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解應用題
對于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講,利用假設法解答雞兔同籠這類應用題難度較大。其實,在教學中我們只需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將那敘述單調(diào)令人乏味的應用題創(chuàng)編成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甚至是離奇荒誕的故事),在故事情節(jié)中根據(jù)某一結果,去探究產(chǎn)生這個結果的原因,即可輕松解答出應用題。如在一個籠子里關著一些雞和一些兔,它們共有30個頭,72條腿。問雞兔各幾只?可這樣引導想象:“自己就是電影里的哈利波特,手里拿著一根魔棒。對著這些雞兔揮一揮魔棒,此時,這30只雞兔就發(fā)生了變化:所有的雞飛起來了——都飛在空中,所有的兔都舉起兩只前腿站立起來!
同學們笑了起來,感覺有趣,聽得很認真。于是,我抓住時機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能計算出此時站立在地上的腿有幾只嗎?”學生很快知道72減去在空中的2×30只腿就是站立在地上的腿數(shù),有12條。
“這是誰的腿呢?”
“兔子的!睂W生很快明白,“原來就是12÷2=6只,雞有24只!
就這么簡單!學生們興奮不已:這解題竟這么有趣!我告訴學生,只要你們展開想象,編一編故事情節(jié),再加以推理,就能解答這類應用題。對于這個題你們也可以試著編一個故事情節(jié)來解答。學生的思維被調(diào)動起來,紛紛展開想象,像寫作文一樣編起故事來。其中一個是這樣想的:“假如我是哈利波特,我就讓所有雞的兩只翅膀變成兩只腳,這時站立在地上的腳就有4×30=120只,多出的120-72=48只就是雞新長的腳(即翅膀),所以雞有48÷2=24只,于是兔有6只。”另一位學生所編的則是:“假如我是屠宰場的老板,我就將30只動物每只砍掉兩只腳去賣,這樣未砍的腳當然就是兔子的,所以兔子就有﹙72–2×30﹚÷﹙4-2﹚=6只。”
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我又布置了兩個題:①有44名學生去公園劃船,一共坐了10只船,其中大船每只坐6人,小船每只坐4人。問呢大船小船各幾只?②蜘蛛有8只腳,蜻蜓有6只腳和2對翅膀,蒼蠅有6只腳1對翅膀,F(xiàn)在這三種蟲一共有18只,它們共有118只腳和20對翅膀。問每種蟲各有幾只?
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高,一邊討論,一邊認真思考,很快,有學生編好了故事情節(jié):“我想象的是:同學們正在高興地劃船,突然,有幾個同學掉到水里去了,同學們把他們?nèi)攘似饋恚屗麄儙讉上岸休息,其余的仍然劃船。事后發(fā)現(xiàn)了一個怪現(xiàn)象:落水的全是大船上的同學,并且每只船上都有2人落水!
“我知道了,”另一學生搶著說,“落水的同學有44-4×10=4人,當然大船就有2只,小船就有8只!倍嗝辞傻乃悸吠!
在此類教學中,當學生難以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時,教者要作適當?shù)狞c撥啟發(f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第②題因難度教大,學生一時難以下手,這時我說了一句:“假如你就是一個動物解剖專家,手拿一把解剖刀,把每條蟲都切掉6只腳……”話未說完,就有學生站起來,搶著說:“哦,我知道了,因為蜻蜓與蒼蠅都有6只腳,所以都切掉6只腳以后,就只有蜘蛛還有2只腳了,所以蜘蛛有(118-18×6)÷2=5只。接下來,我就切翅膀了,每只切一對翅膀,那
就只有蜻蜓還有翅膀,還有20-(18-5)×1=7對翅膀,所以蜻蜓有7只,于是就可算出蒼蠅有6只!
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翅膀,只要我們在解題教學中,通過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既能讓他們對數(shù)學保持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解應用題】相關文章:
列方程解應用題08-17
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08-16
用不同知識解應用題08-16
列方程解應用題(一)08-16
列方程解應用題(一)08-16
列方程解應用題(二)08-16
總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08-16
列方程解稍復雜的分數(shù)應用題08-16
用含未知數(shù)等式解應用題08-16
“列方程解應用題”說課設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