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下冊鱒魚音樂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下冊鱒魚音樂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下冊鱒魚音樂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唱《鱒魚》熟悉其主題旋律,從而熟悉《鱒魚五重奏》的主題旋律,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及風格特點。
2、結合欣賞音樂作品――《鱒魚五重奏》,初步了解變奏曲式、變奏手法等相關音樂知識,并試著運用相關知識創(chuàng)作簡單的變奏旋律。
【教材分析】
《鱒魚五重奏》是舒伯特1817年根據詩人舒巴爾特的浪漫詩創(chuàng)作的一首藝術歌曲。它以敘述式的手法向人們揭示了善良和單純往往被虛詐和邪惡所害,借對小鱒魚不幸遭遇的同情,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迫害者的憎恨,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這部作品運用了鋼琴五重奏及多種變奏手法,將歌曲內容深入的刻畫和描述。
【教學重點】
欣賞《鱒魚五重奏》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設備、《鱒魚》的曲譜
【教學設想】
運用多媒體現(xiàn)代化教學和啟發(fā)式教學老師用生動、形象,富有表情的講解、反常,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討論、歸納、欣賞、觀看、演唱、律動、創(chuàng)作等,充分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感受、表現(xiàn)、體驗音樂的情感,從而達到“學中樂、樂中學”的教學目的。
【教學程序】
一、學生聽任賢齊《我是一只魚》進教師,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剛才聽到的一首歌曲是什么?
生:任賢齊的《我是一只魚》。
師:這首歌曲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感情?
生:向往自由自在。
師:不管是魚也好、人也好都是向往自由,下面我們來聽一首歌,講述了一條不幸的小魚。
(幻燈片)展出《鱒魚》曲譜,用錄音機欣賞。
三、新課
1、唱唱《鱒魚》
2、生指出主題旋律,用“l(fā)a”唱主題旋律:
3、作者簡介:舒伯特(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歐洲浪漫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從小隨父親學音樂,很早便顯示出他在音樂創(chuàng)作方面的特殊才能。年僅31歲就在貧困中離開了人事,在短短幾十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他寫遍了不同體裁的大量音樂作品,其中包括600多首、18部歌劇、9部交響樂、19首弦樂四重奏和22首鋼琴奏鳴曲等。
4、運用多媒體播放《鱒魚五重奏》
師設疑:運用了哪些樂器?生聆聽,回答:有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等
師:看書本上圖片,大家看到的就是由這些樂器的不同組合演奏出的這首曲子。
這種搭配法,叫鋼琴五重奏。(讓學生不要誤解,鋼琴五重奏不是五架鋼琴。)
5、分片段聆聽,并把各段的情緒填入表中。(如:明快輕柔、清澈透明、活潑愉快、令人震驚、壓抑哀痛、悲傷凄涼、充滿希望……)
主題
第一、二變奏
第三變奏
第四、五變奏
結束段
①分小組討論,并編故事,由小組負責人來講故事。
、诖蠹乙黄鸾涣
、鄯中〗M思考:各個片段的音樂有什么異同?
④交流,統(tǒng)一意見:后面的幾個片段的音樂基本上是從主題上變化而來的。
、輰С鲎冏、變奏曲式。
、揆雎犚魳,分小組設計編排音樂短劇。
四、創(chuàng)作變奏
1、師出示節(jié)奏:xxxxx| xxxx——|
2、師打一遍節(jié)奏、生跟打,并在此基礎上,由學生自己來個變奏節(jié)奏。
3、師出示旋律:
4、生設計兩小變奏:
。≒26 ――四)
五、課堂小結
由學生說說,通過本課的學習收獲了什么?
