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景教學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景教學論文摘要:人類的活動都是以一定的情境為基礎的,情境為人類的活動提供了客觀存在的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教學活動也不例外,情境教學是否合理對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方法和作用做些淺顯的探討。
論文關鍵詞:語文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創(chuàng)新,想象
如果將15克食鹽放在你面前,你一定會覺得難以下咽,如果將15克食鹽放入美味的湯中,你便會覺得在享用佳肴。鹽需要溶解才能吸收,這個道理很簡單,知識就像是食鹽,需要融入到情境之中才能有效吸收,才能被學生理解并掌握。
一、情景教學的方法
。ㄒ唬├枚嗝襟w塑造意境
多媒體以其圖文并茂的特點,可以向學生提供多種形式,功能多樣的材料,利用形象生動的動畫,悅耳的背景音樂,使學生進入一種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從而為課堂營造一種充滿意境的學習氣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惫P者以為動畫、音樂使學生蕩起思維的火花,撥動心弦,從而進入一種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有些文章,只從字面理解會很抽象,比如描述一些自然問題或者科技問題時,如果利用多媒體,將圖片展示給同學們,便可以形成很直觀的認識。很多文章,例如唐詩宋詞,不同詩歌的風格對“月”有很多種不同的意象理解,比如“月”可以表達時光如水,邊塞詩表達蒼茫悲涼,情感中可以表達男女歡愛,這些課文如果有效利用多媒體中專業(yè)人員完成的朗讀,會很好的把握課文的情感,標準的普通話,抑揚頓挫的聲調以及準確,傳神的感情基調,無論是緬懷追憶的,還是快樂明朗的;無論是平緩抒情的,還是慷慨激昂的,都很到位,同時利用圖片,音樂等多媒體的手段一起參與,塑造意境,最大限度的幫助學生感受到文章的基調,從而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全文。
。ǘ┻M入角色,身臨其境
在遇到具有故事情節(jié)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是學生進入角色,尋找身臨其境的感覺。比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首先可以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分析童話中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所呈現(xiàn)出的特點,然后通過分角色朗讀初步了解故事的內容。再次,請同學們自由結組,分別扮演其中的皇帝,大臣,小孩以及騙子等角色,并安排一個同學對故事進行場外陳述。這種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加之教師對學生們的點評與指導,更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文中的人物典型以及寓意。這種體驗“身臨其境”的活動具有藝術性,理智性和科學性,順應了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的規(guī)律。角色的轉換使得學生產(chǎn)生熱烈的情緒,甚至從“扮演角色”的狀態(tài)轉為“進入角色”,從而成為學習的主體,主動接納知識,探究知識,使學習的習慣得到培養(yǎng)。
。ㄈ⿵膶嶋H出發(fā),以學生為本
創(chuàng)設情境是為了喚起學生們對知識的追求,對崇高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探究熱情,開拓學生們思維的空間,對內在美感的培養(yǎng),并非僅僅為了博得學生的掌聲和笑聲。很多教學工作者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中時,往往重表面重形式,沒有實質的內容,脫離了實際,沒有以學生為本,以教學為綱。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要注意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實際出發(fā),使得情境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支撐點而并非是靠情境決定如何教學。正在上初中的孩子,沒有多少生活閱歷,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如果偏離太多,自然沒有辦法表達出真實的情感,而只是為了應付老師,編造一下。這種教學是不成功的,學生沒有從語文學到更多的認知和體會,不能一味地追求情境,要以感性為基礎,理性為向導。
二、情景教學的意義和作用
。ㄒ唬┐蜷_心靈之窗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師在教學情境中創(chuàng)設的“意象”,將過去的事物與現(xiàn)在的事物相互聯(lián)系起來,積極地進行想象對比,在特定的情境下,“意象”的感知程度強烈而且深刻,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流暢,記憶清晰牢固,為獲得知識奠定基礎。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教學變成了學生學習知識和增強學習能力的載體,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學生從感性思維上升到理性思維,有利于學生從知識感知到實際應用的轉換。詩歌欣賞中最容易讓人產(chǎn)生“意象”:山是沉穩(wěn)的,大漠是荒涼的,黃昏是寧靜的,水是靈動的,這些“意象”的產(chǎn)生,將使學生打開凈化心靈之窗,開啟活躍思維之門。
。ǘ┘ぐl(fā)參與之趣
興趣往往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在一定情境中產(chǎn)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重要之源。創(chuàng)設情境就是為了制造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環(huán)境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人入境。教師以直觀的形象觸發(fā)學生們的想象與聯(lián)想,用生動的情境引發(fā)學生情感與心靈的共鳴。充滿智慧,美感,詩意的情境,使學生“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全身心投入,只有體驗,感悟與探索充分利用,才能形成情真意切的理解情境的意遠,理深。學生們有了學習的興趣,才能積極參與,主動學習。
(三)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之力
二十一世紀需要創(chuàng)造型人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任務的核心。語文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搭建動口、動手、動腦的平臺,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不斷增強創(chuàng)新的欲望和能力。教學如果觸及到學生的情緒和意志以及精神的需要,便會發(fā)生更為有效的作用。學知識主要是為了活學活用,否則便等于“無學”,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授之以魚”,更應該是“授之以漁”.教師通過創(chuàng)造和諧的情境,使得學生能夠和自己的審美經(jīng)驗相互融合,領略“韻外之致,味外之道”.
參考文獻
1 屈麗娟。如何創(chuàng)設有效的語文教學情境[J].魅力中國,2009(11)。
2 曾麗華。語文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四招”[J].新課程2008(01)。
3 劉琛。語文教學情境設計的基本要求和方法[J].現(xiàn)代語文,2009(06)。
4 朱偉平。語文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J].綜合天地,2009(06)。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景教學】相關文章: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08-24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08-23
初中語文小說教學中的審美特征淺析08-15
淺析投射效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08-24
淺析數(shù)學教學中的“全員交往”08-13
淺析歷史教學中的導入語08-17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景教學08-17
情景探究教學在教學策略中的應用08-17
情景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