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三年級數學教案>三年級教案數學

三年級教案數學

時間:2025-04-04 08:54:05 三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教案數學范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教案數學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教案數學范文

三年級教案數學范文1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直觀感知四邊形的特征,能區(qū)分和辨認四邊形。

  2、數學思考: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等活動中,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3、問題解決:通過使用交互式電子設備多種功能,讓學生找一找、圈一圈、說一說、畫一畫、拼一拼等動手操作、小組討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精神。

  4、情感態(tài)度: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四邊形的特征,能辨別四邊形。

  教學難點:對四邊形的分類,了解不同四邊形各自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激發(fā)興趣

  1、師:播放學校的一段視頻,讓學生欣賞,這是什么地方?在學校平面圖中你能找出幾種平面圖形?(學生從中找一找圖形,一邊圈畫一邊匯報。)

  2、師:在我們的校園中,同學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圖形,可見平面圖形在我們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今天我們共同來認識一種圖形──四邊形。

  (板書課題:四邊形)

  二、初步感知,發(fā)現特征

  師:同學們,你們想像中的四邊形應該是什么樣的?(指名回答,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

  師:看,數學王國里有這么多的圖形。把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圈出來。請學生上臺展示。

  師:觀察,我們找出的“四邊形”有什么特點?(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匯報、互相交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結合圖形得出:四邊形有4條直的邊,有4個角,教師板書。

  師:請多個學生完整地說出四邊形的特征和全班齊讀,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感知。

  師:這些圖形為什么不是四邊形?

  師:從信封中取出一個圖形(露出一個角)猜一猜是不是四邊形?(兩個特例)為什么是四邊形?為什么不是?你能把他變成一個四邊形嗎?(學生匯報)

  生活中我們見過許多四邊形,現在又知道了四邊形的特點,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的形狀是四邊形。(學生匯報)

  三、動手操作,互動交流

  1、學具袋的`四邊形進行分類(學生獨立操作)

  2、還有不同分法嗎?(小組交流)

  學生匯報,并說理由。

  (1)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直角梯形一類(有直角);菱形、平行四邊形一類(沒有直角)。

  (2)按邊分: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梯形一類(對邊不相等)。

  (3)按邊分:正方形、菱形一類(四條邊都相等);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一類(四條邊不都相等)。

  (4)小結:師:你們分的好極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到底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學生匯報)

  3、畫四邊形。

  請在下面的點子圖上畫出幾個不同的四邊形。說一說這些四邊形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4、拼四邊形。

  第1列和第3列的同學任取一塊七巧板,第2列和第4列的同學取一塊七巧板想辦法和1、3列同學拼成一個四邊形。

  四、巧做練習,拓展延伸

  1、判一判:制作闖關游戲,鞏固四邊形的知識。

  2、數一數:讓學生仔細觀察所給的圖形中共有幾個四邊形。

  3、走迷宮:“小猴找桃”

  你能幫小猴穿過迷宮嗎?經過的路必須是四邊形!讓學生畫出小猴的行走路線,再次讓學生對四邊形有個更清晰的認識。

  五、反思評價,升華提高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三年級教案數學范文2

  教學目標:

  1、能熟練的計算兩位數的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興趣,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難點:

  能熟練的計算兩位數的加、減法。

  教師準備:

  練習十九第3題和第8題的主題。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引導學生完成口算題目,并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引導學生采用較簡捷的方法計算。

  2、引導學生完成算一算。

  巡視、輔導。

  幫助計算有困難的'學生。

  及時評價,表揚計算有進步的'學生。

  【設計意圖】: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算法。

  二、學中做

  1、組織活動1買東西。

  出示練習十九第3題主題圖。

  (1)觀察練習十九第3題主題圖。匯報看見的東西和價錢。

  (2)列式計算。

  58+25=83

  (3)提示:算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4)要是你來到商店,你會想買些什么?提出要求:

  小組討論,選出一個記錄員,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錢?

  (5)組織學生進行匯報。

  2、組織活動2籃球比賽。

  出示練習十九第8題的主題圖。

  你看了以后有什么問題嗎?

  自己獨立提出問題,然后同桌交流,最后進行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買東西的活動,復習鞏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法。

  三、做中學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九第6題。

  (1)說說意圖。

  (2)獨立計算。

  (3)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九題。

  (1)用講故事的形式說說圖意。

  (2)解決書上的問題。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能解決嗎?

