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練習把對于幾種聲音的描寫與展開的想象融為一體,寫一篇習作。注意擬聲詞的使用,比喻、擬人等修飾手法的運用,把文章寫得生動。
2、過程與方法:回憶在大自然中和生活中曾經聽到的各種聲音并展開大膽的想象與聯想。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通過細致觀察、體驗、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表達出自己對各種聲音的理解,根據聽到的聲音展開想象與聯想。
教學難點:根據聽到的`聲音展開想象與聯想。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交流合作。
備資源:課件,聲音錄音,視頻,圖片。
教學過程:
一.一分鐘訓練
二.組織教學
三.猜謎激趣,導入新課:弟兄兩個,隔山而坐,任何聲音,休想逃過。
耳朵。是的,我們都有一雙聰慧的耳朵,靠耳朵,我們聆聽了這時間萬物發(fā)出的各種聲音,靠耳朵,我們領略了塵世生活的繽紛與奇妙,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去側耳傾聽那大自然的聲音。
四.新課:
1、課件出示習作要求,指生讀,找出要求中的關鍵詞,聲音和聯想,以確定作文的主要內容。
2、比比誰的耳朵最靈敏,聽錄音,說一說你都聽到了什么?
3、在大自然中,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聽到了哪些聲音?能模仿嗎?用上象聲詞完整地說。
4、引導學生給聲音分類,了解聲音的來源。
5、欣賞相關的聲音片段。說一說你喜歡哪一段,為什么?
6、回憶本單元三篇課文中聯想的片段,指導學生展開聯想的三種方法:一是從相近好相關的方面去聯想,二是抓住相似特點展開聯想,三是朝著相對或相反的方向想。
7.大自然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樂趣,當你聆聽到一聲鳥鳴,一聲蛙叫,一陣風聲的時候,相信你的心意會融入這美好的大自然吧,下面請大家再次聆聽,并展開想象的翅膀,邊聽邊聯想。播放錄音課件,說說聽到這水滴的聲音你想到了哪些畫面呢?指生匯報。
8、出示圖片,認真觀察,學生互相交流,說出你的所看所聽所想。引導學生完成校園三部曲。
8、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大自然的樂趣已經盈滿大家的胸懷,它帶給我們無窮的想象,這次就讓我們走進大自然吧。欣賞大自然風景視頻,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畫面、場景自由練寫,并進行展評。
9、大自然的聲音可謂是聲聲入耳、聲聲傳情、聲聲動聽,讓我們流連忘返,讓我們感受多多,享受不盡,可是除了這些歡快的,動聽的聲音之外,老師還聽到了不同的聲音?匆曨l,傾聽大自然的不和諧的聲音,學生與之對話,進行環(huán)保教育。
五、總結:寫聲音,一定要抓住聲音的特點,展開聯想一定要合理,注意擬聲詞的使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運用,這樣才能把文章寫得生動,老師相信,只要大家用耳朵去聆聽,用眼睛去觀察,用心靈去感受,相信都會寫出心目中最美的大自然的聲音。
六、美文欣賞師配樂朗讀《大自然的聲音》。
七、作業(yè):根據聽到的聲音展開想象與聯想,寫一篇作文。
板書:
大自然的聲音
。}目自擬)
一、開頭:點題
生活中
聲音(“象聲詞”)抓特點時間
自然界
二、中間+按順序地點相關
聯想(合理)有修辭季節(jié)
相似
三、結尾:抒情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2
一、教材分析:
《陶罐和鐵罐》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冀教版小學 語文第六冊中一篇趣味性強,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講的是國王御櫥里的鐵罐自以為堅硬,看不起陶罐,經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卻不與它計較,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而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我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待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從課文的插圖,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中我們感受到陶罐的謙虛和鐵罐的傲慢。教學上我努力做到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在朗讀中感悟,對話部分是本課最明顯的特色,也是教學的重點。特別是通過對陶罐和鐵罐神態(tài)和語言的描寫,把一個驕傲者和一個謙虛者刻畫的入木三分,是學生進行朗讀表演的好教材。
二、、教學 目的:
。ㄒ唬⒅R與能力:
1、學習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驕傲”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寓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演一演故事。
4、寫出讀后的想法。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及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在朗讀中感悟。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懂得做人應該謙虛謹慎,不應該驕傲自滿。
2、教育學生要全面地看問題,不要以己之長比別人之短,我們 要多看別人的長處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及神態(tài)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不軟弱的性格特點,理解課文所講述的道理。讓學生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四、教法設計:
1.讀式教學法
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思考,受到熏陶感染,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思想啟迪,在語文實踐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2.表演教學 法
針對小學 生的年齡特點,采用表演讀,旨在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調動學生的興趣,誘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課文所設置的情境中。
3.鼓勵欣賞法
利用教師及時的點評,甚至學生之間的互評,以鼓勵、欣賞為主,主要是激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贊許,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朗讀的信心。
五、教學過程:
。ㄒ唬、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老師今天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圖片,上面是什么?(課件出示陶罐和鐵罐的圖片。)
學生回答:圖中是陶罐和鐵罐
板書: 24 陶罐和鐵罐
你喜歡圖中的誰?為什么?(通過學生的發(fā)言了解陶罐和鐵罐的特點,由此引入文本 )
生:我喜歡陶罐,她漂亮。
生:我也喜歡陶罐,她顏色鮮艷。
生:我喜歡鐵罐,他多結實呀!
師:你們說得都很好,回答很完整。如果能用上“因為……所以”就更好了。誰先來試一試。
。ń虒W中始終不忘語言文字訓練,通過花樣翻新的訓練,學生興趣自然生發(fā),深化了理解,訓練了表達)
生:我喜歡陶罐,因為她漂亮,所以我喜歡她。
生:我喜歡鐵罐,因為他結實,不像陶罐容易摔壞。
生:我喜歡陶罐,不僅僅因為她漂亮,造型美,還因為她謙虛善良,所以我喜歡陶罐。
師:哦,她謙虛善良?怎么看出來的?
生:我是結合課文內容說的。文中有這樣的句子:“謙虛的陶罐說……”
師:你真了不起,還知道理論聯系實際,這可是我黨的三大作風之一喲,你真棒。你能不能再說說鐵罐怎樣?
生:我不喜歡鐵罐,他太驕傲,自以為了不起,還奚落陶罐,所以我不喜歡他。
師:原來文中的陶罐和鐵罐一個謙虛,一個驕傲,大家同意這說法嗎?
生:同意。
板書: 謙虛 驕傲
。ㄉ险n伊始,通過談話即把課文中的關鍵詞語提煉出來,為下文學習作了鋪墊,形成未成曲調先有情之勢。順利進入第二板塊的學習)
。ǘ⑦M入文本,品讀理解
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抓住課文1-9自然段展開教學。我們知道了陶罐是謙虛地,鐵罐時驕傲的。你從課文的那些地方能看出來?請你們在書中找一找,畫一畫,陶罐鐵罐各自的表現。
。ù伺e旨在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讀書習慣。)
生:從鐵罐經常奚落陶罐,我看出鐵罐很驕傲,覺得自己了不起。
師:奚落?你知道什么是奚落嗎?(抓住重點詞進行挖掘)
生:用尖刻的語言譏諷別人。
師:你一定讀過不少書,詞義理解很準確。鐵罐怎樣奚落陶罐的?陶罐的表現又如何?
生匯報交流對話部分內容。
課件出示句段賞析1
師:看到這樣的話語,你有什么想法?
生:鐵罐說的話太傷人了。
生:如果是我,我聽了一定會很生氣。
師:陶罐的表現是怎樣的?說明陶罐……?(謙虛,有禮貌。)
對,我們看到的是有禮貌的陶罐與驕傲的鐵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誰愿意通過朗讀再現當時鐵罐奚落陶罐的情景。
課件出示句段賞析2
指導朗讀,注意神態(tài),語氣的變化。接著師生互動,共讀對話,在語境中理解,在朗讀中感悟。了解陶罐謙虛和鐵罐傲慢的不同性格特點。
。ㄓ枚喾N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掌握文本內容,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在語文實踐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三)、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了解了陶罐和鐵罐的性格特點后,深入研究結果是否正如鐵罐所說的那樣?驕傲的鐵罐說過:要不了多久,陶罐就會破成碎片,消失掉。而他自己會永遠留在這里。結果如何?后來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自讀理解,合作學習10-17自然段。
交流反饋:
生:結果與鐵罐所說完全相反,陶罐還在,他倒是無影無蹤了。
板書:光潔樸素美觀 無影無蹤
課件出示:多年后
多年后,陶罐還是那樣光潔,樸素,美觀。他被挖掘出來后說什么了?(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我的身邊,他一定悶的夠受了……)多么善良的陶罐,這份寬容,善良正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
師:通過進一步學習,我們再次感受到陶罐身上謙虛,善良的品質。同學們想不想演繹一下這個寓言故事。(小組準備,要求臺詞要熟,神態(tài)、動作、感情要到位。)
課本劇表演
。ㄍㄟ^演繹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深化主題,為理解寓意打基礎。)
。ㄋ模⒔沂驹⒁,深化感悟。
最后,陶罐和鐵罐的不同表現和不同結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你想對誰說些什么?