八年級下冊鱒魚音樂教案2
教學目的:
1、能積極的參與聆聽活動,熟悉《鱒魚(1)五重奏》的主題旋律,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及風格特點。
2、合欣賞音樂作品,初步了解重奏樂、變奏曲式、變奏手法等相關音樂知識,并試著運用有關知識創(chuàng)作簡單的變奏旋律。
教學重點:
1、賞析音樂作品《鱒魚(1)五重奏》
2、了解變奏曲式、變奏手法。
教學難點:
運用知識進行創(chuàng)作
教具備置:
多媒體、鋼琴
教學方法:
賞聽、示范、啟發(fā)式教學
教材分析:
1、作品分析:《鱒魚(1)》是舒伯特1817年根據詩人舒巴爾特的浪漫詩創(chuàng)作的一首藝術歌曲。它以敘述式的手法向人們揭示了善良和單純往往被虛詐和邪惡所害,借對小鱒魚(1)不幸遭遇的同情,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迫害者的憎惡,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
2、作者介紹:舒伯特(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歐洲浪漫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生活貧困又不愿依附于權貴,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苦悶和壓抑的情緒,年僅31歲就離開了人世。舒伯特的創(chuàng)作體裁非常廣泛,包括歌劇、交響樂、重奏樂、奏鳴曲等,其中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創(chuàng)作領域,被譽為“歌曲之王”。
3、作品結構圖(略)
4、重奏樂:又稱之為室內樂,17世紀起源于意大利。近代室內樂指每一聲部都由一件樂器演奏的小型合奏曲。按聲部人數的多少可分為“二重奏”、“三重奏”等,也可按演奏的樂器分為“銅管重奏”、“木管重奏”等,其中最常見的形式是弦樂四重奏,分別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組成。
5、變奏曲式:由代表基本樂思的音樂主題及若干變奏所構成的曲式,稱為變奏曲式,變奏中最初的呈現(xiàn)并作為以后變奏所依據的原型部分,稱為變奏的主題,其后的各次變奏依次稱為變奏一、變奏二、變奏三……結構圖式為A+A+A+A……
6、常見變奏手法:改變演奏、演唱方式:加入各種裝飾音;改變音色、速度、力度、節(jié)奏、調號等。
教學環(huán)節(jié)及過程:
引入以講述故事方式引入新課《鱒魚(1)五重奏》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激發(fā)對作品《鱒魚(1)五重奏》賞聽的興趣
感受體驗
1、教唱作品的主題旋律。
2、引導學生聆聽音樂,并根據音樂設想故事的`結局。
揭示作品的背景、介紹作者。
1、學唱作品的主題旋律。
2、聽音樂,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將故事補充完整并講述。
3、獲得作品背景及作者知識。
理智賞析
1、引導學生結合畫面和所聽到的音樂討論重奏樂。
2、放幾段音樂引導學生從節(jié)奏、音色、速度、力度等個方面找每段音樂的異同。
3、總結變奏曲式及變奏手法。
4、思考重奏樂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5、找出各段音樂的異同。
6、獲得變奏曲式及變奏手法的音樂知識。
鞏固創(chuàng)新
1、出示題目:請你根據所學的變奏知識為歌曲《小星星》做變奏
2、小組集體討論、商議共同完成作業(yè)并展示。
3、師生共同評價。
八年級下冊鱒魚音樂教案3
教學目的
一、聆聽《魔王》、《鱒魚》及《菩提樹》,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認識歌曲所表現(xiàn)的思想內容。
二、掌握有關“藝術歌曲”、“聲樂套曲”的基礎知識,初步認識、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藝術歌曲。
教學重點:
《魔王》的欣賞。包括其角色的劃分、人物的.形象;音樂
所表現(xiàn)出的氣氛與情感。
教學方法:
講解法,討論歸納法。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唱一首同學們熟悉的樂曲,《搖籃曲》引出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舒伯特。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
二、舒伯特是歌曲之王
歌曲之王
舒伯特是十八、九世紀以來第一個以優(yōu)秀的歌曲創(chuàng)作聞名于世的音樂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創(chuàng)作了六百多首歌曲。作品大多側重個人感情的表現(xiàn),被譽為“歌曲之王”。
我們今天就欣賞他的三首歌曲。首先欣賞《魔王》)
三、欣賞歌曲
欣賞1、《魔王》
。ㄒ唬┞犚魳凡⒒卮饐栴}
1、伴奏樂器是什么?
2、怎樣的演唱形式?
3、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4、樂曲中有幾個角色?他們分別是怎樣的形象?
(二)分角色朗讀詩詞。
。ㄈ┲v述歌德與舒伯特。
欣賞2、《鱒魚》
。ㄒ唬┞犚魳烽喿x歌詞,并回答問題
1、伴奏樂器是什么?
2、樂曲什么什么演唱形式?
3、三段歌詞表達的情緒是否一致?
4、鱒魚在游玩是的河水是怎樣的?
(二)簡單介紹歌詞作者。
四、是藝術歌曲。
五、舒伯特的生平。
欣賞3、《菩提樹》(課件16)
(一)選自聲樂套曲《冬之旅》
。ǘ┞晿诽浊嚓P知識
。ㄈ┞犚魳,默讀歌詞,回答下列問題
1、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心情?
2、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四)小結:
今天學習的這些歌曲,都側重個人感情的表現(xiàn),這就是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作品。希望同學課下多搜集這個時期的音樂作品。
【八年級下冊鱒魚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鱒魚》音樂教案(精選10篇)08-17
高中教案模板范文音樂鱒魚01-03
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全冊教案09-30
幼兒園中班下冊音樂教案:音樂火車03-06
鱒魚的教學設計(精選9篇)04-09
八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07-22
八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04-04
八年級音樂教案06-30
(經典)八年級音樂教案10-26
初中八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03-16