  3、引導學生完成應用題。

  引導讀題、理解題意。

  列出算式,正確計算。

  【設計意圖】:在教師引導下,總結所學的知識。

  四、課堂總結。

  要求學生完成數學日記的填寫。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教案數學范文3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內容是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方法。我們已經學習了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谒銉晌粩导觾晌粩凳乔懊婵谒憬虒W的延續(xù),又是以后萬以內加減法的基礎,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在整個小學數學的計算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設計理念: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生動、豐富的背景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的聯系,體會學數學的實用性,學有用的數學。

  2、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注意體現算法的多樣化,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變“學方法”為主動的“構建方法”,運用觀察、探求、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初步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3、滲透估算意識。

  教學目標:

  1、掌握口算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從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1、正確地進行兩位數加法的口算。

  2、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法學法:

  講解法、引導法、自主探索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在(__)里填上合適的'數。

  復習兩位數的分成

  2、看誰算得又快又正確。

  35+30=

  64+5=

  48+30=

  79+4=

  53+40=

  66+8=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這些題的呢?先來看左邊這一組兩位數加整十數,你是怎樣計算的呢?

  生:先把十位上的數相加,再加上個位上的數。

  學生說教師板演。

  師:那么右邊這一組兩位數加一位數,你又是怎樣計算的呢?

  生:我想把個位上的數相加,再加整十數。

  學生說教師板演。

  二、新知講授。

  課件出示“海寶”介紹上海世博會的資料。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觀察主題圖,找到數學信息。

  課件出示,師:觀察這幅圖,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指名回答

  (2)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

  師:如果你是每個年級的領隊老師,首先要考慮什么?

  預設:應該考慮要買多少張車票?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指名提問題。

  2、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學例1

  教師選擇性地板書問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請你寫在練習本上。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匯報交流。

  (2)教學例2

  選擇學生提出的“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的問題,針對學生列出的算式39+44=?讓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口算。

  匯報交流。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口算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3)觀察對比

  師:剛才學習的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今天學習的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

  師引導:這兩個算式的兩個加數的個位上的數與個位上的數之和相比較,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也就是35+34是不進位加法,39+44是進位加法。

  師: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呢?

  個位相加滿十,一定要向十位進1。

  三、知識應用。

  1、填一填(判斷十位上的數)

  師:你能利用口算的方法很快填出方框里的數嗎?

  2、先說一說,再計算。

  23+46=

  63+17=

  3、請你利用主題圖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題目,并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三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四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4、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我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錢?

  四、小結。

  師:大家今天一定有很多收獲吧,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三年級教案數學范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

  2、經歷探索兩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3、增強學生講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的意識及創(chuàng)新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談一談你是怎樣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獲取信息,理解題意。談話: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1頁的例2內容,說一說從圖文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專線大巴票價:48元,普通快客票價:65元,動車票價:54元)

  提問: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價比動車貴多少元?

  (2)專線大巴的票價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嘗試解決,探究算法。

  (1)兩位數的不退位減。

  師: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該怎么列式呢?

  生:用減法計算,列式65-34。

  師:我們學習過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這道題中的''減數既不是整十數,又不是一位數,應該怎么計算呢?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后匯報。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兩種方法都是把減數54分成50和4兩部分,然后從被減數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時,可以把它們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

  (2)兩位數的退位減。

  師:怎么解決第二個問題呢?

  生:列式65-48。

  師:請根據剛剛的口算經驗,嘗試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然后嘗試填寫下列(__):先算65-(__)=(__)再算(__)○(__)=(__)

  生:把48拆分成40和8兩部分,從65里分別去掉40和8?梢韵人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學生根據討論填空。

  (3)比較算式。

  師:觀察上邊的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兩位數減去兩位數。

  不同點:前者不退位,計算時直接個位數減個位數,十位數減十位數;后者退位,計算時不能直接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第6題。

  以開火車的方式完成計算,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2、完成“練習二”第7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獨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接力賽。

  老師給每一組的第一個同學一個數字,后面的同學每人給一個運算符號和一個數字,第一個同學把數字告訴第二個同學,第二個同學根據第一個同學的數進行計算,然后告訴下一個同學結果,以此類推完成接力賽。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主要講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一般把減數看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從被減數里依次減去整十數和一位數。

三年級教案數學范文5

  一、教材分析:

  《毫米的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節(jié)課。學生已經認識了厘米、米這兩個長度單位。本節(jié)課是繼續(xù)學習長度單位毫米。教材中的例1采取讓學生估計、測量、討論等活動,使學生明確毫米產生的意義,然后利用學生尺讓學生認識毫米,理解毫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并通過一分硬幣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做一做和實際測量等活動進一步鞏固深化了這部分內容。學習好本課的內容是以后學習長度單位、估測和實際測量的重要基礎。

  二、學情分析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環(huán)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從而導致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知識基礎,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對于本節(jié)課學生并不陌生,從知識角度方面來講有厘米、米的認識做基礎,從經驗角度來講在每個學生的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可以說對此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在學習程中盡可能多地經歷數學交流的活動,使得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感受別人獲取知識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

  根據教材和學情分析,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測量的過程,知道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

  2、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厘米、毫米單位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會用毫米做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4、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估算能力、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明確毫米與厘米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經歷測量的過程,知道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會用毫米做單位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測量過自己的身高嗎?誰來說說你的身高是多少?