生:我想對鐵罐說,你真不該驕傲。應該珍惜陶罐兄弟和你之間的友情。
生:我想對陶罐說,你真是好樣的,鐵罐那樣說你,你還把他當兄弟,你是我學習的榜樣。
生:我懂得不要用自己的長處與別人的短處相比。要看到別人的長處。
生:我要對大家說,讓我們互相尊重,友好相處。這樣生活才會更美好。
板書:要全面看問題,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ü膭顚W生從不同角度說出寫出自己的心里話,珍視學生在尊重文本價值的前提下富有個性的,獨特的見解,引導學生感悟道理,明白寓意。)
聽了大家的發(fā)言鐵罐兄弟也有話要說,你想聽聽他會說些什么嗎?
課件出示 鐵罐的話
六、總結
同學們說得真好!生活中,我們應全面看問題,不能拿自己的長處與別人的短處作比較,要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與身邊的人互相尊重,友好相處。下面,讓我們握住你身邊朋友的手,一起高歌《找朋友》,在歌聲中結束本課教學。
七、作業(yè):
根據課文內容,編一個寓言故事 。
板書
24 陶罐和鐵罐
陶罐 鐵罐
謙虛 傲慢
光潔 樸素、美觀 無影無蹤
要全面看問題,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3
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班學生已初步具備了一些語文學習能力 ,他們能自主閱讀,并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內容分析:
課文中講述的故事經常發(fā)生在學生們中間!拔摇辈恍⌒模檬种械你U筆把同學陸葉的下巴劃破了,老師讓“我”向他道歉,可“我”說不出口;最后,在老師、同學的鼓勵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礙,大聲地向同學說了聲“對不起”。課文告訴大家講文明、懂禮貌是一個小學生應有的好品質。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14個生字及認識多音字“挨”;會寫11個生字。
能力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做錯了事就應該主動道歉,承認錯誤。
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懂得知錯就改、主動道歉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美德。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從小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做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教學用具:
課件、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教學方法:
談話、小組合作式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正確書寫8個字,并掌握每個字的筆順規(guī)則。
2.完成“語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學重點:
1.書寫“桌、陳、管、束、固、執(zhí)、歉、敢”8個字。
2.抄寫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文《說聲“對不起”》。
2.出示6個生字,學生認讀。(開火車)
挨 鉛 厲 秒 湊 諒
3.出示生詞,男、女同學接讀。
二、新課:
1.出示要寫生字,學生認讀。
桌、陳、管、束、固、執(zhí)、歉、敢
2.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書寫生字。
(1)學生自由書寫生字。
(2)指名上臺書寫,并指名評價。
(3)書寫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語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原諒道歉猶豫故意原諒 責怪 不知所措
*抄寫詞語。
。5)合作學習:
*小組中,選出寫最快、最好的作業(yè),評選出來。
*上臺展示,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書寫的。
三、布置作業(yè):
1.書寫生字,每字3遍。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生字6個,會寫8個生字。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學生應該在學習、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學生應該在學習、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
教學過程;
—、朗讀課文,導入新課。
1.指名說說:自己知道哪些禮貌用語,它們在什么情況下用?
2.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有關兩個小朋友使用禮貌用語的故事。
3.質疑: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勾出不懂的詞語,在小組中討論。
(2)提出還不懂的詞語,大家解決。
。3)指名接讀課文,并指名評價。
。4)在小組中學習:
A.自由讀課文。
B.討論:“我”為什么應該對陸葉說“對不起”?
C.選擇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
D.討論:小作者的表現,開始是什么樣的,后來又上什么樣的?
*由開始“我”說不出口,到后來的“我”大聲說“對不起”,是什么力量讓他這樣做的?
E.自由讀第四自然段,體會“我”的心情。
F.指名說說:自己體會到了什么心情?
四、布置作業(yè):
你在生活中說過“對不起”嗎?將你的經歷寫下來,與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講文明
說聲“對不起”
懂禮貌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4
教學目標:
1、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感受大自然賦予小城的美,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
2、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記敘海濱小城美麗、整潔的詞句,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點記敘的方法。
設計理念:基于“研究性學習”理論的“研究性閱讀”教學模式,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設計特色:以研究性閱讀實現學生的主動發(fā)展。
媒體選擇:錄像機、電視機、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整體感知。
1、今天,我們這一堂課繼續(xù)學習第15課。(板書海濱小城)昨天,我們領著大家一起來到作者的家鄉(xiāng)廣東,欣賞了家鄉(xiāng)的海濱,回憶一下,海濱在你腦海里是什么感覺?(指名回答)。
現在請同學們再一次欣賞一下這迷人的海濱小城。
播放錄像。
[簡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學生仿佛置身于這一情境中,讓學生初步感知海濱小城的美。喚醒學生對海濱小城美景的憧憬,激發(fā)學生的學生動機]
2、上節(jié)課通過合作學習,提出一個問題:
投影:合作學習,提出問題
《海濱小城》一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城的美麗與整潔?又是怎么看出來的?
二、通讀課文,把握研究主題:
投影: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請同學們讀讀書、看看圖,小組討論這一問題。
匯報員匯報:(板書庭院、公園、街道)
三、精讀課文,領語研究策略。
。ㄒ唬、現在我們一起隨作者來到小城看看庭院,庭院到底美在哪兒呢?
1、投影:庭院美表現在()
、倮L畫:A、小組自由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B、理解這部分內容,給身邊的畫涂上色彩。
、谄樊嫛"鄹形。④欣賞
2、我們準備按照以上4個步驟完成任務,首先來完成第一步繪畫,指名讀要求,小組合作完成。
小組繪畫。
3、(出示其中一小組一幅畫)咱們來品味一下這幅畫,看看你們自己合作畫的畫,看看庭院美在哪兒?(指名回答)
A、這一幅畫中我看到了有按樹、椰樹、鳳凰樹……庭院栽滿了樹,綠村成陰,讓人心曠神怡。
B、我仿佛從這一棵棵樹上聞到了一股誘人的香味,飄得滿街滿院都是,讓人神清氣爽。
C、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么熱鬧……一片片紅云中。
D、看到這幅畫,不由讓我想起了一首歌,大家唱《綠葉》。
[簡評:樹木多,讀者看不出庭院的美,通過繪圖、品味圖,直接刺激學生的感官,引起學生視覺的感官協調,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蘊含的情感色彩和內在意蘊的直接敏銳的感知力,學生對語言文字就會有活生生的感受]
4、讓我們再來看看課文,再來感悟一下課文,你從課文哪些句子感悟、體會出來庭院很美。
指名學生回答:
、俪鍪竞诎逄羁眨壶P凰樹開了花,開得那么(),好像小城都籠罩在()。
、谥该羁眨鹤杂勺x這句話,“熱鬧”讓你體會到什么!凹t云”指什么?這一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5、師小結:這么多的樹、這么艷的花,時時飄來陣陣濃郁的香味,誰還會說小城不美呢?讓我們再一次欣賞一下庭院的美,小組自由讀,讀出庭院的美。
指名小組讀。
[簡評:由文給圖,由圖悟文,圖文并茂,感知升華,讓學生通過讀來體驗課文情感,因而學生的.抒發(fā)自我情感,升華自我情感便水到渠成]
。ǘ、除了庭院美,其實公園更美,那么公園美表現在哪兒呢?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工作單上布置的各項任務。
1、出示工作單
、傩〗M自由朗讀第五自然段。
、谡页鲋攸c句子,體會公園的美。
、圩屑氂^察圖,發(fā)揮想象,說說人們在榕樹下的活動。
2、指名分項解決問題
①指名小組找出重點句子。
比較:一棵棵榕樹就像一頂頂撐開的綠絨大桑
榕樹就像大桑
讀一讀,比一比,感悟一下哪一句話好。
指導朗讀這一句話,突出“一棵棵,一頂頂,綠絨,”讀出榕樹的美。
、谶^渡:榕樹不僅形狀美,顏色也美,請大家看看圖,想象人們在榕村下的活動。
3、出示投影(公園里人們的活動圖)指名學生上臺指著講。
[簡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減少了繁瑣的提問,提高了訓練頻率,激活了學生參與熱情,同學之間互相啟發(fā),深化了對知識的認識,廣收信息,大膽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加之句子之間的比較扎實了學生的基礎]
正因為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人們才在這里游玩、休息,請同學們在下面練一練,用你的朗讀,讀出公園的美。
。ㄈ、小城的庭院美,公園更美,街道也美,從哪兒看出來呢?讀讀第六自然段,找出答案。
1、指名回答。
2、出示練習,填空:小城的街道是用細沙鋪成的,踩上去咚吱咚吱地響好像()
填空:從這句話你感悟到什么?
