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情感激發(fā)點:落實課堂教學素質教育的切入點
有意義學習的第二個條件是學生必須具備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在課堂上,有意義學習心向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教師方面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得好: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機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總之,教師必須用自己的情感激勵、喚醒、鼓勵學生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教學中教師的情感,首先源于教師對學生真摯無私的神圣之愛。
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從血管理流出來的是血,從泉眼里流出來的是水,從一位充滿愛心的教師的教學里,奔涌出來的是一股股極大的感染力。
教師的情感還源于教師對所教學科的熱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學生對知識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于教師對上課時所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tài)度。
教師的情感還源于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只有把教書育人工作當作事業(yè)來追求,而不僅僅當作職業(yè)來從事,教師才會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就象演員全身心地進入角色一樣。
總之,教師想教、愛教是學生想學、愛學的前提和關鍵。教師的情感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有意義學習心向的最有力的因素。
二、教材方面
教材--知識本身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有意義學習心向的潛在因素,教師可以通過兩種途徑把這種潛在因素轉化為現實因素:第一,把教材知識內容巧妙地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即沒置問題情緒;第二,要致力于揭示教材知識的價值。
三、學生方面
學生什么時侯更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呢?實踐證明,當學生感到學習不是外在強加的,而是自己選擇的結果時,他們就會更樂意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
情感激發(fā)的目的在于為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情感背景,學生興致勃勃、興趣濃厚、甚至興高采烈,這是教學的最佳狀態(tài)。
【情感激發(fā)點:落實課堂教學素質教育的切入點】相關文章:
探析小學音樂教學“激趣”切入點08-16
如何使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08-22
落實素質教育 深化課程改革05-10
課堂教學與素質教育08-17
改革語文教學 落實素質教育08-17
談數學課堂教學激趣法08-16
強化情感目標 優(yōu)化課堂教學 何在語言教學中落實情感目標05-02
如何在社會課堂中落實素質教育08-17
要落實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08-08
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減負增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