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本設計力求使學生通過對課文中的語文文字的理解,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感悟生活的智慧,經(jīng)歷語文知識“再創(chuàng)造”,明白課文中所蘊含的道理。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知識基礎上,感悟、體驗并經(jīng)歷語文知識“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即探究的過程,才能在得到語言知識的同時,生成捕捉知識、探索未知的智慧。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病⒗斫庹n文內(nèi)容,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受童真童趣。刻苦求知的愿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絕招》
。薄⒖戳苏n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ㄊ裁词墙^招?課文講了誰的絕招?誰的絕招最絕?)
。、啟發(fā)談話:
這篇課文講的是幾個小伙伴之間發(fā)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領,沒能取得好成績,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下決心要挽回面子,要練一種“絕招”,“鎮(zhèn)”住那些小伙伴。結(jié)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勝,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對他的絕招贊不絕口,“伙伴們羨慕地豎起大拇指:‘絕招,太絕了!’”
。、大家想知道他們的絕招是怎樣練成的嗎?
設計意圖:從啟發(fā)談話入手,誘導學生理解課題,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欲望。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薄⒆杂勺x文,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請同學們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
2、討論:
、僬n文中講了幾個小伙伴,涉及了哪幾種絕招?
。ㄈ值慕^招是憋氣,二福的絕招是空翻,小柱子的絕招是算數(shù)學題目)
、谡l的絕招最有用?(小柱子的絕招最有用)
。、小柱子的“絕招”引來了大家的贊嘆,這個絕招是怎樣練成的呢?引導學生細讀課文。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整體感知課文,為下面的細讀課文作好了鋪墊。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薄⒛x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
讀書時要想一想課文中講了幾個小伙伴,涉及了哪幾種絕招,建議學生動筆在課文中畫出來。
。、同桌互相討論一下。說說讀課文時遇到了哪些不懂的問題,同學之間通過互幫互助的方式解難答疑。
。、討論:
、傩≈訛槭裁匆毥^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領,卻樣樣都落后于別人,覺得自己“太丟人了”;回家后看見奶奶包餃子,在和奶奶的談話中受到啟發(fā))
、谒毩暳耸裁唇^招?
、蹫槭裁础盎锇閭兞w慕地豎起大拇指”?
。ㄕ页鲇嘘P語段讀一讀。同桌互相討論一下。說說那位小朋友的絕招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對小朋友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評價)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培養(yǎng)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通過討論,進一步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
四、深入體驗、深入理解
。、什么是絕招?
。、小柱子為什么要練絕招?
。ㄆ鹨蚴呛托』锇楸缺绢I,卻樣樣都落后于別人,覺得自己“太丟人了”;
。、小柱子回家后看見奶奶包餃子,在和奶奶的談話中受到啟發(fā)?
。棠陶f,二福的絕招是天天跑體育場練出來了。他認為奶奶說的話在理,明白了經(jīng)找是靠苦練出來的)
4、他練習了什么絕招?
。▋蓚不過百的數(shù)做乘法,算得快、算得對)
5、為什么“伙伴們羨慕地豎起大拇指”?
(小柱子的“絕招”出奇制勝,“鎮(zhèn)”住那些小伙伴。大家都十分佩服,所以大家都對他的絕招贊不絕口)
6、這個絕招是怎樣練成的呢?
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的相關段落,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進行討論,從中體會小柱子勤學苦練的精神和爭強好勝的性格。
。、引導學生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
、倌阌X得小柱子的做法怎么樣?你應該學習他什么特點?(自尊,好強,不服輸)
、谀阕钆宸l的絕招?
、廴绻闶撬麄冎械囊粏T,你會怎么做?
。浮㈤喿x了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或者說明白了什么道理?
。ㄖ灰趯W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本領;要練,就練對自己未來發(fā)展有用的本領)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在評價、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人物形象的認識。引導學生在閱讀時產(chǎn)生情感共鳴。指導學生明白課文蘊含著的道理:只要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本領;要練,就練對自己未來發(fā)展有用的本領。巧妙地引導學生對科學知識、對刻苦求知產(chǎn)生一種價值認同。
五、拓展練習、增加智慧
1、引導學生續(xù)編故事:下次的比賽,會是什么情景呢?展開想象,練習寫一段話。
2、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么本領可以稱得上是絕招?