3、指導朗讀。
。ㄋ模⑼瑢W們,作者由海濱來到小城看到這么優(yōu)美舒適的環(huán)境,會自言自語些什么?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朗讀課文。
四、學生質疑。
五、課外延伸。
出示投影:小練筆:模仿《海濱小城》寫一處校園景色。
小想法:最近興趣小組上完后,學校環(huán)境大變樣,紙屑滿地飄,灰塵滿天飛,學了《海濱小城》有何感想?
小調查:留心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對家鄉(xiāng)環(huán)境的污染做個小調查,寫一份倡議書,向學校的廣播臺投稿。
[簡評:閱讀與寫作相結合,這一課外延伸使學生在閱讀中不斷積累和消化知識,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新技能,讀寫結合,相得益彰。]
六、板書設計: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留心觀察,認真體驗,激發(fā)寫作的愿望,培養(yǎng)寫作的興趣;
2.能初步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圍繞一個中心意思,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逐步提高記事能力;
3.能初步學會描寫特定的場面。
【教學重點】
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寫下來。
【教學難點】
把自己玩得過程寫下來。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懂要求,明確目標
1.我們的活動可以說是豐富多彩,讓人回味無窮,你還記得都參加過哪些活動?(學生自由交流)
2.閱讀習作要求。
請以“那次玩得真高興”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
。ㄕn件出示1)那次玩得真高興(板書:那次玩得真高興)
二、回顧交流,選擇材料
1.引導學生回顧活動的情景,試著從活動中選材。
校園生活豐富多彩,課堂上有故事,下課后也有故事。有些故事與老師有關,有些故事中只有學生,有些故事發(fā)生在集體活動之中,有些故事發(fā)生在一兩個人之間。
2.小組交流。
3.代表發(fā)言。
4.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學會選材:
。ㄕn件出示2)
。1)地點:校園、家里、野外、公園……
。2)空間:教室內、操場上、動物園、游戲廳……
。3)時間:課堂上、活動課、課間、周末、假期……
。4)人物:同學、老師、家長、陌生人……
。5)事件:講故事、猜謎語、書法比賽、歌詠比賽、掰手腕、拔河比賽、踢毽子比賽、運動會、旅游、野炊……
。6)感受:開心、悲傷、喜悅、明白了……
三、緊扣要求,確定中心
1.教師導言:在習作中表現童年生活給我們的感受或是明白了某種道理,或是陶冶某種情操,或是增長某種知識,或是培養(yǎng)某種能力。這就是文章的中心。
2.小組交流,確定中心。(板書:確定中心)
四、欣賞范文,把握技法
1.(課件出示3)
那次玩得真高興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哥哥還有姐姐一起去西安的公園游玩。我們走著走著,看見有人在出租單人和雙人騎的自行車。我從來沒有騎過雙人的自行車,所以我覺得很新奇,便和哥哥租了一輛雙人自行車,爸爸和姐姐各租了單人自行車,這可是我們第一次與雙人自行車零距離接觸啊!
剛上車坐好,車子就往右傾斜,還好哥哥比我高,腿長撐住了地面。雖然沒有“人仰馬翻”,但是我還是有點害怕。剛騎上車就遇到下坡,車子像飛機一樣“飛”了起來。我有點緊張,因為怕我飛出去,摔跤。我興奮不已,雙人車真是太好玩了。哥哥大叫一聲:“小心,有車來了”,旁邊的人急忙躲閃,有的用好奇的眼光看著我們,還有不理不睬的。
車子滑到坡底,慢慢的速度慢下來了,我們都使出勁來踩,速度又變快了,上坡時我們更用力了。突然,我們都精神一振,好像爆發(fā)了一樣,飛快地沖到坡上。只聽見“嗖”的一聲,我們沖上了最后最高最漂亮的一個坡。我興奮的向全世界宣告。此時,我的小臉通紅通紅的。
雙人自行車真是既好玩又有趣,我玩得真高興!
2.學生欣賞范文,說說什么地方寫得好?(小組交流,匯報發(fā)言。)
3.師生交流,教師小結,把握技法。(課件出示6)
。1)集體活動有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或最喜歡的一次來寫。
。2)活動中的人物多,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應抓住突出的.人物寫,寫出他們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內心等特點。突出的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3)如果活動的內容多,要按一定順序寫。在描寫中要懂得使用表示空間方位和時間先后順序的詞,讓你的文章更有條理。
。4)寫活動首先要敘述完整。可簡要交代活動時間、地點、人物及活動內容。其次要突出重點,把過程寫具體。
(5)寫好自己,寫出感受,如做事粗心,吸取教訓;做事要講究方法,總結經驗;不到最后不放棄,做事要善于動腦;要有小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能讓人分享活動的快樂,感悟活動的收獲。
。ò鍟河∠笞钌钔怀龅娜宋飳懣鞓犯惺埽
五、提出要求,學生習作。
1.學生再次自由閱讀課本中的習作要求。
2.學生自由完成習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六、互相交流,修改習作。
1.課件出示教師巡視時發(fā)現的優(yōu)秀學生習作。
。1)學生自由閱讀。
。2)自由發(fā)言,進行評議,發(fā)現亮點,提倡借鑒。
2.課件出示教師巡視時發(fā)現的存在普遍性問題的學生習作。
。1)學生自由閱讀。
(2)自由發(fā)言,進行評議,發(fā)現問題,提出建議。
。3)集體交流,進行修改。
七、自我修改,謄抄習作。
1.請同學們根據交流情況自行修改,老師將把好的習作展示在宣傳欄內。
2.小組內交流修改的文章。
3.把自己的習作認真謄抄。
八、總結。
從作文中,我感受到豐富多彩的集體生活給同學們帶來快樂,使同學們增長知識,讓同學們變得團結,也使老師看到了一個個活潑、向上、團結、勤奮的好孩子。老師為你們的健康成長感到欣慰。
【板書設計】
那次玩得真高興
確定中心印象最深
突出的人物寫快樂感受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欣賞葉子的外形之美,感悟葉子的內在之美,學習做立足本職、無私奉獻的人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欣賞葉子的外形之美,感悟葉子的內在美,學習做立足本職、無私奉獻的人。
教學準備搜集各種形狀的葉子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結合插圖初步了解每一節(jié)詩歌所講的內容。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師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2、看了這個題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師引導學生質疑:樹葉怎么美?什么樣的樹葉才美?
1、自由讀課文。
2、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指讀,領讀,開火車讀,齊讀。
。2)注意正音。
(3)出示詞語卡片,輪讀。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ㄒ唬⿲W習第一、二節(jié)
1、誰來讀?
2、你知道了什么?
3、大樹怎樣美?
3、指導感情朗讀。
。ǘ⿲W習第三~~八節(jié)
1、分自然段讀課文。
2、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3、你看的葉子是怎樣的?
理解:形態(tài)各異:樣子各不同。
4、葉子做著怎樣的工作?
理解:奉獻:貢獻。
5、每個季節(jié)的葉子是怎樣的?
6、齊讀。
(三)學習第九~~~十一節(jié)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茁壯:強壯、健壯
蔥翠:(草木)青翠
輸送:運送;從一處運到另一處。
3、齊讀。
1、出示詞語。
2、出示生字。
3、寫這些生字要注意些什么?
