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化教學“度”的升華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不乏著名的數學家,但是計算卻十分的落后。而中國人最早創(chuàng)造和使用了一種簡單的計算工具――算籌,祖沖之利用其計算出了圓周率;之后又發(fā)明了一種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盤;在到后來1642年由一名年僅19歲的法國人發(fā)明了第一臺真正的計算機――加法機,發(fā)展到現代的不單用于計算的計算機――電腦。今天,在社會上任何一個行業(yè),都可見到各種各樣的計算機身影。它――這個劃時代的機器,不僅在經濟領域中產生了深刻變化,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快捷;而且在科學文化領域也產生了深刻變化,遠程教育網沖破了學校的圍墻;多媒體教學設備改變了過去的教室,走進了課堂,輔助著教師教學。
小學美術作為義務教育一門必修的藝術文化課程,明確了小學美術教育目的是通過美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并對美術教師教學的評價是要重視其教學態(tài)度、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中第三條寫著“教師應加強示范,充分利用展示圖片、美術作品及放映幻燈、影片、錄象片等教學手段和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直觀教學?梢姸嗝襟w教學在現在美術教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 吸引學生目光
國家教育新改革,其中“以人為本”為主導的人文精神,學生是整個課程的核心,一切建立在學生本身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關注學生的興趣、需要和態(tài)度,突出學習活動的整體性和綜合性,重視學習過程與個人經歷相聯系,強調學生與課程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因此,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抓住學生的目光!萬事開頭難,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上一開始老師就照本宣科,很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利用投影儀導入新課,就可以很快的把學生的目光吸引住。如,在教第四冊“相似形組合畫”作業(yè)要求是任選一種樹形組合成一幅畫,那如何讓小朋友理解“一種樹形”呢?于是,利用投影儀,放一片樹林展現眼前,試問這片大森林有一個由來......使學生產生好奇,吸引學生的目光。
二、 提高學生的興趣
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興趣是學習的助手,是引導學生進入知識殿堂的向導,一旦學生對某事有興趣,心理上就會處在一種亢奮狀態(tài),學習起來便感到其樂無窮。如,前例吸引學生的目光后,開始講解。原來這片森林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勇士為了讓被巫婆變成了松鼠的愛人,更好的生活,于是在今年種兩棵松樹,明年種三棵松樹,年復一年的,形成了一大片的松樹林,變成松鼠的姑娘在這森林里自由自在地幸福生活著。這時利用投影儀播放著松樹逐漸的增加,直到松鼠在樹林里自由地跳動的畫面。這樣讓學生理解了一種樹形的定義,激發(fā)了他們繪畫欲望。對于這些比較抽象、枯燥的概念,老師一味的講解,縱然秒語連珠,學生也容易分散注意力,其結果只會老師唇焦舌燥,而學生不是昏昏欲睡就是東張西望。利用投影儀輔助講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增強記憶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目的。可見,現代教育媒體的教學功能在于直觀形象地表達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一定的物質形態(tài),抽象內容變得形象具體,生動活潑便于學生的學習和掌握。
三、 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老師只有傳授學生授魚的方法,他們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起到作用。創(chuàng)新并非高不可攀,理論研究表明每一個智力健全的人都有創(chuàng)新潛力,所有的人生產和生活中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新需求和經歷。相反,過多地模仿,循規(guī)蹈矩,不習慣獨立思考,喜歡從眾,事事聽話,過于追求表揚,過分統(tǒng)一要求,過分追求成功率不利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因此,我在作業(yè)這一欄是問“那么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更好的森林布置,讓小松鼠過得更舒適嗎?”這樣減少一些約束,使學生能放寬心去創(chuàng)造,表達自己心中所設計的森林畫面――這時反復地利用投影儀播放各種不同的樹和其他資料,使學生有“材”可用,放開眼界,提高創(chuàng)造欲。
我們都知道了電化教學在美術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我們也要利用有一個“度”。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教育過程主要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等因素組成,這些因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統(tǒng)一于教學結構中。巴班斯基指出:“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是指教師有目的地選擇組織教學過程的最佳方案,能保證在規(guī)定時間內使教學和任務的解決達到可能范圍的最大效率。”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通過最佳媒體的“恰當”運用來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形式、教學速度和教學效果的整體優(yōu)化。因此,多媒體縱然有千百般優(yōu)點,也要有一個“度”,電教媒體的使用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不可喧賓奪主。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與多媒體性質和作用,來考慮如何利用電教媒體,選擇最佳途徑以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總之,適“度”地合理的運用電化美術教學,能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使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想象力,促進智力發(fā)展,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黃紅梅
【電化教學“度”的升華】相關文章:
愛-----使教育升華08-13
道德教育推動文明升華08-08
德育在生活中升華08-13
利用電化教學 開展科學教育活動08-07
外語電化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及其模式08-08
電化教學實驗個人工作總結08-15
電化教學在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08-08
多管齊下搞好公共外語電化教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