3、你佩服周圍誰的本領或技藝,可以問問他是怎么練成的,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學一學。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續(xù)編故事,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引導學生練習生活談談對“絕招”的認識,升華了小學生的情感。引導小學生采訪周圍人物的絕招,這就把語文教學生活化了。
【教學反思】
我們的課堂應由“知者”間的對話變?yōu)椤爸钦摺遍g的交流,因為促進人成長的至關因素是智慧而不是知識。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教育者關注學習者的自身感受與個體學習,改變不利于學習者發(fā)展的學習方式。只有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知識基礎上,感悟、體驗并經(jīng)歷語文知識“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即探究的過程,才能在得到語言知識的同時,生成捕捉知識、探索未知的智慧。
“學”是研究性的探究活動。“學”是一個對信息不斷整合、加工改進的過程,學的方式有很多,收集、整理信息,查閱資料,與他人交流、研討、爭論,等等。“學”也是一種交往,應是信息的交匯。在課堂上,為他人提供信息和采集來自他人的信息都是自身價值的體現(xiàn)。
在自助與互助的課堂教學中,對以往經(jīng)驗的提升,對事件現(xiàn)象的剖析,對人物形象、人物特點的評價,都會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得到語文方法和思想,從而使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成為兒童不可或缺的能力。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一個人在兒童時期具有怎樣的生活方式將會導致他今后的生活方式!蔽艺J為今天的課堂不應是以學會為目的的課堂,而是應以會學、掌握方式方法、獲得人生體驗為目的的課堂;是促使人人獲得不同發(fā)展的課堂,因而應該承認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感受,都能形成自己的學習觀。
因此,本設立力求使學生通過對課文中的語文文字的理解,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感悟生活的智慧,經(jīng)歷語文知識“再創(chuàng)造”,明白課文中所蘊含的道理:只要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本領;要練,就練對自己未來發(fā)展有用的本領。巧妙地引導學生對科學知識、對刻苦求知產(chǎn)生一種價值認同。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復韻母ao ou iu及其四聲,讀準音,記清形,正確書寫。
。、學會聲母與ao ou iu拼讀音節(jié)。
。、能夠看圖說話,根據(jù)音節(jié)拼讀句子。
。、能夠自己拼讀兒歌,做到詞語連讀。
。怠⒄J識“小、愛、吃、魚、和、牛、草、好”8個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語境中使用。
教學重點
學會aoouiu三個復韻母,并且能拼讀這三個復韻母構(gòu)成的音節(jié)。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區(qū)分iu和ui,注意ou和o的發(fā)音和口形。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復韻母aoouiu及其四聲,讀準音,記清形,正確書寫。
。、能夠看圖說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薄⒊鍪究ㄆ琣oiu,看老師的口形,猜一猜讀的是哪一個單韻母。
2、指名讀復韻母aieiui,說說讀這三個復韻母時口形是怎樣變化的,輕重又該怎樣?
。、對比讀a—aie—eiu—ui說說每組有什么不同?(如a是單韻母,發(fā)音時口形不變。ai是復韻母,發(fā)音使口形從a向i滑動,a重i輕。)
二、引出新課,提出要求
上一課我們學了3個復韻母,知道復韻母發(fā)音時口形要從前一個音向后一個音滑動。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3個復韻母,看誰學得最好,能認清字形,讀準字音,還會帶調(diào)讀。
三、教學復韻母aoouiu
。、教學復韻母ao:
⑴看插圖說話引出ao圖上畫著什么?(奧運會的標志)領讀“奧運會”,復韻母ao就是“奧”的第一聲。板書ao。
、芶o怎么讀呢?先發(fā)a音,緊接著向o音滑動,a重o輕,就成了ao。(教師示范讀ao,領讀、齊讀、指名讀)
⑶練讀四聲,標調(diào)在a上āo(凹進凸出)áo(熬藥)ǎo(棉襖)ào(驕傲)
。、教學復韻母ou:
、趴床鍒D圖上畫的是什么?(圖上畫的是藕。)誰能把ǒu改成第一聲來讀一讀,出示ou。
、瓶蠢蠋熌頾u,說說口形是怎樣變化的?(先發(fā)o音,很快地向u滑動,o重u輕。)
⑶教師領讀、指名讀、齊讀。
、萶u的.聲調(diào)標在o上,誰會給ou標上四聲?練讀ou的四聲ōu(海鷗)óu(óu,真奇怪)ǒu(鮮藕)u(慪氣)
。、教學復韻母iu:
、趴床鍒D圖上畫著誰在干什么?(人們在游泳池里游泳。)出示iu。
、苅ui在前,u在后,讀的時候口形應該怎么變?誰會讀?
誰能說說怎么發(fā)iu這個音?(先發(fā)i,口形再變到u,i重u輕。)指名讀、齊讀。
、歉嬖V學生iu的聲調(diào)標在u上,指定一位學生上臺標聲調(diào)。
四聲練習iū,努力學習要得優(yōu)。iú,我替媽媽去買油。iǔ,他是我的好朋友。iù,我們要尊老愛幼。
四、鞏固練習
。、看卡片,認讀復韻母aoouiu。
。病⒋騺y次序讀帶調(diào)的aoouiu。
五、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薄㈧柟虖土昦oouiu及其四聲。
。、學會聲母與aoouiu構(gòu)成的音節(jié),包括三拼音音節(jié)。
3、能夠看圖說話,根據(jù)音節(jié)拼讀句子。
。、能夠自己拼讀兒歌,做到詞語連讀。
。、認識“小、愛、吃、魚、和、牛、草、好”8個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語境中使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卡片認讀aoouiu,說說你是怎么發(fā)音的?
。、對比讀a—aoo—oui—iu,說說有什么不同。
。、認讀帶調(diào)的aoouiu
二、拼讀aoouiu構(gòu)成的音節(jié)
。薄⒂梅蹇ㄆ瑥土昦oouiu構(gòu)成的音節(jié)。
。病⒊鍪緕—ǎo→zǎol—óu→lóuj—iǔ→jiǔ,分別說說聲母和韻母各是什么?(指名讀、齊讀)
3、四聲組詞,由教師領讀。
三、學習帶有aoouiu的三拼音音節(jié)
。、jqx要想和a做朋友,都要誰做“中間人”?(介母i)
用卡片練習jqx與a構(gòu)成的三拼音。
。、jqx要和a開頭的復韻母做朋友,也需要i做“中間人”。出示三拼音的練習。(自由拼讀、指名讀)
四、游戲
做“購物”的游戲。
我們開了一個商場,誰來做顧客買東西?
教師把寫有音節(jié)的紙片發(fā)給學生,請一位學生做售貨員,發(fā)到紙片的學生上臺說我要買什么。如拿到shǒubiǎo的同學說“我要買手表!比绻x對了,售貨員就把手表的圖片給他,全班齊說“對了,對了,這是手表!