4、師范寫“異、奉”。
5、指導學生描紅。
學生讀課題。
交流想知道的內容。
交流,指名回答。
生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檢查生字讀音。指讀,領讀,開火車讀,齊讀。
注意正音。
出示詞語卡片,輪讀。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讀自己最喜歡的那一段。
指名學生讀第一、二節(jié)。
那棵大樹很美。
樹像一朵綠色的云,從大地上升起。
學生練習朗讀。
學生分小節(jié)讀課文。(指名讀、小組讀等)
學生交流。
每一片葉子形態(tài)各異,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
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
春天:葉子嫩綠,夏天:葉子肥美,秋天:變黃,冬天:飄零。
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學生回答。
學生理解詞語意思。
學生齊讀。
學生讀詞語。
學生認讀詞語。
學生齊讀。
學生仔細看。
學生描紅練習。
計:
課后收集樹葉,看誰能找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理解由這些生字組成的生詞和熟字組成的新詞語。
2.能按要求完成課后練習第2、3題,能正確回答練習第1題中的兩個問題。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孫中山對待學問的態(tài)度,學習他勤學好問的精神。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孫中山思考的問題和他回答同學的那兩句話,學習他勤學好問的精神。
2.重點理解“學問”“照例”“私塾”等詞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W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它們的音、形、義,并能正確書寫。
。ǘ┱莆沼缮纸M成的新詞并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ㄈ┠芙柚匆,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W會并掌握11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字義、詞義。
。ǘ┏踝x課文后,認識到孫中山小時候在學習中做到勤學好問,是不容易的。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出示課題:12不懂就要問
2.談話導入:簡介孫中山(可掛畫像)。
同學們聽說過孫中山這個名字嗎?他是廣東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他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早年就有志反清。曾任中國同盟會總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遺囑主張,“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
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寫孫中山先生小時候的一件事。
(二)讓學生默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
1.借助拼音默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2.標出課文自然段,想想課文講了孫中山小時候的.一件什么事。
3.指名二人讀課文,回答問題。
。ü9個自然段。本課書講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里讀書,為了弄懂書里的意思,大膽地向先生提出問題的事。)
4.指名讀本課由生字組的詞,全班對對。
。ㄈ┳詫W生字,記住字音、字形,了解字義、詞義,不懂的詞語查字典。
(四)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再齊讀。
強調讀音:懂d%ng;誦s^ng;例l@;呆d1i;圈qu1n。
2.糾正重點字、易錯字的字形,交流方法!罢b”用把“通”字換偏旁的方法記憶!爸痢庇冒选暗健比テ缘姆椒ㄓ洃洝
“例”用把“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
“厲”里面是“萬”,不要寫成“力”。
“題”要與“提”字區(qū)別用法、寫法。
3.練習組詞,口頭把生字各組幾個不同的詞語。然后齊讀“讀讀寫寫”的詞。
4.理解詞義。(提出文中不懂的詞討論)
私塾:舊時私人(家庭、宗族或教師自己)設立的教學處所。
嚇呆:嚇,害怕。害怕得呆住了。說明非常害怕。
戒尺:舊時私塾先生用來打學生手心的板子。
霎時:指時間很短。
厲聲:嚴肅而厲害的聲音。
學問:在課文中指知識。
照例:照,按照;例,規(guī)定。按照一向的做法。
鴉雀無聲:靜悄悄的沒有一點兒聲音。
搖頭晃腦:形容自得其樂或自以為是的樣子。在本課形容同學們正背得起勁的樣子。咿咿呀呀:形容讀書的聲音。
胡里胡涂:形容對事情一點兒也不明白。
。ㄎ澹┲笇鴮懀豪蠋煱鍟笇W生抄字頭。
“懂”: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右邊寫緊湊些。
“照”上下結構,上邊大,下邊要小。
“題”半包圍結構,寫時把“是”字的一捺要伸向右半邊,托住“頁”。
。┳鳂I(yè)。
1.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v讀課文,理解內容,能回答課后練習第1題的兩個問題。
。ǘ┠苷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ㄈ┱J識到孫中山小時候在學習中做到勤學好問,是不容易的,教育學生學習這種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理解孫中山思考的問題和他回答同學的兩句話,學習他勤學好問的精神。
。ǘ├斫狻皩W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做到勤學好問。
。ㄈ┠苷_流利地讀好這篇較長的課文。
三、教學過程
講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ㄒ唬⿲W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提問:
。1)孫中山小時候讀的什么書?那時候怎么上課?
2.理解詞語“私塾”、“至于”。
3.小結第1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里讀書,先生只讓背誦,從來不講。
。ǘ⿲W習第2自然段。
1.默讀本段,思考問題,并在文中標出有關語句。
。1)一天,孫中山來到學校,先做什么,接著做什么,后來又做什么?
(2)理解詞語“照例”、“流利”。這兩個詞說明了什么?板書這兩個詞并討論。
(“照例”就是按照平常的做法。“流利”就是讀得很通順、熟練。說明了孫中山每天到校都是這么做的;他學習認真、成績好。)
2.提問:孫中山向老師提出了什么問題?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問的?
。▽O中山不滿足于只會背,不理解意思的現狀,他認為糊里糊涂地死記硬背而不懂得意思是沒有用的。由于這個原因,孫中山“壯著膽子”,向老師提出講解有關教材意思的要求,渴望老師幫助,態(tài)度非常誠懇。
3.小結段意:
孫中山讀書認真,功課完成得很好。有一天,他因為不懂書里的意思就站起來請求先生講解。
過渡:孫中山這一問引起了什么?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ㄈ⿲W習第3~7自然段。
1.默讀第4~7自然段,理清思路。
思考:每一自然段講的是誰?怎么做的?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
2.指名5人讀,每人讀一段后回答問題。(第3段講同學們嚇呆了;第4段講先生厲聲責問孫中山會不會背;第5段講孫中山背出了這段書;第6段講先生答應講解;第7段講先生詳細講解,學生認真聽。
3.從這幾段課文中找出反映當時課堂氣氛和先生態(tài)度的詞語,討論理解回答。板書:嚇呆、鴉雀無聲、拿著、厲聲。
4.提問:先生的態(tài)度有什么變化?為什么變了呢?
。▽O中山“一字不漏”地背誦,說明他確實已經完成了先生留的功課,他寫得很認真。他要求先生講文章的意思,是想進一步理解所背的文章內容,而不是無理取鬧。所以先生才改變了態(tài)度,破例給孫中山講解書中的內容。)
板書:收起,講得詳細。
5.把3~7自然段連起來讀一遍,要讀出文中先生態(tài)度的前后變化的語氣來。 過渡:孫中山為什么要提這樣的問題?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最后兩段。
。ㄋ模⿲W習第8、9自然段。
1.指名讀第8、9段,思考回答:
。1)什么叫“學問”?孫中山是怎么理解學問的?
。2)孫中山為什么敢向先生提問?為什么認為“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呢?
2.討論回答問題。(然后老師補充總結)(“學問”在這里指的是知識、學識。孫中山認為要想求得真正的知識,就是“不懂就要問”,要問個明白,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為了弄清書里的道理,為了學到知識,他當時寧愿挨打,這種精神
是可貴的。在當時情況下,孫中山敢于提出問題是一件不尋常的事,是需要有膽量,有魄力的,是求知的強烈欲望促使他這樣做的。孫中山這種認真讀書、不懂就問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3.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ㄎ澹┝骼⒂姓Z氣地朗讀全文,討論: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孫中山小時候勤學好問?(讓學生在文中圈畫出反映孫中山勤學好問的詞句,再用自己的話有順序地說一說。)
。┳鳂I(yè)。
1.寫本課生字詞和“讀讀寫寫”的詞各三遍。
2.熟讀課文。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8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fā)現的能力。
2.搜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3.以“秋天”為主題展開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話能力。
教學重點: 口語交際(學生開口說)
教學難點: 習作(學生動筆寫)
教法學法: 讀、說、寫相結合
教學用具: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教學設計
1.實物投影儀。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畫成圖畫。
3.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秋天嗎?說說理由,老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畫或掛圖(可以是前面課文的掛圖,也可生畫的)。
師: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秋天給我們 大家?guī)砗芏嗟膩淼目鞓,是嗎?板書:秋天的快?/p>
師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時高興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開話題。
a、請學生說說自己在金秋時節(jié)最喜歡做的事是什么,讓學生自己先說說。
b、具體說說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準備。要求:
。1)把做的事兒說清楚。
。2)說出自己的快樂。
。3)可以邊說邊演,可以請同桌一起說說演演。
3.講評結合,促進交流。
a、指名學生上臺口述,師生結合要求評點。
b、以示范為例,和同桌或在小組內互述,并推薦出讓自己感受最快樂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師生評選最佳學生。
4.學習小結,指導實踐。
小結學生交際的`情況(以肯定為主的不足,以指導學生生活實踐。
5.拓展活動
畫一畫秋天的圖畫或所做的快樂的事。
教學后記:這節(jié)課我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fā)現的能力。讓學生搜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9
《花鐘》教學設計
【教學背景分析】
《花鐘》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思路清晰,語言很美,讓學生把朗讀、理解、感悟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讀出對花的喜愛,讀出對修建奇妙的花鐘的贊嘆。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后的發(fā)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時間是不同的。并形象列舉了牽;ǖ龋狗N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fā)現;接著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關,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最后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整合思路】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利用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有效的突破重難點,使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學習。具體整合思路如下:在導入新課,進入情境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該課件中朵朵盛開的鮮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鮮花的喜愛之情,在感悟理解環(huán)節(jié)中,課件出示的重點句子,引導學生體會不同句式的表達效果,并增強了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加強了對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然后讓學生親眼目睹曇花一現的情境,化抽象為直觀,突破了難點。通過具體觀賞花鐘不同場景,體會植物學家修建花鐘的奇妙。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薄⒅R與技能: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艷麗、蘇醒、濕度、密切、關系、嬌嫩、適宜、適應、昆蟲、傳播、植物學家、修建、陸續(xù)、大致”等詞語。通過多種形式使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合作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學習作者留心觀察,善于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教學準備:CAI(計算機輔助教學) 課文朗讀選用《新跨越》(新課標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資源包)
設備分析:
這篇課文的教學選用模式二能有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課件直觀生動、畫面優(yōu)美,使學生學得輕松,更有興趣,有利于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學生情況分析:大部分孩子聰明、勤奮、好學,都由一定的認知能力,分析能力,少數同學的參與意識較強,他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fā)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他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fā)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薄ⅲò鍟n題:花鐘)師述: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誰能說說什么是花鐘?你還有什么疑問?
。、讓我們一起欣賞美麗的鮮花(課件呈現五彩繽紛、色彩艷麗的花朵)課文中用哪些詞來形容這景象的?(課件呈現詞語: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
爭奇斗艷、芬芳迷人的鮮花中還蘊藏著許多秘密,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去探索。
(點評:利用優(yōu)美的圖片,認識不同的鮮花,引導學生質疑,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二、朗讀欣賞,整體感悟。
邊聽邊思考:(用光盤播放課文朗讀)
1、科學家揭示了一個什么有趣的現象 ?