  在測量身高的時候,你們用到了什么單位?米和厘米是我們已經學過的長度單位,你能用手勢比劃一下,1米有多長?1厘米有多長嗎?你知道他們之間的關系嗎?

  (2)課前老師請每位小朋友摘下自己的;眨F在請你仔細觀察;,你能估

  計一下它的長和寬嗎?(指名幾位)究竟估得準不準呢?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準確的長度呢?(測量)以前測量過嗎?想一想在測量時要注意什么?(;找欢艘獙0刻度)現在請你趕緊測量一下吧!

  (學生匯報)可能:有的說寬1厘米多一點,有的說2厘米不到。

  師:那也就是說寬不是整厘米數,如果老師想知道他的準確長度那怎么辦?

  (3)師小結:實際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體的長度不是整厘米數,為了比較準確的測量它,我們就要學習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毫米,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毫米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毫米,感知1毫米的長度

  1、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毫米嗎?試一試,找到后指給同桌看。

  2、指名到投影上來找毫米。(師放大尺子)

  生可能:一小格就是一毫米

  師:大家找的和他一樣嗎?(恭喜你們找的很正確)

  3、小結:尺上1厘米中間還有許多小格,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指任意1小格)這是1毫米長,這也是1毫米長。

  4、其實我們的;,它的厚度就是1毫米,請你摸摸厚度,覺得1毫米怎樣?

  (很短)現在請你像老師一樣把;者@樣捏住,然后再慢慢抽去,觀察兩個手指間的距離,象什么呢?(一條縫隙)

  5、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哪些東西大約長1毫米呢?(介紹:5角硬幣、磁卡等)

  6、思考:生活中量什么樣的物體用毫米做單位比較合適呢?

  師:在量比較短的物體時,要用毫米做單位。需要量得比較精確時,也需要用毫米做單位。

  7、既然毫米的用處這么大,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把1毫米的長度深深地記在腦子里吧!

  (二)認識1厘米=10毫米。

  1、師:我們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這樣的幾毫米呢?請在自己的尺上選擇任意的1厘米數一數。(為了數起來方便清楚,小朋鉛筆指著數)先自己數,然后指給同桌看。

  2、有發(fā)現了嗎?(指名:1厘米里有10毫米)你是從數字幾數到幾的?大家數出來的結果怎樣?(再指一兩位)是不是每1厘米中都有10毫米呢?俞老師也來選1厘米,咱們一起數好嗎?

  3、怎么樣?(1厘米正好是10毫米)

  4、師板書:1厘米=10毫米(齊讀:順倒各一遍)

  5、問:那么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

  (三)測量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毫米,也知道了毫米和厘米大哥之間的關系,現在我們就要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的測量問題。

  1、書本P3做一做

  (1)獨立完成

  (2)交流匯報。你是怎么看出來的?2厘米7毫米就是幾毫米?

  (3)表揚填對者

  2、測量每條邊長度(以毫米為單位)

  (1)獨立測量

  (2)指名匯報

  三、鞏固新知

  1、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一枝鉛筆的長約18(__)

  (2)一分硬幣的厚度約1(__)

  (3)教室的長約8(__)

  (4)玲玲的身高為125(__)

  (5)一枝粉筆長75(__)

  (6)小芳家到學校距離為200(__)

  (7)一把鑰匙的長45(__)

  (8)練習本的厚約3(__)

  2、我會算。

  50毫米=(__)厘米

  76毫米=(__)厘米(__)毫米

  3厘米=(__)毫米

  100毫米=(__)厘米

  4厘米3毫米=(__)毫米

  (四)課堂小結

  時間過得很快,一節(jié)課馬上就要結束了,在這節(jié)課中你有什么收獲?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認識了幾個長度單位?你能給他們排排隊嗎?

【三年級教案數學】相關文章:

數學三年級教案03-26

三年級教案數學05-27

三年級下冊數學數學教案09-03

【優(yōu)】三年級教案數學05-29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5-30

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7-22

數學優(yōu)秀教案三年級03-15

數學三年級教案【合集】03-18

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