五、看圖拼讀音節(jié)
。、看插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他們在干什么?你能看圖說幾句話嗎?
2、拼拼讀讀圖下面的音節(jié),(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連成句子讀一讀,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
六、拼讀兒歌
1、出示兒歌《有禮貌》,請學生自己試著拼讀,你讀懂了什么?
。、你會拼讀哪些音節(jié),做做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
。、教師帶讀紅色的音節(jié)。(范讀、指名讀、開小火車、齊讀)
。础⒃诶蠋煹闹笇略囎x兒歌。(以詞語為單位,做到詞語連讀)
5、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問你也和大公雞一樣有禮貌嗎?你是怎么做的?
。、課后能夠背誦兒歌。
七、認生字
1、卡片抽讀認過的生字。
。病⒊鍪旧中、愛、吃、魚、和、牛、草、好。這些生字你認識嗎?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認識的,你有什么好辦法能把它們記?
。、擴詞練習,誰能給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八、鞏固練習
跟錄音讀課文,試著背誦兒歌。摘蘋果游戲。
九、小結(jié)
語文教案 篇3
【課前透視】
本文記敘了爸爸與川川在爬山途中與地質(zhì)勘探隊員交流的所見所聞,間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課文語言簡潔,以對話貫穿全文,融地質(zhì)知識于課文之中,字里行間充溢兒童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通過學習培養(yǎng)同學從小關注科學,探索自然的意識。
對小同學來講,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極富吸引力,同時以人物對話為主要敘說方式也是課文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同學朗讀課文的指導,特別要指導同學讀好人物的對話,引導同學在對話中發(fā)現(xiàn),體會,在對話的朗讀中引發(fā)對自然科學知識發(fā)生濃厚的興趣,發(fā)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场Ⅲw會川川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培養(yǎng)從小關注科學、探索自然的興趣和意識。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有感情地讀好人物的對話。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
。、收集有關地殼變化、化石等相關知識的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依題激疑:你們讀過書嗎?你們知道最大的書是什么樣嗎?(板題)課題中的“書”為什么加上引號?你們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呢?
。病⒄故炯とぃ航處煶鍪净瘶吮净蛳嚓P的圖片資料,啟發(fā):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它們究竟是怎樣得來的呢?今天俺給大家?guī)硪槐尽皶保纯催@本“書”是怎樣介紹的。ò孱})
〖對話平臺
一、初讀
。薄⒂米陨硐矚g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識字生字。
出示“俺會認”的內(nèi)容,引導同學進行識字交流,可以采取組內(nèi)交流的形式,說說自身已經(jīng)認知了哪些字,是怎樣認知的?同時交流記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換偏旁、組詞語以及同學個性化的`記字方法。同時把自身不懂的詞語作一標志與組內(nèi)的同學進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檢查識字情況。分段合作讀文,互相檢查讀文情況。教師巡視吸收反饋。
。场⒔處煶鍪旧挚ㄆ,開火車讀,相機引導同學交流識記重點字的方法。同時,教師強調(diào)重點字讀音、字形等相關內(nèi)容。如:“冊”是平舌音;“質(zhì)”讀第四聲;“巖”和“印”的聲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識字能力是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有意識地去組織引導同學交流識字經(jīng)驗,培養(yǎng)同學自主識字的能力。
二、寫字
。薄⒊鍪尽鞍硶䦟憽敝械摹皫r、冊、寶、刨、痕、質(zhì)”。
。、引導同學從筆劃、結(jié)構(gòu)等方面觀察這些字的特點。組織同學進行交流,教師相機強調(diào)。
如:“厚”字上下都無點,“寶”字下邊是“玉”不是“五”,“印”字右邊是單耳,不能寫成雙耳。
。场ⅰ疤魬(zhàn)難點字”。啟發(fā)同學到板前書寫大家認為不好寫的字,師生評議。
4、同學臨寫,教師巡視指導,同桌互相評議。展示優(yōu)秀的作品。
觀察、交流是寫好字的一個重要前提,引導同學到板前范寫難點字,激發(fā)同學寫字的積極性,培養(yǎng)同學大膽嘗試,向困難挑戰(zhàn)的精神。相互交流與評議,促進了同學欣賞水平的提高。
三、質(zhì)疑
。、快速讀文,考慮: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或者提出問題考考大家?
。、組織交流,解決疑難。
這一環(huán)節(jié),可有效地發(fā)展同學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讀書能力。解決同學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地了解了同學對于課文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但要注意字詞等方面的內(nèi)容可以當場解決,其他涉及課文內(nèi)容的問題,可以簡略處置,為下節(jié)課作準備。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回顧
。、聽寫(指讀)詞語:
地質(zhì)隊員 勘探 巖石 波痕 煤炭 認真
奇怪 閃光 透明 寶藏 足跡 創(chuàng)根問底
2、接讀課文,引導同學回顧課文,進一步檢查同學的讀文情況。
二、研讀
針對上節(jié)課提出的問題,讓同學在讀中感悟,在交流互動中有所得。
問題假設:
1、文題中的“書”為什么要加上引號?
。病⑦@本書里有什么?有字嗎?有圖畫嗎?
。场⒆x了這本書,俺們能知道什么?
。、這本書有什么作用呢?