2、不同的植物為什么開花的時間不同呢?
。c評:本環(huán)節(jié)運用光盤播放課文朗讀,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走進課文,初步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感受花鐘的奇妙。)
三、品讀感悟 交流體驗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這段給我們介紹了一種有趣的現象,文中的中心句是什么?用“———”勾出來,圍繞它介紹了哪幾種花?(學生邊回答老師邊貼鮮花圖片)
2、看圖復述回答:什么花在什么時候開放呢?
生答:牽牛花五點開放,薔薇花五點左右開放……
3、讀讀說說:同樣是寫什么花在什么時候開放,書上是怎么寫的?請再讀一讀第一段中的相關句子,并選一句自己最喜歡的,反復讀,和同桌說說你想像花開時的情景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4、學生自讀,互讀,感悟。
5、(課件出示第一段重點句子)朗讀展示,展開想像,交流體會
6、師生合作品讀,贊美鮮花
。c評:通過課件出示重點語句,讓學生體會不同的句式表達的效果不同,增強了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積累了好詞佳句。)
7、我會填:(課件出現練習)
牽;
薔薇 睡蓮
萬壽菊 煙草花
月光花 曇花
我知道了用不同的句子寫 的情景,會使句子更 更
(點評:通過做這個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語言表達的豐富性,增強語言的感悟能力。)
8、想想作者為什么會“發(fā)現不同的鮮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
對你有什么啟示?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以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為主)
1、不同的鮮花為什么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植物學家進行了研究,有什么發(fā)現呢?
2、合作學習:請默讀第二段,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吻合”是什么意思?聯系課文,你能猜測“夜來香為什么在晚上八點左右開放”嗎?為什么大多數花在白天開放?
3、集體交流,老師相機點撥并板書:溫度 濕度 光照 昆蟲活動。(評價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況)
生:我讀懂了……
4、課件欣賞曇花開放的美麗瞬間。
(點評:利用課件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直觀感受到平時很難看到的曇花一現的美。)
5、理解朗讀全段。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欣賞花鐘:聰明的植物學家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的像鐘面一樣,你們想去參觀嗎?(課件呈現日內瓦最早修成的花鐘)
(點評:課件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花鐘的神奇,開闊了視野,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科學的意識,培養(yǎng)了他們留心觀察事物的能力。)
2、贊美花鐘:參觀完你有什么感想?
。、比較句子: “我看到什么花開了,就知道是幾點了”這句話對嗎?
文中用語言怎么敘述的?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課件出現句子:齊讀“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
兩組句子有什么不同?“剛剛”可以去掉嗎?為什么?“大致”還可以換成什么詞?
。、是啊,作者用詞非常準確,這個看似用來表達模糊意思的詞語,實際反映了客觀事物真實的狀況,反映了科學家遵循客觀事實的態(tài)度,文中還有幾個這樣的詞語,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找一找。
課件出現詞語:大概 左右 往往 有……的危險
。、體會朗讀第三段。
。c評:利用課件出示表達模糊意思的詞語,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四、再讀全文,總結拓展
1、感情朗讀全文,找出你喜歡的好詞佳句
2、師總結:作者之所以能寫出這么精彩的文章,是他留心觀察,不斷探索的結果。我們也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發(fā)現探索美麗的大自然。
3、你能說說,在日常生活中你觀察過什么?有什么發(fā)現?
五、作業(yè) :
1、觀察一種事物,把觀察發(fā)現記錄下來
2、課外閱讀喜歡的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么》、《少年科學》等書
【學習評價設計】
評價形式:
1、 課堂提問
2、 朗讀情況
3、 合作學習情況
4、 參與課堂情況
【總結與反思】
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活動如果能及時地、適度地作出評價,就能夠保持、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如果能在評價中啟發(fā)、點撥學生,就能有效的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在本課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切體會到了恰當評價學生的重要性,在課堂上我盡量多用激勵性的語言,去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實踐證明,課堂效果不錯。今后我還會不斷探索,使評價的語言再豐富一些,形式再多樣一些。
回顧這節(jié)課,教和學是一個學生感知、感受、感悟的過程。這個重要的過程屬于學生,我們要根據情況把這個權利還給學生們,讓他們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10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共有60人,大部分來自農村或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三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上課能專心聽老師上課,認真做課堂筆記。有一部分學生還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對學習沒有良好的認識,缺乏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存在著惰性,喜歡依賴老師和家長,不是主動的去獲取知識,靠的還是死記硬背。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一只小鳥》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五冊)中第五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本文的作者是冰心。文中主要講了一只羽翼未豐的小鳥每天在樹枝上唱歌、孩子們用彈弓大中了小鳥,兩只老鳥接住了小鳥把它帶回巢中。從此孩子們再也聽不到小鳥的叫聲。文章批評了不愛護鳥類的行為,歌頌了親情的偉大。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總結課文內容,并結合課文練習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按照指定意思為課文劃分層次。
4、繼續(xù)學習抓住重點詞語、邊讀邊想象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學習總結課文內容,學習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大意,學習為課文劃分層次。
教學難點:學習抓住重點詞語、邊讀邊想象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光盤自制ppt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鳥兒嗎?你最喜歡什么鳥兒?
2、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它們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世界因為有了鳥兒的存在顯得生機勃勃,因為有了鳥兒的存在顯得絢麗多彩。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一只小鳥》一課,共同關注一只小鳥的命運。
3、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對課文有了大致的了解,相信文中的一只小鳥給大家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下面請同學們自學課文1、2自然段。
出示自學提示: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讀課文1、2自然段,思考:這是一只()的小鳥。
2、交流匯報
這是一只可愛的、幼小的、快樂的、幸福的、愛唱歌、歌聲動聽的、愛欣賞風景的小鳥。
你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
3、多美的景致,多可愛的小鳥,再加上小鳥清脆柔美的歌聲,這是一副多么美麗、和諧的自然圖畫!讓我們懷著美好的心情齊讀課文1、2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3--6自然段。
鳥兒歡快的歌聲吸引了樹下玩樂的孩子,他們天天來聽小鳥唱歌。可是有一天,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發(fā)生了。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3至6自然段,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邊批注自己的體會或感受。
2、匯報交流。
( 1)它正要發(fā)聲,忽然"啪"的一聲,一個彈子從下面射來,它一翻身從樹上跌了下去。
從這句話看出小鳥的傷勢很嚴重,"跌"是完全失去控制,很重地摔下來。抓住重點詞指導朗讀。
( 2)斜刺里兩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
從這句話能夠看出老鳥對小鳥非常關愛,體會到親情的偉大。"箭也似的"像箭一樣快,說明它們此時此刻內心非常著急。抓住"箭也似的"指導朗讀。
師:拿一位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哪一位母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此時的它們心急如焚,此時的它們肝腸寸斷,我們怎樣才能讀出老鳥當時那種急切、悲傷的心情呢?
自己試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3)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來。
從這句話體會到小鳥的傷勢很重可能有生命危險……
師:剛才還活蹦亂跳、高聲鳴唱的小鳥轉眼間正痛苦地流著血,正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你覺得此時是一只怎樣的小鳥?(可憐的、不幸的、痛苦的、命運悲慘的……)
是。∵@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一幕啊!你能帶著這種感受讀好這句話嗎?
試讀,指名讀,齊讀。
五、學習課文7、8自然段。
1、此時此刻,假如你就是那些孩子中的一員,當你看見小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來,它的生命即將結束,你會怎么想?
指名說。
2、因為孩子的一時貪玩,讓這么可愛無辜的小生命受到了傷害,讓我們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此時孩子們的心情。
3、文中的孩子們喜歡這只鳥嗎?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們對小鳥的愛和老鳥對小鳥的愛有什么不同?
點生匯報。
師:小孩的愛是自私的,愛的方式不對,愛它就讓它更加自由,愛它就應該讓它更加快樂,愛它就讓它更加美麗,愛不是占有。
六、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故事講到這里,你明白了什么?如果讓你對文中的孩子說幾句話,你會說些什么?
2、師:聽了你們這番話,相信那些調皮的孩子們會放下手中的彈弓,以一顆善心和愛心去對待鳥類。老師也想對文中的孩子們說幾句話,可以嗎?
出示白居易的《鳥》詩。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豈止是"子在巢中望母歸",同樣還有"母在巢中盼子歸",古人尚且明白這個道理,何況我們今天的少年兒童呢?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首詩,向所有的人發(fā)出"莫打枝頭鳥"呼聲吧!
