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素質教育隨想
一一面鮮亮的旗幟,映射著20世紀那金色的余輝,在當今的中國教壇上空飄揚。
這面旗幟上寫著:素質教育。
一般所言:素質教育是作為“應試教育”對應參照提出的,但在大多數(shù)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人們心中,它被傾注著更豐富的內(nèi)涵。這個框架己遠超出當初的規(guī)定。抑或說:這是一個在實踐中不斷被豐富的理論色彩濃郁的教育操作過程。
走向素質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富有魅力的探索過程,其重要意義還在于不斷提高著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事業(yè)本身的素質。
二
“素質”的內(nèi)涵極豐富!八刭|教育”是個無邊的大圓,外延無邊。素質教育也可說是要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但這樣說有點語言游戲了,一個口號包羅萬象,也就沒特色了,F(xiàn)在,在到處都講素質教育的時候,應進行一些深入的理論探討:什么樣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實施為我們的教育注入了什么新質,素質教育的特點是什么等,現(xiàn)今運作著的教育哪些具有素質教育的成份,哪些沒有,在目前如何具體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三
有位校長講:我們學校的育人口號是:素質+特長。校長的用心是好的。但我想,素質包括不包括特長呢?由此再延伸一下,素質教育是不是一種特色(長)教育呢?不講特長何言素質,講了素質怎樣體現(xiàn)特長……
四
教育中若不是“應試”的急劇膨脹,也就沒有素質教育的提出。實現(xiàn)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是我們面臨的任務。但是,在素質教育的框架內(nèi),也應包括應試的能力(素質)。不然,各類升學考試,招工招干的招聘考試,還有什么“托福”等,過不了關,也說不過去:可否這樣說:素質高的應該能通過“應試”,但“應試”通過者未必素質高。
五
“素質教育”方面的文章,現(xiàn)在是日日見諸報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以不同的框架構建,有不同的對素質教育的理解與分析,似乎總有對素質教育只是掀起一角面紗之感。當年陶行知講: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素質教育幾類陶氏的“真人教育”。一個提法若是包容太大了,就顯不出個性了,其中的科學性含量也就因而失去開采價值了。所以,應在素質教育的特殊性上做些文章,在素質教育的不同風格上做些文章,而不是去企圖一下建立起什么素質教育大全。
六
在目前的有諸多“應試”特點的教育實踐中,是留下了諸多教育空白的,這些空白的補填是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筆者認為當前應關注這些方面:學習素質,也就是通常說的學會學習方面的教育;心理素質,健康向上的心理品格是現(xiàn)代人格的一個前提;科學素質,這里側重指的是科學的人文精神;藝術素質,審美情思的情靈陶冶;還有未來意識,對明天的強烈感悟。
七
前蘇聯(lián)的一種戰(zhàn)斗機,很使當時的美國感到威脅,后得到一架,經(jīng)研究,其部件遠不如美國同類機的部件,但裝配起來組合成為一架飛機,性能卻是異常優(yōu)良。人的素質也有類似處,在我們將素質分為德、智、體、美、勞諸方面或是從其它類型、結構上劃分時,切應注意:人的復合素質的培養(yǎng)。復合素質使得人的各種素質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八
人的素質,無論從整體上還是從個性上講,都是進化的產(chǎn)物,是一條生生不息的向前進發(fā)的河流;樹立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素質觀是必要的,這是對素質進行開發(fā)、激勵的前提之一,生氣灌注、靈氣巧蘊的教育;知識相互遷移、相互優(yōu)化應是素質教育追求的目標之一。
九
如果說:我們常講的素質或素質教育這些詞語是偏重于后天的一種教育結果,那么,元素質則偏重于指先天的一種生成。它是人的自然史過程的產(chǎn)物,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由量的積累而漸次引起的質之飛躍,是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結晶體,是人之被稱為人的一種自組織行為,它更多地是指整體的人類具有的一種素質。
十
素質,不可能是各種素質門類的平均組合,也不可以要求一個人既具有陳景潤的數(shù)學素質,又具有鄧亞萍的運動素質。一個得到素質良好發(fā)展的人,應是在具備了現(xiàn)代人應有的那些基本素質之后,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并服從于社會需求,使自我這個小宇宙和諧與社會這個大宇宙并發(fā)出自己的光和熱。
十一
不少學校都在把建立計算機室、語音室等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硬手段來抓,這固然不錯。但是,切莫忽視了辦學思想、教師知識結構面向21世紀的轉換等現(xiàn)代教育觀念這些“軟件”。近現(xiàn)代中國最出人才或許是“西南聯(lián)大”,在那個時代那個地方,連份學術期刊都難找,但卻培養(yǎng)出了楊振寧、李政道這些諾貝爾獎獲得者,還有從新中國以來的現(xiàn)今仍活躍在各條戰(zhàn)線上的科學人才。好條件當然對培養(yǎng)素質人才起著大作用,但不一定好條件一定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人才。高素質人才的出現(xiàn)更取決于人格、責任、使命、道義的力量。
【素質教育隨想】相關文章:
素質教育隨想08-18
靜夜隨想08-15
隨想200708-15
期末隨想08-17
人生隨想08-17
青春隨想08-17
今夜隨想08-17
美的隨想08-17
隨想雜文08-18
隨想作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