引導同學采取不同形式的讀書活動,看看從讀中能解決哪些問題。如:自由讀、小組交流讀等。在此基礎上組織全班進行交流,互相補充,教師相機點撥。在交流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同學抓住重點詞句來深入理解。如:寶藏、刨根問底等。
閱讀是同學個性化行為,引導同學讀中考慮,讀中探究,讀中感悟,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體驗。突出了同學的主體地位。
三、演讀
。、小組合作演讀課文。
角色選定。
熟讀對話。
分角色朗讀,熟悉人物的語言特點。
創(chuàng)編動作。
。、朗讀展示,師生一起評議,加強對話的朗讀指導。
。、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長大以后想干什么嗎?說說你的根據(jù)。你能猜測出叔叔是怎樣獲得這些知識的嗎?你有什么樣的感想?
結(jié)合文章以對話為主要敘說方式的特點,組織同學進行角色扮演,進而深入體會當時的場景和人物的心理,促進了同學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時通過“演、創(chuàng)、猜”活動,也培養(yǎng)了同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理解能力。激發(fā)了同學們探索自然的興趣,發(fā)奮學習的熱情。
四、寫字
。薄⒊鍪尽鞍硶䦟憽敝械摹奥、陸、鐵、底、趴”。組織同學觀察其筆劃、結(jié)構(gòu)等方面的特點。
2、教師范寫同學認為的難點字。邊寫邊強調(diào)注意的問題。
。、同學練寫,師生評議。
五、拓展
。薄⑼ㄟ^課外的閱讀和收集,你還知道其他相關的資料嗎?組織同學交流展示。
。、安排課外收集活動,準備一次規(guī)模適當?shù)牡摹白匀唤绲膴W妙”展。
課內(nèi)外結(jié)合,有效地促進了同學興趣地培養(yǎng)和良好個性的發(fā)展。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勘探:查明礦藏分布情況,測定礦床的位置、形狀、大小以及地質(zhì)構(gòu)造等情況。
寶藏:貯藏的珍寶或財富,多指礦產(chǎn)。
刨根問底:追究事情的底細。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
2、完成課后第一題,按要求寫筆畫。 (齊讀課文)
二、 學習第1自然段。
1、 自由讀這一段,說這一段主要講什么。理解“蠶卵”,(蠶姑娘產(chǎn)下的卵)。
2、 齊讀這一段,讀了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識?你是從哪里讀懂的?(春天,從蠶卵里鉆出來。) (第一自然段后置,先學2——7自然段)
三、 學習課文的第2—5自然段。
1、 蠶姑娘是怎樣的呢?請你讀讀課文2—5自然段。 讀完后用“ ”的蠶姑娘來說一說,還可以“AABB”的蠶姑娘,或蠶姑娘是“ ”來說一說。
2、蠶姑娘真奇怪,為什么有的說是又黑又小,有的說是又白又胖的呢?
3、 課文中哪段寫又黑又小的黃姑娘,哪段寫又黃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寫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蠶姑娘?指名讀,共換了幾次衣服?(四次)。[蠶不吃不動,這種睡叫“眠”我們叫它頭眠、二眠、三眠、大眠]
反思:學生們對于蠶姑娘的生長過程是十分感興趣的,但又是比較陌生的。因此,在教學中,對于蠶姑娘睡了四覺,換了四次衣服的過程要細致處理,而像“頭眠”之類的專業(yè)性較強的詞匯就不需要出現(xiàn),來干擾學生的思維了。
3、學習第一次換衣服。
、拧 自由讀課文,又黑又小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線劃出表示動作的詞。
、、 用上“先——接著——然后——最后——”說說蠶的變化。
⑶、 質(zhì)疑問難,理解“蠶床”等詞的意思。[蠶床就是蠶匾](說—問—讀)
、、 指導朗讀。
反思:第一次睡覺,第一次換衣服是個需要老師指導學生仔細閱讀、體會的部分。因為,之后的幾個自然段和這個自然段的結(jié)構(gòu)極為相似。學好了這一段,后面就可以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學了。且對于降低本課課文的背誦難度也是大有裨益的。
4、學習第二次換衣服。
⑴、 按上面的方法自學。
、啤 交流。
5、 學習第三、四次換衣。
、、 自由讀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寫法上與前兩段不同,劃出來。
、、 理解“漸漸長胖”和“漸漸長亮”中的`“漸漸”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詞語來代替?
⑶、 齊讀4、5自然段。
6、 有感情地朗讀2—5自然段。
反思:用圖示、提煉重點詞的方法來把2——5自然段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學習,在此基礎上指導朗讀,背誦,則事半功倍。
三、學習第6段。
1、 看課件后讀課文,思考:蠶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 重點理解“蠶山”,“蓋間新房”。
(1) 看課件理解“蠶山”。
(2) 在課件的畫面中找找,哪些是蠶姑娘蓋的新房?蠶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蓋的?“蓋間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 導朗讀,重點讀好“成了、成了”。
四、學習第7段。
1、 字句:繭子里頭的蠶姑娘,一聲也不響,過了好幾天,繭子開了窗。 “開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兒?
2、 看圖:說說蛾姑娘在干什么?(產(chǎn)卵)告訴學生:蛾姑娘把卵產(chǎn)在蠶紙上,產(chǎn)完卵就死去了。
3、 指導朗讀,“變了、變了”作重點指導。
4、 總結(jié):蠶兒是個寶,蠶結(jié)的繭,可以繅絲,織綢。我國栽桑養(yǎng)蠶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兩千年以前,我國的絲綢就已賣到國外,絲綢是我國的驕傲。
五 、總結(jié),練習。
1、理清文章的順序,理解蠶的生長演變過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背誦課文。
反思:春蠶每到春天,都會如此地睡覺、換衣,而這種行為是為了人類的無私奉獻。因為學生們曾經(jīng)背誦過李商隱的《無題》,結(jié)尾處,點出“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名句,更為升華了本課的主題。
反思:二年級寫話訓練的難度和進度該如何把握才好?