七、總結。
美麗鳥兒,美麗的生活,美麗的大自然,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真正的喜愛不是占有,不是破壞,而是讓美麗的事物更加美麗,讓美麗的世界更加美麗。我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作業(yè):每一只美麗的小鳥都對世界充滿了幻想和希望,但文中的這只小鳥卻怎么也沒有想由于人類的貪婪使它慘遭不幸。小鳥的命運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大家想像一下,那只小鳥后來怎么樣了?續(xù)寫一段話。
教學資源:
為了更合理的、恰當的用好多媒體資源,有效的服務于教學活動,真正的起到輔助作用,在本節(jié)課設計之后,我廣搜資源,分別從網絡上、遠教資源庫上、多媒體教學光盤上大量的參考整理,最后一句我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最終選用了多媒體教學光盤和自制的幻燈片課件。光盤中我選用了詞語的出示和第一部分的動畫播放,這兩個部分能較好的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并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自制課件我為了更好的指導學生學會總結段意和劃分層次,就用課件為他們展示出了一些學法指導,學生在自讀課文的時候,可以參考學習,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起到了引導與自學的作用。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11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3、掌握課文內容,了解香港的美麗和繁華,激發(fā)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浪平沙細”、“陽光和煦”、“精彩”、“鱗次櫛比”、“琳瑯滿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教具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課文錄音、鋼琴曲。
3、香港風景圖片。
4、練習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香港旅游?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通過認真讀課文,和作者一起去飽覽香港的美景,領略一下“東方之珠”的風采。
二、學習第1節(jié)
1、課文的第1節(jié)向我們交代了香港是我國的南大門,有哪些景點,是課文的總起。
誰來說說香港有什么?(香港有——)
2、讓我們打開書本,一起讀一讀第1節(jié)。(生齊讀第1節(jié))
三、學習第2-5節(jié)
1、清晨,我們在上海登上飛機,經過兩個小時的航程,飛機緩緩降落在香港新機場。香港到了!
我們只在香港停留一天,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選幾處有代表性的景點游覽一下。迷人的沙灘中我們選淺水灣,著名的公園中咱們就去海洋公園,繁華的街市中我們就去銅鑼灣。香港的夜景世界著名,我們也不要忘了去看一看。
〈板書:迷人的沙灘——淺水灣
著名的公園——海洋公園
繁華的街市——銅鑼灣
美麗的夜景〉
2、下面,請同學們輕聲讀第2-5節(jié),盡情地游覽一下各個景點。
3、你最喜歡哪個景點,自己先讀讀,再讀給四人小組的同學聽,讀完后說說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學給他評議評議。(四人小組學習,輪流讀、說)。
4、精讀訓練(生讀后交流,靈活機動的教學第2-5節(jié))
你最喜歡哪個景點?游覽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說)
請你讀一遍,讀出這種感受。
第2節(jié):迷人、舒服。
(1)談感受,指名讀第2節(jié)。
。2)你從哪里看出淺水灣很美、很迷人。(浪平沙細、陽光和煦、金色)
。3)作者僅僅用了“浪平沙細、陽光和煦”就描繪出了一副美妙的畫面,〈淺水灣圖1〉看,溫暖柔和的陽光灑滿了海面。灑在了金色迷人的沙灘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說,淺水灣是——(生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4)〈淺書灣圖2〉瞧,每逢節(jié)假日,迷人的沙灘吸引來多少游客。人們在沙灘上游玩,有什么感覺呢?(舒服)
人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感受呢?請大家輕讀第2句話,去大膽地想象,認真地體會。(生自讀句2)
。5)誰來帶著這種感受說一說。
。ㄒ驗槿藗儭,感到舒服極了。
人們之所以感到舒服極了,是因為他們——。)
。6)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大家來讀一讀第2節(jié),把漫步迷人沙灘的舒服感覺讀出來。(指讀
愿意讀的讀)〈配上鋼琴曲〉
。7)練背課文(自背指背)
〈出示課文填空〉
(),()的淺水灣是()。每逢節(jié)假日,人們(),(),(),(),真是()。
第3節(jié):(舉世聞名,精彩)
。1)說感受,指名讀第3節(jié)。
。2)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海豚和海獅的表演非常精彩?
。ㄓ械摹械腵……有的……有的……)
。ㄓ慰停壕奂,不時……開懷大笑)
(3)看,海豚,海獅表演開始啦!〈海豚圖〉這些海豚在干什么?(嬉水游戲)海豚和海獅有的頂球,有的鉆圈,有的舉重,有的嬉水跳躍,還有的呢?(生想象說)看到這么精彩的表演,你一定也會——(開懷大笑)。
。4)齊讀第3節(jié)。
。5)這么精彩的表演,你愿意回家介紹給小伙伴嗎?
。ㄉ氄f
同桌互說
指名說)
。6)小結:有這樣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園,難怪會舉世聞名。
第4節(jié):(鱗次櫛比、琳瑯滿目、人流如潮)
。1)說感受,指名讀第4小節(jié)〈車圖〉
。2)乘上去銅鑼灣的雙層巴士,不多時就到了銅鑼灣。一下車,你看到了怎樣一番景象?你感受到什么?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重點理解:
A、“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列著。
“鱗次櫛比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樓圖〉(指名說:摩天大樓……)
小結:房屋很多,一座挨著一座排列著,很密,這就叫做——鱗次櫛比。
B、從“琳瑯滿目”看出商品多,使我們看得——眼花繚亂。
C、銅鑼灣樓多、商品多、人也多,是全港三大鬧市之一。
〈整體圖〉讓我們把這種熱鬧、繁華的景象讀出來。(齊讀第4節(jié))。
(3)誰能看著這幾個詞語,把第4節(jié)背出來。
。[市口鱗次櫛比琳瑯滿目人流如潮)
。ㄗ跃
指背
齊背)
第5節(jié)(三句比喻句)
(1)夜幕初垂,輕風徐來,站在太平山山頂,美麗的維多利亞灣夜景盡收眼底。請同學們看,請同學們聽。
〈夜景圖1、2、3〉(第5節(jié)課文錄音)
。2)你覺得香港的夜景美不美,美在哪里?(指名說)
。舻暮Q蟆獰舳啵
。3)第5節(jié)用了3個比喻句,有靜有動,寫出了香港美麗的夜景。
跟老師一起來讀一讀。
。◣熞x:……成了——
……像——
……如同——)
(4)這么美的夜景,真是——(美不勝收)
誰愿意當播音員,把這么美的夜景介紹給大家。(指名讀)
誰能不看書,看圖向大家介紹(指名試背第5節(jié))。
四、學習第6節(jié)
1、香港那么著名、迷人、繁華,所以我們說“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板書:無比璀璨)
2、1997年7月1日,香港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我們?yōu)槲覀兊淖鎳鴵碛羞@樣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而感到什么?(驕傲、自豪、喜愛……)
3、請你帶著這種感覺再讀一讀第6節(jié)。(齊讀第6節(jié))
五、總結:
一天的香港之旅結束了,我們乘坐返航的飛機即將離開香港,看著機艙外燈光閃耀的香港,你最想說些什么?(指名說)
讓我們共同祝愿〈香港未來更美好!〉(齊讀)
六、作業(yè)
在回家之前,老師給大家布置一個任務。
1、(背誦課文)向家人、朋友介紹香港。
2、(四人小組合作)制作一張香港旅游小指南,要求圖文并茂。
板書:
19、“東方之珠”(香港)
迷人的沙灘——淺水灣
無比璀璨
著名的公園——海洋公園
繁華的街市——銅鑼灣
美麗的夜景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12
教材分析
這篇神話傳說講的是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極富想象力,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課文的脈絡非常清楚,分三個部分,把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的過程描寫得非常清楚。
在說明“天和地還沒有分開"”的背景之后,先是講了盤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變化;然后敘述天地分開以后盤古所做的事;最后講了盤古倒下后發(fā)生的變化。
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辟天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注意文章在表達上的這些特點。
教學這篇課文,要使學生認識神話這種文學體裁,體會巨人盤古的獻身精神,感受我國古代人民的豐富想象力。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會寫14個生字。
2.體會反義詞和近義詞的妙用,體會“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這類詞語的表達效果,并加以積累和拓展。
3.通過朗讀等方法,感受盤古雄偉、高大的英雄形象,體會他無私奉獻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話故事內容神奇、想象豐富的特點,培養(yǎng)想象力,激發(fā)閱讀神話的興趣。并能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故事的內容。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與想象了解故事內容,理解重點詞句,積累特色語言,體會盤古的英雄形象。
課前準備
推薦學生搜集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如《精衛(wèi)填!、《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
教具準備
寫有詞語、課文詩的小黑板各一塊,背景音樂。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神話意境
1.師:你們喜歡神話故事嗎?(生:喜歡)能說說你喜歡看哪些神話故事?
