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列夫·托爾斯泰》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列夫·托爾斯泰》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進行肖像描寫,并體味其作用。
2.學習欲揚先抑的寫法。
3.感悟托爾斯泰深邃而豐富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難點
1.文中的肖像描寫及其作用
2.理解由外貌透視心靈的手法,感悟托爾斯泰的深邃而豐富的精神世界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給下列畫線的字注音。
胡髭(zī)長髯(r2n)鬈(qu2n)發(fā)黝(yǒu)黑滯(zhì)留
愚鈍(dùn)禁錮(ɡù)軒(xu1n)昂犀(xī)利侏儒(rú)酒肆(sì)
尷尬(ɡ1nɡ4)锃(zènɡ)亮甲胄(zhu)粲(c4n)然盎(4nɡ)然
2.解釋下列詞語。
黝黑:黑。黑暗。
滯留:停留不動。
愚鈍: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風度。
禁錮:束縛,限制。軒昂: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
犀利:鋒利。銳利。
侏儒:身材異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館。
尷尬:處境困難,不好處理。熾熱:極熱。
粗制濫造:指產品制作粗劣,不講究質量。
藏污納垢:比喻包容壞人壞事。
郁郁寡歡:心情不舒暢,不快樂。
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頭顯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著。形容嚴肅莊重的樣子。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
廣袤無垠:廣闊無邊。古代以東西長度為“廣“,南北長度為“袤”。
頷首低眉:低著頭顯得很謙卑恭順的樣子。
無可置疑:沒有什么可被懷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無光。
二、導人
1.導語
同學們,以累累巨著在俄國文壇馳騁了近六十年的文學大師托爾斯泰,因其真實深刻地再現(xiàn)了俄國社會生活而被列寧譽為“俄國革命的鏡子”。《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則是代表他藝術高峰的三部長篇小說。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奧地利作家茨威格,走近這位磨難中造就的偉。
探訪他深邃而豐富的內心世界。
2.作者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作家。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也寫詩歌、戲劇、傳記、散文特寫和翻譯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見的珍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說多寫人的下意識活動和人在激情驅使下的命運遭際。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畫見長,他比較喜歡某種戲劇性的情節(jié)。但他不是企圖以情節(jié)的曲折、離奇去吸引讀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連忘返的人和事。
三、整體感知
給學生五分鐘通讀全文,思考: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大體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是列夫·托爾斯泰的“肖像畫”
大體分為兩個部分:
。1-5)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寫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
2)讀完全文后,你有什么疑問?
四、精讀文本
1-須發(fā)
2-面部輪廓結構
3-面部特征
4-長相
5-拜訪者的態(tài)度
1、第1段主要寫了什么?請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張的句子。
寫列夫·托爾斯泰須發(fā)的特點。
面部輪廓的總體特征:多毛,濃密的胡須(反復描寫)。
比喻和夸張鋪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臉龐多毛”。
皺似樹皮——喻黝黑的臉膛。
糾纏不清的樹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發(fā)。
像熱帶森林般濃密——須發(fā)。
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濃墨重彩的描繪,使人產生美的遐想。
2、第2段的主要內容?托翁給人的印象是什么?寫法上有什么特色?
大量的排比:整個面部像粗制濫造的小屋。額頭像樹柴。皮膚像村舍外墻那樣粗糙。
“給人的印象: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
3、第3段重點寫了什么?作者細致刻畫樂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嗎?)
面部特征——重點寫面容表情,毫無避諱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4、第4段突出托爾斯泰“長相平平,是俄國普通大眾的一員”,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穿戴方面、職業(yè)方面、社會角色。
《列夫·托爾斯泰》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案2
第 1課時
課題 《列夫托爾斯泰》
課型: 周次:第二周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識記重點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2.體會肖像描寫的作用
3.了解托爾斯泰豐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學重點 體會肖像描寫的作用
教學難點 體會肖像描寫的作用
課前準備 熟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布置學生查閱作者、托爾斯泰生平傳記和作品,以及有關資料,尤其是對托爾斯泰的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
教學媒體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安排
導入新課:
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托爾斯泰,以其不朽的著作贏得了世界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對于他,我們一直只聞其名,未見其人。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嗎?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樣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橫生的文筆描繪出一幅世界級大文豪托爾斯泰的肖像畫的`,請你跟隨作者的筆端,來解讀托爾斯泰的那雙智慧的眼睛,進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學生交流資料:
介紹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后去世界各地游歷,結識羅曼曼蘭和羅丹等人,并受到他們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從事反戰(zhàn)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二十年代赴蘇聯(lián),認識了高爾基。1934 年遭納粹驅逐,先后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與感覺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 教師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所查資料并做簡要概括
交流資料 1分鐘
5分鐘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安排
介紹列夫托爾斯泰:
19世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出生于貴族家庭,自幼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47 年退學回故鄉(xiāng)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并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zhàn)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后在其巨著《戰(zhàn)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zhàn)爭場面打下基礎。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自傳體小說《童年》(1855)、《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tài)度,“道德自我修養(yǎng)”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列夫·托爾斯泰》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案3
1、 教學目標
1、了解托爾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
2、通過文本的閱讀,感悟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夸張、排比的修辭方法。
2、 教學重點難點
感悟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 教學課時:3課時
4、 教學預設
第一課時
1、導入
請學生介紹列夫托爾斯泰(你對托爾斯泰了解多少?)
列夫托爾斯泰是19世紀俄國的偉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課文中還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的偉大雕塑家、畫家、建筑師和詩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階梯旁的圣母》、雕塑《大衛(wèi)》、壁畫《亞當與夏娃》等。
2、整體感知
給學生五分鐘通讀全文,思考: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大體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爾斯泰的肖像畫(可參看前面的彩色插圖)
大體分為兩個部分:(1-5)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寫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
2)讀完全文后,你有什么疑問?
3、精讀文本
集體朗讀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從那些方面來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
(1-須發(fā)
2-面部輪廓結構
3-面部特征
4-長相
5-拜訪者的態(tài)度。)
1) 第1段主要寫了什么?請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張的句子。
寫列夫托爾斯泰須發(fā)的特點。
面部輪廓的總體特征:多毛,濃密的胡須(反復描寫)
比喻和夸張鋪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臉龐多毛;
皺似樹皮喻黝黑的臉膛;
糾纏不清的樹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發(fā);
像熱帶森林般濃密須發(fā);
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濃墨重彩的描繪,使人產生美的'遐想。(比較插圖)
2) 第2段的主要內容?托翁給人的印象是什么?寫法上有什么特色?
。ù罅康呐疟龋赫麄面部像粗制濫造的小屋;額頭像樹柴;皮膚像村舍外墻那樣粗糙。
給人的印象: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
3)第3段重點寫了什么?作者細致刻畫樂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嗎?)
面部特征重點寫面容表情,毫無避諱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列夫·托爾斯泰》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下冊語文《列夫托爾斯泰》教案03-08
八年級語文下冊列夫托爾斯泰教案05-26
八年級語文《列夫·托爾斯泰》教案01-20
《列夫 托爾斯泰》語文教案14篇10-13
【必備】八年級語文《列夫·托爾斯泰》教案03-19
列夫托爾斯泰八年級語文教案08-28
列夫托爾斯泰八年級語文教案03-23
八年級上冊語文《列夫托爾斯泰》教案設計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