二年級語文的教材上,明確為寫話訓練的項目屈指可數(shù)?墒,二年級學生的寫話能力又是非訓練不可!那么,在完成手上的正常教學任務的同時,在不增添學生的學習負擔的前提下,如何把握二年級寫話訓練的難度和進度呢?
其實,教過低年級的老師都有經(jīng)驗,一般,我們在一年級第二學期就開始滲透寫話訓練了。二年級,可以控制在一周一次的訓練量為宜。當然,不能想到哪里,寫到哪里。要根據(jù)學生們的興趣點,要結(jié)合教材上的可寫內(nèi)容,也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安排學生們的寫話主題。
初級階段時,學生們能圍繞主題寫出一段(四五句即可)通順、連貫、有意思的話就可以了。根據(jù)學生們完成的質(zhì)量和提高的速度,在慢慢提高要求之后,學生們可以寫出一段(九十句)或者安排出幾個自然段來。在保證了量的基礎上,再來教會學生們使用些學過的比喻句、擬人句以及成語之類的,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提高寫話的質(zhì)。
如此堅持下來,到了三年級,學生們就不會為了寫作文而煩惱了。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堅持”
語文教案 篇5
我的思路是按照: 從整體著手,本著“導趣──導讀──導法”的思路,讓學生對單元內(nèi)容產(chǎn)生閱讀期待,激發(fā)學生單元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自讀本單元的內(nèi)容,了解單元學習主題;感知四篇課文大意,體會本單元課文的文體特點,弄清口語交際與習作的內(nèi)容和要求。培養(yǎng)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2、 能根據(jù)本單元內(nèi)容收集有關資料,引導學生養(yǎng)成查閱資料的好習慣。
3、 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把““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扎根心中,并轉(zhuǎn)化為日常的行為。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切入主題。
1、導入:(課件播放)欣賞一組圖片,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讓你給這組圖片配個標題,你會配什么標題呀?小結(jié)學生交流,導入:在我們的生活中,環(huán)境被污染,樹木被亂坎的現(xiàn)象可多了,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將一同走近課本的第四單元,去學習一組描寫“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課文。(板書:第四單元“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
2.揭示單元主題。師問:我們每組課文前面都有一篇什么?你知道單元導語的作用嗎?學生自由讀一讀本單元的導語,想一想:告訴了我們什么?教師總結(jié):是呀,祖國山河如此壯麗!卻讓一些沒有環(huán)保意識的人類肆意糟踏,再這樣下去,地球毀滅了,人類將無處生存。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本組的專題就是““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
預設:(1)列舉了生活中常見的浪費資源現(xiàn)象。(2)、自然資源是有限的。(3)明確了學習任務。
師:明確了哪些學習任務?
。ㄒ唬└形蛉祟惿媾c自然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密切聯(lián)系,懂得人類應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二)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本單元課文的文體特點。能運用“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的讀書方法,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三)積極行動起來,為了我們家園的美好明天,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看看這個主題下有哪些學習內(nèi)容?(導學生用逐篇翻閱或者查看目錄的方法初步了解本單元學習內(nèi)容。)
二、初步感知,整體品悟。
1、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在這一單元中走個來回,了解它們的主要內(nèi)容。
2、讀書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初讀這一組相同的課文之前,這里的一些學習方法供同學們參考:(課件出示學習方法:)
。1)、瀏覽( 瀏覽是指快速默讀,不出聲地讀,是種讀書方法,適合在短時間內(nèi)讀大量的文字。)四篇課文,借助拼音和身邊同學和老師的幫助能認識課文生字,將課文讀通讀順。
(2)、從課題入手,了解每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瀏覽四篇課文后,再選擇感興趣的一篇課文來談談自己的初讀感受,并養(yǎng)成邊學習邊做記錄的好習慣,把學習收獲記錄在自己的表格里。
課文題目
講了一件什么事
初讀課文感受或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一件事
為了更好學習每一篇課文,我們在課下要查的資料
《只有一個地球》
《大瀑布的葬禮》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青山不老〉〉
我知道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是:
這次習作是讓我們寫: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填好表格。
(師巡視指導,發(fā)現(xiàn)并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方法,如勾畫生字詞語,不懂的地方作記號,作批注等,適時給予激勵推廣。)
三、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1、師:讀完整個單元后,相信同學們一定有很多收獲,現(xiàn)在把你的收獲小組交流,讓大家分享。
2、各組派代表展示表格,集體評議。
四、匯報學習收獲,明確學習任務。
師:閱讀就是用心靈與文字對話的過程。剛才你在讀課文是否高興了,著急了,痛心了,氣憤了或是擔憂了?把觸動你心靈的課文和大家交流!
預設:
1、《只有一個地球》闡述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讀了這篇課文,我感到有些擔憂。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我了解到礦物資源要經(jīng)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zhì)變化才形成的,地球那樣慷慨無私地奉獻給我們,我們可不能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
師:是啊,我們?nèi)祟惒荒転榱藵M足自己的需要,而那樣的自私。
2、我讀了這篇課文感到非常痛心的。特別是讀了第四自然段,我看到的地球因為濫用化學品,空氣、河水被污染了,花草樹木也不能再生長。
師:誰是罪魁禍首?(人類)
4、 老師,我也很痛心,人類傷害了地球。人類濫砍濫伐,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師:多么貪婪的人類!