生答:《精衛(wèi)填!贰逗篝嗌淙铡贰
2.師:今天讓我們學習一個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教師板書課題,叫兩位學生念課題)。
帶著問題全班齊念課題:誰開天地?盤古干什么?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盤古劈開天地的神奇吧。
二、初讀課文,感受文本
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注音認讀生字。同桌互讀互查。
2.識記生字新詞
小黑板出示:
輕而清、重而濁、上升、下降
隆隆的雷聲、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樹木
血液、滋潤、肌膚、混沌
。1)自由讀詞語。
。2)小老師帶讀,讀中交流
、俚谝唤M是反義詞。根據實際理解“清、濁”并給“濁”字組詞(混濁),“投降”讀作xing
、赬X的'XX詞,擴充此類詞語3到5個。
、邸把骸保髁艘稽c血,血淋淋讀作xiě)。
、堋盎煦纭保ɡ斫狻盎煦纭;找近義詞“混濁”;找到詞語所在的句子,學習第一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三、再讀課文,理解文本
1.默讀課文,想一想《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能讀成課文中的哪句話?把這句話畫出來。
2.出示句子“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請學生自由讀此句并思考,這句話中哪個詞是關鍵(創(chuàng)造)
。1)教師板書“創(chuàng)造”,并提問:“創(chuàng)造”的“創(chuàng)”這為什么是
力刀旁?(看字形并聯系課文理解盤古是用鋒利的斧頭劈開了天和地)。
。2)教師小結:是呀,創(chuàng)造,它需要工具,需要力量,神話故事總是充滿了神奇的想象。那么,盤古創(chuàng)造了什么?又是怎么創(chuàng)造的呢?讓我們下節(jié)課再進入神話天地好好研究吧。
四、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并給生字組詞。
2.生字書寫指導。(“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寫錯,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闊”“滋”的筆畫較多,要指導學生重視間架結構。)
五、家庭作業(yè)
找其他神話故事讀一讀。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13
一.學習目標
1.認識“攝、媚”等8個生字。會寫“突、按”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二.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課前預習、準備
1.學生自瀆課文,自學生字、詞。
2.學生收集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3.教師準備投影片和道具。
第一課時
一.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學生說說課前自瀆課文的情況以及體會,介紹搜集到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二.重點檢查讀書情況
1.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便。
2.在學習小組內份自然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小組內互相正音。
3.畫出不理解的字詞,通過讀句子、聯系生活實際、同伴討論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課生字,指名認讀。
5.自由說說課文的大體內容。
三、深入理解課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1.分角色朗讀課文,這篇課文在寫作上很大的特點是對話很多。從人物的對話中,你們體會到什么?
(1)高爾基喜愛小男孩。
(2)小男孩崇敬、熱愛高爾基。
2.默讀課文,自讀自悟
。1)從那些地方看出高爾基喜愛小男孩,用“”畫出有關句子
。2)從那些地方知道小男孩崇敬熱愛高爾基,用“ ”畫出有關句子。
3.學習小組交流情況。
4.全班反饋交流。
5.老師小結板書。
這篇文章通過人物的對話,展示了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體現了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愛護,及孩子們對他的崇敬、熱愛。
四.開展討論
這兩個人物,你更喜歡誰?為什么?
五.課堂作業(yè)
讀、背、寫一句高爾基的名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男女生、同練習分角色朗讀高爾基和小男孩的對話,注意運用適當的語氣表達情感。
2.教師范讀,在指名讀,師生給予評價。
二.課堂實踐活動
1.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
2.學生兩人一組,借助道具自由組合表演課本劇,提示學生注意語言、表情、動作的協調統一,進入課文描述的情景。
三.識字寫字
1.投影出示下列詞語:
陽光明媚 鞠了個躬 咧開嘴 吩咐 準備停當 膠卷
秘書 雜志社 記者 突然 側過臉
a.讀一讀
b.用實物、動作、換詞、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詞義。
c.各小組以競賽的方法用帶點的字口頭組詞,詞語組得又多又正確的小組獲勝。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要寫的字,并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學生瞄紅仿寫,然后說說自己什么字寫得好,介紹經驗。
四.擴展訓練
“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备郀柣鶎τ浾吆托∧泻⒌膽B(tài)度上形成了宣明的對比。聯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進了高爾基的辦公室,高爾基又是那么地配合他的拍照 ,可萬事俱備,他卻忘了帶膠卷,所以他哭了,這是懊悔,這是自責。對這一點,高爾基是完全能體會到的。因此高爾基希望小男孩再來。小男孩還會再來嗎?討論中讓學生聯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據,并發(fā)揮想象,續(xù)寫故事。
五.板書
6小攝影師
喜愛
高爾基 小男孩
熱愛
對話、細節(jié)描寫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顏色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培養(yǎng)學生喜歡色彩、熱愛生活的情感。
2、學習課文的寫法,續(xù)寫課文。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認字,鼓勵學生獨立識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顏色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培養(yǎng)學生喜歡顏色、熱愛生活的情感。
難點:學習課文的寫法,續(xù)寫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題談話,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請你想象以下,如果沒有顏色,這個世界將會是什么樣子?(學生回答)
師:是啊,顏色對我們太重要了,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顏色。
2、師:你們喜歡什么顏色呢?又追問:我們身邊有哪些東西的顏色和你喜歡的顏色相同或是相近?(學生暢所欲言)
(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顏色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更加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3、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一起感受五彩繽紛的色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情趣。
板書課題:愛什么顏色。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借助生字表,認讀生字,讀通詩歌。
2、分小組交流、匯報自學生字情況。
3、出示本課生詞,指名認讀——全班齊讀——認讀生字并進行組詞造句訓練。
(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根據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三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自學能力,所以本課生字以自學為主,再以小組活動的方式進行生字學習的交流。)
三、讀中感知,讀中感悟
1、找三名同學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
2、師:咱們在他們朗朗的讀書聲中,體會作者都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喜歡。
3、三名學生讀后,其余學生評論。
(意圖:因為朗讀要有標準,學生評論的過程也就是他們共同提高的過程。)
4、在學生評論后,回答“作者都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喜歡”這個問題。
5、學生自己大聲地朗讀課文
6、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喜歡的小節(jié)
7、喜歡同一個小節(jié)的同學分成一個小組在一起學習。
出示學習步驟:
(1)朗讀本小節(jié);
(2)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向同學介紹詞語的意思以及自己的理解。
(3)說出自己的對本小節(jié)的感受。
(4)有感情朗讀本小節(jié)。
(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自愿結合成臨時學習小組,打破了以原來班級內小組學習的界限。)
8、小組選代表在全班匯報交流。
要求:學生在匯報時如果不全面或不準確,同組或外組的同學給予補充。
學生邊匯報教師邊板書:
碧綠 火紅 蔚藍
9、有感情朗讀課文
要求: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學生邊讀邊評,評后再讀,使朗讀的水平逐步提高。
10、背誦課文
(1)先背誦喜歡的小節(jié)
(2)嘗試背誦全文
(意圖:背誦課文的設計要有層次,讓學生背起來更輕松。)
五、延伸課文,發(fā)散思維
1、師:同學們,你愛什么顏色?來,拿出你們的彩筆,用上你喜歡的顏色,畫出多姿多彩的生活。
2、學生活動:用彩筆畫畫。
學生活動時配上輕松、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
3、展示學生作品
(意圖:指導學生把學習語文和繪畫相結合,鍛煉學生用多種形式來表達感情,也體現了各學科間的融合。)
4、請你仿照詩歌再編一段,老師在此時要及時表揚寫得好的同學的作品,尤其注意表揚有新意的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愛什么顏色》教學設計_愛什么顏色
5、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編寫內容。如:
我愛粉紅的顏色,因為——
桃花是粉紅的.,
老師的衣服是粉紅的,
連我的小臉蛋,
也是粉紅的。
我要做個健康的好小孩。
我愛碧綠的顏色,因為——
小草是碧綠的,
河水是碧綠的,
警察叔叔身上的衣服是碧綠的,
將來我要當一名人民警察,
保衛(wèi)祖國的安寧,
身上穿的也是威武整潔的綠軍裝。
(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設計目的是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把知識轉化成能力。先讓學生用喜歡的顏色畫畫,再續(xù)寫課文,再加上老師適時的鼓勵,使學生學習本課的難點得以突破。)
【教學總結】
