰掌握了信息化教育,誰就掌握了21世紀教育發(fā)展的方向。根據信息化教育發(fā)展趨勢,今后若干年發(fā)展重點之一將是“師資培訓”。本文就如何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開展校本培訓、如何通過校本培訓來推進學校信息化、教育的發(fā)展進程以及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做一些探討。
[關鍵詞] 信息化 教育 校本培訓
一、校本培訓與信息化教育
20世紀90年代以來,教育界出現了以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特征的發(fā)展趨勢,國內學者稱之為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發(fā)展的過程,其結果必然是形成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tài)——信息化教育。我們通常又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追求信息化教育的過程。依此,我們可以來定義一下信息化教育的概念:信息化教育是指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發(fā)展的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tài),它是建構主義理論與先進的技術(如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相結合的產物。
中小學信息化教育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現代信息社會對基礎教育的要求,是教育適應21世紀挑戰(zhàn)的需要,也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信息化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tài),要得到普及和推廣,關鍵在教師。師資培訓是中小學信息化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教師具有強烈的信息化教育意識和觀念,并懂得了如何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才能推動教育信息化的進程,因此師資隊伍的建設是第一重要的問題。
但是,國家、省、市各級相關部門組織的各類師資培訓活動有限,而且分配到各學校的名額也有限,所以很多學校老師很少有機會出去參加培訓。在這種情況下,要提高我們教師的信息素質,要讓老師盡快適應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這種新型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要快速全面地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我們需要做什么?
下面我們就從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的校本培訓、校本培訓的趨勢和校本培訓對學校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影響幾個方面來分別加以分析探討。
二、校本培訓的現狀和發(fā)展趨勢
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到2010年要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比較成熟和完善的、在世界上有較大影響的中小學信息化教育體系,大部分教師能夠掌握并應用信息技術,全國所有中小學都能夠接受初步的信息技術教育。
21世紀以來,人類已經步入信息時代。五年過去了,讓我們來反觀一下信息化教育的開展程度。毋庸質疑,很多中小學校都已按照目標綱要完成了硬件和軟件的建設,但是否已經按要求開展信息化教育,是否充分利用了學校現有的軟硬件資源,根據相關調查,形勢不容樂觀。很多學校投入了大量資金構建了校園網,電腦和投影機都進了教室,通過每年的電教軟件征訂途徑配備了各種教育教學軟件資源,但由于沒有系統(tǒng)地組織教師進行相應培訓,致使校園網、多媒體教室和軟件資源難以派上用場,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和效益,造成資源閑置和巨大浪費。造成上述現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重投入,輕應用。學校在信息化教育環(huán)境的建設中,舍得投入,但是設備和資源逐漸完善后,如何充分地加以利用,如何發(fā)揮現有資源的功效,卻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規(guī)劃,沒有一個可行的方案;
2.重技術,輕理論。大部分學校開展的校本培訓,基本上是培訓一些計算機基本知識,如文字處理、課件制作、上網查閱教學資料等基本技能,而忽視了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等新型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培訓。上好一堂課,關鍵在于教學設計,不能在新型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下還是走老一套,我們的教學觀念必須要變,否則就會落伍;
3.重形式,輕應用。我給本校及外校的許多老師培訓過課件制作,但最終能夠自己獨立制作出有水平的課件的老師較少,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大部分老師培訓過后沒有真正地嘗試自己去制作課件,即使做了,也是停留在比較初級的層面,猶如“黑板搬家”,沒有充分體現出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