5、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的,就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用品,現(xiàn)在不但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
師:你能聯(lián)系實際或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課文說說什么是“生態(tài)災難”嗎?
6、 我們以前學過的一篇課文就是最好的例子,《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的就是人們?yōu)E砍濫伐,最后引發(fā)洪災。
7、 這些年的春天的沙塵暴也是生態(tài)災難。
師:不光是這些,為了理解課文,你課下準備查哪些資料?
我想查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以及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的資料。
師:讀了其他幾篇課文你又有哪些感受?
8、 讀了《大瀑布的葬禮》我也非常痛心,昔日的大瀑布是那樣雄奇壯觀,如今卻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怎不叫人痛心啊!
師:大瀑布的消失讓人痛心疾首,你想課下查閱哪些資料?
師:你們說得真好,是啊,人們不保護這些資源,實際是對自己的毀滅。那么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認為我們小學生怎樣從身邊做起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呢?
9、 讀了《這片土地是神圣的》這篇課文我非常感動,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
師:你能讀一讀令你感動的語句嗎?
大家有什么問題嗎?
引導學生質(zhì)疑:印第安人好象要離開這片土地,這是為什么?
師:同學們課下去查閱資料,了解印第安人以及他們的酋長西雅圖,為我們學習課文做好準備。
10、 讀了《青山不老》這篇課文,我很感動,一個山野老農(nóng),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wǎng),這是了不起的奇跡,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師:是啊,不僅實現(xiàn)了人生價值,同時也造福于子孫后代。
這一單元的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是?
(結(jié)合生活實際和身邊的事例,討論交流如何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問題。)
這次習作是讓我們寫什么?
任選一個:(1)寫建議書,根據(jù)生活中浪費資源和污染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寫一份建議書。(2)根據(jù)漫畫寫環(huán)保故事。
五、做好學習計劃,激發(fā)閱讀期待。
1.過渡:為了更好地學好每一篇課文,我們在課下應該提前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呢?學生交流。
2.指導關注──“扶”:除了多讀,預習之外,其實教材為我們做了很好的引導呢,F(xiàn)在,先讓我們來看看寬帶網(wǎng)(點擊課件),請細細默讀,你明白了什么?(注意默讀的方法:不出聲、不指讀)
預設:反復讀精讀課文,自學生字,積累詞句,根據(jù)課文后的習題讀書感悟,理解內(nèi)容,自學略讀課文,根據(jù)閱讀提示讀書感悟。查找有關資料,把收集到的資料與同學分享,還可以隨時整理在手抄報上。
3.同法關注──“放”:除此之外,教材還有哪些地方為我們作學習準備做了提示?你怎么知道的?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小練筆、選做題、資料袋、口語交際、習作要求等。
4.師小結(jié)并提出預習要求:①把每一篇課文讀熟,初步感受“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②利用寬帶網(wǎng)、觀看影視節(jié)目、閱讀課外書、請別人介紹等方法搜集、整理、閱讀更多關于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的幾個數(shù)字資料。③觀察身邊浪費各種資源的現(xiàn)象,準備習作。
六、小結(jié)。
師“看板書,回顧導讀:了解了單元專題及內(nèi)容“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我們會胸中有數(shù);因為 “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學習方法得當,我們的學習過程會更扎實有效;因為準備充分,“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我們會更鎮(zhèn)定從容。那么,就讓我們從下節(jié)語文課開始,一起細讀課文,結(jié)合生活實際,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來感受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希望同學們做好充分的準備。
語文教案 篇6
《索溪峪的“野”》是第11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緊扣一個“野“字,分別描寫了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動物的野、游人的野。文章表達的內(nèi)容、情感上與《桂林山水》相仿,文章結(jié)構(gòu)也與《桂林山水》相仿,都是“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
因此,我從以下方面入手設計本課的教學:
1.讓學生自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這一步安排在課前,讓學生運用字詞典自學生字詞;
2.從《桂林山水》導入,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網(wǎng)上搜索有關索溪峪的圖片,感悟索溪峪的美;
3.讓學生動手操作:用課文中的.文字配找來的圖片,制作幻燈片,在圖片與文字相結(jié)合中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4.利用學生制作的幻燈片,進行欣賞性的品讀訓練;
5.運用討論式學習模式,激活語言的積累,進行語言文字表達訓練。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緊扣一個“野“字,分別描寫了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動物的野、游人的野。文章表達的內(nèi)容、情感上與《桂林山水》相仿,文章結(jié)構(gòu)也與《桂林山水》相仿,都是“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
這一堂課,達到了以下教學目的:
1.重視朗讀和感悟,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整節(jié)課以讀代講,只是在中心詞和總起句等方面給予適當?shù)狞c撥。
2.較好地運用信息技術(shù),培養(yǎng)學生自悟、自己搜索資料、自由探討能力,效果較好,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前,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網(wǎng)上搜索有關索溪峪的圖片,感悟索溪峪的美;在課堂上,讓學生動手操作,用課文中的文字配找來的圖片,制作幻燈片,在圖片與文字相結(jié)合中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最后運用討論式整合模式,設計一項討論題,讓學生比較《桂林山水》和《索溪峪的“野”,在網(wǎng)上發(fā)表評論,內(nèi)化課文內(nèi)容,激活語言的積累,進行語言文字表達訓練。
建議:
1.學生反饋面比較小,大部分學生做的幻燈片具體情況在課堂上來不及看;做得怎么樣,圖與文字配不配得上,不得而知;
2.時間安排上還是比較緊,學生自由討論的時間比較少,如果再進一步進行反饋,效果就更好。
附:教案:
目標
。保J識“賦、淑、撅、叟、滌”等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索溪峪風景區(qū)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常I悟作者抓住特點的表達方法。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索溪峪風景區(qū)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領悟作者抓住特點的表達方法。
安排課前學生預習:
1.查字詞典,自學生字詞;
2.上網(wǎng)搜索有關索溪峪的圖片,制作成幻燈片,保存。
課堂教學:
一、復習《桂林山水》一課,導入新課。
二、讀題:索溪峪的“野”
質(zhì)疑:野可以組什么詞?