課前,我讓孩子們搜集有關各種顏色所代表的意義的資料,讓學生在預習詩歌時交流自己喜歡的顏色及原因。教學詩歌時,我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閱讀、思考,鼓勵孩子在朗讀中想象詩歌呈現的畫面。孩子在自由選擇詩歌的小節(jié)來賞析,懂得作者所喜愛的顏色,理解作者所喜歡的原因,以及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理解課文是離不開“讀”的。在教學這首詩歌時,我運用了多種多樣的朗讀形式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領會。如,師生接讀(老師讀喜歡的顏色,學生讀喜歡的'原因)、男女分讀(三年級的孩子開始有性別的歸屬感)、合作讀(邀請好友配合,培養(yǎng)協作能力)、小組讀(各個小組進行比賽,提高競爭意識)等多種形式。孩子們在朗讀的過程中,既理解了“我的心”,明白“我的夢”,還知道了“我的理想”。同時也在朗讀中無痕地記憶了詩歌。
在學完詩歌后,我還讓學生自由地討論交流自己喜愛的顏色及原因。在學生暢所欲言中相應指導,為讀寫小詩做好鋪墊。學生的發(fā)言充滿童趣和想象力。
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我積極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去讀文、識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在這過程中,教師不是統治者或權威者,而是作為學生的指導者、交流者和合作者,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沒有出現表面化、形式化的傾向,充分展示了新課程的理念,以“色彩”為主線,把知識整合在語文課堂中,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積極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了新教材的人文主義精神,拓寬了教學的空間。
我想,在今后新課程的推進中,我們更要靜下心來,更進一步理解課程標準,實踐課程標準,發(fā)展課程標準。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創(chuàng)新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真正地理解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15
《鄉(xiāng)村里的大花園》
教材解讀:
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用細膩的筆觸、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為我們描繪了鄉(xiāng)村大花園的美麗景象。1~3小節(jié)主要寫動物們的顏色、情態(tài),突出鄉(xiāng)村大花園的新鮮漂亮;第小節(jié)主要寫光芒四射的太陽,表現鄉(xiāng)村大花園的健康、漂亮;第5小節(jié)主要寫大花園的動植物都很自由自在。整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9個生字,其中學習兩個多音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具體語段、詞句的品讀中感受大花園的新鮮漂亮,健康美麗,自由自在的特點。
3.體會作者字里行間洋溢的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字里行間洋溢的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
教學流程:
一、舊知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學習了《東方之珠》,去繁華的都市香港參觀了一番,又走近田野認識了小露珠這位可愛的朋友,今天讓我們深入走進鄉(xiāng)村大花園,看一看那里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板書課題《鄉(xiāng)村里的大花園》。二、整體感知
1.想進入大花園一飽眼福嗎?咱們得先和生字生詞打好關系,它們都是大花園的小衛(wèi)士呀!請大家自讀課文,要求: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會讀的根據課后注音多讀幾遍。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出示生字。
指名讀
則、怎,讀音有什么共同點?平舌音,齊讀似、睡,讀音有什么共同點?翹舌音,齊讀“似”在課文中讀sh,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個讀音,你知道嗎?s,什么意思呢?誰能給兩個讀音分別組詞?s似乎、相似、好似sh似的,記住在這個詞中讀sh,其余讀s文中還有一個多音字,是誰?結,你知道它有幾個讀音嗎?分別組詞。ji打結、中國結、結繩ji開花結果、結實。
3.仔細觀察10個生字,怎樣才能更好地記住它們的字形?“圓”中間“員”表示讀音,“醒”右邊的“星”也表示讀音“結”:條狀物打成的疙瘩,也表示這個動作,與“繩”有關,所以是絞絲旁。
4.“睡”這個字最難寫了,同學們想知道“睡”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嗎?“睡”是“目”加“垂”,表示眼皮下垂、落下,就是打盹休息,這樣一來這個字就好記了,我們睡覺時眼皮下垂就是“睡”。
光知道意思還不行,還要會寫才行,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左寬右窄橫畫很多,仔細觀察哪一橫最長(右邊第二橫),哪一橫次之(第三橫),哪兩橫差不多短(第一、第四)?仔細觀察左邊四橫的距離,右邊四橫的距離,你發(fā)現了什么?等距。好,看老師,舉起小手一起寫。然后在習字冊上自己描一個寫一個,注意。投影展示,師生共評。
三、文本研讀
有了這些生字詞小衛(wèi)士的帶領,咱們一起去公園看看吧!
(一)體會新鮮漂亮指名分別讀1、2、3小節(jié)
1.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大花園,用前三小節(jié)中的詞語回答。(新鮮漂亮)
2.哪些食物讓你感受新鮮漂亮?(蜂子、蝴蝶、蜻蜓、螞蚱)你能講具體一點嗎?什么樣的蜂子、蝴蝶、蜻蜓、螞蚱讓你感覺新鮮漂亮?白的、黃的、金粉的蝴蝶綠的螞蚱、金的蜻蜓嗡嗡飛著的蜂子,胖圓圓的,小毛球似的哦,白、黃、金粉、綠說的都是顏色,顏色漂亮新鮮。
3.看到這樣的蜂子,你想干什么?摸一摸,為什么?胖圓圓的,毛球似的,多可愛呀!你能讀出蜂子的可愛嗎?指名讀。
4.大花園里有這么多種小動物,五顏六色的怪不得作者說,你來說:“花園里面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睂α,這就是1段中心句。
5.剛才小朋友“明晃晃”這個詞沒有讀準確,誰來幫幫他?指名讀。huǎng,什么叫明晃晃呢?光彩閃爍。齊讀2遍這個詞,齊讀這句話,讀出新鮮漂亮。
(二)感受健康漂亮
大花園里除了有五顏六色的小動物,還有什么呢?咱們一起讀一讀第4小節(jié)。
1.這一小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太陽。什么樣的太陽?
光芒四射、亮、特大特高。
2.從哪些詞句看出太陽很亮?
亮得人睜不開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鉆出地面亮得蝙蝠不敢從什么黑暗的地方飛出來這說明陽光到處都是,這就是“光芒四射”,光線向四面八方照射去。
3.這樣的大花園又是怎樣的一個大花園呢?你能用4小節(jié)的詞回答嗎?(健康美麗)
4.出示。
“是凡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連大樹都會發(fā)響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對面的土墻都會回答似的!薄笆欠病笔鞘裁匆馑?凡是,只要是。作者為什么這么認為呢?想象一下陽光很亮,周圍一切都是亮亮的',動物們五顏六色明晃晃的,拍一拍大樹都發(fā)出干脆的響聲,一切都很敞亮。如果是陰雨天感覺如何?濕漉漉、陰沉沉、粘糊糊、灰蒙蒙蜂子、蝴蝶、蜻蜓、螞蚱等小動物會出來活動嗎?拍一拍大樹會發(fā)出干脆的聲響嗎?對比一下陽光四射的大花園,這樣的花園有活力、生命力,生機勃勃?怪不得作者說“是凡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齊讀),這就是這一小節(jié)的中心句。小節(jié),讀出健康美麗。
(三)品味自由自在
鄉(xiāng)村里的大花園有五顏六色的動物,光芒四射的太陽也不稀奇呀,作者為什么要寫它呢?默讀第5小節(jié)。
1.作者在這一小節(jié)中又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大花園呢?用課文中的詞語來回答。自由,對自由自在。
2.劃出“自由”所在的句子,“都是自由的”,這就是這一小節(jié)的中心句。
3.大花園里的什么事物很自由?
花、蟲子、鳥。找出相關語句。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
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這里把花和蟲子當成什么來寫?
人花睡醒了,是被人叫醒的嘛?不是,花自然開放,就像人睡覺睡到自然醒;想想我們經常因為工作學習的原因被親人叫醒,或者被外面的噪音吵醒,相比之下,花兒是自由的。
鳥飛上天,是很自然的事情,想飛就飛,蟲子叫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無需別人同意,想叫就叫,一切都神氣活現的,這就是活。
4.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是自由的?
蝴蝶。哪里看出來的?“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墻頭飛來了一堆黃蝴蝶,一會兒又從墻頭上飛走了一個白蝴蝶。
他們從誰家來,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薄半S意”,太陽光芒四射,哪里都能被他照到,連他都真不知道蝴蝶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你說蝴蝶多自由自在啊!
5.鳥、蟲、蝴蝶想飛到哪兒就飛到哪兒,你羨慕他們嗎?誰想當一回自由自在的鳥、蟲、蝴蝶?出示句子,指名讀出自由自在。
6.小動物們本來就能自己活動,獲得自由對他們來說不算難。除了小動物們,還有什么事物很自由?
植物。
哪里看出來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黃瓜愿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愿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薄爸e花”是說黃瓜只開花不結果。黃瓜不結瓜,種它做什么?但是它就是這么牛,不愿意結就不結。
玉米能長到天上去嘛?
不可能,這是夸張。
有沒有人運用先進的科技去控制他們的生長?
沒有。
這些句子中都有一個詞語是“愿意”,什么叫愿意?
認為符合自己心愿而同意做某事。植物有思想嗎?
沒有,但是在作者的筆下他們都成了有思想的生命了,他們都能隨心所愿,多么自由啊!誰想當隨心所愿的倭瓜、黃瓜、玉米?指名讀出自由自在。
7.這樣的大花園,你喜歡嗎?作者也喜歡,為什么?因為自由,齊讀第5小節(jié),感受大花園的自由自在。
四、主題探究
1.文章最后說“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又高又遠的天空跟大花園有什么關系呢?想一想,大花園里的自由的鳥兒、蝴蝶可能會飛到哪兒去?隨心所愿的玉米可能會長到哪兒去?天上。
2.你羨慕他們嗎,你想像他們一樣嗎?羨慕,想。作者也是,藍悠悠的天空又高又遠,那是自由的王國。作者和我們一樣羨慕大花園里的動植物們,和我們一樣向往天空和自由。
五、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了鄉(xiāng)村大花園,感受了它的新鮮、漂亮、健康、自由,并和作者一樣對自由充滿了無限的向往。
六、作業(yè)布置
1.完成習字冊,詞語抄三遍。
2.背誦課文第五小節(jié)。
3.向你的家人介紹鄉(xiāng)村里的大花園,讓他們也感受一下大花園的新鮮、漂亮、健康、自由。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語文上冊優(yōu)秀教案03-20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優(yōu)秀08-29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案優(yōu)秀10-25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優(yōu)秀教案02-16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優(yōu)秀06-18
語文上冊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