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羊群效應淺談證券投資中的心理障礙
從羊群效應淺談證券投資中的心理障礙作者:何莉莉
【摘要】羊群效應是證券投資過程中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證券投資心理障礙是指投資者想達到某一獲利水平的心理上的原因。行為障礙包括過度反應、反應不足、行為陷阱、錯位效應等。行為障礙對投資者的投資決策過程都可能產(chǎn)生影響,因此投資者要提升投資業(yè)績,就必須克服上述心理障礙。
【關鍵詞】羊群效應;心理行為障礙;行為陷阱
一、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又被稱為羊群行為、從眾行為,它是指投資者在群體壓力之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轉變原有的態(tài)度,采取與大多數(shù)人一致的行為。在行為金融學看來,羊群效應是影響資產(chǎn)市場價格水平內在波動的一個重要因素。
羊群效應發(fā)生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投資者信息不對稱、不完全。模仿他人的行為可以節(jié)約自己搜尋信息的成本。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越是缺少信息,越是容易聽從他人意見;(二)推卸責任的需要。這特別集中表現(xiàn)在一些投資經(jīng)理和股評人士身上;(三)減少恐懼的需要。人類屬于群體動物,偏離大多數(shù)人往往會產(chǎn)生一種孤獨、恐懼感;(四)缺乏知識經(jīng)驗以及其他一些個性方面的特征。比如,智力低下者,接受信息能力較差,思維靈活性不夠,自信心較低,容易產(chǎn)生從眾行為;有較高社會贊譽需要的人,比較重視社會對他的評價,希望得到他人的贊許,因此也容易表現(xiàn)出從眾傾向;高焦慮者從眾性較強;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fā)生羊群行為。
市場并不是一個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市場。每一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投資理念,有人注重短期,有人注重長期,市場是完全競爭,單個人在大趨勢中都只是價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創(chuàng)造者。因此群體心理的作用是可觀的,甚至是可怕的,舉例說明,在股票市場上,“集體決策機制”就是一種群體心理行為。
“集體決策”中的“集體”不一定就是心理群體,但是集體比個人更容易轉變成心理群體。有研究表明,在股市中,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集體決斷非常容易導致更高的差錯率。
對于一般的個人投資者來說,“集體決策”的典型表現(xiàn)就是“討論行情”.無論是在交易場所還是在證券論壇,由于心理因素使然,討論行情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討論行情的過程不但是一種群體心理決策行為的過程,而且也是一種情緒相互傳染的過程。
按照法國的心理學家勒龐的理論:心理群體的思維模式的有以下幾個最基本特征:1、表象化:心理群體幾乎不具備邏輯推理能力,也不接受任何邏輯思維方式的影響。這一特征表現(xiàn)為“膚淺”和表面化;2、形象化:心理群體具有極高的形象想象力,也極易接受形象思維方式的影響。心理群體善于理解“圖象化”的建議,并以此作為自己的行動目標。
勒龐這一理論在證券市場中得到深刻體現(xiàn)。市場常以形象思維的方式激發(fā)起心理群體的情緒沖動,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煽情”.看看每日見諸證券報刊的股評術語,諸如“大盤有調整的要求”,“黑色星期一”,“空方突破1600防線”,“重大利好”、“重大利空”等等,這些報紙上或者各種股票軟件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煽動性的字眼常常會帶動一大批人,這就是群體心理因素的影響力。
二、羊群效應中反應出的證券投資過程中的心理行為障礙
1、心理行為障礙的概念
所謂證券投資心理行為障礙,就是指投資者想達到卻沒有達到某一目標(獲利水平)的心理、行為上的原因;不僅個體投資者會存在投資心理行為障礙,機構投資經(jīng)理同樣存在類似的心理行為障礙。證券投資心理行為障礙可分為兩大類:行為障礙與心理障礙。本文闡述的羊群效應就屬于行為障礙中的一類。
2、證券投資中的行為障礙分析
證券投資中的行為障礙分析主要包括:過度反應(overreaction)與反應不足(underreaction)[1][2]、行為陷阱(behavior traps)、錯位效應(disposition effect)。
本文主要闡述下行為陷阱:所謂行為陷阱,即投資者采取一些潛在的有害行為而妨礙了目標的實現(xiàn)(plous,1993)[3]投資者常容易落入的行為陷阱有投資陷阱、惡化陷阱、集體陷阱、時間延遲陷阱、無知陷阱、一美元拍賣陷阱等等。
投資陷阱指的是先前投入的時間、金錢或其他資源會影響個體其后的決策,因而它也被稱為“沉沒成本效應”.有研究表明,投資者對某股票分析越多,收集的信息越全,也就對該股票上漲的判斷存在越高的信奉水平。產(chǎn)生這種沉沒成本效應的一個原因,在于投資者的啟發(fā)式加工應用不當。對投資者而言,多考慮機會成本無疑是克服投資陷阱的好辦法。
惡化陷阱又被稱為“滑動強化陷阱”.“滑動強化陷阱”可以解釋為什么投資者的價值曲線會是1型。正是由于滑動強化存在,隨著投資者收益的增多,要增加一定量的主觀正價值,需要增加更多量的收益;隨著投資者損失的增多,要增加一定量的主觀負價值,則需要更多量的損失。
集體陷阱指的是個體理性并不必然導致集體理性。股票市場的泡沫、金融崩潰等集體非理性行為都是一些個體的理性行為所致。廣大散戶的整個資金量并不比主力的資金量少,但卻不能像主力那樣影響股價,其原因也就在于散戶群體中存在集體行為陷阱。
無知陷阱是指個體由于對行為的長期后果無知所導致的行為陷阱。股市是沒法完全準確預測的,但還是有許多人樂此不疲地進行預測,尋找著能擊敗市場的“模型”.正如人類和害蟲的斗爭一樣,投資者從來沒有停止對股市進行預測。
“一美元拍賣陷阱”起源于“一美元拍賣游戲”.特格(Allan Teger)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對1美元進行拍賣時,參與者在最初時總是由個體收益所驅使去參與競標;但隨著競標的繼續(xù)進行,參與者更關心贏得這場比賽,以挽回面子,盡量減少損失,并給他的對手以懲罰。這種逐步落入陷阱的情況往往在競爭激烈的社會情境下最容易發(fā)生。股票市場是個高度競爭的市場,因此這種“陷入”經(jīng)常發(fā)生在股民和投資經(jīng)理身上。
三、小結
證券投資者的心理行為障礙嚴重影響其投資業(yè)績,導致各種證券投資心理行為障礙的深層原因非常復雜,學術界目前對某些現(xiàn)象也無法加以合理統(tǒng)一的解釋。而心理學的“理論叢林現(xiàn)象”更是加劇了解釋的困難。投資者要提升投資業(yè)績,就必須克服上述心理障礙。
參考文獻
[1]De Bondt,Wemer F M and Thaler R.H.Does the Stock Marker Overreact[J].Journal of Finance,1995,140(3):793-805.
[2]Daniel,K,HirshlEifer D,and Subrahmanyam,A.Investor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Market Underand Overreactions[J].Journal of Finance,1998,153:1839-1885.
【從羊群效應淺談證券投資中的心理障礙】相關文章:
可愛的羊群教學反思08-25
淺談初中畢業(yè)班中間群體學生心理障礙的生成及對策08-16
小班美術教案:數(shù)羊群01-13
“報復”的正效應08-16
鼓勵賞識的效應08-14
多普勒效應08-17
談企業(yè)籌資中的稅務籌劃08-18
融資中介合同03-18
警惕“新課效應”08-17
“鯰魚效應”與班級管理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