出示字典中“野”的解釋,這里應選哪種解釋?
為什么題目的“野”要加上引號呢?
三、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看看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索溪峪的“野”?
提示:找文中段落的總起句,從而對文章提綱挈領。
第二自然段的總起句是:山是野的。
第三自然段的總起句是:水是野的。
第四自然段的總起句是:山上的野物當然更是“野”性十足了。
第五自然段的總起句是:在這樣的山水間行走,我們也漸漸變得“野”了起來。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看過電視劇《水滸傳》嗎?談一談你對《水滸傳》的了解。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景陽岡》,去認識打虎英雄——武松吧。
板書課題:景陽岡 (解題)參照“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耪页鼍唧w描寫打虎的部分多讀幾遍。
、瞥舜蚧,課文還寫了哪些內(nèi)容,它們與打虎有關系嗎?
、俏渌山o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讀順,把字音讀準確,不懂的字詞可查閱工具書進行解決。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⑴小黑板出示:嚇唬、詭計、踉踉蹌蹌、腰胯等詞語。⑵指名朗讀。⑶重點指導個別字詞的音、形、義。⑷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重點寫了哪些內(nèi)容?(板書:喝酒,上岡,打虎,下岡)三、再讀課文,重點研讀“打虎”片段。
1細讀打虎的內(nèi)容,說說老虎和武松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是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橫線畫下來品析。
3展示交流打虎: ⑴引導學生抓住老虎傷人的'三招以及武松對付老虎的三閃來學習。老虎:一撲 一掀 一剪 武松:閃在青石旁 閃在大蟲背后 又閃在一邊)
⑵武松的這一系列的“閃”能否換成“躲”,說說理由 。
、钦页鑫渌纱蚧⒌膭幼髅鑼(掄 劈 揪 按 踢 提 打 ),感受武松的英勇無畏。⑷讓學生試著表演武松打虎的精彩過程,師生共同點評。
⑸請同學們欣賞一下電視劇《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再次感受武松的機智勇敢和打虎時驚心動魄的場面。
、视懈星榈乩首x。讀出老虎的兇猛,讀出武松的機智勇武。
、藢W生展示自己的朗讀。
喝酒:⑴引導學生抓住武松喝酒時的語言與動作描寫來學習
、聘惺艿轿渌墒裁礃拥男愿裉卣。(倔強豪放)
4.教師小結(jié)過渡:
剛才我們重點交流了打虎和喝酒兩個部分,已深切感悟了武松的倔強豪放與英勇無畏。除了這些,課文還寫了哪些內(nèi)容(上岡,下岡),它們與表現(xiàn)文章中心有關嗎?
語文教案 篇8
[寫作要求]
1、抓住特點:仔細觀察所寫景物,捕捉在特定季節(jié)中所寫景物的特點。
2、層次清晰:注意描寫要有層次,學會定點觀察,移步換景。
3、突出重點:安排好詳略,突出所寫景物的最鮮明的特色,不“平分秋色”。
4、靈活寫景:有意識地選用描寫景物的方法:擬人、比喻等。
[描寫景物的方法]
1、把景物擬人化。
2、用比喻的方法來描寫景物。
3、用色彩來描寫景物。
4、用比較的方法老描寫景物。
[參考例文]
秋天
以前,我認為秋天是最最令人討厭的季節(jié),我恨秋天。那天我慢慢地走著,路邊那些丑巴巴的楊樹的葉子枯黃了,大著旋兒落下來,有的像小孩蕩秋千,有的像水滴落在地上,還有的像飛機降落,我悲哀地望著枯黃的葉子,知道它們已經(jīng)不行了?墒,到了姥姥家,推開笨重的大鐵門,浮現(xiàn)在我眼前的不是那些丑巴巴的枯樹,不是那些已經(jīng)枯黃、腐爛的葉子,而是那些美麗的菊花!阿,秋菊開得是那末燦爛,有的昂首挺胸,有的秋光燦爛……
還有那火紅火紅的雞冠花,美麗極了。后來,我越來越喜歡秋天了。
每天,在電視里、電腦里看到金光閃閃的水稻,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子,橙色的橘子收獲時,我的臉上總會浮現(xiàn)出快樂的笑容。
今天,我背著書包高興地走著,路邊那些可愛的楊樹的落葉“沙沙”地響,好像對我說:“秋天來了,多穿一些衣服,別凍壞了身子!钡搅藢W校,花壇里有那美麗的月季花,有紅的,有粉的,還有黃的……爬山虎的葉子已經(jīng)慢慢地變紅了,把墻染成了一片紅色。
“沙沙沙”……“沙沙沙”……秋雨落在枯黃的葉子上,和落葉一起飄下來,好似一對要好的舞伴。秋雨落在凋謝的花瓣上和花瓣一起落下來,真美呀!阿,原來秋天這么美呀!我愛秋天。