4.重過程,輕評價。學校每學期組織培訓后,沒有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沒有對培訓的結果進行評估,這樣的話,老師參加培訓,就可能會抱著無所謂的心理,可學可不學,可用可不用,如果是這樣,我們的培訓的意義就不大了。
當前在全國流行的計算機培訓模式,不僅陳舊,而且不適合廣大教師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需要,為盡快在廣大教師和教育管理干部中推廣和普及信息化教育的意識和觀念,我們迫切需要從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校本培訓體系。
參照國際上一些經驗和教訓,我們學校對今后信息化教育中的師資培訓方向做出設想和探索:
1. 重視師資培養(yǎng),使教師們懂得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
2. 在培訓過程中,要始終貫穿信息化教育的意識和觀念,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
3. 消除部分教師害怕“新生事物”的心理障礙,要切實轉變這些教師的觀念。
4. 分層次進行培訓,在信息化教育觀念的指導下,讓教師逐步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恰當地選擇和應用教學軟件進行教學,能夠全面地應用多媒體和因特網進行教學。
以上是我們在對未來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的校本培訓的一個遠景規(guī)劃和趨勢分析。下面就結合我校實際情況,談談如何在信息化教育環(huán)境下開展校本培訓。
三、信息化教育環(huán)境下的校本培訓
我校于2002年、2005年先后組建校園網。全校近400個信息點,遍布每個教室、每個教師辦公桌、教師宿舍,保證了教師可以隨時隨地上網、備課、辦公。此外,學校還裝備了3個多媒體教室、5個微機房、3個先進的多功能語音室、一個電子閱覽室,另外每個教室裝備了閉路電視系統(tǒng)、程控廣播系統(tǒng),高三年級所有教室、高一高二年級部分教室裝備了多媒體投影教學系統(tǒng),156位教師先后購買了筆記本電腦(學校補貼40%),其它相關硬件設施也在不斷完善之中。在軟件建設方面,學校每個學科都至少購置了兩套網絡備課系統(tǒng)(科利華、中教之星等),并有翰林匯、天師多媒體等幾套教學資源庫,另有大量的同步教學資料、同步教學課件供教師借閱。而且,我校充分利用新余市教育城域網與其他網絡教學資源進行備課、教學。
在軟硬件相對完備的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下,如何利用現有各種資源培訓教師,并使之掌握應用信息化教學,就變得尤其重要。以下是我校根據信息化教學發(fā)展需求和我校實際情況而制作的校本培訓基本策略:
1. 制定培訓計劃。以校本培訓為主渠道,面向全體教師,突出骨干教師、青年教師、班主任、教研組長和年級組長的培訓;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適應新型教育環(huán)境為重點,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業(yè)務精良并具有現代教育教學素質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隊伍。依照計劃分期分批,對全校教師進行全員培訓。首先培訓教師中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一旦完成培訓,這些教師就會起到示范的作用。
2. 確定培訓內容。
(1)理論知識培訓。學校通過互聯(lián)網、購買書籍和教學光盤等多種渠道,收集了一批國內知名教育技術專家理論文集,主要內容包括:素質教育理論、教學設計理論、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計算機輔助教學理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知識等。將這些材料整理成冊,印刷發(fā)給學校每位教師,進行自學。
(2)計算機基本技能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有:Windows9x/xp操作系統(tǒng)應用;如何應用Word編寫試卷、教案和論文;如何應用Excel制作學生成績表;如何利用互聯(lián)網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3)課件制作培訓。如何應用Powerpoint制作簡單課件;如何應用Authorware和Flash制作高級課件;如何應用Frontpage制作網絡課程。
(4)課題培訓。了解課題從選題、申報、中期評估到結題所涉及的各種知識和注意事項。通過培訓,教師能夠開展課題研究、撰寫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究論文。
(5)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培訓研究。通過案例分析,了解什么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必要性,實施的條件和形式。
3. 培訓途徑
①專家講座
學校通過每年的電教軟件征訂,購買了一些教師培訓、專家授課方面的VCD教學光盤;從此之外,學校還定期聘請兄弟學校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教師、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以擴展教師們的視野,提高教師們的理論水平。
②經驗交流
學校以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開展不同形式的經驗交流會,交流學習心得,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③訪問考察
