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圖表法在“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教學中的運用
(江西省蓮花縣蓮花中學 朱水照)一、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1.太陽高度——太陽光線對于地平面的交角(即太陽在當?shù)氐难鼋牵?
2.正午太陽高度——一日內最大的太陽高度。
3.正午太陽高變化規(guī)律
(附圖 {圖})
(1)緯度變化規(guī)律
讓學生讀“夏至日和冬至日不同緯度的太陽高度圖”,并補充“春分日和秋分日不同緯度太陽高度圖”, 問:二分日和二至日太陽各直射在哪一條緯線上?不同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大小怎樣變化?學生回答后,要求 在圖上標出由大到小的箭頭。據(jù)此進行小結。無論什么季節(jié),正午太陽高度總是由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向南北二 方依次遞減。距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相差1度,則正午太陽高度減少1度。如夏至日,太陽直射在23°26′ N,北極圈距北回歸線(66°34′-23°26′=)43°08′,其正午太陽高度為(90°-43 °08′=)46°52′;南圈距北回歸線(66°34′+23°26′=)90°,其正午太陽高為0 °。
(2)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
由于太陽直射點的周年變化,某地當太陽直射點移來時,正午太陽高度就增大,反之則減小。不同季節(jié)各 緯度正午太陽高度可用圖二表示。按有無太陽直射,可分為兩個區(qū)域的變化狀況,可用表一說明。
表一 各緯度因季節(jié)變化引起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附圖 {圖})
根據(jù)圖二和表一小結:
(附圖 {圖})
①6月22日前后,北回歸線以北達到最大值,整個南半球達到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南回歸線以 南達到最大值,整個北半球達到最小值。
②由于北回歸線以北和南回歸線以南沒有太陽直射,一年中只有一次最大值和一次最小值;南北回歸線之 間的地區(qū),有太陽直射,一年中有兩次最大值,除赤道外,只有一次最小值。
4.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原因
(附圖 {圖})
二、晝夜長短的變化
1.晝長和夜長的表示方法
讀“晝半球和夜半球圖”,明確晝弧、夜弧及其長度所表示的地理意義。晝(夜)弧所在的緯線長表示晝 (夜)長。如晝(夜)弧的緯度長度為120°,即晝(夜)長為8小時。
2.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
讀“晝夜長短變化圖”,問:北半球什么時間晝長(短)于夜?什么時間晝最長(短),什么時間晝夜半 分?赤道上全年晝夜長短怎樣?南半球的晝夜長短變化與北半球有什么樣的對應關系?然后填出表二中括號內 的內容:
表二 二分日、二至日全球晝夜短狀況
(附圖 {圖})
3.晝夜長短分布規(guī)律
問:“晝夜長短變化圖”中的四個日期,太陽直射點各在哪條緯線上?各朝哪個方向移動?它是怎樣影響 全球晝夜長短的變化?填表三中括號中的內容
(附圖 {圖})
表三 晝夜長短緯度分布狀況
從表三可得,晝夜長短的變化總是隨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及其移動而變化,即晝夜長短變化規(guī)律與太陽直射 點周年變化規(guī)律有一定的因果關系?梢韵卤肀硎荆
(附圖 {圖})
然后讓學生對比說明:同一緯度上不同季節(jié)和同一季節(jié)不同緯度上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規(guī)律。在 此基礎上,可用列表形式(表略),小結太陽直射點、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連續(xù)變化過程。
三、四季更替
1.四季劃分
(1)天文四季
表四 天文四季(北半球)
(附圖 {圖})
(2)我國氣候統(tǒng)計劃分的四季
表五 我國氣候統(tǒng)計四季(中緯度地區(qū))
(附圖 {圖})
2.四季成因:
(附圖 {圖})
以上地球公轉的三種地理意義,說明黃赤交角是造成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度長短變化的根本原因;太陽直射 點的周年變化,是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的直接原因;四季更替是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兩者的 必然結果。
【圖表法在“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教學中的運用】相關文章:
地理地球的公轉教學反思04-22
跳繩的意義及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08-23
競賽法在球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08-17
卡片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08-17
淺談地圖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運用08-18
情景交際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討論08-17
閱讀教學中“模糊法”運用孔見08-17
例談比較法在鑒賞教學中的運用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