[參考題目]
觀察秋天的景物,寫一篇文章,記下所觀察的景物和當時的感受。題目自擬,但標題中必須含“秋”字。
第十次作文
第十一次作文指導
[訓練目標]
觀察與描寫訓練:寫景,做到層次清楚。
[寫作指導]
寫景,要寫真景物,寓真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為一體。好的景物描寫應該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賦景物以人的感情,或喜,或悲,或愛,或憎,或樂,或愁,景中有情,情景俱出。如:
在赤水河畔的赤水市有一片一望無際的竹海。竹海與赤水河相生相伴,血脈相連。茫茫竹海為赤水河涵養(yǎng)水源,讓它源源不斷,滔滔赤水河又為竹海推波助瀾,使它生息繁衍。他們相濡以沫,營造出一片綠色世界。
茫茫竹海同古老的赤水河一樣,充滿了神奇美妙的色彩,流傳著無數(shù)傳奇般的故事。
有人說,竹海生于遠古。幾千年前,漢、苗、彞等兄弟民族就生活在這片竹海之中。他們自稱為竹王的子孫,以竹為自己的圖騰,用竹的高節(jié)、虛心塑造著自己的靈魂,而竹海又以無窮的財富養(yǎng)育著他們。各民族親如手足,共同營造這美好的家園。
也有人說,竹海源于近代,源于赤水人的辛勤勞動,源于赤水河的滔滔乳汁。
赤水市的葫市鎮(zhèn)是竹海的中心,也是竹海的發(fā)祥地。據(jù)說這一帶原本沒有楠竹。二百六十多年前,一位名叫黎理泰的年輕人,從東海之濱的福建搬來了三株楠竹,靠著赤水人用辛勤的.汗水澆灌,靠著赤水河用肥美的綠水滋養(yǎng),這三株楠竹終于繁衍出一片又一片蔥綠的楠竹林。如今這里已擁有連片楠竹30余萬畝,各色各樣的雜竹林15余萬畝,成為名揚九州的國家森林竹海公園。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望著這綠浪排空的汪洋大海,你的心難道不會生出躍躍欲試的激動嗎?
車在竹海中前進,你會感到綠浪中“游泳”的無比愜意。一會兒象跌進了墨綠色的波谷,一會兒又象被拋向了綠浪滔天的浪尖。那份刺激勁兒喲,絲毫也不亞于在亂石崩云,濁浪排空的太平洋中搏風擊浪!
“潛”入這綠色的海底,漫步進入楠竹林中,你更會激動不已。一根根粗壯的楠竹拔地而起,筆直向上,擎天柱般地撐起一片綠色的天穹。嘿,那氣勢,簡直讓你恨不得立刻變?yōu)橐桓撔母吖?jié)的擎天柱不可!
鉆出綠浪,便是綠浪環(huán)繞、高聳入云的“觀海樓”。危樓之上,憑欄遠眺,滾滾濤聲鋪天蓋地而來。這時,在你的面前猶如展開一幅歷史滄桑的畫卷。無論是火紅的旭日躍出莽莽竹海,還是如血的殘陽西沉滔滔綠浪,都會勾起你無限的遐思,牽動你憂國憂民的心腸。
明月上高樓,玉兔浮綠浪,滿眼清暉世界。輕風徐來,暗香撲鼻。把酒臨風,你會禁不住意氣風發(fā),寵辱皆忘!
竹海四季,美不勝收。夏秋滿眼翡翠蔥蘢,珍禽異獸活躍其間;隆冬遍地瓊花玉樹,冰晶玉潔蕩胸滌懷。春天萬物盎然,一派生機。那竹筍在地下熬過了凍地冰天的“煉獄”之后,沖破陳年積土,掀翻猙獰頑石,迎著春風旭日,直指藍天。微風一吹,春筍嗖嗖拔節(jié)之聲如歷歷在耳。此時此刻,你會感到一股無比巨大的生命力量充滿全身。竹海中的“天鑼”“地鼓”更是神奇無比。在一面數(shù)十米高的弧形丹巖絕壁之下,只要你一開口說話,便有鏗鏘“鑼”聲自天而降,瑩繞于竹海之上,回蕩于耳畔身旁,為你擊節(jié),為你叫好。
去“天鑼”約一公里有一丹巖石級,便是“地鼓”。這三百六十級石級,只要你一踏上其中二百四十級,便有“咚咚”之聲應履作響,鏗鏘激越,恰似大地之神奏響吉祥的鼓樂,為你的人生旅途祁吉祥、壯行色、鼓舞你一往無前,所向披糜!
景物描寫,怎樣才能做到情景交融呢?
1、要賦景物以人的感情。不能為寫景而寫景,景中要有情,情隨景而出。如《春》,作者寫“春草圖”,抒發(fā)了對春的生機的贊許之情。
2、情與景要和諧統(tǒng)一。心中有怎樣的情,筆下就有怎樣的景,情和景應該是統(tǒng)一的。如:“我拖著沉重的腳步向家中走去。一路上景色真美:野鴨在溪水中漫游,羊子在草地上蹦跳┅┅”文中的情與景顯然是不協(xié)調(diào)的。
3、要充分展開聯(lián)想。由眼前的景想到與之有一定聯(lián)系的物,既擴大景的內(nèi)容又自然地抒發(fā)了作者的情懷。如《春》中的“春花圖”寫桃、李、杏爭芳吐艷,聯(lián)想到秋天果實累累,開拓了更美的意境,抒發(fā)了對春光的喜愛之情。
第十一次作文
仔細觀察周圍的景物,寫觀察日記。要有情感。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jīng)典)11-23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樂園教案02-05
語文的教案【薦】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