學校每年劃撥一定數量的經費,安排不同層次教師外出訪問考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學習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推動我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④組織外出培訓
學校鼓勵教師參加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種培訓,教師參加培訓以后,回到學校,必須對同學科的教師傳達培訓的精神,并進行二次培訓。
4. 考核評估
參加校本培訓是每個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全體教師必須按規(guī)定完成相應的培訓計劃。各職能部門加強對培訓過程的檢查和督促,建立健全教師培訓的業(yè)務檔案,及時總結經驗,發(fā)現和研究問題,確保培訓目標和任務的完成。教師參加校本培訓的情況將作為年度考核、職務聘任、晉升的必備條件。在周期內需晉升教師職務的,必須完成晉升前應該完成的校本培訓時數,否則不得晉升高一級教師職務。
四、校本培訓對學校信息化教育的促進
我校三年來共組織了12次校本培訓,培訓人次達600。教師通過幾年有計劃、有步驟的系統(tǒng)培訓,教師的信息素質明顯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也大大提高,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好評。教師在利用多媒體和網絡進行教學、撰寫教育教學和電教論文、開展課題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等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通過校本培訓,學校教育的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信息化教育的氛圍越來越濃。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教師應用多媒體和網絡學科覆蓋率達到100%,教師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100%的教師都能利用現有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教學,90%以上的老師能夠自行制作簡單課件進行教學,40%的老師能夠利用Authorware、Flash以及Frontpage等軟件制作精美課件。
2. 學校教師積極參與江西省電教館“三優(yōu)評比”和新余市“五優(yōu)評比”活動。三年來,獲省級獎勵的電教論文有27篇,獲市級獎勵的有130篇;獲省級獎勵的課件有15個,獲市級獎勵的課件有60個。有一篇教學設計獲全國一等獎。
3. 學校教師積極開展課題研究,近3年來,學校先后有15位老師申報了省級以上課題,均已立項,有23位老師在開展市級課題研究。2005年,學校成立了學校課題小組,確定課題研究方向,學校老師積極參與申報,為以后申報國家、省級課題打基礎,目前有40多位老師參與了學校課題的研究。
五、存在的問題
在開展校本培訓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也遇到過一些問題和難題。具體表現為:
1. 資金問題。教師培訓需要一定資金,一是硬件和軟件建設,還有就是組織教師外出學習,都需要花費不少的錢。而學校經費通常比較緊張,這也是需要我們克服的一個難題。
2. 時間問題。教師培訓必須在教師的教學任務之外再抽出時間,而培訓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少數老師因為家庭原因,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照顧。很難從頭至尾堅持下來。
3. 觀念問題。不少教師認為,信息化教育離我們尚遠,目前沒有必要如此“超前”,這個問題在一些年紀較大的教師身上顯得尤為突出。
六、結語
總而言之,師資培訓是中小學信息化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否擁有大批掌握并能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是推動信息化教育的關鍵,也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按照歐盟國家的經驗,教育要實現信息化,必須要在硬件、軟件、師資培訓三方面均衡投資,大約各占三分之一。硬件與軟件建設的問題只要投入資金就可以很快解決,而師資培訓卻沒有這么簡單,它是一項長期的、復雜、艱巨的接力工程。
本文意在探討校本培訓與學校信息化教育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關系,有很多不成熟的意見和見解,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 馮中毅 董玉銘,《信息時代對教師培訓的再思考》,《中小學電教》,1999年9月;
2. 王玨,《信息時代的信息化教育》,中國基礎教育網,2000年2月;
3. 祝智庭,《世界各國教育信息化進程》,《外國教育資料》,1999年第2期;
4. 桑新民,《當代信息技術在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基礎中引發(fā)的革命》,《教育研究》,1997年第五期;
5.張屹、祝智庭,《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信息化教育》,http://www.pep.com.cn/20021201/ca69275.htm ;
6. 胡小勇,《信息化視野中的教師教育》,《中國電化教育》,2003年第6期。
【信息化教育與校本培訓】相關文章:
教育信息化培訓心得04-14
教育信息化培訓心得13篇02-08
教育信息化培訓心得體會08-03
教育信息化培訓心得體會03-29
培訓教育信息化心得體會06-08
信息化教育培訓心得體會05-07
教育信息化2.0培訓心得體會11-13
教育信息化2.0時代培訓心得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